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聚乙烯醇缩丁醛-硅酸盐玻璃复合透明件中间层失稳的主要原因,它是由于中间层材料的热失重和采用干法复合工艺所致。研究了新的真空热介质复合工艺方法,用此新工艺方法制成的PVB-硅酸盐玻璃复合件的试验结果表明,可达到在170℃6h,210℃1h条件下夹层不发生失稳现象。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工艺对化学沉积Ni-P-SiC复合镀层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材料组织和性能两方面深入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化学沉积Ni-P-SiC复合镀层耐磨性的影响及镀层磨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沉积后的Ni-P-SiC复合镀层再经恰当的加热处理,可以获得最佳耐磨性。400℃处理1h,镀层硬度最高,但由于脆性大.易于剥落,耐磨性并非最好。继续提高加热温度,镀层韧性增加,耐磨性提高。最佳热处理工艺为600℃,1h。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几种不同聚乙烯醇缩丁醛中间膜—硅酸盐玻璃复合透明件的边缘在受温度交变、应力载荷、H_2O—应力载荷下边缘界面产生的效应,及其复合件边缘结构模型。用温度交变法、单悬臂梁法与剪切法比较并评估不同聚乙烯醇缩丁醛中间膜—硅酸盐玻璃复合件边缘破坏强度,讨论影响界面强度的因素,论述提高界面强度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潘伟  侯丽坤 《材料导报》2000,(Z10):204-206
用粉末烧结法制备出Y-Al-Si-O-N氧氮玻璃。测定了氧氮玻璃的介电常数和tanδ,以及钇对玻璃介电常数和tanδ的影响。发现氧氮玻璃的介电常数随钇含量的减少而减少。对制得的氧氮玻璃进行热处理,加热到970℃保温4h,再升温到1200℃保温1h,随炉冷却。测定并研究热处理后氧氮玻璃的介电性质,用XRD方法观测了热处理前后的玻璃结晶状况。  相似文献   

5.
应用原位化学复合方法,将Eu^3+、Tb^3+与,1,10-邻菲罗啉配合光学均匀复合到SiO2凝胶玻璃中,解决了国稀土含氮配合物易水解而难以用溶胶-凝胶工艺将其均匀掺入无机基质的问题。研究了原位配合物的荧光和热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配合物的形成使稀土离子特征荧光强度显著增加,而无机基质的保护作用则使原位配合物热稳性提高200℃以上。化学合成纯配合物Eu(Phen)2Cl3·2H2O的高分辨荧光谱表  相似文献   

6.
复合稀土掺杂α-Sialon的氧化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组份为(Nd0.180.18)Si10.38Al1.620.54N15.46和(Nd0.18Yb0.18)Si10.38Al1.620.54N15.46的复合稀土掺杂α-Sialon材料在1200~1400℃温度范围内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样品由热压工艺制备.研究结果表明,在1200和1300℃氧化20h的材料表面存在择优取向的含Nd和Y(或Yb)-硅酸盐晶粒.随氧化温度的提高,氧化表面由相对致密的硅酸盐氧化层软化形成气泡直至出现明显的透明玻璃相.文中还对氧化过程中表面形成的物相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系统研究了SiO2与B2O3之比、高熔点添加剂种类(包括MoSi2,Y2O3,SiC)及含量对硼硅酸盐(SAB)玻璃涂层高温稳定性、高温流动性的影响规律和最佳工艺参数组合,采用涂刷法在带有疏松结构的SiC内涂层炭/炭(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高温稳定性和流动性良好的硼硅酸盐玻璃外涂层,并测试了带有不同SiC/硼硅酸盐玻璃复合涂层C/C复合材料试样在1500℃静态空气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SiO2,B2O3摩尔比为4∶1时所得硼硅酸盐玻璃具有相对较高的高温流动性和高温稳定性;与添加Y2O3,SiC相比,在上述硼硅酸盐玻璃中添加MoSi2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所得玻璃涂层对C/C基体的氧化保护性能,并且当硼硅酸盐玻璃外涂层中硼硅酸盐与MoSi2的质量比为4∶1时,所得硼硅酸盐玻璃外涂层对SiC-C/C表现出较好的氧化保护能力,氧化17h后涂层C/C试样的失重仅为4.31%.  相似文献   

8.
本文初步探索了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Ti-15-3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复合工艺,采用真空热压工艺和热等静在压工艺对-SiC钛箔进行复合固结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复合工艺作为探索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法制备铈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常坤  范心宁 《功能材料》1997,28(3):316-318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钴,铈及其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以对甲酚氧化制取对羟基甲醛的反应中,其催化性能较好,用DTA-TG,FT-IR,TEM,XRD等手段考察了复合氧经物前驱体的热分解行为以及焙烧温度对粒子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下恒温焙烧2h,可得到非晶态和高比表面的钴铈复合物超细微粒(r≤30nm)且具有良好的保持非晶态结构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高纯CO2制备的研究:催化燃烧法脱除CO2中微量甲烷,乙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比较了提纯CO2的工艺方法,研制了以脱除CO2中微量CH4和C2H6的贵金属体系催化燃烧剂,筛选出4#催化剂在氧过量一倍,空速1400h^-1条件下,将CH4和C2H6脱除至1*10^-6的最低温度,分别为331℃和380℃,在390℃, h^-1条件下长期考察,CH4〈1*10^-6的时间长达317h。催化剂的最高使用温度不宜超过800℃,且可能和于惰性气体中微量CH4和C2H6的脱除。  相似文献   

11.
玻璃模具用球墨/蠕墨复合铸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稀土和K-Na复合变质处理而形成的球墨/蠕墨复合铸铁玻璃模具材质的组织,力学性能及热特性,探讨了影响这些性能的因素,试用表明,这种材和于玻璃具有着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改性双来亚酰亚胺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2,2′-亚甲基-二(4-甲基-6-烯丙基)苯酚,和它增韧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对改性双马亚酰亚胺预聚物的凝胶化时间、DSC分析和FT-IR分析的研究,得到了改性双马亚酰胺树脂体系的固化条件来180℃/1h+200℃/2h+250℃4/h;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双马亚酰亚胺树脂体系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得出体系的的热分解反应活化能为274.4kJ/mol;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常弯曲强度为1  相似文献   

13.
利用溶胶-凝胶原理,分别制备了SiO2-ZrO2-B2O3系统中六种不同成分的凝胶玻璃试样。通过分级热处理,系统地检验了其各自析晶性能以及高温结构稳定性。确定-最佳水解工艺参数以使SiO2-ZrO2-B2O3凝胶玻璃在1500℃保温30min后的析晶量(vol%)仅为1%-3%。同时,详细分析了ZrO2的引入对凝胶玻璃系统析晶的促进作用,以及少量B2O3对系统析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2,2′-亚甲基-二(4-甲基-6-烯丙基)苯酚,用它增韧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对改性双马来酰亚胺预聚物的凝胶化时间、DSC分析和FT-IR分析的研究,得到了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固化条件为180℃/1h+200℃/2h+250℃/4h;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得出体系的热分解反应活化能为274.4kJ/mol;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常温弯曲强度为124MPa,弯曲模量为3774.6MPa,250℃下弯曲强度保留69%,弯曲模量保留78%。  相似文献   

15.
浮法工艺的优点之一是可以获得极佳的玻璃表面质量,硼硅酸盐浮法玻璃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硼硅酸盐玻璃浮法成形过程中抛光阶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抛光过程中时间不是限制玻璃表面抛光质量的决定因素,温度是决定抛光质量的关键。硼硅酸盐浮法玻璃在大于1250℃以上的温度可以快速达到良好的抛光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复合微孔玻璃膜的研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由原硅酸四乙酯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得的溶胶作为涂膜液,在多孔陶瓷基体上通过多次涂膜-干燥-加热过程,最后在盐酸中浸沥,可制成多孔的无机复合玻璃膜.探索了复合玻璃膜的成膜工艺因素涂膜方式和次数,加热和酸浸沥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设计并采用类似搪瓷涂覆的工艺制备了羟基磷灰石-Ti6Al4V复合材料.使用XRD、SEM对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在模拟体液中观察了获得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在涂层中,羟基磷灰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玻璃基体中,它们保持原有的晶格结构,未发生相分解等现象.烧成温度对中间层玻璃涂层的显微结构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中间层玻璃涂层与钛合金的结合强度或不小于29.73MPa,远高于等离子喷涂,达到使用要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XPS分析表明复合材料表面有新生羟基磷灰石粒子析出,表明复合涂层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新型可塑热色材料Bi-V-Cr复合氧化物的制取方法及热致变色特性,实验表明,BiVO4可在黄(室温)-橙(120℃)-红(1200℃)色系可逆变色;BiCrO3可在绿(室温)-黄(140℃)色系可逆变色;Bi-V-Cr混合晶体氧化物可在黄绿P室温-黄袍(120℃-深褐(180℃)色系可逆变色。  相似文献   

19.
-180℃超低温粘合剂德国汉克和拜耳公司实验室最近研制成功一种耐超低温双组份粘合剂,是以无溶剂聚氨酯聚合物为基础制成的。在-180C超低温时,该粘合剂仍具有粘合性能和弹性(-180℃时,一般物质已呈玻璃般的脆性),在室温条件下,其硬化时间为10h。该...  相似文献   

20.
姜明  郭灵 《材料工程》1994,(6):25-27,22
对Ti6242钛合金环形锻件的轧制工艺及热处理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i6242合金环形锻件采用“β相变点下30℃加热制坯,轧环(最后一火的轧制变形量应保证不小于30%),970-980℃固溶1h,空冷,593℃时效8h,空冷”的工艺进行生产,可获得满意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