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硫色(满)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并合成了8个硫色(满)酮及其衍生物,其中7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证实.体外抑菌试验表明:8个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化合物9402,9403效果最好,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合成含氧取代的叔丁基三唑醇类化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以一氯频那酮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1H-NMR谱、IR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按国际标准抗真菌敏感性实验方法测定体外抑菌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新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对8种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将现有的三唑醇类抗真菌药物结构中的2,4-二氟苯基替换成其他疏水性基团来设计抗真菌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苯并咪唑Schiff碱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邻苯二胺、乳酸、芳香胺为原料合成了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苯并咪唑Schiff碱类化合物(3a~3e)。所有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确证。抑菌活性测试表明它们具有比较好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氟康唑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新的三唑醇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真菌活性。方法:引入4位羧酸酯取代的苄基侧链结构,合成一系列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NMR等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2)和(3)对除薰烟曲霉菌外的7种菌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4位羧酸酯取代的苄基侧链结构的引入对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侧链越短.抑菌活性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具有异丙基结构的氮唑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引入4位羧酸酯取代的苄基侧链结构,合成一系列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NMR等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和(2)对除薰烟曲霉菌外的7种菌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 4位羧酸酯取代的苄基侧链结构的引入对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侧链越短,抑菌活性越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鉴定一株分离自海南文昌红海榄茎的内生真菌菌株AGRl2,分离和鉴定其抑菌活性代谢产物.方法 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鉴定菌株AGR12.通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代谢产物,并根据它们的紫外、质谱、氢谱和碳谱等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菌株AGRl2被鉴定为镰孢霉属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其在优化后的GMPY培养基中28℃、160r/min振荡培养7d后获得的发酵液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从发酵液及菌体中共分离到3个化合物,鉴定为equisetin、epi-equisetin和麦角甾醇(ergosterol),其中equisetin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32Bg/mL;epi-equisetin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为32μg/mL.结论 木贼镰刀菌菌株AGRl2为首次从红树植物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其分泌的代谢产物equisetin和epi-equisetin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氟康唑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新的三唑醇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真菌活性。方法:引入异丙基及取代氨基侧链结构,合成一系列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NMR等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5个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6c),(6d),(6e),(6f)和(6g)对除薰烟曲霉菌外的7种菌株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取代氨基侧链结构的引入对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侧链为取代苄基活性较好,且取代苄基侧链越短,抑菌活性越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氟康唑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新的三唑醇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真菌活性。方法:引入环己基侧链结构,合成一系列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NMR等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部分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引入环己基对抗真菌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具有叔丁基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以及各种4-(取代苄基)哌嗪侧链的引入对该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1H-NMR谱确证,部分经过IR、MS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所有化合物对8种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Ⅲ7的抑菌活性优于氟康唑。结论引入叔丁基和哌嗪侧链设计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抗真菌活性,侧链取代基的电性效应和立体化学特征的改变对该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设计并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USP7降解剂。方法 将E3连接酶配体和USP7蛋白配体经不同类型和长度的连接链进行连接,合成目标化合物。以人骨髓瘤细胞MM.1S为测试细胞株,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靶向USP7的PROTAC分子,其结构经MS谱和1H-NMR谱确证。12个目标化合物均能抑制MM.1S细胞增殖,其中化合物D的抑制活性最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含哌嗪环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合成含哌嗪环侧链的三唑醇类化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以2-氯-2′,4′-二氟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按国际标准抗真菌敏感性实验方法测定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11个新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对8种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多个目标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明显高于阳性对照药氟康唑,其中化合物11具有广谱、高活性的优点,其体外抗真菌活性与对照药伊曲康唑相当,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具有萘苄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合成了9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 H NMR、MS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化抗真菌敏感性实验方法,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所有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化合物1c对除烟曲霉菌以外的其他7种真菌的MIC80值<0.125μg/ml,是伏立康唑活性的16倍。结论引入萘环和烃基侧链的目标化合物都有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方法根据靶酶活性位点的空间特征、各种力场和关键残基分布,设计并合成了21个1-(1,2,4-三唑-1H -1-基)-2-(2,4-二氟苯基)-3-(4-取代-1-哌嗪基)-2-丙醇类化合物,并测定了体外抑菌活性。结果体外抑菌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8种致病真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抗真菌活性,对深部真菌的活性明显优于浅部真菌。在哌嗪的各种取代基中,苯基和杂环取代的抗真菌活性明显优于苯甲酰基取代。结论有多个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明显高于氟康唑和特比萘芬,其中化合物VIII-1,4,5和IX-3具有广谱、高活性的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合成(E)1-[4-(2,4-二氟苯基)-2-[2-(4-氟苯基)-乙烯基]-[1,3]二氧戊环-4-甲基]-1H-[1,2,4]三氮唑化合物的几何异构体,测定其晶体结构,并考察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以间二氟苯为起始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与三氮唑缩合、环氧化,得到中间体1-[2-(2,4-二氟苯基)-2,3-环氧丙基]-1H-1,2,4-三唑甲磺酸盐,将环氧化物甲烷磺酸盐水解,然后与对氟肉桂醛缩合脱水制得目标化合物6 Ka和6 Kb,经1H NM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构,并测试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6 Ka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为顺式构型。6Kb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为反式构型。目标化合物对5种致病真菌在体外均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化合物6 Kb的抑菌活性优于化合物6Ka。结论该类型反式构型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优于其顺式构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方法根据靶酶活性位点的空腔大小、各种力场和关键残基分布,设计并合成了19个1-(1,2,4-三唑-1H -1-基)-2-(2,4-二氟苯基)-3-(4-取代苄基-1-哌嗪基)-2-丙醇类化合物,测定了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所有化合物对8种致病真菌均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对深部真菌的活性明显优于浅部真菌。结论绝大部分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明显高于氟康唑和特比萘芬,其中化合物VIII-1,10,12,17具有广谱、高活性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抗真菌剂三氮唑丙醇类含氮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设计合成三氮唑丙醇类含氮化合物,以寻找较好的抗真菌药物。方法 以间二氟苯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 共合成11个化合物,经IR和^1H-NMR确证其结构。结论 所合成的11个化合物中,10个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取代哌嗪侧链的引入对三唑醇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了13个三唑醇类新化合物;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目标化合物对8种真菌特别是深部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有8个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小于或等于0.125μg/mL,是氟康唑活性的4倍以上,与酮康唑活性相当.结论脂水分配系数和立体化学因素的改变对该类化合物体外抑菌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药物化学骈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3,5-二取代1,3,5-噻二嗪-2-硫酮类化合物,其结构被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所证实,抑菌活性试验显示了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新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方法 采用Pictet-Spengler法合成四氢异喹啉,再通过氮直接烃化法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初步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结果 合成了18个新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结构确认。结论 所合成的18个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磺胺噻二嗪硫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药物化学骈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3,5-二取代1,3,5-噻二嗪-2-硫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证实,抑菌活性试验显示了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