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698-699
目的探究优思明用于稽留流产清宫术后防止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起接收的稽留流产患者50例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后立即服用益母草颗粒治疗;试验组25例,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后立即服用优思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宫腔粘连情况、月经改善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宫腔粘连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思明用于治疗稽留流产清宫术后防止宫腔粘连效果较好,有效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缩短患者阴道流血持续时间、首次月经复潮时间,改善患者月经情况,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后宫内组织残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稽留流产清宫术后宫内组织残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术后宫腔粘连情况、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和阴道出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阴道出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为3.39%,低于对照组的2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稽留流产清宫术后宫内组织残留患者,可有效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减少出血量,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宫腔镜检查在稽留流产诊治过程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84例稽留流产待清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及实验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宫术,实验组采用在宫腔镜下进行清宫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宫腔镜随访术后宫腔残留、宫腔粘连及经量改变例数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宫腔镜随访术后宫腔残留、宫腔粘连及经量改变例数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稽留流产待清宫患者来说,在宫腔镜下进行清宫术,能够全面了解子宫的基本情况,残留组织出现的概率较低,清宫成功率大大提高,此外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子宫异常情况,便于患者进行及早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在特殊类型稽留流产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结合病史、B超及宫腔镜检查确诊的特殊类型稽留流产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行宫腔镜下稽留流产组织电切术;对照组28例,行清宫术,清宫后立即宫腔镜检查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30例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完全切净者29例,完全清除率为96.67%;对照组28例,清宫后完全清除稽留流产组织仅13例,15例未清净者宫腔镜复查宫腔内仍有大量稽留流产组织,完全清除率为46.43%,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完全清除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分泌中期子宫内膜厚度研究组明显大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研究组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可能是治疗特殊类型稽留流产的最佳方法,在特殊类型稽留流产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子宫粘连的声学特征及临床资料是B超的监护作用。方法:对42例官腔粘连患者经腹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和官腔声像改变;其中部分患者在B超监护下行官腔镜分粘术,对分粘部位和方向实施引导。结果:官腔粘连超声声像归纳为两种类型:①官腔积液型表现为或轻或重的官腔分离,内为液性暗区,周边为强回声光带,共9例。②官腔非积液型官腔线强回声不光滑、不连续、偏心状;或表现为内膜回声不规则,呈低回声,混合性回声,共33例;B超监护下对严重官腔粘连患者行官腔镜分粘,共15例,无一例发生穿孔。  相似文献   

6.
目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术后应用不同剂量雌激素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6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 的 60 例实施宫腔镜下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按照术后给予雌激素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 1%mg/d )、高剂量组( 6%mg/d ),每 组 30 例。 对比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情况。 结果:治疗后,高剂量组子宫内膜明显厚于低剂量组( P <0.05 );高剂量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组( P <0.05 );高剂量组宫腔再粘连情况明显优于低剂量组( P <0.05 )。 两组均未出现阴道 不规则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大剂量雌激素应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官腔镜术后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患者子宫内膜恢复情况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度宫腔粘连并拟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的患者60例,其中术后宫内置入宫内节育器(IUD)18例(A组),人工周期治疗18例(B组),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24例(C组)。术后3个月检查宫腔形态和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比较三组术后子宫再粘连发生率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A、B、C三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分别为38.9%、27.8%、8.3%,C组宫腔再粘连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B组(4.2±0.7 mm)与A组(4.1±1.0 m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防治宫腔再粘连形成,修复子宫内膜,可作为宫腔粘连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官腔镜电切术后放置T型节育器预防宫腔或宫颈管粘连。方法 行宫腔镜电切术455例,于电切手术结束应用催产素10~20u静注后观察无出血。探测宫腔深度后放置T型节育器。根据电切类型不同,于术后1~3个月取出节育器,然后行B超检测,观察宫腔内有无积液,判断是否存在宫腔或宫颈管粘连。结果 术后2个月随访并行B超检测,其中电切子宫黏膜下肌瘤245例,宫腔积液1例(1/245例,0.41%);电切子宫内膜78例,电切子宫内膜息肉72例,电切宫颈管肌瘤或息肉37例,子宫纵隔切除9例,宫腔粘连分离术5例,宫腔异物取出9例,B超检测均未发现宫腔积液。结论 宫腔电切术放置T型节育器对预防宫腔或宫颈管粘连有效,有效率达99.78%。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分离术后Foley球囊置入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选用宫腔镜下分离术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选择宫腔镜下分离术后Foley球囊置入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经量评分及宫腔粘连评分,两组术后3个月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两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4个月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月经量评分、宫腔粘连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月经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宫腔粘连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4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术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分离术后Foley球囊置入治疗重度宫腔粘连,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月经量及宫腔粘连情况,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高危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普通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为普通人流对照组(A组),90例高危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高危人流对照组(B组)、西药对照组(C组)和中西药治疗组(D组),每组30例。4组均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C组术后给予补佳乐联合黄体酮人工周期药物治疗,D组在西药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4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月经复潮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4组术后第3个月的宫腔粘连情况。结果:C、D两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和B组,D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少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月经来潮前B超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D组(P<0.05);A组、C组和D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均低于B组,D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显著缩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恢复月经周期,修复子宫创面,减少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促进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经球囊扩张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轻中度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人工流产手术后并发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宫腔粘连程度、子宫内膜血流指标[包括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0.65±0.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VI、FI、VFI分别为(6.12±0.28)mm、3.83±0.36、27.19±1.08、2.88±0.1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13±0.25)mm、2.92±0.35、21.38±1.05、1.72±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相比,经球囊扩张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轻中度宫腔粘连能取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助于减轻宫腔粘连程度,改善子宫内膜血液循环,利于子宫内膜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超声联合诊断在不同严重程度宫腔粘连中的应用价值(阴道超声、三维超声及能量超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3例临床诊断为宫腔粘连已婚妇女。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宫腔正常对照组及宫腔粘连组,分析两组超声图像特征。并分析阴道超声联合三维超声的准确率。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及宫腔粘连严重程度将宫腔粘连组分为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重度粘连组。分析各组超声参数差异。结果:63例患者中有11例宫腔正常,52例宫腔粘连者(31例轻度粘连、15例中度粘连、6例重度粘连)。宫腔正常组:阴道超声示子宫内膜回声连续均匀,三维超声宫腔呈倒三角形,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宫腔粘连组:阴道超声示子宫内膜薄,形态欠规则,局部内膜回声不连续,宫腔线显示欠清或不清晰,局部与肌层分界不清。三维冠状面可见子宫腔内膜回声局部缺损。阴道、三维、能量超声诊断宫腔粘连总准确率分别为68.25%、77.78%、79.37%;阴道联合三维超声、阴道联合能量、三维联合能量超声诊断总准确率分别为77.78%、79.37%、82.54%;联合诊断确诊宫腔粘连49例,宫腔镜证实有48例,其中轻度粘连28例(90.32%),中度粘连14例(93.33%),重度粘连6例(100.00%);漏诊4例。联合诊断敏感性92.31%,特异性90.91%,总准确率92.06%。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ED、EV、VI、VF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者联合诊断更能全面、准确、直观的诊断宫腔粘连,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率,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冷刀技术在宫内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8月应用法国摄普乐公司宫腔镜操作系统(HEOS)冷刀技术手术治疗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纵隔、子宫黏膜下肌瘤、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及稽留流产等宫内疾病16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性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和内膜保护情况(术后月经量是否少于正常)等,以判断该技术的优势。结果宫腔镜冷刀手术治疗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纵隔、子宫黏膜下肌瘤、CSP、稽留流产、妊娠物残留、宫内节育环嵌顿或残留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37±9.08)、(25.77±11.09)、(19.42±6.80)、(26.85±9.15)、(29.07±15.35)、(21.06±7.07)、(24.72±10.72)和(19.18±8.31)min,无术中大出血,一次手术成功164例,手术并发症2例(中度水中毒1例,子宫穿孔1例),术后经量少于正常月经量6例(非绝经患者)。结论 HEOS冷刀技术可以替代很多传统宫腔镜电切手术,HEOS宫腔镜冷刀技术不仅可以手术治疗大部分宫腔内疾病,并且具有一次性手术成功率高和对子宫内膜保护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治疗结核引起的重度宫腔粘连1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由子宫内膜结核引起的重度宫腔粘连(IU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4年5月间该院行经宫颈宫腔粘连切除术(TCRA)治疗由结核所致的14例重度IU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手术均在B超或B超联合腹腔镜监护下完成,术中出现子宫穿孔2例,术后患者宫腔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平均随访38个月,所有患者均再次形成重度IUA,无1例妊娠。结论 宫腔镜治疗IUA是安全的,但由子宫内膜结核引起的重度IUA,经TCRA及相关治疗后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15.
频谱多普勒在宫腔内残留物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频谱多普勒对宫腔内残留物诊断的价值,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方法将105例人工流产(负压吸引、药物流产)后10~60d阴道出血者为患病组,并与95例早孕者(38~54d)做对照。检测患病组子宫内膜附近有无类滋养血流频谱出现,特别是阻力指数(RI)的改变。结果患病组有102例探测到类滋养血流频谱,RI为0.4±0.04。与早孕组RI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频谱多普勒是观察宫腔内残留物存在的简便、实用的准确的方法。并可提供与其他宫腔内疾病鉴别的参数指标,避免盲目给药或盲目清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β-hCG、黄体酮、子宫内膜厚度及联合检测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33例异位妊娠病例为异位妊娠组、41例正常宫内妊娠病例为正常宫内妊娠组、另设宫内妊娠自然流产组32例,比较各组血清β-hCG、黄体酮和子宫内膜厚度之间的差异性,并对各单项目检测及联合检测在诊断异位妊娠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与其他组之间比较,血清β-hCG、黄体酮、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明显偏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β-hCG、黄体酮、子宫内膜厚度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效率.结论 血清β-hCG、黄体酮、子宫内膜厚度在异位妊娠病例中明显偏低,各项目在诊断异位妊娠中均有重要临床价值,但是多项目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效率,降低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身心影响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准备及护理,试验组除常规手术准备外还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前进行恐惧评定、术后进行梦境和疼痛评定。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恐惧、梦境和疼痛状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术前恐惧状态,明显改善患者术中梦境和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滋养细胞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可能原因。方法:稽留流产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正常早孕要求流产者2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20例胚胎稽留宫内时间〈4周。应用化学分析法检测研究组及对照纽绒毛中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及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fightsuperoxideradical,FSR)的水平,用透射电镜观察绒毛滋养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相比较,稽留流产患者绒毛中GSH及FS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线粒体存在明显的肿胀损伤。结论:稽留流产患者绒毛滋养细胞线粒体抗氧自由基能力减弱,自由基生成增加,线粒体超微结构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绒毛组织中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稽留流产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正常早孕要求流产者2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胚胎稽留宫内时间小于4周。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所有患者绒毛组织中ROS和SOD的水平。结果:与正常早孕女性相比,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ROS水平显著增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绒毛组织中ROS和SOD的平衡失调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