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用黄铜矿生产硫酸铜的湿法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荣宝  王本义 《安徽科技》1997,(5):50-50,56
硫酸铜的生产工艺,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分为电解液法、废铜法、氧化铜法、白冰铜法等。由于市场对铜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金属铜原料价格暴涨,硫酸铜生产几乎无利可图。以铜矿为原料生产硫酸铜,是当今引人注目的课题。在铜矿资源中氧化铜矿和辉铜矿储量较少,大量的是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于自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金属铜(Ⅱ)离子促进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实验得出:铜(Ⅱ)离子先与鲁米诺形成六元环状螯合物,然后被过氧化氢氧化,从而产生能发光的氨基邻苯二甲酸离子是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金属铜(Ⅱ)离子促进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实验得出:铜(Ⅱ)离子先与鲁米诺形成六元环状螯合物,然后被过氧化氢氧化,从而产生能发光的氨基邻苯二甲酸离子是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含铜酸性废水与酯化废水综合治理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糖精生产中要排放大量含铜酸性废水和酯化废水,利用废铁屑与含铜酸性废水作用制备金属铜和聚合硫酸铁,并用聚合硫酸铁作絮凝剂处理酯化废水。试验结果表明,每吨含铜酸性废水可制得8.5ks铜粉及230ks浓度为158~160g/L Fe^3 的聚合硫酸铁,处理后的酸性废水中硫酸的含量降低了83.5%、Cu^2 的含量降低了85.0%;再用聚合硫酸铁处理酯化废水,在优化条件下,沉降30min,酯化废水的COD、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6.8%、88.5%。  相似文献   

5.
为了控制电镀行业污染、减少重金属离子排放、加强资源利用,研究了pH值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浸出的影响.将电镀废水用氢氧化钠溶液逐渐调节废水pH值,在多个pH值点分别沉淀出电镀废水中铜、铬、锌和镍.结果表明,随溶液pH值的升高,溶液中的铜、铬、锌和镍先沉淀后又部分溶解,实际操作中应将pH值控制在9.0~9.5范围内.电镀污泥经酸浸后,常温下电动搅拌1 h,在浸出液中加入锰铁合金块可直接还原铜、镍和锌离子,调节pH值至9.5时,可沉淀出铁、锰、铬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相似文献   

6.
尾砂是含有铜锌的工业垃圾、它来源于铜的冶炼、熔化、铸造等过程中所产生的铜锌炉灰渣。将铜锌炉灰渣经碾轧、筛分,水洗后把大颗粒的金属铜分离出来,再行熔化、铸锭,而粒度较小的铜以金属和多种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灰渣中,目前  相似文献   

7.
前言我国细菌法浸出铜的研究广泛开展。到目前止,从事这项研究的厂矿、科研机关、大专院校达四十多个单位。湖南省柏坊铜矿、甘肃省金塔县铜矿等厂矿已正式投产;有的厂矿正边试验、边筹建、边小量生产。生产规模从年产几吨到几十吨金属铜。目前,用细菌法生产  相似文献   

8.
曾思贤 《科技资讯》2009,(1):243-243
新建铝型材厂,铝材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铬废水,地面冲洗水废水等,铝型材废水除含大量铝离子外,还含部分锌、镍、铜等金属离子,pH值呈酸性的居多。针对该废水的特性,本文介绍了铝型材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导仪及电子能谱等仪器,并采用稳态法研究了铁、镍、锌离子对酸性硫酸铜电解液系统中阴极铜沉积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镍锌离子存在于电解液中,增大溶液电阻,减小溶液电导率,减小铜沉积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和极限电流密度,对铜沉积反应起极化作用。但铁、镍、锌离子几乎不影响电荷传递系数,不改变铜沉积反应机理。在200A·m-2和1000A·m-2电流密度下电解,铁、镍、锌不会在阴极沉积。在阴极铜沉积层中铜主要以金属铜和少量Cu2O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能够在较高铜离子浓度下生长并吸附铜离子的菌株,并对其吸附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本实验充分利用环境对微生物的胁迫作用,选择被铜离子污染的土壤,放入锥形瓶中并用水稀释后取上清夜涂布于含铜离子的4种培养基(即细菌、霉菌、放线菌和真菌固体培养基)。经过划线分离得到单菌落,从中挑选耐受能力最强的菌株,对其进行菌种16SrDNA鉴定及生长、吸附条件的优化。结果筛选到一株对铜离子耐受达到19 000mg/L的菌株,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优化吸附条件后其对溶液中铜离子吸附率可以达到72%。实验筛选到的菌株具有改善和治理铜离子污染废水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电镀废水中铜(Ⅱ)离子与其他组分化学性质的差异,控制溶液的酸度,以铜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以硫化钠标准溶液作滴定剂,采用选择沉淀电位滴定法测定电镀废水中的铜。结果表明:控制溶液pH值1.0~1.5,以氟化铵掩蔽废水中共存的铁(Ⅲ),可以直接用Na2S选择沉淀电位滴定法测定电镀废水中铜的含量。该法不需分离就可直接测定,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将本法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自制重金属捕集絮凝剂ATX对铜离子的捕集机理,研究了其处理含铜离子废水的处理条件,并研究了其他物质和离子对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 H 7~14范围内,快速搅拌时间2min,慢速搅拌3min,ATX对含铜离子的污水处理后其上清液中所含铜离子为0.64mg/L,对铜离子的去除率达到87.2%,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前言据美国矿业局一九七四年的资料,世界铜矿(金属)储量,已经探明的为37180万吨,潜在资源为47260万吨。其中硫化矿约占80%,因而从硫化矿生产的铜占铜产量的大部份。炼铜技术的发展动向是湿法在同火法竞争,例如,世界湿法炼铜的比重,由一九六八年的3%增至一九七五年的15%,一九八○到达40%左右。这是因为:目前炼铜工业已愈来愈面临着低品位和复杂矿的处理,而湿法对这类矿石的适应性比火法要大,靠近单一的小矿,建立小规模的湿法厂更为经济;此外,火法处理硫化铜矿,均不可避免地产生 SO_2及有害微尘对环境的污染,因此,为严格控制污染,将被迫转向湿法冶金。所以近年来国内外对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非常规湿法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种方法都已进入工业化生产或半工业试验阶段。氯盐浸出硫化铜矿提取金属铜,就是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一种基于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金属铜离子和氟离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此传感器检测离子的能力。研究表明,在所测试的阴离子中,只有氟离子可以引起此荧光探针的吸收峰蓝移(从390 nm到383 nm),并伴随着一定强度的减弱。同样氟离子可以引起此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降低并且蓝移(从496 nm到488 nm)。在所测试的阳离子中,铜离子可引起荧光探针的吸收峰红移,荧光强度淬灭90%。此外,当加入铜离子和氟离子的先后顺序不同时,引起的荧光光谱变化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冶炼烟气制酸行业的废酸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金属离子及毒性较高的砷离子,分步硫化法可对其中的Cu~(2+)和As~(3+)进行分步回收。针对质量分数为0~15%的铜、砷酸性废水,对分步硫化沉淀金属离子的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同时对酸性废水中加入硫化剂避免产生硫磺的pH范围也进行了理论计算,绘出了Cu—S—H_2O酸性体系生成硫磺pH与lg[Cu~(2+)]的关系曲线图。相关的验证性实验证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废酸质量分数(0~15%)对第一步硫化中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较小,第一步硫化时硫化剂用量达到去除铜离子理论需求量的1.0倍时,铜离子的去除率可以超过99%;第二步硫化时硫化剂用量达到去除砷离子理论需求量的1.0倍时,砷离子的去除率可以超过96%.  相似文献   

16.
鄂东铜矿是指位于长江中游的大冶-九江地区的古铜矿。西周中晚期楚国未涉足鄂东铜矿。按文献记载:早期的楚国几代国王虽然励精图治,但其国力依然弱小,无力染指鄂东铜矿;同时,考古发现表明:西周中晚期鄂东铜矿的主人是古越人。《史记》记载的熊渠所伐之"鄂"应为南阳盆地的"西鄂"。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表明楚国控制鄂东铜矿的时间应该是春秋中期楚成王熊恽东下淮夷之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温度25±0.1℃、离子强度为0.1mol/L(NaNO3)的40%二氧六环-水(v/v)介质体系中,测定了六种氨基酸的酸解离常数及其铜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比较了纯水与混合溶剂情况下,氨基酸配体的解离变化和金属铜配合物的稳定性,讨论了有机溶剂组份在氨基酸配体酸解离过程及金属铜离子配位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对于二元金属配合物中可能存在的配体间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用失重法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金属铜离子(II)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对钢的缓蚀协同作用,讨论了产生缓蚀协同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用壳聚糖脱除废水中的铜离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利用脱乙酰基壳聚糖絮凝剂絮凝除铜的方法.考察了氢氧化物、pH值、铜离子质量浓度、絮凝时间以及絮凝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当pH=8时,用壳聚糖吸附铜离子,水样铜离子质量浓度低于100 mg.L-1时,除铜率在99%以上;即使铜离子原始质量浓度在400 mg.L-1,残液铜离子质量浓度仍符合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用NaOH絮凝沉淀,pH=11时,除铜率达100%,耗碱量大,不符合废水排放的酸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当前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工艺繁琐、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采用廉价的改性油酸作为液体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并借助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初始铜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及油酸改性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吸附等温线和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当初始铜离子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时间40 min,温度40℃,油碱质量比20∶1时,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标排放或回用;吸附后油酸能够用酸再生并得到硫酸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