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目的:探讨畅胃颗粒对动力障碍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09例动力障碍性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给予畅胃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的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与安慰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胃排空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畅胃颗粒可缓解动力障碍性FD患者症状, 促进患者胃肠排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胃动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胃动康口服,对照组给予保胃康六味木香胶囊口服,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均显著升高(P< 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动康能显著改善FD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胃动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针刺治疗,对照1组口服普瑞博司,对照2组口服麦滋林一S颗粒;观察3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胃电图、B超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1组较对照2组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及对照1组胃电频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1组血胃动素、B超胃排空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  相似文献   

4.
和胃汤对FD患者的胃排空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和胃汤对FD患者的胃排空作用.方法:采用X线胃内钡条排空率、胃电图节律的变化及检测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结果:FD患者胃内钡条排空率较健康者有显著差异(P<0.01),经和胃汤治疗后有明显改善;FD患者与健康者比较其胃动素有显著差异(P<0.01),经和胃汤治疗后有明显提高(P<0.01),而胃泌素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经和胃汤治疗后亦无明显差异;FD患者与健康者相比较,其餐前、餐后 N%、B%、T%均有显著差异(P<0.01),经和胃汤治疗后有明显改变(P<0.01).结论:和胃汤对FD患者胃排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指针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指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胃动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指针治疗,对照1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2组口服奥美拉唑。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胃电图、B超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1组较对照2组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及对照1组胃电频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1组血浆胃动素、B超胃排空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指针与针刺均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二者之间无差异性,指针可以代替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蒙药希和日额布斯-6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简称FD)患者胃动力的影响。方法: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希和日额布斯-6组)和对照组(多潘立酮组),每组30例患者。实验组口服希和日额布斯-6,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即时(服药后30min)胃电图变化和服药1周后的胃电图变化。结果:即时胃电结果显示,试验组服药前后比较振幅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服药前后比频率和振幅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服药后对照与试验组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周后结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3个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但试验组和对照组间比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希和日额布-6能迅速改善FD的胃电振幅,但不及多潘立酮。而对FD的胃电各指标远期疗效确切,且与多潘立酮相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X线胃钡餐动态摄影评价针刺治疗1个月前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力与血清胃泌素及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纳入17例FD患者,进行临床FD评分及胃钡餐动态摄影检查;其中8例接受针刺系统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行胃钡餐动力检查、空腹血清胃泌素检测及症状评分。选择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接受以上相同的检测。胃钡餐动态摄影主要测量指标包括胃潴留液高度、蠕动波频率、蠕动波最大宽度、蠕动波最大深度、蠕动波通过时间、胃中间横带宽度。结果 FD患者与正常人胃潴留液高度、胃中间横带宽度、蠕动波频率、蠕动波通过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针刺治疗1个月后,FD患者单项及总体症状积分显著减低(P均0.01),胃潴留液明显减少(P0.01),胃中间横带宽度缩小(P0.05),胃蠕动波频率加快(P0.01),胃蠕动波通过时间缩短(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上升(P0.01),均趋向接近于正常人。在针灸治疗FD中,胃动力指数与症状指数及血清胃泌素水平变化具有一致性。结论 X线胃钡餐动态摄影可作为实用而价廉的FD胃动力检查方法,针刺治疗FD可能通过提高胃泌素水平、促进胃动力的提高而产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理气煎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力、胃肠激素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FD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18例.FD患者予清热理气煎剂,每次125ml,每日2次,连续服用5天,治疗前后检查液相胃半排空时间、胃肠激素水平,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根据治疗前后的差异,评价清热理气煎剂的临床疗效,并做临床症状积分和胃排空时间、胃肠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FD患者液相胃半排空时间长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FD组液相胃半排空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胆囊收缩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症状积分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FD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与胃排空异常呈正相关,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呈负相关,与胆囊收缩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清热理气煎剂对FD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与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观察组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和口服安慰剂治疗,经皮电刺激穴取足三里、梁门、太冲等;对照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分散片、多潘立酮、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和经皮穴位电刺激安慰治疗,经皮穴位电刺激安慰治疗的刺激部位在观察组所选穴位外3~4 cm处,刺激量未达到治疗量.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各症状评分、血浆胃动素(MTL)浓度和生长抑素(SS)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的上腹痛、反酸、嗳气、腹胀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均能升高血浆MTL浓度和降低SS浓度(均P<0.001),且观察组的血浆MT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S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药物治疗更能减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上腹痛、反酸、嗳气、腹胀等症状,并升高患者的血浆MTL浓度,降低SS浓度,从而改善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辨证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2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将FD分为肝气郁结、脾胃气虚、肝气犯胃、湿热滞胃4型,在中脘、天枢、足三里、内关基本腧穴基础上随症辨证取穴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伊托必利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疗效指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并抽血检测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优于对照组的63.9%(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疗效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SF-36各维度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GAS含量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针刺可以明显减轻FD患者的症状,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脑肠肽GAS含量来实现的。辨证针刺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FD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