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典中多义词的义项划分与排列一直是词典编撰的难题。常用的历史顺序、频率顺序和逻辑顺序各有利弊。运用于语言研究领域的原型理论对于分析词义,体现多义词义项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使用者的多义词习得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胡桂玲 《科技信息》2012,(30):201-201
一词多义现象在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中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现象之一,但多义词的词义并非是任意的,毫无规律可循的,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理据的。文章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原型理论,以动词"过"为例来分析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的关联模式和内在联系,探索其词义扩展的理据及其内在规律,从而有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的理解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支点,探讨了如何将其运用于英语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原型范畴和基本词义的讲授,才能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词汇意义的讲解应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再向边缘意义扩展。重视多义词的讲解,可以使学生认识词的不同意义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了解词的扩展的依据和规律性以及创建语境学习单词。词汇教学本身是一个范畴体系,应以原型范畴理论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题模型的中文词义归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义归纳是在给定包含多义词语料的条件下,识别出多义词词义的过程,通常是采用聚类的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主题模型的方法来解决中文词义归纳问题,基于主题模型的词义归纳方法关键之处在于使用文档的主题概率分布来推断多义词的词义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测试数据上获得了77.58%FScore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实验,探讨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习得影响的研究发现:通过原型意义比衍射意义更有利于准确快捷地猜测多义词的其他语境意义,而且更有助于长时记忆.因此基于原型范畴理论上的多义词习得是成功的.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充分关注多义词的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6.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多义词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词汇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原型理论则对多义词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原型理论解释了词汇的多义化过程,而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原型意义有利于多义词的学习。在多义词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多义词原型意义的讲解和意义演变过程的分析,还要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和意识。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探讨了英语词汇教学的新理念,提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当以基本范畴词为核心,重视基本范畴词的学习,重视对多义词中词义变化的讲解、转喻和隐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多义词词义搭配知识库与词义标注”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于国家语委‘通用语料库’的汉语义频词库的开发”的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对最初设计的目标定位、处理的词语数量、语料规模都作了较大调整,表现为由义频研究转至义频获得,由部分多义词转至现代汉语的整体双音高频多义词,由2000万字的核心语料库转至2.5亿字的通用语料库.研究成果由7个资源库与3个软件处理平台构成,从而达到词义自动标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词汇歧义是指某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和理解。词汇歧义是由歧义词引起的,包括多义词、同形异义词和兼类词。消解词汇歧义的过程就是从几个竞争的词义中选出一个符合当前语境的词义,可以通过词汇搭配、句法分析和启动相关的语境等方法来增强语境,排除歧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词义的内涵和外延的存在,外语学习者在正确理解词义及表达词义上每每感到一定困难。本文从成语、翻译、同义词、易混淆词和多义词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词义正确表达的一些困难问题,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正确表达词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多义词教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隐喻、转喻以及文化语境等相关研究结合起来,提出隐喻和转喻是多义词义项扩展的内在动因,并通过语义关系网和映射关系图将多义词义项延伸的理据性直观地呈现给学习者,从而帮助其提升学习多义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词义标注是自然语言处理的热点问题。通过建立条件概率最大熵模型,合理选择特征信息,采用不同的特征信息集合对来源于语料库的实验样本进行训练,达到英语多义词词义标注的目的。最后通过数据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机器翻译中词义的常识排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机器翻译中多义词词义排歧的新方法.首先对翻译过程中多义词的词义选择是否符合常识给出了一条形式化的标准,然后将人们在翻译过程中排歧时所进行的逻辑推理归结为一种机械的集合运算,使之易于机器操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项多元组的概念,利用此多元组引入词义的语境相关限制信息,以改进现有电子词典,使之更加利于排歧.并从方向上指明了这种词典知识获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指出多义化过程是借助隐喻和转喻两个认知手段来实现的,并通过Anderson的语义网络理论和Stein等的准确添加理论探讨多义词习得的有效途径,进而得出对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并指出运用隐喻思维是多义词习得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词义引申研究是词汇研究的重要方面。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词义引申进行研究,但对词义引申在原型范畴理论层次上的研究不多。文章立足于原型范畴理论借助语料对词义引申进行浅析研究,并分析汉语中常见的四种词性在意义引申过程中发生词性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韩国语中同音异义词和多义词之间的模糊性问题,从词源同一性、词义关联性和句法属性等三个角度阐述了二者的区分标准,并指出韩国语同音异义词和多义词的区分标准不是单一固定的,而是多种标准并用,且呈现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武平话的词汇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平话的词汇特点林清书所谓武平话的词汇特点,主要是与普通话相比较而言的,有时也兼顾与其他语言或方言(土话)的比较。我们准备从词义、构词特点和词源三个方面来分析武平话的词汇特点。一、词义方面:词义方面的分析,着重从词义的概念、同义词、多义词及引申义。比...  相似文献   

18.
杜娟 《科技信息》2009,(23):223-224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探讨N1—N2概念合成名词多义现象是个新视角。多义词的产生往往是多种类型的认知手段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N1-N2概念合成名词的多义现象主要是由语义关系的复杂性,理解焦点的多样性以及隐喻性多义造成的。由于人类认知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新的词义不断出现.所以认知是造成一词多义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羽  刘孟兰 《科技信息》2008,(1):186-186
根据认知语义学的理论,隐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概念隐喻的定义,运行机制的探讨,将该理论具体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当中,分析了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来学习英语多义词,探索培养隐喻意识与英语词义扩展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语境计算模型的汉语词义消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利用相对词频(Relative Word Frequency,RWF)来评估词语之间搭配强度。基于相对词频,提出语境计算模型,用于对汉语文本词义进行消歧。选择3个常用多义词进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