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包虫病流行近况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在 2 0 0 0年召开的我国西部地区寄生虫病专业会议上 ,包虫病被确认为危害西部地区发展和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包虫病按棘球绦虫种的不同分为囊型 (CE)和泡型 (AE) ,分别因细粒棘球绦虫 (E.g)和多房棘球绦虫 (E.m)幼虫而致病。为了监测包虫病近年流行趋势 ,特复习 1996年以后的国内文献 ,按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的各省区作一综述。1 流行区1.1 甘肃 :我室截至 2 0 0 0年底共诊断包虫病 380例 ,多为甘肃籍病人 ,少数来自西部其它省 (区 ) ,其中囊型 2 77例 ,侵犯肝脏182例 ,肺脏 4 0例 ,多脏器 5 5例 ;泡型 10 2例 ,侵犯肝脏 10 1例 ,…  相似文献   

2.
包虫病是棘球属绦虫的续绦期幼虫-棘球蚴(又称包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是感染人体的多种绦虫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包虫病分布遍及全球,在畜牧区发病率较高,随着世界畜牧资源的开发及旅游贸易的发展而不断扩散,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人因食入棘球属绦虫卵而感染,棘球蚴在人体内可寄生于几乎所有部位,但以肝脏寄生最常见。临床上肝包虫病主要分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和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泡型棘球蚴病。现通过文献复习对囊型肝包虫病诊断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一、临床诊断病人多以上腹部出现缓慢生长的无痛性…  相似文献   

3.
囊型肝包虫病并发其他脏器包虫病的B超诊断王怀禄,孙厚坦,赵夏夏,程瑞萍,井茹芳(兰州军区总医院超声科兰州730050)包虫病是棘球绦虫的蚴虫寄生在人体所致的寄生虫病,可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发病。我科B超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囊型肝包虫111例,其中31例同...  相似文献   

4.
两型包虫病鉴别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莉 《地方病通报》1999,14(1):91-93
1引言囊型包虫病(Cysticechinococcosls,CE)和泡型包虫病(A]。edarechnococcosis,AE)是两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分别由棘球属的细粒棘球绦虫(E.granuIOsus,Eg)和多房棘球绦虫(E。nit!’l。-ularis,E。)的续绦期组织寄生于人体或动物的体内引起。由于...  相似文献   

5.
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的续绦期幼虫寄生在人体肝、肺等脏器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中国卫生部规划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现已证实全国有31个省市区存在包虫病感染病例,有100多万包虫病现症患者,受威胁人口达几千万,包虫病畜超过4000万头,每年新发病畜达800多万头,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包虫病在新疆奎屯垦区人、畜间广泛流行,给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十分严重的威胁。为了搞好防制,我们于1989~1991年间对垦区人、畜包虫病的流行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调查方法 畜间包虫病的调查以冬宰为主结合平时对死亡畜剖检的方法;犬绦虫调查采用氢溴酸槟榔碱(内蒙古赤峰制药厂生产)泻下法结合阳性犬捕杀,肠道检虫相结合的方法;人间包虫病的调查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囊型包虫病是一种广泛流行且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文旨在分析流行于青南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系统发育学及基因多态性。方法 本文利用线粒体 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 Ⅰ (COX Ⅰ )分子对收集到的流行于青海省的59例包虫病样本进行测序。总计71条序列(其中12条来自GenBank)碱基通过Clustal X软件比对,构建贝叶斯进化树。结果 流行于青海省包虫病样本大部分与细粒棘球绦虫G1型聚在一枝,还有三个样本与多房棘球绦虫(AB018440)聚在一枝。虽大部分棘球绦虫基因型属于G1型,但各自的基因型各不相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结论 流行于青海省细粒棘球绦虫系统发育学比我们想象复杂。  相似文献   

8.
新疆北部多房棘球绦虫动物宿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在新疆北部泡型包虫病流行地区的农村牧区以及山地和草原地带进行多房棘球绦虫终宿主和中间宿主调查的结果。采用槟榔碱导泻法检查 30 5只家 (牧 )犬 ,在 5 2只犬中检出棘球绦虫成虫 ,感染率为 17%。对所获 13974条虫体进行鉴定的结果 ,皆为细粒棘球绦虫。表明在新疆北部泡型包虫病流行地区 ,家犬不是多房棘球绦虫的终宿主。检查啮齿目动物 31种 5 16 3只 ,食虫目动物 4种 2 6 1只和兔形目动物 2种 196只。在西部天山地区捕获的伊犁田鼠和塔尔巴哈台山地区捕获的水鼠平中发现多房棘球蚴感染 ,表明这两种鼠类是当地多房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属于国内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包虫病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1997-2001年在青海省青南高原区、柴达木盆地区、祁连山地和河湟谷地区进行的人与动物两型包虫病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方法:人群包虫病感染情况采用Bu-ELISA、EM18-ELISA和B超、X线进行检查和评价。动物棘球蚴病/棘球绦虫感染调查采用解剖学方法和寄生虫学方法进行确认和鉴别。结果:①女性人群的血清阳性率29.53%(797/2699)和患病率6.56%(177/2699)总是显著高于男性人群的21.22%(582/2743)和4.22%(114/2743);随年龄增长,人群包虫病血清阳性率和患病率升高;以牧民、半牧农半民的血清阳性率和患病率最高,显示出青海省两型包虫病流行的人群分布特征。②青海省人与动物包虫病/棘球绦虫的血清阳性率和感染/患病率呈南北高、东西较低的地理学分布特征。③青海省是囊型和泡型包虫病的混合流行区,主要以囊型包虫病/细粒棘球绦虫为主,这是青海省两型包虫病流行的生物学分布特征。结论:青海3个不同地形区两种棘 球绦虫的生活史循环链十分复杂,家养动物相互之间、野生动物相互之间、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之间均参与其中,这是青海省两型包虫病流行病学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细粒棘球绦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又称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幼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Eg幼虫称棘球蚴(Hydatid cyst),寄生于人体的肝、肺和脑等不同脏器,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若囊肿破裂人胸腔和腹腔可引起继发性感染、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CE已成为我国新五大寄生虫病之一。该病呈全球分布,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  相似文献   

11.
包虫病是指棘球绦虫(犬绦虫)的囊状幼虫(棘球蚴)寄生在人体所致的寄生虫病,是牧区常见的地方病,在新疆地区广泛流行^[1]。近年来新疆人畜包虫病呈现增长趋势,已对农牧民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收集自治区人民医院有完整临床资料,且经手术证实的64例肺包虫病,对其重点进行X线及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2.
曹岩  杨军 《地方病通报》1995,10(4):114-116
DNA技术在棘球属绦虫分类学上的意义曹岩,杨军综述柴君杰审校(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囊型包虫病是指人偶然摄入感染了细粒棘球绦虫狗的粪便中所排出的虫卵,而在体内发育成囊型幼虫。这种囊型幼虫见于绵羊和其他放牧动物,是该绦虫正常生活史...  相似文献   

13.
细粒棘球绦虫Eg95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的续绦期幼虫寄生在人体肝、肺等脏器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中国卫生部规划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现已证实全国有31个省市区存在包虫病感染病例,有100多万包虫病现症患者,受威胁人口达几千万,包虫病畜超过4000万头,每年新发病畜达800多万头,年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该病已成为西部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加,宠物犬和经济动物狐狸的养殖数量日益增多,导致包虫病蔓延扩散。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南郊农牧区囊型包虫病流行现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取定点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居民进行体检和血清学检测,确定居民囊型包虫病的感染率和患病率;用粪抗原检测法调查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居民养犬情况。结果乌鲁木齐南郊农牧区居民囊型包虫平均感染率为35.7%(687/1925),平均患病率为1.12%(23/2049)。高山牧场居民包虫感染率最高,半农半牧地区次之,单纯农业区最低。包虫病患病率以农牧结合区最高,单纯农业区次之,高山牧场最低。结论乌鲁木齐南郊牧区囊型包虫病的传播呈现高度活跃状态,居民包虫感染率和患病率与民族、性别、年龄及养犬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包虫病是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我国公元前就有该病的表述和记载,1905年在我国青岛确认发现首例囊性包虫病患者[1]。目前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报道有包虫病病例,流行区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西藏和四川等省、自治区[2,3,4]。流行于我国的包虫病主要有两种,一为细粒棘球蚴引起的囊性包虫病,另一为多房棘球蚴引起的泡型包虫病。其中泡型包虫病流行局限,但多房棘球蚴可直接浸润扩  相似文献   

16.
多房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又称泡型包虫病,是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致死性寄生虫病,在北半球高纬度国家广泛分布。人体被感染后,多房棘球绦虫呈肿瘤样无性繁殖,最终导致人体脏器功能障碍(多为肝脏),致死率高,如不及时治疗,10年死亡率可高达90%。由于该病隐匿起病,通常在初次感染10年或10年以上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以及四川。近年的资料显示四川省包虫病流行严重。为了解包虫病在色达县流行情况,于2002年9月20日~10月5日在县城、色柯镇、大则乡开展人群包虫病现状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肝泡球蚴病(泡型包虫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肝包虫病(棘球蚴病)有囊型和泡型,囊型包虫病(CE)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致病,通称包虫囊肿。泡型包虫病(AE)简称泡球蚴病,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这二型包虫病无论是生物学、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学、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有差异。目前对 AE 的认识仍然不足,误诊者屡见不鲜。为此,特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述目前包虫病相关研究的进展。方法从包虫病流行现状、细粒棘球绦虫的结构及生活史、包虫病的检测和诊断技术以及包虫病预防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目前,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为包虫病诊断新技术的建立提供了机遇,也促使包虫病患者早期诊断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包虫病中间宿主预防性疫苗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能够产生很好的保护效果,但仍需进行大规模的现场试验以推进疫苗早日进入临床。结论彻底消除包虫病的传播还很困难,故在包虫病控制中还应该采取措施抑制终末宿主犬体内细粒棘球绦虫(E.g)成虫虫卵的产生,使用先进的诊断技术,提早发现病原,从而减少地方性包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 1997~ 2 0 0 1年在青海省青南高原区、柴达木盆地区、祁连山地和河湟谷地区进行的人与动物两型包虫病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方法 人群包虫病感染情况采用 Bu- EL ISA、EM1 8- EL ISA和 B超、X线进行检查和评价。动物棘球蚴病 /棘球绦虫感染调查采用解剖学方法和寄生虫学方法进行确认和鉴别。 结果  1女性人群的血清阳性率 2 9.5 3% (797/2 6 99)和患病率 6 .5 6 % (177/2 6 99)总是显著高于男性人群的 2 1.2 2 % (5 82 /2 74 3)和 4 .2 2 % (114 /2 74 3) ;随年龄增长 ,人群包虫病血清阳性率和患病率升高 ;以牧民、半农半牧民的血清阳性率和患病率最高 ,显示出青海省两型包虫病流行的人群分布特征。2青海省人与动物包虫病 /棘球绦虫的血清阳性率和感染 /患病率呈南北高、东西较低的地理学分布特征。3青海省是囊型和泡型包虫病的混合流行区 ,主要以囊型包虫病 /细粒棘球绦虫为主 ,这是青海省两型包虫病流行的生物学分布特征。 结论 青海 3个不同地形区两种棘球绦虫的生活史循环链十分复杂 ,家养动物相互之间、野生动物相互之间、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之间均参与其中 ,这是青海省两型包虫病流行病学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