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球化学在嵩县地区农业环境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自然气候、土壤特征、母质(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土壤理化性状、营养元素全量、营养元素有效态、重金属元素分布分配特征的研究,阐述了嵩县土壤农业地质背景和营养元素丰缺及土壤环境质量,为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中高山区土壤及成土母质理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本文以四川省西昌市为例,系统性总结了该地区的地质建造背景,并在基于地质建造背景划分的成土母质类型基础上,讨论了成土母质、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含水率、pH值、高程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同种土壤的数据分析及营养元素含量评价,我们认为地质建造背景直接制约了成土母质及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营养元素在成土母质—土壤之间的迁移存在继承性。本文研究成果为中高山区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土母质单元划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质建造背景可以直接反映该地区的形成演化过程、物质组成和地理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基岩上的生态环境。小范围内生态环境效应由地质建造直接控制,再由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活动进行改造。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基本继承于母岩,而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同样会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形成扰动。以中国地质调查局生态地质调查工程之大凉山区生态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以沉积建造特征、空间分布、大地构造属性等因素为基础,将西昌地区划分为11个地质建造单元。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对西昌地区不同地质建造单元进行研究,认为建造单元上的生态地质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地质建造背景直接制约了成土母质及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营养元素在成土母质和土壤之间的迁移存在明显的继承性。同时,不同的地质建造单元和不同的地理地貌特征共同决定了不同地质建造单元的生态功能属性。研究成果为下一步开展生态地质调查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罗贤冬  王伟  安邦  唐伟  陈雷 《华东地质》2021,(2):210-216
土壤中有益微量元素的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不同地质背景特征,安徽省潜山县划分为7类成土母质。该文对不同成土母质、不同土壤类型进行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8 116件土壤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潮土的Cu和Zn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壤类型,棕壤的Mo和Se平均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土壤类型;在相同土壤类型,不同成土母质之间微量有益元素含量的差异性较大;在不同土壤类型,相同成土母质体内有益微量元素的含量趋于一致。原位风化情况下,成土母质来源于地质背景区基岩风化,土壤中有益微量元素的丰缺取决于基岩类型;非原位风化情况下,成土母质如河流冲积物类母质,形成的各种类型土壤元素含量变化较大。部分土壤类型如潮土和棕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由土壤类型决定。以地质背景为基础的成土母质与土壤类型综合影响潜山县土壤有益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  相似文献   

5.
河南新郑枣区土壤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研究了地球化学景观环境、第四系、成土母质和土壤等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新郑枣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覆砂的岗丘是优质新郑枣适生的地球化学环境。典型的地质背景、第四系沉积物组构、成土母质和土壤等综合生态地球化学要素影响了新郑枣的品质和产量。区内中上更新统中发育古土壤层,是枣树生产期有益元素聚集的地球化学障和潜藏的有益元素的地球化学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枣的品质和产量。本区土壤和土体中多种有益营养元素含量偏低,处于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凉山生态地质调查获取的48个岩石—土壤剖面数据,通过地质建造单元调查、土壤类型划分及元素地球化学测试,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对西昌地区中生代泥质岩类地质建造区紫色土中4种微量营养元素Cu、Zn、Mo和B的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展开研究,并讨论了不同影响因素下4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特征。结果表明:(1)4种营养元素整体属于中等强度变异,高斯模型和指数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研究区4种营养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2)4种营养元素整体处于丰富等级,Cu、Zn和B营养元素含量高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西昌地区东北—西南带状区域内,Mo元素含量在全区范围内含量较高;(3)不同地质条件(海拔高度、地层、岩性、地质时代)和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共同制约着Cu、Zn、Mo和B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此外,紫色土剖面土壤层4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特征还受到一定的人类活动影响。研究结果可以对当地农林业发展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若尔盖县大骨节病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国内外学者历经160年的研究,病因假说上百种,但至今仍无定论。若尔盖县是中国大骨节病发病率较高的病区之一,通过在病区开展野外调查、岩土水样测试等工作,本文总结了该区大骨节病分布特征和自然与地质环境特征,探讨了大骨节病分布与地层岩性、土壤、地形地貌、饮水水源等地质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基岩岩性及其土壤母质成分是影响病情分布的基本因素;病区土壤中Se、Mo、Ba等元素含量较非病区低,N、P、Pb、S元素含量高于非病区;饮用地表水中的矿化度、硬度、腐殖酸含量病区与非病区差异不显著,病区硒含量低于轻、非病区;大骨节病的致病影响因素复杂,除与岩、土、水地球化学环境因素有关外,亦与饮食结构等因素有关;大骨节病与地质环境关系密切,其病因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平衡状况对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识别判断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时空变化趋势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的重要任务。利用浙江省龙游县北部地区2008年与2014年两期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在对分析测试系统误差进行校正之后,采用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的方法,研究土壤中重要营养元素含量与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整体上大量营养元素N、K2O的含量有所降低,其净相对累积率分别为-4.40%和-13.81%;营养元素B和P的含量变化幅度很小;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累积变化受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下,营养元素相对累积率存在差异。如水田土壤N呈明显的富集趋势,林地、菜地、旱地等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呈贫化趋势;菜地、园地、旱地土壤P具有较明显的富集趋势,而水田土壤P呈贫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土壤地质单位的建立与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地质单位是地学工作者根据地质资料、结合成土特征提出的一种新型土壤分类方法,其实质就是在充分考虑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成土因素的同时,抓住母岩-母质-土壤三者之间的成生联系,找出成土母岩岩性、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对土壤结构、质地、厚度、微量营养元素的制约关系,为农业区划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笔者据浙江省农业地质背景调查项目实践,在从地学角度对浙江省成土母质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亚类建立了土壤地质单位,并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福建铁观音茶园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南沿海是铅等重金属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区。该地区广泛分布酸性红壤,酸雨沉降、不适当施肥导致土壤酸化以及由此引发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令人关注。以福建省铁观音主产区为研究区,采集了79个茶园的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样、茶叶样品,测定了重金属元素以及土壤常量元素和理化指标。研究表明,福建铁观音茶园土壤中Hg、Pb、Se、Zn高含量主要由地质背景所引起,土壤常量组分、有机质、酸碱度等理化条件对土壤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铁观音茶树老叶中As、Cd、Cr、Hg、Se、Pb、F等非植物营养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嫩叶,显示这些元素随植物生长逐渐累积的特征,而嫩叶中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Cu、(Ni)、Zn则高于老叶,反映出微量营养元素在茶叶生长部位相对富集的特征;多数情况下土壤与茶叶间元素含量相关性差,说明茶树对土壤元素的吸收累积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茶叶与土壤Pb、Cr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为建立铅污染土壤生态效应预测评价模型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评价地质环境质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讨论了应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根据陕西省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受多因素制约的特征,将全省剖分成350 个样品单元,选取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水质、土地资源、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植被、气候、地震、滑坡、泥石流、地方病、水土流失、沙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盐碱化、沼泽化等15 个变量作为评价因子,采用Q 型聚类分析方法,将全省分成37 个地质环境质量分区,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将其划分成7 个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客观地反映了陕西省地质环境质量的宏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四川仁寿优产粮棉区土壤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结果,研究了仁寿地区优产棉、粮等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区内元素分布与地质背景、地貌景观、土壤属性、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土壤中营养元素产榔棉生长最优地质背景。研究评价结果为本区农业生产合理区划、种植、土壤改良、科学施肥等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铁炉坪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正友 《矿产与地质》2005,19(6):715-722
构造蚀变岩型银矿床在我国银矿床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矿床成矿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矿床主要赋矿地层、蚀变、矿体中微量元素空间分布和矿区的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铁炉坪银矿床的成矿机理、元素分带,并建立了该类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为该区银矿找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Active rock glaciers are periglacial landforms consisting of coarse debris with interstitial ice or ice‐core. Recent studies showed that such landforms are able to support plant and arthropod life and could act as warm‐stage refugia for cold‐adapted species due to their microclimate features and thermal inertia. However, integrated research comparing active rock glaciers with surrounding landforms to outline their ecological peculiarities is still scarce. We analysed the abiotic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and biotic (plant and arthropod communities) features of two Alpine active rock glaciers with contrasting lithology (silicate and carbonate), and compared them with the surrounding iceless landforms as reference sites (stable slopes and active scree slopes). Our data show remark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stable slopes and unstable landforms as a whole, while few differences occur between active scree slopes and active rock glaciers: such landforms show similar soil features but different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s (lower on active rock glaciers) and different occurrence of cold‐adapted species (more frequent/abundant on active rock glaciers). Both plant and arthropod species distributions depend mainly on the geographical context as a function of soil pH and on the contrast between stable slopes and unstable landforms as a function of the coarse debris fraction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while the few differences between active scree slopes and active rock glaciers can probably be attributed to microclimate. The role of active rock glaciers as potential warm‐stage refugia for cold‐adapted species is supported by our data; however, at least in the European Alps, their role in this may be less important than that of debris‐covered glaciers, which are able to host cold‐adapted species even below the climatic tree line.  相似文献   

15.
影响文山三七品质的土壤地质背景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农业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初步探讨了影响云南文山地区的三七品质的土壤地质背景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土壤地质背景上种植出的三七,具有不同的品质特征。火山岩形成的土壤,种植出的三七,其总皂甙的得率高,碳酸盐形成的红壤,种植出的三七,则总皂甙得率最低,碎屑岩和碳酸岩形成的混合型土壤,种植出的三七,其总皂甙得率则居于二者之间。高钾的火山岩类土壤地质背景和高稀土的碳酸盐类土壤地质背景,是形成不同品质特征三七的根本原因,钾和稀土是形成三七不同品质特征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6.
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及其工程地质特性为黄土区地质灾害提供了物质基础,黄土斜坡的坡型、坡度、坡高、阶地等地形地貌因素为地质灾害提供了边界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为黄土区地质灾害提供了触发条件。黄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性、水文地质条件等为粘黄土区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在因素;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为其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地质背景与信阳茶叶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平  吴宏伟 《岩矿测试》2007,26(4):313-316
从地学角度分析了信阳毛尖茶叶产地的地质背景对土壤中元素组合、土壤类型和地貌景观的影响,探讨了地质背景与茶叶主要品质的关系,认为花岗岩母质土壤,海拔300~800m高,有一定坡度、植被茂盛的环境适宜优质信阳毛尖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地层岩性是生态地质环境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查明不同岩性对生长在其上植物群落的影响,对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赣州市相同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下的岩石、土壤、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被和土壤开展全面调查与采样分析,探索了岩石-土壤-植物群落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了不同成土母岩衍生的土壤在粒度组成、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特征,揭示了地质背景条件与植物群落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 ①成土母岩岩性、土壤质地、土壤pH值、土壤养分、土壤中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是影响植物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 ②研究区各岩性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从高到低为变余杂砂岩区土壤>粉砂岩区土壤>砂砾岩区土壤>长石石英砂岩区土壤>花岗岩区土壤。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大地震震后,对四川省巴州区次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表明,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是巴州区地质灾害形成的主导因素,降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巴州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和滑坡,其中崩塌的危害性较大。现场调查表明,巴州区崩塌地质灾害类型以岩质崩塌为主,滑坡地质灾害类型以残积层滑坡为主,主要分布在构造侵蚀中低山和侵蚀剥蚀桌状低山地貌区。512汶川地震对潜在的崩塌危岩体的稳定性有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农业地质环境基本类型与适宜利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成土母质(母岩)与地貌的组合,划分农业地质环境类型,考虑地质环境与气候的结合,评价共适宜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