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西方"工程"概念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工程哲学研究目前已初具雏形,但学者们对工程概念的理解则各执己见。对工程概念的探析旨在消解工程概念上的歧义。通过从历史的维度对工程概念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我们认为工程概念的演变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2.
术语翻译是概念的跨文化对应所衍生的术语跨文化对应。术语翻译的困难通常存在于两个环节:(1)跨文化系统的形式对象客体/概念之间的对等,(2)(重)新定义的概念与(新造)术语之间的对应。基于术语翻译的三类情况(对原有概念所对应术语的翻译、对衍生概念所对应术语的翻译、对新生概念所对应术语的翻译),以家族相似概念为支点,分析梳理了其中“形象理据性”的困难,然后以术语翻译的两种型式(“概念对等+术语对应”和“概念引介+术语定名”)为框架,探讨了相应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概念的起源是概念理论的根本问题,福多的极端先天论质疑概念学习会陷入循环困境;卡莱利用奎因式自举学习法解释新表征的来源问题,回避恶性循环;瑞则通过比较拉姆塞语句来批评卡莱的方案依旧无法解释表征为何增加。文章分析,不论是福多还是卡莱都坚持概念原子论,循环不可能避免。因此,我们应该给概念"松绑",即概念具有分子结构,绝大部分概念来源于学习而非先天,学习就是由于强化练习而产生的概念库存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该变化正是对概念内容不断重塑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精确、完备、系统的概念体系是学科良好发展的重要根基。长久以来,建筑学科存在着基本范畴不清晰、核心概念不明确、概念定义模糊、概念关系不明、概念未成体系、概念使用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学科的高质量发展、精细化研究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借鉴,也给广大建筑教育者和学习者带来诸多困扰。文章运用聚类思维,将建筑学科本体范畴的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概念汇总,按照“建筑本体要素、建筑影响要素、建筑构成要素”的逻辑,对概念进行分析、比较、分类,形成较为系统化的概念和术语体系。通过概念体系的构建,旨在加强建筑学科领域概念使用的精确性与规范性,提升学科理论知识表达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形成对建筑学科的整体、清晰认识,从而促进学科走向成熟、系统和科学。  相似文献   

5.
真理概念处于人类文明的核心。但阐明真理概念的本性的工作 ,虽经历代哲学家们殚精竭虑的努力 ,迄今仍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这显示了真理概念的深度和复杂性。从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 ,真理概念可分为常识真理和科学真理 ,常识真理又可细分为一般真理和实指条件下的真理。实指条件下的真理概念是本义的真理概念 ,它仅是符合论适用而其他真理理论并不适用的领域。本文力图通过对实指条件下真理概念之基本语义作用的深入系统的分析 ,阐明构成本义真理概念关键环节的“符合”直觉之实质内容 ,以此对其他真理概念的语义分析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拉尔夫·约翰逊指出推理理论的研究是哲学领域亟待填补的空白,并指出对推理概念本身的探讨是推理理论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基本问题。文章讨论了目前学者对这个概念的各种用法并试图解释推理与论证之间的概念混淆。为了澄清推理的概念,文章试图从形式逻辑研究抽象推理形式的角度和非形式逻辑研究真实推理的具体特征进行论述,提出了一个相对广义的推理之概念,以涵盖更多推理理论研究试图探讨的理论内涵。最后,文章再次指出了推理理论研究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目的是重新思考术语学概念为依归的研究路径,从哲学和术语学两个学科来审视概念定义及其概念相关的问题。研究方法是阅读哲学的相关文献,然后用术语学的概念分析方法来描述概念的意义。通过哲学与术语学对概念定义及其关联问题的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术语学的概念研究仍然是当今多元术语学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和起点,概念研究是术语学科的属性与研究内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认知术语学认为,概念是思维对客体进行范畴化而形成的知识节点,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认知即为对概念与概念关系的系统化认知。文章以认知术语学的核心方法论原则为切入点,将翻译过程描述为译者在思维、现实和符号三者之间进行循环往复式认知处理的过程,明确专业领域知识在译者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多模态媒介在提高译者概念认知准确性和概念关系认知全面性中的优势进行论证,指出对本体知识库、三维知识图谱、专业类技术传播平台等相关知识资源的引介与开发是译者高效获取专业领域知识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从概念体系和概念体系构建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术语(集)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文章探讨与概念体系、概念体系构建相关的三个基础性问题,即从术语、概念与定义的相互关系入手,明确三者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分析概念体系构建的含义及其作用,并以术语“词汇学”“词汇意义”为例,对这两个术语进行概念图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符号片面化是术语翻译构建术语理据的重要手段,译者通过符号对应建立起概念对应,用意义简写式引发认知主体对概念意义的感知,进而构建出术语理据。意义简写式既要凸显概念的本质特征,还需兼顾概念的系统性。在实践中还需避免符号的虚假对应问题。  相似文献   

11.
莱布尼茨身上表现出一种对秩序、和谐、普遍原则和理性的热爱,对待科学也是如此。他试图建立一种普遍科学,表达和发展人类一切的知识。这就是莱布尼茨的科学观,包括用普遍字符确定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利用推理演算证明和获得科学知识;其原则和标准是逻辑上没有矛盾;最终指向上帝的荣耀与人类的幸福。在理性与多元中追求和谐的今天,更应该持有莱布尼茨这种促进人类进步和世界和谐的博大胸襟。  相似文献   

12.
朝向一个科学历史性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从概念上来说分属于事实与观念,科学史是事实的搜集,科学哲学则是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知。二者的融合与互动,造就了朝向一个科学历史性的科学哲学。科学的归纳推理总不止是单纯的搜集事实,不仅要把事实收集在一起,而且要以新观点审视它们。同时还要引入一种新的精神因素,为了进行归纳需要有一种特殊的精神素质和训练。当代每一学科科学史发展与学科规律认识正在促进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融合与互动以及科学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李约瑟的工作对中国科学史研究的贡献和意义的讨论作为出发点,进而在一些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在目前国际上对中国科学史研究的背景下,对李约瑟的工作中的若干概念、假定与存在问题进行了科学编史学的分析,尝试发现一些国际上中国科学史研究在观念与方法上的新的动向,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4.
人文思想在自然科学发展中重要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发展在本质上是相互促进的,人文学科中的哲学、美学、宗教、伦理学和文学艺术等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对自然科学起促进作用。这至少表现在四个方面:人文学科的许多基本原理成为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人文学科的思想和意境是科学发现的灵感和动力;人文学科的许多思雏方法成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人文学科的许多概念和表述方法被自然科学使用。我们应该有意识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大融合。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创业学"学科体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业教育已是高等教育的大势所趋之一。确定创业型人才培育目标,建立“创业学”学科体系已成为一个应对新的经济形势的世界性课题。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巨大的就业压力,迫切需要创建“中国创业学”学科体系以指导创业教育与实践。本文从创业教育、创业学、创业学学科体系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开始,按照逻辑性、协调性与完备性的体系化建构原则,提出包含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这三大板块,十门课程的“中国创业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6.
谈术语及术语系统之系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是最重要的术语理论问题之一。俄罗斯术语学派把概念结构及相应的语言结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察术语系统的系统性,使术语获得理据性,并通过术语的语言形式展现术语所命名概念的特征以及该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We argue that the concepts of `human equality' and `inequali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ructure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When the value of `human inequality' predominates, scientific categories are 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hierarchical differentiation' and concepts remain closely tied to the objects they are referring to. Following Mirowski we define this as the `anthropometric stage' of human thought and development. Contrary, Mirowski's `syndetic stage' refers to societies where the value of `human equality' prevails. Here concepts appear that are universally applicable. However, because of their conventional nature these concepts cannot be `grasped' any longer by human intuition. Between the `anthropometric' and `syndetic' stages, a `lineamentric stage' appears, a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human equality' to `human inequality'. Being both a bridge and gap between the two other stages, the `lineamentric' stage contains many contradictions between an `abstract attitude' and `concrete categories'.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anthropometric, lineamentric and syndetic stages and discuss several examples taken from philosophy, logic,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相似文献   

18.
库恩直解     
通过回顾库恩关于科学革命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考察探索库恩的本意.库恩最初注意到自然科学的成长和人文学科不同,而这种不同集中表现在自然科学研究的排他性,即存在一种模式,不符合这种模式的研究和研究者必被主流所拒绝.这种模式和贯彻这种模式的研究者互为表里,形成了所谓的规范和科学共同体.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的改变就是科学革命.库恩的理论源于他对科学史的研究,但是后来的历史研究却又揭示出和库恩当年所援用的不同的图景.本文重新审视了这一问题,并利用范式理论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9.
The way physics and other parts of science work can be explained in the framework of radical constructivism. However, this constructivist view itself shows that a uniquily accepted epistemology, constructivism or any other, would not be an advantage for the developmentof science. Unlike physics some parts of science successfully use constructivist concepts inside their theories. Because this is the case particularly in learning theory, constructivist ideas can help to improve physics teaching.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使用西方的观念体系来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将其纳入经验科学的范畴。而对所谓“李约瑟难题”的解析,也简单地认为是中国缺少实验科学的基础。对指南针的研究表明,使用西方概念来研究中国问题,既不客观也很不恰当。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与欧洲迥乎不同,亟待依照本国的文化体系传承、科技发展路径,并借鉴西方研究成果,建构自己的一套观念体系,以便树立文化的自尊和自信,并梳理出民族文化和科技传统,促进当代中国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