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源性拟载脂蛋白E(apoE)肽对脑动脉痉挛后内皮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开颅血管内穿线法制备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并给予apoE-1410肽,术后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大脑中动脉直径变化,应用原位杂交法、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右侧大脑动脉VEGF表达,TUNEL法检测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结果:出血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大脑中动脉直径减小,VEGF mRNA及VEGF蛋白显著升高,TUNEL显色阳性.治疗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及大脑中动脉管径增加,VEGF表达降低,内皮细胞凋亡数目减少.VEGF mRNA表达与TUNEL呈正相关.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痉挛脑动脉内皮细胞凋亡与VEGF高表达有关;拟apoE-1410肽对脑血管痉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活化,减少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ERK特异性抑制剂U0126通过此途径发挥作用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稳定的非开颅血管内穿线法制备小鼠SAH模型,并于术前30 min经尾静脉给予U0126(0.1 mg/kg),分别在术后12、24、48 h 3个时相点取右侧大脑动脉标本,HE染色观察大脑动脉的形态改变,并检测大脑中动脉(MCA)的直径变化;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p-ERK1/2、caspase-8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MCA内皮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小鼠MCA出现严重血管痉挛,直径减小,p-ERK1/2、caspase-8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凋亡细胞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各时相点上述3项指标的表达均呈不同程度下调,MCA管径增加,脑血管痉挛缓解。SAH 12~48 h时p-ERK1/2与caspase-8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AH后ERK表达增强可通过激活caspase-8信号途径诱导大脑动脉内皮细胞凋亡;U0126可减少大脑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阻抑ERK通路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8(caspase-8)在脑血管痉挛(CVS)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ERK特异性抑制剂U0126通过此途径发挥作用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非开颅血管内穿线法制备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脑血管痉挛模型,给予U0126,术后行神经功能评分,分别在术后12、24、48 h3个时相点取右侧大脑动脉标本,应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磷酸化ERK1/2( p-ERK1/2)、caspase-8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大脑中动脉出现严重脑血管痉挛,随脑血管痉挛时间延长,各组小鼠p-ERK1/2、caspase-8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凋亡细胞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各时相点3项指标的表达均不同程度下调.脑血管痉挛12~48 h p-ERK1/2与caspase-8呈正相关.结论:脑血管痉挛后,ERK表达增强可通过激活caspase-8信号途径诱导大脑动脉内皮细胞凋亡;U0126对脑血管痉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部分阻抑ERK通路活化,减少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痉挛(CvS)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途径的作用机制,及重组载脂蛋白E( apoE)拟肽对脑血管痉挛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非开颅血管内线栓法制备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脑血管痉挛模型.将134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拮抗剂组,apoE治疗组.ApoE治疗组将拟apoE-1410以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后,经尾静脉注射0.6mg/kg,术前30min开始第1次,每12h1次.拮抗剂组于SAH后10 min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或LY367385( 500nmol/L)5μl,术后行神经功能评分.分别在SAH后6、24、48h 3个时相点取脑组织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l)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mGluR1、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蛋白的表达;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随脑血管痉挛时间延长,各组小鼠mGluR1 mRNA、mGluR1和磷酸化ERK1/2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凋亡细胞增多,神经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细胞器数量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拮抗剂组和apoE治疗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mGluR1 mRNA、mGluR1、磷酸化ERK 1/2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调,神经细胞凋亡数目减少,应用apoE1410拟肽减轻了脑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损伤. 结论 脑血管痉挛后mGluR1的表达增强可通过激活ERK信号途径诱导神经细胞凋亡,apoE拟肽对脑血管痉挛损伤具有抗损坏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Ⅰ/R)后c-Jun氨基端激酶(JNK)通路在皮质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探讨新的拟apoE-1410肽通过此途径发挥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在预定时间点观察皮质区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Jun、 caspase-3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p-c-jun的表达,TUNEL法检测皮质区凋亡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12h后存活神经元数目明显降低;各组小鼠p-c-Jun、 caspase-3阳性反应均有不同程度增强;随缺血时间延长,凋亡细胞增多,并于24h达高峰.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各时相点3项指标的表达均不同程度下调. Ⅰ/R 3h~24h皮质区p-c-Jun表达与caspase-3呈正相关;caspase-3与TUNEL呈正相关.结论:缺血侧皮质区p-c-Jun表达的增强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依赖的凋亡途径诱导Ⅰ/R后神经元凋亡;拟apoE-1410肽对Ⅰ/R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JNK通路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外源性载脂蛋白E(apoE)肽段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I/R)的保护机制,观察apoE-1410拟肽对I/R小鼠脑组织磷酸化c-jun氨基端激酶(JNK)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1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I/R组),apoE治疗组(apoE组),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术后行神经功能评分。I/R3、6、12、24、48h行HE染色观察皮质区神经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计算存活神经元的数目。利用Western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jun的表达,行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I/R12h后存活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c-jun阳性反应术后3、6、12、24h显著增高(P0.05);随缺血时间延长,凋亡细胞增多,并于48h达高峰(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各时相点p-c-jun和TUNEL表达均不同程度下调(P0.05)。I/R3h至48h皮质区p-c-jun表达与TUNEL呈正相关(r=0.716,P0.01)。结论:缺血侧皮质区p-c-jun表达的增强可诱导I/R后神经细胞凋亡;拟apoE-1410肽对I/R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JNK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Edaravone对脑创伤后ERK1/2信号通路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Marmarou,s法建立SD大鼠中度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n=120),随机分为3组: (1)假手术对照组(A 组, n=24 )、(2)创伤组(B组, n=48)、(3)Edaravone干预组(C组, n=48)。分别在伤后1、6、24、48和72 h 5个时相点收取脑组织标本,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大脑皮质中MDA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皮质区p-ERK1/2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p-ERK1/2、Bax 和bcl-2蛋白的表达;TUNEL法标记神经细胞凋亡数。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创伤组中MDA含量(伤后6~72 h)、ERK1/2(p-ERK1/2)活性(伤后1~48h)、Bax/bcl-2比值(伤后6~48 h)及凋亡的神经细胞数目(伤后6~72 h)显著增高(p<0.05); Edaravone干预显著缓解上述改变 (p<0.05)。结论 Edaravone可减少脑创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其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ERK1/2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 SMCs )凋亡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酶解法分离培养SD大鼠结肠SMCs,α-actin免疫鉴定,将大鼠结肠SMCs分为正常组,胰岛素组,胰岛素 +PD98059( ERK抑制剂)组,MTT法检测SMCs增殖,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检测SMCs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ERK、p-P38MAPK、P38MAPK和p-JNK、JNK表达。结果 胰岛素组较正常组细胞明显增殖,凋亡率降低,p-ERK表达增强,p-ERK/ERK 比值升高( 110.36 ± 9.5 vs 50.92 ± 6.01 ) ( P < 0.01 );p-P38MAPK、P38MAPK、p-JNK、JNK表达无差异。PD98059组较正常组细胞增殖明显下降,凋亡率升高,p-ERK表达减弱,p-ERK/ERK比值降低( 15.69 ± 2.11 vs 50.92±6.01 ) ( P < 0.01 )。结论 胰岛素可能通过激活结肠SMCs的MAPK通路中的ERK途径,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可能与P38MAPK途径和JNK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藁本内酯(LIG)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n=22)、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vehicle,n=28)、藁本内酯5 mg组(SAH+LIG5,n=25)和藁本内酯20 mg组(SAH+LIG20,n=25)。采用改良的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大鼠SAH模型。第1次注血后30 min,SAH+LIG5组和SAH+LIG20组分别尾静脉注射藁本内酯5 mg/kg或20 mg/kg,SAH+vehicle组则注射等体积的溶剂(3%Tween 80),1次/d,连续7 d。根据Garcia神经功能评分法每天评定大鼠的神经功能。于第1次注血后7 d灌注取脑。尼氏染色观察皮层和海马区神经元形态改变; HE染色测量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及管壁厚度评估血管痉挛情况; TUNEL染色观察基底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 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基底动脉p53、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LIG治疗可促进SAH大鼠的神经功能缺陷恢复(P 0.01),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与SAH+vehicle组比较,SAH+LIG20组基底动脉管壁变薄,管径增大(P 0.01),痉挛缓解;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减轻,p5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少(P 0.05),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P 0.05)。结论:在大鼠SAH模型中,LIG可能通过减少基底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缓解脑血管痉挛,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RIM1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并结合光密度分析CRIM1蛋白的组织表达;采用CD34内皮标记及Weinner计数法检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通过真核表达质粒pCMV3-CRIM1转染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获得CRIM1基因过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癌细胞中p-ERK和VEGF的表达,并利用ERK抑制处理癌细胞,观察ERK信号抑制对VEGF表达的影响;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蛋白含量。分别利用CCK-8实验和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的增殖和管腔形成能力。结果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RIM1表达水平(200 039±163 274.86)显著高于慢性子宫颈炎组织(28 258.0±16 606.04,P 0.001),且CRIM1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MVD表达呈正相关(r=0.546,P0.01)。CRIM1基因转染诱导SiHa细胞VEGF表达水平升高(P 0.001),且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也升高(P 0.01)。CRIM1转染后的癌细胞上清液刺激下的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和管腔形成能力均显著增强。CRIM1基因转染诱导SiHa细胞p-ERK和VEGF蛋白表达上调,而ERK抑制剂(U0126)能显著抑制CRIM1诱导的VEGF上调。人重组蛋白CRIM1直接作用于SiHa细胞后,VEGF蛋白表达及上清液中VEGF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CRIM1促进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微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CRIM1激活ERK1/2-VEGF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