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小文  赵永宽  刘燕 《电讯技术》2017,57(9):1030-1034
针对广义空间调制(GSM)系统中信号检测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判决的低复杂度检测算法.首先根据一种排序准则对天线组合进行排序,然后将排序后的天线组合中的符号向量依次通过基于相位判决的迫零(ZF)均衡器进行检测,最终得到星座调制符号和激活天线组合.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检测算法可以有效缩小接收端的搜索范围,在提供与最大似然(ML)检测算法相近的误比特率(BER)性能的同时,计算复杂度降低了98%.  相似文献   

2.
李静芳  崔霞霞 《无线电工程》2006,36(4):27-28,41
基于波形检测的定时误差估计算法适用于PSK/QAM调制方式。该算法非判决指向且计算复杂度较低,并在载波相位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性能与载波状态无关。因此定时同步可以独立于载波同步状态,有利于采用载波开环的方法实现时钟同步。  相似文献   

3.
庞雪  赵犁丰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37-39,42
针对MIMO—OFDM系统的同步问题,在现有帧同步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自适应门限的正交帧头判决方案,并将此方案应用于原同步算法的粗帧同步中。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码间干扰和多径衰落的无线信道中,该方案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帧同步的正确检测率和降低帧头的平均捕获时间,适用于高速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LTE解映射算法复杂度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LLR软判决的LTE解映射简化算法SLLR。该算法旨在通过使用对数似然比进行软判决,以简化指数计算与对数计算为主,降低LTE解映射过程中计算的复杂度。通过对标准算法与简化算法的QAM调制方式产生的误码率、误块率进行仿真和比较,结果表明该SLLR简化算法性能良好,适用于LTE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5.
《无线电工程》2016,(4):39-42
针对多径信道下传统定时同步方法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2段重复结构前导的OFDM定时同步检测方法。利用一种基于差分相关的定时估计算法获取OFDM接收信号的定时度量,并根据所设计的检测性能评估方法设置满足系统检测概率与虚警概率要求的检测门限,对定时度量的具有2个脉冲峰值进行门限检测获得定时同步。结果表明,在多径信道下,所提出的检测方法通过联合仿真与分析能够准确地评估与设置OFDM定时同步的检测性能与门限,并且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6.
杨佳琳  仝怡 《现代导航》2017,8(2):142-146
MIMO 是一种显著降低未来塔康(TACAN)导航系统的信号检测的误码率的技术。 最大似然算法(ML)是 MIMO 无线系统的最佳硬判决检测方式,但是其会随着天线数目和调制阶数的增加,其复杂度呈指数规律增加。传统 K-Best 算法虽克服 ML 算法的缺点,降低了检测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节约计算成本,但其 BER 性能略有下降。改进型 K-Best 算法采用最优检测快速 QR 分解、预处理技术(SE)和球型译码技术(SDA)检测手段克服传统 K-Best 算法的缺点。 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 K-Best 算法相对于传统算法,明显提高了 BER 性能。  相似文献   

7.
接近最优检测性能的低复杂度线性并行MIMO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阶正交幅度调制下,现有用于MIMO系统的并行检测算法复杂度极高,且随着天线数增多复杂度快速增加;而低复杂度的非并行检测算法与最优检测算法相比,其误比特率性能仍存在一定差距。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接近最优检测性能的低复杂度并行MIMO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信道分组检测的思想,对通过受噪声干扰严重的子信道信号采用遍历所有空间映射点的方式进行检测,对其余信号则采用新的基于lattice reduction的线性并行检测算法进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获得近似最优检测性能以及提高分集增益的同时,仍可保持较低的复杂度,且在高阶QAM调制方式下,复杂度降低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同步问题一直是MIMO-OFDM系统的关键问题。前人虽提出了一些经典同步算法,但对同步实现中的关键参数——同步判决门限很少涉及。在前人提出的经典帧同步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有效的自适应门限的同步帧头判决方案。同时证明该方案能有效地对抗无线信道中的码间干扰和多径衰落。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能获得很好的性能,适用于高速MIMO-OFDM系统。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连续相位调制(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CPM)信号多符号非相干检测的运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最大似然块检测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已判决输出的符号对检测过程中的符号向量取值进行约束,有效减少判决统计量计算时的运算量,进而降低算法复杂度。另外,该算法引入判决长度变量,通过调整单次检测时判决符号数使算法能够在检测性能与运算量之间灵活折中。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低复杂度检测算法能够适用于全响应和部分响应CPM信号,相比原最大似然块检测算法能够在不损失检测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算法运算量至少50〖WT《Times New Roman》〗%〖WTBZ〗,并且能够通过选择不同的判决长度提高算法应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信号的同步是超宽带技术实现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一种能快速实现超宽带脉冲信号同步的串行捕获算法,即自适应门限块搜索算法。该算法将相位搜索范围进行分块处理,通过对信噪比进行实时估计不断调整其判决门限,达到最佳判决,用较少的硬件代价实现脉冲信号的快速捕获。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高斯消元法在归零Turbo码长、帧同步等参数识别过程存在容错性能低且计算复杂度高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低信噪比(SNR)下基于差分似然差(DLD)的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定义差分似然差的概念,利用归零Turbo码帧头两码元差分似然差为正值(“+”)的特性,构建分析矩阵实现码长的识别;其次,提出基于最小错误判决准则下的差分似然差“+”位置门限判决方法,完成帧同步;最后,从工程实际出发,遍历寄存器个数的可能值,实现码率、寄存器个数以及交织长度识别。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对于归零Turbo码码长、帧同步等参数识别有效,差分似然差“+”位置分布与分析的数据结构特征一致,判决门限能够有效判断差分似然差“+”位置,同时,算法容错性能较强,在信噪比为–5 dB条件下,码长、帧同步等参数识别率能够达到90%以上,并且算法的复杂度远小于现有算法。  相似文献   

12.
码辅助同步算法将译码软信息引入到同步参数的估计过程,能够在更低的信噪比区间有效实现载波同步,但是这类算法存在同步范围小、复杂度高的问题。首先针对判决可靠性较高的符号,定义一种新的评价函数,用其最大值对应的参数粗估计值补偿信号;然后利用后验均值对补偿后的信号去调制,再分别采用改进的自相关函数方法和最大似然方法来纠正剩余的频偏和相偏,进而有效实现载波恢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以较少的计算复杂度为代价,大幅提高同步范围,可获得近似理想同步条件下的译码性能。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低信噪比下编码辅助同步算法存在复杂度高的问题,在分析了后验信息概率分布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设定表征可靠性大小的门限值得到了只有3种状态的简化后验均值和新的后验似然比。将新的后验均值和似然比分别运用到基于软扫频的粗同步和基于期望最大的细同步算法中,得到一种新的同步算法。新算法使用了一种新的评价函数和简化的期望最大算法。通过码率为1/6的Turbo码验证了新算法可以大幅降低加法及乘法的运算次数,在信噪比大于-7.9 dB时能达到理想同步,最大性能损失仅为0.05 dB。  相似文献   

14.
沈海鸥  王永民  许华 《电讯技术》2013,53(7):890-894
编码辅助载波同步算法充分利用译码软信息,可获得较理想的同步性能,但是目前这类算法存在复杂度高、处理时间长的问题。首先在推导迭代载波同步中后验均值与译码软信息关系的基础之上,通过选择性地进行译码判决反馈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点数,再根据前两次的迭代结果自适应地减小频率搜索区间长度,从而大幅降低同步参数估计的运算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工作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可获得接近理想同步条件下的译码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已经成功商用.基于TD-SCDMA的物理帧结构特性,该文设计了一种用于下行同步码组捕获与精确帧同步的单信号点峰均比判决算法.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复杂度低于传统算法的同时,具有较高下行链路帧同步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导频符号辅助调制(PSAM)的导频受限短突发通信载波同步,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快速的频偏估计算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自相关算子得到具有较大估计范围和较低信噪比门限的联合自相关算法,再利用互相关算子获得具有高精度的简化互相关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消除大频偏,而且还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和良好的解调性能。  相似文献   

17.
吴刚  张邦宁  郭道省 《信号处理》2016,32(6):746-754
为实现信道差错概率未知和非理想同步条件下BCH码的盲识别,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盲识别算法。首先,结合调制方式和信噪比估计算法估计出信道差错概率;然后,根据该信道差错概率推导出一个最佳判决界,以判断测试域指数下某个最小多项式是否为生成多项式的因式,完成码长的识别;最后,比较各测试同步偏差下全部行多项式中被最小多项式整除的个数识别出实际同步偏差,并找到满足判决界的全部最小多项式完成生成多项式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信道差错概率未知和非理想同步条件下,本文算法能够有效的完成对BCH码的识别,且识别性能优于已有算法。   相似文献   

18.
The recent video coding standard H.264/AVC show extremely higher coding efficiency compare to any other previous standards. H.264/AVC can achieve over 50% of bit rate saving with same quality using the rate–distortion process, but it brings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lgorithm that can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dec by reducing the block mode decision process adaptively. Block mode decision process in H.264/AVC consists of inter mode decision process and intra mode decision process. We deal with reduction method for inter and intra mode decision. In this paper an efficient method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inter mode decision complexity using the direct prediction methods based on block correlation and adaptive rate distortion cost threshold for early stopping. The fast intra mode redu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inter mode information is also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achieve up to 63.34–77.39% speed up ratio with a little PSNR loss. Increment in bit requirement is also not much notice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