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来信     
编辑你好:创业有一年多了,《科技创业》杂志也陪伴了我一年多。在这里,我了解了创业大环境,感知了创业大趋势,分享了创业的众多快乐与艰辛。感谢你们为创业人所做的一切,你们的鼓励与支持让我们的创业不再孤单。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刚创业不久的青年,创业对我来说犹如一场疾风暴雨,有多少辛酸和苦痛伴随我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刚开始有创业的念头时,许多朋友来劝我,将创业比作洪水猛兽,它曾经吞噬了多少有为青年的美梦。一个曾经创业但后来失败的朋友说,当时那是一场噩梦,一场摧毁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工作的噩梦。  相似文献   

3.
读者留言     
我曾经是一个军人,从部队退伍回来就一直想带着自己的激情创业去。然,我在部队整整五年,五年几乎与社会信息隔绝的生活,让我在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迷惘。没有过硬专业,没有丰富的经验,也没有很高的学识,更没有足够的资金,这些都让我手足无措。这时,我看到了贵刊,发现了许多的创业故事、案例,懂得了许多的创业道理,更重要的是,它鼓舞了我创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本刊“营造良好区域创业氛围”系列沙龙在无锡、宁波、南京、温州举办4场后,已引起广泛关注,为此,本刊特将此次“创业沙龙”安排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国际创业中心,并对此进行深入的沟通和探讨。山洪:我先来抛砖引玉。从我  相似文献   

5.
有许多的朋友和过去的同事,不止一次地问过我,是什么动力驱使我放弃了不错的工作毅然自己创业并取得成功。我总是笑着说,有一天,我会写本书回答你们。现在,有了本《科技创业》这样的杂志,我想借这个机会,将我这些年从创业到取得成功直至再创业的体会写出来,以飨我的朋友、同事和广大的读者。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我是一名在读的研究生,一直怀着一颗创业的心,寻找着创业的机会。阅读《科技创业》杂志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我对锈韭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编完本期杂志,有一个强烈的感情想诉诸笔端:——杂志提出“沉到创业企业去”,并上路前行以后,接触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感受越来越浓的创业的气息,不仅实实在在地体味到创业成功的万千滋味,“零距离”接近“成功企业”和“成功人士”,也让自己在不断地与“成功”对话中坚信杂志自身也在“离成功近一点”,再近一点……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公司创业越来越成为企业界与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公司创业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是决定其绩效的关键所在。创业战略的制定究竟取决于哪些因素?资源观认为,公司创业就是不断地投入资源以连续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过程。在对创业资源进行系统分类的基础上,界定了创业资源维度,在理论上深入探讨了资源对公司创业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读者信箱     
《大众商务》2010,(1):50-51
《读者信箱》栏目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合理高效地开展各类创业活动,读者如在创业过程中遇到难题,可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为您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0.
“有困难,找民警”,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句口头禅,其意不言而喻。但在创业者创业的过程中,作为孵化器主任,我也不免要对创业者道上一句,“创业有困难的时候,不要毫无头绪四处乱撞,要主动找创业中心”。  相似文献   

11.
大商得道     
冯仑  王华 《新智慧》2007,(2):14-15
成功创业与钱多少无关 李嘉诚、戴尔,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成功?我想,肯定与钱没有关系。因为他们在创业的时候,比他们有钱的人有很多。一定是钱以外的某种能力决定的,否则就不能解释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科技创业》杂志的编辑您好: 我已过而立.尚无小孩,在事业单位工作,月薪尚可.工作稳定。但是心里总有想自己创业的冲动.而且不喜欢这个北方的城市.想回到成都老家自己创业。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老妈在北方生活惯了.不愿意跟我去南方生活,还有要是辞职了.自己和老婆在事业单位的中级职务和固定工作都没有了.但对创业的结果我又不是很有把握.这两点让我非常犹豫。请您告诉我到底应该继续安安稳稳地工作然后退休还是自己创业?  相似文献   

13.
一场关于大学生创业利弊的讨论又在业内展开,两位大学生创业典型性人物——分众传媒的江南春与圣景科技的姚海平分别在面对媒体时坦言:大学生创业必须避开盲目创业的陷阱。江南春说:”我不赞成大学生比较盲目地一毕业就创业。”而姚海平认为:大学生创业要做好最初的选项关.在创业项目有充分把握的条件下才去创业.要慎重选择。两位大学生创业”过来人“的一番言论似乎与认为应支持大学生创业如火如荼展开的主流观点对立.但两人指出的学生创业盲目性问题确实是困扰大学生创业成败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创业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行为,作为培养创业行为的创业教育不是单纯依托高等学校的课程安排就能够很好地实施,国家机关和各类组织需要为之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法律与政策保障、组织引导与激励、科研和智力支持、创业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意外收获让我开始创业 想创业完全是因为一次意外的收获。在此之前我还是一个图片社的文员,可能是因为很关注时尚吧,自己对服装有着独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华玫 《大众商务》2007,(11):12-12
家人总是对我说着:“外面工作难找,还不如学点东西自己去创业”,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后,我总是会陷入沉思之中,在放弃学业与坚持升学之中徘徊着。在沉思多日后,看着自己的家里情况,我放弃了升学而去学点东西来创业的想法,家人也很快就答应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大学毕业生不再由国家计划分配,而是通过人才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来确定职业,目前人才市场需求形势是供大于求,纠其原因种种,针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张平不无感慨地说:“创业很难。创业之初如果没有朋友,没有家人的支持,是无法成功的。那时什么都不懂,什么资源都没有,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学这些东西,这对我个人能力的提升帮助非常大。”  相似文献   

19.
我一直庆幸的是,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来到了《科技创业》杂志编辑部,这里吸引我的,不是丰富的薪金,稳定的职位这些物化的条件,而是团结善思的同事,充满活气和朝气的团队文化,并且《科技创业》向我拉开了绚烂多姿的创业者舞台的帷幕,而在此之前,我的见识和思维尚停留在学生阶段,从未走得如此远过。  相似文献   

20.
书评看完这本《创业故事》,心中唯有感慨不已。俗话说人生五十年,觉得一个人所能拥有的世界已经很丰富了,但站在这38个创业故事面前,感受这38种形形色色的人生经历,才顿时觉得世界的无比宽阔:年轻人与中老年人,专业者与非专业者,大学生创业与中途下海,顺利与坎坷,一路信心十足与一度想要放弃,资金充足与处处捉襟见肘……如此种种,使我不得不正襟危坐,聆听他们的低诉与感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