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优选延胡索蒸法的炮制工艺。方法:以延胡索乙素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以加醋量、饮片粗细、闷润时间、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蒸法的最佳工艺。结果:延胡索粗粉,加醋量30%,闷润2 h,蒸制2 h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最高。结论:优选出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为延胡索饮片的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琳  周欣  闫丹  江敏瑜  毛婵  张传辉  王云红  赵凤平  杨荣平 《中草药》2018,49(16):3829-3834
目的优选陈皮饮片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桔皮素,以层次分析法(CRITIC-AHP)计算权重系数,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考察加水量、闷润时间、闷润温度对陈皮饮片质量的影响,优选陈皮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每千克陈皮加水量33%,闷润64 min,闷润温度45℃。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简单可行,为规范陈皮饮片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建立的同时测定陈皮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方法快速可靠,可用于陈皮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茜草饮片趁鲜切制工艺并与传统切制饮片进行比较,为茜草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大叶茜草素、茜草素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含水量、切片厚度、干燥温度对茜草趁鲜切制饮片的影响,并与传统切制饮片进行大叶茜草素和茜草素的含量对比。结果:优选出茜草饮片趁鲜切制工艺为干燥至含水量为25%、切5 mm段、70℃烘干;趁鲜切制饮片大叶茜草素的含量是传统切制饮片的1.4倍左右,茜草素含量是传统切制饮片的1.2倍左右。结论:优选出来的趁鲜切制工艺简单、可行,趁鲜切制饮片质量高于传统炮制饮片。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0,(6)
目的:优化枳壳饮片麸炒工艺,为枳壳饮片麸炒工艺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枳壳饮片中的药效成分meranzin hydrate、马尔敏、川陈皮素、红橘素和葡萄内酯的总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饮片性状和药效为指标,对枳壳饮片麸炒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枳壳饮片麸炒最佳工艺为A1C1B1,即温度190℃,加麸量10%,时间9 min。温度、加麸量、时间对麸炒工艺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可为枳壳饮片的炮制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陈皮药材和饮片黄酮类成分的特征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理论塔板数按橙皮苷计算应不低于2 000。结果:陈皮、新会陈皮药材与陈皮饮片有7个共有峰,说明有较多相同的成分,新会陈皮较陈皮药材少1个特征峰,陈皮饮片较陈皮药材少2个特征峰,说明陈皮药材与新会陈皮、陈皮饮片的特征图谱存在差异。结论:研究结果为陈皮药材和饮片特征图谱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防风饮片炮制工艺参数,为防风饮片炮制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HPLC测定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并以浸出物含量及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总量为评价指标,考察鼓风干燥温度、饮片厚度、铺层厚度、翻动次数四个主要因素。结果:首先将防风药材除杂质泥沙,淋洗11min,沥干。防风最佳切制炮制工艺为:60℃鼓风干燥,切2~3mm厚片,铺层(堆放)3cm厚,翻动1次。结论:防风饮片与原药材比较,其浸出物、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量的量值传递率均较高,表明优选、量化的防风饮片炮制工艺科学、合理、可行,可重复,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酒蛤蚧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浸出物含量、蛋白质含量、肾阳虚小鼠肾脏指数和睾丸指数为观察指标,以加辅料量、烘制温度、烘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_9(3~3)正交设计表,综合加权评分法确定酒蛤蚧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蛤蚧饮片加入0.3倍量黄酒,润透后,80℃烘制2h。结论:酒蛤蚧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为进一步制订酒蛤蚧的炮制规范化工艺提供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年份新会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差异.方法:用GC/MS方法分析不同年份新会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结果:新会陈皮随年份改变,挥发油成分亦发生改变.结论:随着年份的增`长,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含量在3年内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加,甚至出现一些新的成分,说明新会陈皮之所以陈用确与其成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交法优选蜜麸炒樟帮枳壳炮制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并确立樟帮枳壳蜜麸炒工艺,为规范蜜麸炒樟帮枳壳饮片的炮制工艺提供技术参数。方法:以柚皮苷含量、新橙皮苷含量、橙皮苷含量、色度差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炮制温度,炮制时间,加麸量、加蜜量4因素,每个因素取4个水平,进行枳壳麸炒工艺优选考察。结果:炮制温度,炮制时间对实验结果均有显著影响,确定最佳枳壳麸炒工艺为:炮制温度200℃,炮制时间120s,加麸量10%,加蜜量15%。结论: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合理、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广地龙饮片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广地龙饮片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次黄嘌呤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加水量,淘洗时间,干燥方式3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广地龙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加5倍量的水,淘洗3 min,40℃烘干。淘洗时间对次黄嘌呤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加水量和干燥方式对次黄嘌呤的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本研究对规范广地龙饮片炮制工艺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芩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黄芩不同干燥状态切制的方法进行考察,并与传统饮片进行比较,探讨黄芩产地加工的可行性。方法:测定黄芩的含水量并切制饮片,HPLC比较测定各饮片中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药材含水量在28%~42%时,不仅易于直接切制饮片,且饮片无变绿现象,浸出物及黄芩苷、黄芩素含量与传统方法炮制的黄芩饮片相近,可以作为黄芩饮片产地加工炮制的工艺条件。结论:产地加工炮制方法可简化饮片生产流程,有效地避免因黄芩苷水解导致的饮片变绿现象,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保证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醋制南五味子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选取加醋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三个因素,每个因素各取三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以总木脂素含量为指标筛选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醋制南五味子最佳炮制工艺为加醋30%,闷润1h,蒸制3h。结论:采用优选的炮制工艺能有效保证醋制南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为饮片质量标准制定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独活饮片炮制工艺参数,为独活饮片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测定独活饮片中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的含量并以二者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鼓风干燥温度、铺层厚度、翻动次数三种因素对独活饮片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优化得到的炮制工艺为:独活原药材除去杂质泥沙,淋洗5min,沥干,置于30℃培养箱中闷润2h,喷水量为4.3%,再同法闷润2h;切3mm厚片,铺层20mm厚,50℃鼓风干燥,翻动1次。结论:独活饮片与独活原药材比较,其浸出物、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评价指标的量值传递率均达到115%以上,表明优选出来的独活饮片炮制工艺科学、合理、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复方新会陈皮含片中新会陈皮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Inertsil ODS-SP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橙皮苷的检测波长为283 nm,川陈皮素、橘皮素的检测波长为330nm,流速为1 m L·min~(-1),柱温30℃。结果: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427363x-38147 (r=0.9999),y=155126x-13930 (r=0.9999),y=86681x-19198 (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72%(RSD=0.6%),98.93%(RSD=0.6%),99.14%(RSD=0.6%)。结论:建立的新会陈皮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新会陈皮含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选荷叶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工艺。方法 采用9种不同的一体化炮制工艺制备荷叶饮片,采用热浸法测定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荷叶碱、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同时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方法制备的荷叶传统饮片进行比较。结果 优选的一体化工艺为将新鲜荷叶置干燥箱内90 ℃烘至七成干(含水量约为30%)时,取出切丝,再置干燥箱内50 ℃干燥,一体化工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与传统炮制工艺相比,一体化工艺所得荷叶饮片中醇溶性浸出物的量相近,荷叶碱、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含量均较高。结论 优选的一体化炮制工艺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且荷叶中活性成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炮制工艺对制何首乌饮片磷脂和总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炮制工艺对制何首乌饮片磷脂和总糖的影响。方法:何首乌炮制后,分别用钼蓝比色法和硫酸—苯酚法测定各制何首乌饮片的磷脂含量和总糖含量。结果:清蒸品的总糖含量高于黑豆汁伴蒸品,黑豆汁伴蒸品的磷脂含量高于清蒸品。随蒸制时间、蒸制温度的增加,制何首乌的总糖增加,磷脂减少。厚片生何首乌炮制后其磷脂含量高于薄片。炮制工艺条件对制何首乌总糖含量的影响程度为:蒸制温度>蒸制时间>粒度>吸水量。结论:炮制工艺对制何首乌饮片磷脂和总糖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枳壳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黄酮类成分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及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润透温度、润透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进行考察,建立枳壳饮片炮制工艺流程标准。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润透温度56℃,润透时间20min,干燥温度49℃,干燥时间4h,筛去瓤核及碎屑。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白芷饮片产地加工方法探索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建立白芷饮片的产地加工炮制方法。方法:测定不同干燥状态下白芷药用部位的含水量,并进行饮片的炮制加工,以《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对不同方法炮制加工的白芷饮片进行浸出物及有效成分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比较。结果:白芷药用部位含水量在29%~21%时,炮制加工的饮片中有效成分及浸出物的含量与传统饮片较接近,可作为饮片产地加工工艺参数。结论:产地加工方法不仅解决了白芷饮片炮制加工过程中软化时间过长的问题,而且节约了生产成本,保证了饮片质量的稳定,是一种适于饮片生产企业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的新型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三种炮制工艺饮片质量进行比较,优选炮制工艺。方法:选取同批原药材,按三种炮制工艺操作,分别测定所得炮制品的含水量,并对饮片的性状、饮片得率、色度和挥发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的工艺合理、易操作,节省能源,减少成品损耗率,饮片外观质量好,色度理想,挥发油含量大大提高。结论:证明“改进法”是白术炮制饮片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20.
刘振丽  宋志前  李林福  张玲  王跃生 《中成药》2006,28(8):1148-1150
目的:研究炮制对枳实中成分含量影响。方法:将同一批次枳实药材按大小分档:对两个产地药材进行炮制。HPLC法测定黄酮类成分橙皮苷和柚皮苷含量、生物碱类辛弗林含量,药典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柚皮苷含量随药材直径的增大而升高,橙皮苷与辛弗林含量则相反,随直径的增大而降低。但柚皮苷与橙皮苷含量之和随大小变化不大。药材经炮制成麸炒饮片后,橙皮苷、柚皮苷、辛弗林和挥发油含量均降低。结论:应规范枳实药材采收期及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