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茶皂素(TS)为主要抑菌成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为表面活性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抑菌洗手液配方,并对洗手液理化指标及抑菌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优化后的TS洗手液由质量分数为15%TS,10%AES,20%CAB,3%增稠剂886+6502(质量比1:1),3%甘油,0.1...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原料的选择和配方的优化,制备了一种季铵盐型抗菌洗手液。该洗手液配方(以质量分数计)由0.75%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2.25%十四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TMDAB),20%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0.25%醇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MES),1.5%椰子油二乙醇酰胺(6501),1%甘油,0.1%二羟甲基海因(DMDMH),少量香精及色素,少量柠檬酸调p H和余量的蒸馏水组成。经过测试表明该洗手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达到99.99%和100%,产品稳定性、起泡性好,生产成本较低,与市售的某些抗菌洗手液相比,该洗手液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备含十二烷基二亚丙三胺(DDT)抗菌成分的洗手液,以AES-6501-NaCl、CAB-35-AES-NaCl、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6502-NaCl(Na2SO4)和聚乙二醇6000双硬脂酸酯(638)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这些体系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DDT,以体系的黏度与透光率为指标,来判断增稠体系与DDT的兼容性强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单因素试验,优化洗手液的配方,制备出含DDT抗菌成分的洗手液。再对制得的洗手液进行了性能检测,包括稳定性、黏度、活性物含量、pH值、起泡高度及杀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除638体系与DDT有一定兼容性外,其余增稠体系兼容性皆较差。制得的含DDT抗菌成分的洗手液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且该复配洗手液在2 min的作用条件下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菌率分别达到97.63%和98.96%。  相似文献   

4.
孙培冬  张琳  叶蔷  李果  杨敏 《应用化工》2010,39(5):630-632,636
以脂肪酰氧乙基磺酸钠、CAB-35、皂粒、脂肪酸为主要原料,确定了中性皂的一个优化配方,即70 g脂肪酰氧乙基磺酸钠,10 g皂粒,8 mL CAB-35,2 g十八酸,5 g十四酸,7 g十二酸,1 g羟乙基磺酸钠。与多芬牛奶皂相比,该配方的中性皂泡沫性能良好,pH值更接近人体皮肤;微观结构与多芬牛奶皂一致。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剂是影响微乳液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选取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 80)、烷基糖苷1214(APG 121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95%纯度鼠李糖脂(R-95%)这6种表面活性剂,通过对其乳化性能和临界胶束浓度进行筛选,结合其形成微乳液的拟三元相图、粒径分布和界面张力分析其特性,并提出微乳液增溶油能力和增溶油成本。研究表明:APG 1214、SDBS、Tween 80乳化性能好、临界胶束浓度低具有更易形成微乳液的优势;5种表面活性剂(Tween 80、SDBS、APG 1214、SDS、AES)均可与正丁醇、水和3号白油自发形成单相微乳液,单相区面积大小为AES型>SDS型>APG 1214型>Tween 80型>SDBS型,最大增溶油能力大小为SDS型>AES型>APG 1214型>Tween 80型>SDBS型,最低增溶油成本大小为AES型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发红豆杉免洗洗手液,探索最佳配方及评估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整体均一性、流动性和挥发速度作为考察指标,采用综合平衡法极差分析优选最佳配方,并采用滤纸片法和菌落计数法进行抑菌性能测定。结果:最佳配方为红豆杉纯露用量54%、乙醇用量42%、甘油用量2%、卡波姆940用量0.6%、吐温80用量1%;此红豆杉免洗洗手液不分层,发泡能力为188 mm,p H值为7.0,pH稳定,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但不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用于环境微生物杀菌时,对细菌的抑制效力近似于75%酒精,且杀菌效力能维持一段时间。结论:红豆杉免洗洗手液是一款性能稳定、温和、保湿效果良好、对皮肤刺激性较少、肤感较好,具有明显的抑菌能力的免洗洗手液。  相似文献   

7.
选择环保无污染的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501、APG、AEO9、EL进行复配和改性,再依次加入AOS和CAB,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得到基础配方。向基础配方中添加三乙醇胺等,柠檬酸等助剂,在不改变洗手液的去油污能力的前提下增加其保湿功效、调节配方pH使与皮肤pH接近,再利用APG、EL等具有去污和保湿双重功效的表面活性剂对配方进一步调整,得到状态良好、去油污能力强、不伤手、具有保湿功效的洗手液产品。  相似文献   

8.
选择环保无污染的阴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501、APG、AEO9、EL进行复配和改性,再依次加入AOS和CAB,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得到基础配方。向基础配方中添加三乙醇胺等,柠檬酸等助剂,在不改变洗手液的去油污能力的前提下增加其保湿功效、调节pH与皮肤接近,再利用APG、EL等具有去污和保湿双重功效的表面活性剂对配方进一步调整,得到状态良好、去油污能力强、不伤手、具有保湿功效的洗手液产品。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皂角液,制得含天然皂角成分的洗发液,探讨洗发液配方对产品泡沫高度和去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洗发液中AES、CAB-35、皂角提取液、6501的最佳配比分别为15%,4%,10%,4%,同时添加阳离子瓜尔胶和聚季铵盐7作为调理剂。产品性能优良且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1214和其他低刺激的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添加新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并辅以其他助剂,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几种抑菌型洗手液配方的综合感官质量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出的洗手液样品进行稳定性实验、抑菌实验和皮肤刺激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抑菌型洗手液配方样品综合感官质量优异,其他指标亦达到指定要求。  相似文献   

11.
烷基多苷的复配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APG 0810、APG 0814和APG 1214同AES或BS 12进行复配,测定了复配样品的表面张力、润湿力、乳化力及发泡性能,并对复配规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APG+AES或APG+BS 12的表面张力呈现明显的协同效应;复配物中,APG 0814或APG 1214的质量分数为20%,就可使体系的表面张力由AES的39.9mN/m降至36.2mN/m;APG+BS 12或APG+AES两种复配体系的润湿力都显示协同效应,前者优于后者,以APG 0810+BS 12为最佳,复配物中当APG 0810质量分数为20%时,可将BS 12的润湿时间从11.2s降至6.2s;APG+AES体系的乳化力具有负的协同效应,而APG+BS 12体系显示正的协同效应,以APG 0810+BS 12为佳;APG+AES、APG+BS 12复配体系的发泡性能都显示协同效应,后者优于前者,尤以APG 1214+BS 12为佳,在复配物中当APG 1214的质量分数为20%时,体系的初始泡沫体积达494mL,5min时的泡沫达459mL。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复合表面活性剂乳状液稳定性,得出了所研究范围内复合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性方程,并通过MATLAB数学软件求出其最优配方为OP-10为1%,十二烷基硫酸钠0.2%,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CAB-35)0.2%,异丙醇0.02%,最后通过实验论证该体系为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茶皂素为天然植物原料,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S、ME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G复配,柠檬酸、CMC、6501为助剂,共同制备得到茶皂素洗涤剂。通过复配实验得到各组分的配比为茶皂素4%~6%、AES 5%~9%、MES 4%~6%、APG 2%~3%、柠檬酸2%~4%、CMC 3%~5%、6501 2%~4%、其余为去离子水。实验结果表明,茶皂素洗涤剂的稳定性和起泡性能较好,pH值和粘度适中,洗毛后残脂率为0.79%,白度为43.07,且生物降解性好,与目前市售产品相比,具备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以N-椰油基-1,3-丙撑二胺(CPDA),单氰胺和醋酸为原料,合成了椰油基丙撑醋酸二胍盐(CPGA)。利用FTI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产物结构进行鉴定。研究了CPGA与三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醚羧酸盐(AEC9-Na),月桂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钠(AE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AEO9),C12~14烷基聚葡萄糖苷(APG1214)〕组成的五种复配体系的稳定性、润湿性能、乳化性能、泡沫性能、去污性能和抑菌性能。结果表明,AEC9-Na/CPGA复配体系外观澄清透明,润湿、乳化、泡沫、去污和抑菌性能良好,在浓度0.02 g/L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7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1%,优于其他四种复配体系,在抑菌洗涤剂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胶凝剂水玻璃、交联剂小苏打、三种发泡剂为原料制备一种高稳与高抗烧性的凝胶泡沫基础配方,采用单因素交联试验与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水玻璃交联体系与复配发泡剂,并分析了水玻璃交联体系在用不同交联剂时对胶凝结果的影响,发泡剂各组分对发泡体积和半衰期的影响,最后采用小尺度抗烧试验评价凝胶泡沫的抗烧性能。结果表明,胶凝剂水玻璃的质量分数为9.00%,交联剂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3.50%,CTAB、AES、CAB-35三种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0.12%、0.6%时,基础配方发泡剂稳定性能提升了270%,抗烧性能与两相泡沫相比提升了53%。  相似文献   

16.
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与烷基糖苷(APG1214)复配,得到了一种性能优良的环保型起泡剂,并通过偏光显微镜、全自动表面张力仪、浊度计对复配体系泡沫形貌、表面性能、配伍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m(CAB-35)∶m(APG1214)=1∶1时,协同作用最好;标准加量下,在蒸馏水、标准盐水、标准盐酸中泡沫质量均>80%,半衰期均>10 min;蒸馏水和标准盐水中,起泡剂加量为0.09%时与标准盐酸中起泡剂加量为0.2%时,仍能满足要求;气泡呈球形或者椭球形,泡沫直径介于50~100μm之间,泡沫细腻;复配体系CMC为1 000 mg/L,表面张力为27.5 mN/m;在蒸馏水、标准盐酸和标准盐水中都能形成均一清亮的溶液,具有好的配伍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防腐挑战测试方法对市面上常用的3类表面活性剂(癸基葡糖苷(AP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 酸钠(AES)、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与3类防腐剂(尼泊金甲酯、苯甲酸钠、苯氧乙醇) 不同搭配的防腐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PG和APG+CAB对3种防腐剂均有拮抗作用,AES和 APG+AES仅对尼泊金甲酯和苯氧乙醇有相同的作用效果,而CAB和CAB+AES对3种防腐剂均有 不同的作用效果;尼泊金甲酯在AES和APG+AES体系中发挥出较强的防腐作用,苯甲酸钠在CAB 体系中防腐作用最强,而苯氧乙醇仅在AES和APG+AES体系中对细菌有很强的防腐作用。同一种 表面活性剂对不同防腐剂的作用影响都不相同,而同一种防腐剂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中也会产生不 一样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厨房油污清洗剂配方进行优化。考察了配方中溶剂、碱和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对清洗剂去污力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厨房油污清洗剂的较佳配方是:2.5%丙二醇丁醚,2.5%乙二醇丁醚,1%硅酸钠,2%柠檬酸钠,4% 6501,3% APG,2.5% AES,0.1%苯并三氮唑。  相似文献   

19.
王亮亮  王钦 《上海涂料》2006,44(12):12-15
采用优化筛选的方法,研制出ABS塑料专用漆的配方。实验结果表明;以热塑性丙烯酸树脂RJ-6—61为主树脂。在高温、高湿和强紫外线照射条件下,辅助树脂采用醋酸-丁酸纤维素(CAB-381—20)为宜;而在低温、低湿和弱紫外线照射条件下,辅助树脂选用1/4s硝化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箬叶为原料提取制备黄酮浸膏,添加洗手液相关试剂后制成环保、无污染、抑菌的洗手液。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洗手液的最佳配方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8.56g,α-烯基磺酸盐17.14m L,椰油烷基酰胺基丙基甜菜碱5.12m 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44g,氯化钠2g,甘油2m L,黄酮浸膏0.05g,适量柠檬酸调节p H至7.0~8.0,蒸馏水76m L。抑菌效果对比试验表明,箬叶黄酮洗手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大小为12.5mm,优于市售的洗手液A、B的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为10.2mm,与市售的洗手液A、B的抑菌效果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