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诊的64例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炎症因子白细胞、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护理依从性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开展集束化护理服务能缩短患儿退热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儿家长依从性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促进患儿疾病转归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深入分析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糖尿病临床中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模式的实际影响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8月—2022年8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对比评价两组的血糖情况、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评价量表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协同护理干预可协助患者稳定血糖,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集束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集束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90例)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90例),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与随访观察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及“回避”“屈服”层面的MCMQ分值皆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效能评分、“面对”层面的MCMQ分值及护理总满意率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实施集束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负面心理状态的改善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选择更加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具有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采用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从该院收治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选择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情况。结果 护理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血压水平观察组患者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自我效能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可以在降低血压水平的同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2)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32)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血糖值均降低,且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知信行护理干预联合压力接种训练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4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压力接种训练,观察组行知信行护理干预联合压力接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8周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知觉压力水平、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干预8周后,两组SMQGDM总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PSS、SPB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汉化GDMQ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护理干预联合压力接种训练可增强G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轻自我感受负担与知觉压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5E康复模式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疾病知识、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者予以5E康复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水平、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疾病判断标准、药物治疗、药物依从性、生活方式、饮食及并发症等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7周后、干预14周后两组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7周后、干预14周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干预7周后两组血液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周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5E康复模式可提高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疾病知识水平、依从性,改善远期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微信互动模式护理干预配合膳食管理在妊娠高血压产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96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给予微信互动模式护理干预配合膳食管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自我管理能力[产妇自我管理量表评分]、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产妇日常生活行为、自我防护行为、遵医行为及胎儿监护行为等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妊娠高血压产妇微信互动模式护理干预配合膳食管理措施,可有效提升产妇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血压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互联网加预康复护理用于心绞痛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68例进行研究,结合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依据常规提供各项护理措施)和观察组(互联网加预康复护理),各34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绞痛发作时长及频率、自我管理行为问卷(CSMS)得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结束后,观察组在心绞痛的发作时长方面远远比对照组短,在发作频率方面远远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CSM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加预康复护理用于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能改善其心绞痛发作状态及自我管理行为,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评估ICU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探究对患者康复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ICU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基线资料,手术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入组对象共计7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水平。结果 测定组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ICU观察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测定结果表示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水平恢复效果较好(P<0.05)。结论 ICU行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提升整体康复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收入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血尿酸值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血尿酸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遵医行为依从性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遵医行为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和血尿酸水平,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体化延伸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糖控制效果、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8月徐州市中医院诊治的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55,一体化延伸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评分(185.85±16.39)分高于对照组的(154.39±14.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62,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体化延伸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利于患者血糖控制,改善患者健康行为,显著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微信互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医护一体化+微信互动延续性护理干预,测定患者护理前,护理后血糖水平,评价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管理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管理、足部护理管理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8,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微信互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帮助其掌握全面的自我管理技能,实现病情良好控制,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气压治疗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住的冠心病患者106例,以随机排列法划分成两组,分别53例,研究组开展集束化护理+气压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气压治疗,统计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干预前后检测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干预后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 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7.55%)少于对照组(22.64%)(P<0.05)。两组干预前的凝血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TT、PT、a PTT均大于对照组,但Fbg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4.34%)高于对照组(81.13%)(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气压治疗的效果更好,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满意度明显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这一时段内该社区内糖尿病患者一共80例,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0例则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PG、2 hPG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掌握自我管理事宜,从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接收的88例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干预组(给予信息-动机-行为护理干预),各44例,比较两组的疾病认知率,观察两组的行为依从性、血压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信息-动机-行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疾病认知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干预组的行为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血压及血脂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予以信息-动机-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满足患者的认知需求,改善患者的行为依从性,控制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位一体式延续性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效果及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两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随访,观察组联合三位一体式延续性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效能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ESCA)评分、自我管理水平及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自我管理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方案、按时复查、体位指导、液体摄入及对症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三位一体式延续性干预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出院后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集束化护理,统计两组机械通气治疗期间VAP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期间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预防VAP,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加速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救护理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3-7月收治有23例,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急救护理;2019年3-7月收治有27例,设为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救治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急救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急救护理满意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存率,从而满足患者对急救护理的要求,在临床上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实施静脉-静脉ECMO(V-V 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成人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pH值和肺死腔分数水平。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pO2高于对照组,PETCO2、动脉血pH值和肺死腔分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对照组发生管道脱落1例,压疮3例,臂丛神经损伤1例,反流误吸2例。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 vs 46.67%;P=0.035)。观察组满意度为满意和一般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对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