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SP法检测509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Her-2)表达并对其分型,Her-2-、ER/PR+为腔上皮样A亚型(Luminal A),Her-2+、ER/PR+为腔上皮样B亚型(Luminal B),Her-2-、ER-、PR-为三阴性型(Tripie-negative)、Her-2+、ER-、PR-为ERBB2+亚型(ERBB2+).χ~2检验比较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法分析5年无瘤生存率(DFS),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与复发和转移相关的因素.结果 Luminal A占所有病例40.5%(206/509),Luminal B占18.5%(94/509),Tripie-negative占21.4%(109/509),ERBB2+19.6%(100/509).三阴性型乳腺癌中髓样癌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乳腺癌(P<0.05),4种亚型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状态和l临床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00).ERBB2+和Triple-negative的DFS分别为81%、78.9%,低于Luminal A和Luminal B的DFS(88.8%、90.4%)(P=0.025).结论 在本组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亚型所占比例最高,Triple-negative和ERBB2+复发转移率高,预后较Luminal A和Luminal B亚型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可手术女性乳腺癌患者不同分子分型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特点。 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诊且完成手术治疗,有完整病历资料的的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528例,分析各亚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 结果:528例患者中,luminal A型95例(18.0%)、luminal B型224例(42.4%)、HER-2过表达型56例(10.6%)、三阴乳腺癌(TNBC)153例(29.0%);TNBC患者中,临床分期III期、发病年龄≤35岁、腋窝淋巴结转移数≥4个的构成比高于其他亚型,激素受体阴性患者肿瘤直径>2 cm的构成比大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发病年龄36~65岁组中,HER-2过表达型构成比高于其他亚型;luminal B型患者中,有恶性肿瘤家族病史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亚型;复发转移患者中,内脏转移以HER-2过表达型(16/27,59.3%)及TNBC(55/94,58.5%)多见、骨转移以luminal A型(11/19,60.0%)多见、TNBC局部复发率(6/94,6.4%)较其他亚型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 HER-2过表达型、TNBC型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6%、85.6%、75.0%、65.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1%、75.9%、55.4%、44.4%;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B型是最常见的分子亚型,Luminal A型预后最好,HER-2过表达型及TNBC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3.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回顾性分析初次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前NLR与乳腺癌患者TNM分期有关(P=0.033),与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淋巴结转移和乳腺癌分子分型之间无相关性(P>0.05);术前PLR与乳腺癌患者TNM分期有关(P=0.042),与肿瘤大小、ER、PR、HER-2、淋巴结转移和乳腺癌分子分型无相关性(P>0.05);术前SII与乳腺癌患者TNM分期(P=0.021)和淋巴结转移(P=0.038)有关,与肿瘤大小、ER、PR、HER-2和乳腺癌分子分型无相关性(P>0.05)。术前外周血较高的NLR、PLR、SII值与乳腺癌TNM分期有关,提示可能与乳腺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1日—2009年12月30日收治的8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根据肿块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手术方式。术后根据免疫组化测定的分子亚型[即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basal-like)型]采用相应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措施。88.8%患者获得满意治疗效果,3例局部复发,6例出现远处转移。其中luminal A,B型的无瘤生存率较高,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的预后较差,易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结论: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术后采用针对不同亚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β表达与不同分期及分型浸润性乳腺癌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44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β的相关性.结果 在446例浸润性乳腺癌中,328例ERβ表达阳性(73.5%).在ERα+组及ERα-组,ER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9% (240/308)和63.8% (88/138).ERβ的表达与ERα(P <0.01)表达呈正相关;与PR、组织学分级、HER-2及Ki-67表达无明确相关性(均P>0.05).ERβ表达在不同年龄、肿瘤最大径及淋巴结转移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418例乳腺癌进入分期及NPI评分分析,不同分期及NPI评分在ERβ+及ERβ-两组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期:P=0.743;NPI:P=0.644).Luminal A亚型、Luminal B1亚型、Luminal B2亚型、HER-2亚型及TN亚型中ERβ阳性率分别为75.6% (88/118)、75.9%(110/145)、85.2% (46/54)、68.4%(39/57)及62.5%(45/72).在不同分型乳腺癌中,Luminal型(LA、LB1及LB2)与非Luminal型(HER-2及TN)之间,ERβ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结论 ERβ表达与肿瘤分期、NPI评分不相关,而与肿瘤Luminal分型相关.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0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3岁.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全组乳腺癌分型为:内分泌高反应型、内分泌反应不完全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后,比较各型患者术后的累计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内分泌高反应型、内分泌反应不完全型、HER2阳性型及三阴型乳腺癌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3.2%(235/708)、23.6%(167/708)、21.3%(151/708)和21.9%(155/708).随访3~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2个月,100例患者复发或死亡.单因素分析示乳腺癌预后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分子分型、术后辅助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有关;多因素分析示分子分型和淋巴结状态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示内分泌高反应型乳腺癌的预后好于其他三型.结论 乳腺癌分子分型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内分泌高反应型乳腺癌预后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NCT)后Ki-67表达改变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及与分子分型的关联性。方法选180例乳腺癌病患为对象。通过免疫组化法对所有病患癌组织中的ER,PR,HER-2与Ki-67进行测定。所有病患都维持5个周期左右的NCT再行手术。结果病患癌组织内的Ki-67表达和ER以及PR负相关,而和HER-2以及乳腺肿瘤的大小正相关;ER与PR阴性组的pCR率都较各自对应的阳性组高,Ki-67中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有更高的pCR率;各分子亚型间的化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且它们的pCR率由低到高分别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性型与HER-2过表达型。结论病患在接受NCT后,Ki-67表达变化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且与分子分型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Rα-3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α-36的表达,比较ERα-36在4种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其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α-66、PR、Her-2、Ki-67的关系。结果:ERα-36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阳性率为52.9%,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9%、30.1%、66.7%、84.6%;ERα-36在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4.6%和45.6%,有统计学差异(P<0.05)。ERα-36表达与ERα-66、Ki-67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Rα-3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
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林 《临床外科杂志》2009,17(7):443-445
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的肿瘤,200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Perou等[1]通过cDNA微阵列技术将乳腺癌分为5个亚型:导管A型(luminal A),导管B型(luminal B),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 phenotype,BP)和正常乳腺样型.各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的治疗的反应性和预后也不相同.其中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不能接受内分泌治疗和Herceptin靶向治疗,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对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中接受NACT前后的ER及PR的表达,分析ER、PR表达与NACT疗效的关系.结果 ER(-)患者NACT有效率为85.0%(17/20);ER(+)患者为56.3%(18/3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患者NACT有效率为80%(21/25),PR(+)患者为51.6%(14/2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及PR(-)乳腺癌患者在NACT中的获益分别较ER(+)及PR(+)者明显.测定激素受体的表达状态,可预测乳腺癌患者对NACT是否有效,初步指导肿瘤个体化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4(HER-4)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强阳性与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及其TNM分期和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HER-2高表达(+++)51例与无表达(-)4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的HER-4、HER-2、ERα、ERβ、ER131、ER13CX、PR的表达水平,分析HER-4与以上各指标以及与肿瘤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HER-4、ERd、ERβ、ERβ1、ERβcx、PR在HER-2(+++)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13%、33.33%、45.10%、47.06%、78.43%、64.71%,在HER-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38%、71.42%、81.63%、87.75%、87.75%、79.59%;两组中上述指标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的HER-4表达与ERα、ERβ、PR、ERβ1、ERβcx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表达率在HER-2(+++)组中分别为41.17%、37.25%、3.90%;在HER-2(-)组中分别为69.38%、48.97%、2.05%。两组中HER-4的细胞膜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细胞质及细胞核的表达率未显示出明显差异。结论HER-4可作为乳腺癌预后良好的指标,在乳腺病理诊断中增加UHER-4的检测对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HER-4在亚细胞中的不同定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与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TE)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至少接受过3周期TE方案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239例,其各项临床指标均完整。根据免疫组织化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4种亚型,分别为luminal A型、luminalB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型。分析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如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年龄、月经状态等。结果239例患者中,luminalA型67例(28.03%),luminalB型84例(35.15%),HER.2阳性型21例(8.79%),三阴型67例(28.03%)。4型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等临床病理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型对TE方案的新辅助化疗的pCR率(14.93%)最高,其次依次为luminalB型(7.14%)、HER-2阳性型(4.76%)及luminalA型(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三阴型相对luminalA型、luminalB型和HER-2阳性型对TE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治疗更敏感,pCR率最高,治疗时需根据患者不同的分子亚型来选用特定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本组病例采用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模型的分析方法分析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Lo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大小(直径〉5em)、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HER-2/neu和CD44五个因素是乳腺癌的预后因素(P均〈0.05),ER和PR不能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进一步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仅有HER-2/neu、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是乳腺癌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HER-2/neu是临床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TNM分期和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HER2高表达(+++)51例与无表达(-)5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的ERα、ERβ、PR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04例乳腺癌患者,TNM分期为I期的占14.42%,Ⅱ期占62.50%,Ⅲ期占19.23%,Ⅳ期占3.85%;HER2阳性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1.18%,HER2阴性的转移率为47.5%;ERα、ERβ、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88%、63.46%、73.08%。ERβ与ERα、PR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HER2的表达负相关(P〈0.01);ERα与PR的表达正相关(P〈0.01),与HER2负相关(P〈0.01),PR与HER2的表达负相关(P〈0.05);ERα、ERβ、PR、HER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HER2作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与作为乳腺癌预后良好的重要指标ERα、ERβ、PR的表达呈负相关,与TNM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未显示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Ki-67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钼靶BI-RADS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孝感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19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钼靶BI-RADS分级资料。结果 Ki-67指数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钼靶BIRADS分级、ER、PR、HER-2及浸润性导管癌WHO分级均有关(均P0.05),与年龄无关(P0.05)。髓样癌Ki-67指数平均值(61.47%)大于浸润性导管癌(36.26%)、粘液癌(15.10%)、浸润性小叶癌(20.62%)及导管内癌(12.53%)(均P0.05)。浸润性导管癌Ki-67指数平均值大于粘液癌及导管内癌(均P0.05)。Luminal B型(35.43%)、HER-2阳性型(39.58%)及三阴性型(57.26%)Ki-67平均值均大于Luminal A型(7.23%)(均P0.05),Luminal B型Ki-67平均值小于HER-2阳性型(P0.05)。三阴性型Ki-67平均值大于非三阴性型(30.20%)(P0.05)。结论 Ki-67指数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钼靶BI-RADS分级均有关,对乳腺癌的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Basal-like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方法 收集25例Basal-like乳腺癌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此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并与同期收治的34例CerbB+型、37例ER+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asal-like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的15.7%,与CerbB2+型和ER+型乳腺癌相比,Basal-like乳腺癌患者年龄相对较大,≥150岁的患者占56.0%,而CerbB2+型仅占29.4%,ER+型占35.1%(P<0.05);Basal-like乳腺癌与ER+型比,体积相对较大(P<0.05),但Basal-like型与CerbB2+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直径大于3.0 cm的比率分别为64.0%和70.6%;Basal-like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较高,Ⅲ级占56.0%,而CerbB2+型、ER+型相对较低,Ⅰ、Ⅱ级分别占82.4%、83.8%(P<0.01);同时.三型乳腺癌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也存在差别,CerbB2+型与ER+型的腋窝淋巴结阳性率高于Basal-like型,前两型腋窝淋巴结阳性率分别是64.7%、64.9%,而Basal-like型为40.0%(P<0.05);Basal-like型和CerbB2+型内脏转移率较高,ER+型多为局部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在预后方面,Basal-like型与CerbB2+型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ER+型,分别为48.5%、44.1%及83.8%,而三型乳腺癌的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2.7%、40.4%及58.3%. 结论 Basal-like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CerbB2+型相似,但是明显差于ER+型乳腺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托瑞米芬在中国绝经后可手术luminal型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绝经后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他莫昔芬(组)或托瑞米芬(组)辅助内分泌治疗共618例(分别为503例和115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2组生存情况,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托瑞米芬组和他莫昔芬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组中位随访时间76个月。托瑞米芬组和他莫昔芬组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年无病生存率:78.5%比85.5%,P=-0.083;5年总生存率:86.4%比92.0%,P=0.3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高、肿块大、淋巴结阳性、分期晚和HER-2阳性是影响绝经后可手术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不良预后因素泸〈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和淋巴结状态是影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HER-2阳性是影响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全组未见CTCAE4.0分级为3/4度的不良反应。结论与他莫昔芬相比,托瑞米芬治疗绝经后可手术luminal型乳腺癌疗效相似,安全性高。HER-2表达状况影响绝经后可手术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2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子分型,并对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进行分析。结果 127例中Luminal A型50例,8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6.0%;Luminal B1型28例,16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57.1%;Luminal B2型15例,3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0.0%;HER-2过表达型25例,7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8.0%;Basal-like型9例,6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66.7%。结果显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显著。结论根据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可以间接了解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或对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指征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pT1a和pT1b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130例pT1a和pT1b乳腺癌及同期607例pT1c和pT2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其在年龄分布、月经状况、淋巴结状态、肿瘤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和Ki-67 表达指数等临床病理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pT1a和pT1b乳腺癌相比,在各临床病理因素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T1a/pT1b相比较于pT1c和pT2乳腺癌,有更多的低组织学分级(G1 59.2% vs 18.6% 和12.3%),低Ki-67增殖指数(<14%者,73.8% vs 57.7% 和55.5%)和阴性淋巴结转移(86.9% vs 62.0% 和47.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激素受体阳性表达较多(76.2% vs 72.3% 和62.2%),但与pT1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408),与pT2组相比则有统计学差异(P=0.006);HER2阳性表达较少(21.5% vs 22.3% 和29.7%),但未达统计学差异(P=0.870和P=0.076);年龄≤35岁者较多(21.5% vs 8.8% 和13.8%),有统计学差异(P<0.001和P=0.042),但在月经状况上与其他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145和P=0.217)。结论 pT1a和pT1b乳腺癌总体上具有组织学分级较低、Ki-67增殖指数较低、激素受体阳性较多和HER2过表达较少的特点。pT1a和pT1b乳腺癌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性激素三项(E2、FSH、LH)与ER、PR、HER-2、Ki-67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分型、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其中绝经患者(绝经组)31例,未绝经患者(未绝经组)55例,采用吖啶酯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三项(E2、FSH、LH),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HER-2及Ki-67的表达。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秩相关、秩和检验等方法研究性激素三项与ER、PR、HER-2及Ki-67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风险的关系。结果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者性激素三项与ER、PR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均>0.05)。患者整体FSH水平与HER-2状态正相关(t=2.167,P=0.034),绝经组FSH水平与HER-2状态无明显相关(t=1.751,P=0.102),但较E2和LH的t值大,而未绝经组FSH水平与HER-2状态正相关(t=2.172,P=0.036)。在绝经组LH的水平与Ki-6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546,P=0.043)。绝经组FSH及LH的水平与分子分型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4和0.632,P分别为0.013和0.015,均<0.05)。绝经组患者FSH与复发风险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610,P=0.022,P<0.05);未绝经组患者FSH与复发风险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030,P=0.049,P<0.05)。结论 ER、PR的表达状态及表达水平与E2、FSH及LH这三项性激素无关,相对恒定;在未绝经的乳腺癌患者中,FSH水平与HER-2的表达呈正相关;在已绝经的乳腺癌患者中,LH水平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FSH、LH水平与分子分型明显相关;无论绝经与否,乳腺癌患者FSH水平与其复发风险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