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前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信息交互接口及人机交互界面不统一,严重制约变电站的高效运检,针对该现状,文中开展基于电力系统通用服务协议(GSP)的变电站二次设备高效运维技术研究。文中首先设计变电站二次设备一体化运维体系架构,提出基于变电站运维能力描述语言(SOMCL)的变电站二次设备一体化运维信息建模方法。然后基于面向对象技术(OOT)设计变电站二次设备一体化运维服务接口及一体化运维信息交互机制,实现运维工具与被运维对象之间信息交互即插即用。最后研制变电站二次设备一体化运维工具,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标准化、可视化,达到变电站二次设备一体化高效运检的目标。文中方法在多个新建智能变电站进行了试点应用,验证了变电站二次设备一体化运维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考虑国内著名变电站自动化公司设备的原理和特点,并结合智能变电站的现场运行维护经验,提出在继电保护模型信息、与主站信息交互功能、在过程层虚端子对信号进行优化处理、建立一体化调试维护系统4个方面对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进行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智能变电站发展前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不足,提出了变电站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的思想。对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的功能定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系统总体框架设计进行详细阐述。提出变电站视频监控应由固定监控和移动监控2部分构成,重点解决辅助运行人员倒闸操作、设备自动远程巡检问题,并兼顾变电站安防、环境监测等,提高了变电站辅助系统投资效能和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管理水平,充分体现了智能变电站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随着宁夏电网智能化的发展,作为智能电网中重要节点的智能变电站已经出现在地区电网中.与传统的综自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三层两网”构成模式极大的节约了变电站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在运维方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运维人员的运行维护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吴忠电网220kV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配置模式,探讨智能变电站的运维方式,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效率的提高和方法的改进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后续实际工程运维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常用变电站自动化广域运维系统架构,基于运维主、子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变电站自动化广域运维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应用审计日志、流量管控、权限认证、主站录屏等多种关键技术,在运维中心、服务管理中心和变电站分别设立广域运维系统的安全认证体系,同时在运维中心、服务管理中心和变电站之间配置双因子登录安全访问功能,实现了从调度到变电站的一体化全通信过程纵深安全防护,有效保障主站远方操作变电站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纵向贯通调度、生产等主站系统,横向联通变电站内各自动化设备,其安全可靠运行在保障电网稳定中起着重大作用。结合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主要架构和技术特征,搭建了应用系统软件安全试验验证平台,并结合静态验证和软件运行时验证对应用系统安全开展了项目验证。  相似文献   

7.
智能变电站具有信息数字化、共享标准化特点,较常规变电站技术形态发生根本性改变,突出表现在二次回路虚拟化,给变电站运维带来新的挑战。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现场运行维护需求,提出一种二次设备智能化运维技术方案和智能化应用,包括压板状态自动巡视、二次安全措施顺序执行等功能。结合实际变电站应用情况,对各项功能进行了说明,现场应用表明:制定的二次设备智能运维综合方案及智能化应用可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现场运维操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为变电站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智能变电站SCD应用模型实例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变电站配置描述(SCD)文件是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核心部分。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工程SCD文件应用过程中无法有效支持IEC 61850面向对象高级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模型SCD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可视化管理及智能诊断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建立SCD应用模型,完整构建了一、二次设备及网络通信的拓扑关系。通过500 k V智能变电站二次演示系统的推演,验证了全模型SCD对于实现面向对象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可为变电站无人值守、调控一体化、运维一体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运维管理方面主要运维仍是依赖手工方式,管理工作量巨大,并且对于各种突发性事件不能有效预警,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从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服务器、调度数据网以及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三个关键业务系统展开研究,通过建立一体化的监测平台,将自动化运维管理模式从人工、被动变为自动、主动,实现一体化、系统化、智能化的值班运行管理,提高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随着500千伏高邮变电站的顺利投运,国内首套继电保护状态监测及智能诊断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突破了智能变电站的常规建模方式,是我国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维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据介绍,该系统的成功投运为智能变电站"无人值守"、"调控一体化"、"运维一体化"、"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等管理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了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的"可视化",将有效降低二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变电站建设的高速发展,对继电保护设备的运维要求越来越高。从继电保护运维面临的问题和业务需求出发,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继电保护设备智能运维管理模式。以智能运维管理平台为核心,以移动终端为载体,智能分析继电保护实时监测数据和全过程业务数据,实现继电保护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测和缺陷故障告警、核心运维业务的全过程管控。以移动化、可视化、互动化、智能化的工作模式替代传统的人工运维模式,提出了移动智能运维系统的功能架构和标准化工作流程,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示范应用成果表明,移动智能运维模式显著提升了二次运维水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变电站运维工作中存在的效率低、管理成本高和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将带电检测技术和分层分布的设计思想应用到变电站的智能化运维中,研制了分层分布的变电站智能带电运维系统。提出了分层分布的变电站智能运维模式,并进行了应用验证。该系统成功提高了变电站运维的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了变电站运维的效率和质量,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继电保护运维专业管控体系化和全过程各个关键环节管控智能化,探索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运行管控体系。以继电保护数据中心为基础,构建了现场运维全过程关键环节的四大场景应用,包括现场可视化运维与防误预警、远程运维、工厂化检修、移动电子化作业。实现了继电保护运维专业技术管控的六大高级应用,包括工况评估及趋势预测、电网故障辨识、动作行为智能诊断、准实时在线监视、SCD智能管控和整定计算。该体系有助于解决变电站运行、维护、检修各个关键环节和继电保护专业技术管理存在的系列问题,提高了继电保护设备安全运行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变电站直流电源设备通信协议不统一的问题,采用通信协议转换的方法将不同厂家设备的通信数据进行转换,统一上传,并通过APP实现数据展示和客户的应用。将采集设备和APP通过协议转换的方式组成直流电源远程监测系统,实现对变电站直流电源的智能监测。实验表明:所设计的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有效地将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信息反馈至APP用户端,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维护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变电站无人值守环境下智能变电站站控层设备缺乏全面有效监测手段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站控层设备监测系统。系统对站控层设备硬件、软件和核心业务进程进行实时状态监测,提出了一种周期动态变化轮询策略,使用图形可视化方式展示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故障分析和智能告警,通过告警直传上送调度主站,实现远方和本地对站控层设备健康状态的全面掌握和故障预判。最后给出了该系统在工程实施中的部署方式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传统电力二次设备的运检工作中存在的重复性强、人员效率低且易出错等不足,采用AR增强现实技术,构建了包含标准化作业指导库和运检资源库的二次设备运维系统。引入A-KAZE特征提取算法,结合聚类分析和点集验证的算法,通过OpenCV源码的实现来发挥其在图像辨识、虚实影像叠加、智能纠错判断、手势语音交互等方面的技术优势。AR智能终端设备捕捉被检查设备的信息后,通过与后台信息数据库的比对可实现自动排查设备异常等功能,并可实时记录现场的运检数据。在变电站二次设备运检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系统,规范了运检操作流程,实现了无纸化操作,提高了变电站二次设备巡检工作效率和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智能变电站监控信息验收过程涉及到变电站与调控主站的多个环节。基于现有技术体系创新提出了面向调控业务满足全回路验收要求的变电站监控信息自动验收解决方案,对常规验收与自动验收进行了优势分析。设计了自动验收系统架构,面向新建变电站与改扩建变电站两种应用场景,给出了不同的实施方案。重点分析了变电站侧自动验收实现技术,提出了基于定制策略的信息源触发技术,实现主子站交互信息的一键触发。基于模块化思想研制了自动验收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及实际工程应用。经实践验证智能变电站监控信息自动验收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验收效率,突破了主子站交互信息自动验收的技术瓶颈,具备全面推广应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整合电网信息资源,实现电网信息的精细化和可视化。当前,物联网在电网中的应用相对简单,在电网设备运行监控和电力资产管理中尚无具体应用。针对输变电设备在电网系统中的重要性和智能电网的国家战略,研究基于全景数据的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把信息模型引入到输变电设备的物联网中。根据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业务所需的设备全景信息,针对智能变电站设备,提出一个全面的全景信息建模方案,通过仿真分析监测网络的性能。该研究为我国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储能电站监控系统是储能电站的核心部分,实现了对储能站内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变流器、配电等设备的信息采集、处理、监视、控制、运行管理等功能。储能监控系统的体系架构直接影响储能电站对电网支撑作用的功效。首先总结了当前主流的三种储能监控系统架构技术特点。接着从层次架构、应用功能、性能指标、设备数量、信息交互、运维便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比对分析。针对储能监控存在的问题,提出储能电站协调控制解决方案。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含主备协调器切换机制、信息建模、一次调频及动态无功调节等。最后在实验室搭建了储能协调控制测试环境,经实验验证了储能协调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基于移动平台的手持式一体化电力数据采集分析装置,即智能运检盒子。智能运检盒子作为运检工作现场侧与电网公司中心侧的桥梁,实现现场侧和中心侧的数据和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以规范现场操作、规范数据采集和实时上传运维试验数据。另一方面,运维人员可以在现场随时呼叫电网中心侧的资源,为现场运维提供技术指导。智能运检盒子的应用,对提高现场运维的专业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运检工作效率和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强化状态检修和辅助决策及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