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生活用纸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对于成纸品质和生产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纤维改性酶在卫生纸中的实际应用表明,它不但能提高成纸的综合品质,还能进一步降低总的生产成本。纤维改性酶是环境友好型产品,应用安全方便。文中详细列举了巴克曼纤维改性酶在中国不同纸机上的实际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用纸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对于成纸品质和生产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纤维改性酶在生活用纸中的实际应用表明:它不但能提高成纸的综合品质,还能进一步降低总的生产成本。纤维改性酶是环境友好型产品,应用安全方便。文中详细列举了巴克曼纤维改性酶在中国不同纸机上的实际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3.
异形截面涤纶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改性涤纶纤维,由于其优异的特性,在纺织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现对异形截面涤纶纤维作简略描述,以期使科技人员更加关注新型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纤维改性酶在卷烟纸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效益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在浆料中加入纤维改性酶,能使打浆时间缩短;在相同打浆度终点下,加纤维改性酶后纵向抗张强度提高了17.39%;对长纤维粘状浆分丝、帚化增强效果明显,并且能促进短纤维的润胀;提高细小纤维和填料的留着率,从而降低成本。本文最后展望了纤维改性酶在长纤维粘状打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新型纤维的出现,纤维改性的进步,新型和功能染料及助剂的应用,以及染色新工艺的发展等方面,系统地展望了二十一世纪染色新技术.并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染色产品必然是高新性能、功能性、高附加值和环保型的"绿色"产品,其染色是高科技应用的系统工程,其中一些染色新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应用或正在开发应用,另一些技术不久可能开发应用,文章指出了它们的应用潜力和前景.文章最后还综合介绍了"绿色"染色工程,指出它是一个涉及纤维和纺织品原坯、染化料、染色工艺以及能源和设备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薄荷酮改性粘胶纤维与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两种新型功能性纤维在婴童家纺产品中的应用与产品开发,包括原料选择、纺纱、织造以及染整工艺等。通过检测发现,两种产品的抑菌率均达到80%~99.9%,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兔毛皮产品需求的增加及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改善兔毛纤维染色的性能,在兔毛纤维的改性中应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新型染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提高了兔毛制品品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兔毛纤维的改性和染整技术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生物酶在化学纤维后处理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酶在纤维和织物染整加工上的应用正日益广泛,该文主要综述了生物酶在化学纤维后处理中的应用。着重概括了腈纶的酶改性、涤纶的酶降解,以及Lyocell纤维的酶处理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的方法,改性豆渣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以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考察指标,分别对高温蒸煮改性、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工艺进行研究,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工艺。结果显示,在优化的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的反应条件下,即固液比为1:20 g/mL、酶解温度为45℃、酶底比为0.3%、酶解时间为4 h、pH值为5.0时,改性后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31.89%,明显高于单独采用高温蒸煮法(130℃、60 min)改性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10.85%)。  相似文献   

10.
正项目名称:苎麻纤维改性的遗态功能复合材料调控制备及基础应用项目简介:将苎麻纤维形貌结构引入材料设计和制备中,并基于苎麻纤维采用纺织改性技术易于实现"结构可调"和"遗态可控"的理念,提出了通过"模板整理改性技术来调控遗态材料性能"的新型工艺方法。探索了采用苎麻纤维为同一种模板材料,先后经整理改性预处理调控、模板替代和模板转化工艺控制,制备了独具苎麻纤维微观形态的SnO_2、SiC和SnO_2/C 3种遗态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1):172-178
膳食纤维被称为人类的"第七种营养素",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竹笋中得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对人体健康颇有益处。该文从竹笋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改性原因及改性方法进行了剖析与总结。目前为止,竹笋膳食纤维的主要改性方法有化学法、酶改性法、发酵法、高压均质法、双螺旋挤出法、超微粉碎法和联合改性等,各种改性方法均有优缺点,本文对上述几种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综述,以期为竹笋膳食纤维的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印染》2015,(8)
介绍了PBO纤维的结构、纺丝合成、性能及应用。针对PBO纤维耐紫外线性能差的缺点而进行的研究,包括纺丝过程改性PBO纤维,涂覆法改性PBO纤维,酸、碱、酶等化学法表面改性PBO纤维,以及等离子体等表面改性PBO纤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具有良好功能性质的小麦麸皮膳食纤维,分别对挤压膨化改性、纤维素酶解改性和挤压-酶法改性的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的结构及性质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改性方法都可改变膳食纤维的微观结构,挤压改性的膳食纤维呈块状,酶解改性膳食纤维表面凹凸不平,而挤压-酶解改性膳食纤维表面出现孔状结构;改性后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溶解性和黏度以及对脂肪、胆固醇、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能力都相应提高,且挤压-酶解改性后各物性指标更优于挤压改性和酶解改性。因此,挤压-酶解法是一种较好的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改性PTT纤维的组成、性能和在毛绒产品中的应用.通过改变改性PTT纤维在纱线中的含量,生产出各具风格的毛绒产品,探讨其纤维含量与产品风格的关系以及各产品的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主要综述了漆酶用于造纸中纤维改性的研究以及漆酶应用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表面科学是一门重要的边缘科学,纤维的表面改性研究对于纤维的高附加值利用和改善其表面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化学改性和酶处理改性的角度介绍了纤维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分析了化学改性和酶处理改性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对纤维素纤维的表面改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王芳芳  李金华 《天津造纸》2011,(1):16-19,23
本文主要综述国内近年来生物技术用于纸浆纤维改性方面的研究。对微生物直接应用于纸浆纤维改性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各种酶对纸浆纤维的改性。比较特别是漆酶所引起的高木素含量的纤维表面木素的接枝,表现出其在纸浆纤维改性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以枣渣为原料,采用高温蒸煮、纤维素酶酶解改性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以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高温蒸煮结合酶解改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经120℃高温蒸煮60 min,纤维素酶改性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浓度0.55%、p H4.6、料液比1∶27 g/m L、酶解温度43℃,酶解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20.03%±0.58%,与模型预测值20.37%较为一致。响应面回归方程与实验结果拟合性好,说明此模型合理可靠,可为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改性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酶制剂在造纸行业的应用已有多年,典型的应用包括淀粉改性、微生物沉积控制和胶粘物控制等。此外,酶制剂在造纸行业还有可能实现其他方面的成功应用——酶法纤维改性,即某些酶可以有效地改变纤维特性。关于这方面,尚处于论证阶段。1纤维改性木材纤维主要是由包裹在木素-碳水化合物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它们是一种多层结构,经  相似文献   

20.
合理摄入膳食纤维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为了开发兼顾营养、感官与健康的膳食纤维强化食品,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分离提取与改性研究广受关注。大量研究运用物理作用力、化学反应或酶解等手段,对样品组成、结构以及性质进行改造,以强化其在食品加工与营养健康方面功能特性。改性产物作为添加成分对于食品的加工过程、产品品质及健康功效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各类膳食纤维强化产品的开发。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改性及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调控膳食纤维功能特性、开发高品质健康功能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