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经云“治病必求于本”,本就是“证”,即不管是何病,只要把证辨出来,依证立法,再结合三因制宜选方、遣药,是谓“求本”,也就是辨证论治,乃中医之传统与特色。然而,现代中医的诊疗实践,就其范围之大,内容之复杂,已非昔日可比。再加上时代的发展,高科技的应用,已对传统的中医诊疗提出不少新课题。因此,必须给辨证论治融入新技术,新内容,新概念,新思路,使其不断深化。这样中医诊疗才能跟上时代潮流。现将实践体会略述如下。1 微观分析病情,标本虚实易明  1992年治一病人,男性,58岁,多发性骨髓瘤放疗及化疗后发…  相似文献   

2.
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在中医临床证型诊断中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湛清 《科技资讯》2007,(22):148-148
在中医药临床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使用中医证型的辨证相关因素,利用信息增益算法进行辩证属性选择,并分别采用朴素贝叶斯和强属性集贝叶斯网络算法建立了中医冠心病临床证型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中医诊疗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与系统结构.该系统已成功地用于临床,符合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4.
运用粗糙集、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对原有的中医临床诊疗指标进行合理约简,用指标的变化程度衡量中医诊治疗效,并通过专家咨询建立对比矩阵以计算权重,得到一个对患者全方面疗效综合考察的既客观实用又直观的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肝炎肝硬化中医临床诊疗疗效效果令人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5.
男性不育是一种常见病(症),传统的中医诊断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需要,因此,男性不育症的检查诊断,需要搭乘现代医学科技的快车发展自己,并结合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突出优势,制定和完善一套适合本学科发展的诊疗程序和理论体系,笔者愿以本文抛砖引玉作为探讨.  相似文献   

6.
脉图是一种新概念,对其进一步研究,可使中医诊疗实现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王克勤,1938年出生于河北省容城县的一个中医世家。1954年考入北京公安学校,毕业后进入北京市公安总队工作;1969年因中医特长被选送进入北京军区总医院学习。自此王克勤集中全部精力勤于钻研医学,在历时八年融会贯通外科医疗技术之后,又将西医的先进诊疗技术和手段与古典中医有机结合起来,取得许多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历史上曾取得过辉煌成就,其漫长发展过程中于理论与临床方面积累和沉淀了一套完整的中医诊病、治病、养生经验,尤可大书的是其倡导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之上医诊疗观点,更是益于人类的独特文化智慧.为使其能更好地为当今人类健康服务,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基础、现代技术水平、当今人类生存生活环境、人们日益增强的养生意识等方面,分析中医学未来发展中诸多的利好因素与条件,旨在引导更多仁人志士推动传统中医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中医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是心理健康服务中的重要部分,挖掘我国传统中医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使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能更好的学习和传承。方法:对1979年至2008年间发表在文献中的中医心理治疗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和内容分析。结果:中医心理治疗理论包括形神一体观、系统整体的五志分脏论、情志致病;中医心理治疗方法中引用最多的是以情胜情法;中医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都来源于中医古籍,其中引用最多的是《黄帝内经》。结论:传统中医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还有待中医和心理学工作者联合进一步挖掘和整理。  相似文献   

10.
到炎黄国医馆采访,记者丝毫没感到夏日的炎热.体会到的是清爽和惬意.因为那里绿树成荫、环境幽雅.似乎是一座城市花园。据国医馆红外诊疗中心的金裕兴主任介绍;为继承和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瑰宝.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在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于1997年成立了炎黄国医馆.它是北京第一家中外合资高级中医医疗机构:该馆设于钓鱼台前门宾馆内.其前身为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周总理也曾在此短暂居住。在这里.交通便利而无车马之喧.与天安门广场一墙之隔.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传统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改革护理专业的中医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十分必要。教材的编写要改变医护不分的传统方法,应该突出中医整体观念与现代整体护理的关系;教学、临床实习也应以中医整体观为中心,提高学生临床整体护理能力,引导学生朝着素质化、整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优质中医医师资源的匮乏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制约了中医在世界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扩大中医的国际影响力,开发了专供中医诊疗的软件系统,以图片传输、视频连接、音频连接和脉搏信号传输等方式实现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并在切脉部分利用小波分解对脉搏信号进行去噪预处理,增加诊断的准确性,诊断结束后以文件传输形式实现诊断结果和处方生成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软件实现了预期功能,并具有强壮的用户界面;切脉部分对脉搏信号去噪仿真时,所得信噪比增益约0.47 dB.  相似文献   

13.
刘尊亮 《科技资讯》2012,(3):229-230
内窥镜是医学微创手术的首选设备,而基于自聚焦微透镜的内窥镜因能达到传统光学及电子内镜无法满足5mm以下管腔微创手术的要求,又可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痛苦和手术风险而成为内镜发展的主流趋势。利用0.1mm~3mm的自聚焦微透镜核心技术研制新一代超细内镜诊疗设备系列产品,其外径0.9mm~8mm,可作为妇科医生常规检查的新式武器——"看诊器",用于阴道、宫腔及输卵管疾病的无创及微创诊疗,是传统光学宫腔镜的升级换代产品,并可向血管、胆管、眼科等各种细小管腔疾病的微创诊疗产品延伸。  相似文献   

14.
民间确有不少一技之长的中医药人员,掌握着不少中医"绝活",创造了疗效独特的中医诊疗技术,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单方、验方,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此,中华中医药学会拟于200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第2届民间验方、诊疗技术学术研讨会",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中医二千年     
会心 《奇闻怪事》2011,(3):47-52,43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做斗争时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中医乃我国、“国宝”之一,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传统的中医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虽曾一度遭到来自民间和官方的冷落乃至贬损,但终因自身无法代替的优越性而巍然留存。中医在中国废止不了、消灭不了,相反还逼迫着中医界走出一条新路子:与西医取长补短,共同发展。1949年后的中西医结合即代表了这一方向。世界性中医热的兴起,预示着中医学的发展不可限量。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博大国学也让民族自豪感大度提升。重新思考,走近中医,我们领悟着新的健康理念:顺乎时令,追随自然,泰然处世,坦荡做人。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数学、生物学等传统科学先后被近代科学取代而成为历史,唯有中医一枝独秀,非但没有被西医淘汰,而且至今还保持着一定的生命力。然而许多西方科学家却并不承认中医是科学,否认了中医应有的地位。本文作者旨在通过对科学含义的阐释来说明中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1985年,国家最高领导层针对长期以来中医从属于西医的状况和学术界“西化”中医的思潮,明确提出了“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医不能丢”的明确方针。这是对1982年我国《宪法》中“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法定原则的重申,也是1991年我国制定“中西医并重”这一卫生工作方针的基础。其后,围绕中医为什么不能丢,为什么要中西医并重,中医是否会丢等等问题,学术界见仁见智,曾有过不少讨论。世纪之交,面对“振兴中医”的历史使命和“中医药日益走向世界”的明显历史动向,学术界依然疑团未释———既…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中国肿瘤诊疗与防控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肿瘤的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盘点了中国肿瘤诊疗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到现阶段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的进展;探讨了中国现阶段肿瘤诊疗及防控体系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加强预防及筛查的关注度与投入、规范肿瘤诊疗方案和质控、注重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和发展便捷医疗与智慧医疗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癌症诊疗一体化是集癌症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新技术。通过将具有肿瘤诊断和治疗功能的组分同时整合到一个纳米平台上,获得纳米诊疗剂,有望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精确定位、原位治疗,以及实现在治疗过程中的实时疗效监测与预后。本文概述了癌症诊疗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诊疗一体化在癌症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独特优势,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纳米诊疗剂,展望了癌症诊疗一体化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统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改革护理专业的中医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十分必要。教材的编写要改变医护不分的传统方法,应该突出中医整体观念与现代整体护理的关系;教学、临床实习也应以中医整体观为中心,提高学生临床整体护理能力,引导学生朝着素质化、整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