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以果蔬糊为原料制作的水豆腐的工艺参数及设备选型的设计进行了探讨,该工艺在传统水豆腐中添加新鲜的果蔬糊,并生产出营养平衡,色彩斑澜,增加人们食品的果蔬豆腐,一改北方水豆腐的单一乳白色,在豆腐家族中又增添了一系列色,香,味俱佳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惠更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51-18154
[目的]探讨大麦芽红提姜汁果醋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大麦芽、红提和姜汁为主要原料进行发酵生产复合果醋饮料,通过进行正交试验,分别确定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大麦芽红提姜汁果醋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糖度10.0%、红提汁的添加量10.0%、酒精发酵时间4.0 d、大麦芽粉的添加量5.0%;醋酸发酵的最佳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10.0%、初始酒精度4.5%、醋酸发酵温度32℃、醋酸发酵时间5.0 d。以10%酿制好的果醋,加入1.8%蜂蜜、0.2%甜蜜素、0.3%食盐和0.2%姜汁,混合调匀后制成高品质并富有特殊保健功能的果醋饮料。[结论]该产品酸度为1.78%,酸甜味适中,清凉爽口,具有红提的特有香味,各项指标符合果醋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生姜蛋白酶和生姜汁对猪肉嫩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生姜蛋白酶及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对其用量、pH值、预处理温度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生姜蛋白酶及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十分显著(P≤O.01),生姜蛋白酶最佳用量为O.01%,姜汁最佳用量5%,最佳pH都为7.O,最佳预处理温度生姜蛋白酶为300℃,生姜汁为40℃;并且生姜蛋白酶及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极为相似,可以证明,生姜汁对肉类的嫩化作用就是生姜汁中的生姜蛋白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姜汁和牛奶为主要原料,选取姜汁量、牛奶温度、白砂糖添加量和Ca Cl2添加量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通过姜撞奶凝乳后粘度测定和感官评价,对姜撞奶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姜撞奶最佳工艺条件为姜汁量6%、牛奶温度70℃、白砂糖添加量11%、Ca Cl2添加量0.015%,得到的姜撞奶色泽均匀,凝乳完全,香嫩口滑,姜味、奶味适宜,口感细腻。  相似文献   

5.
梨姜复合果酒制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开发梨姜复合果酒,提高我国梨资源的利用率,以梨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鲜姜,以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为菌种,发酵生产果酒,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等方法对果汁澄清工艺、果酒发酵工艺和勾兑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汁澄清工艺的最佳作用参数为1%果胶酶液用量0.12%,pH值3.5,作用时间45 min,温度42 ℃,此时果汁的透光率90.0%.最佳发酵工艺配方:接种量为0.12%,发酵温度为23 ℃,姜汁添加量为4%;混合勾兑的最佳配方:原酒70%~75%,鲜姜汁0.5~1.5%,含糖85~100 g/L.以最佳酿造工艺制成的梨姜复合果酒的酒体澄清透明,风味独特,典型性突出,理化指标和细菌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生姜汁对肉类致嫩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鸡肉、牛肉注入不同剂量生姜汁以及牛肉在姜汁液中浸泡的试验,初步探明生姜汁对肉类有明显的致嫩效果.在作用温度为65℃时,老龄鸡肌肉中姜汁注入量以0.005~0.01ml/g为宜,牛背长肌中姜汁注入量以0.02ml/g为宜,将牛背长肌浸泡于20%姜汁稀释液时也可达到嫩代目的.用生姜汁作肉类嫩化剂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成本低廉,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此项研究旨在利用营养丰富的乳清和药食同源的生姜为原料,开发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新型饮料-乳清姜汁发酵饮料。为饮料工业的发展开辟新领域。在研究中通过采用均匀设计的试验方法,对乳清姜汁发酵饮料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得出相关试验结论。其中碱性蛋白酶水解试验最优条件为,酶量为0.03%,pH值8.0,温度50℃,时间120min。乳清姜汁发酵试验最优条件为,乳酸菌种接种量为3%,乳清和姜汁的比例4:1,发酵时间5h。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兼具红枣、生姜味的新型姜撞奶,以红枣、生姜汁、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红糖、奶粉,以感官评分及凝固时间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红枣姜撞奶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红枣姜撞奶的优化配方为姜与水的比例为1∶2,姜汁添加量4%,红糖添加量6%,红枣添加量6%,奶粉添加量8%,冲浆温度75℃,此工艺感官评定分数为84.9分,凝固时间为(3.4±0.2)min,持水力为(10.95±2.36)%,酸度为(23.91±0.48)°T,菌落总数为3.0×102 CFU·mL-1, 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0.29±4.02)%。  相似文献   

9.
姜汁凝乳的制备工艺与凝乳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使牛乳凝固,以生姜、牛乳为主要原料,利用生姜中的某些成分促使牛乳凝固,制得姜汁凝乳。本文研究了姜汁添加量、冲浆温度、酸度和杀菌条件等对姜汁凝乳的影响,采用硫酸铵盐析法从生姜中提取了生姜蛋白酶粗提物,结果表明:姜汁添加量和温度是影响姜汁凝乳的关键外部因素,生姜蛋白酶提取物是凝乳促进物。  相似文献   

10.
以普通原浆啤酒为对照,在啤酒酿造过程中加入生姜汁提取液,添加量为麦汁体积的3%,经过低温发酵工艺后得到一种姜汁保健啤酒。该姜汁啤酒既有原浆啤酒的麦芽香味和营养价值,又能结合麦芽和酒花香气,具有独特的纯正口味,并具有生姜暖胃的保健功能,具有可观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大豆黄浆水处理过程中超滤膜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截留分子量和膜材料的超滤膜在超滤大豆黄浆水时的渗透通量、膜衰减系数、蛋白质截留率和总糖透过率,结果表明:PS-10膜是分离大豆黄浆水的适宜用膜。  相似文献   

12.
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防治大豆蚜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出安全有效地防控大豆蚜虫的方法,试验共设6个处理,各处理不喷施任何杀虫剂,研究了不同间作比例对大豆蚜虫数量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与早熟马铃薯以8:8比例间作对大豆蚜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且增产14.2%,其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3.
选取超市出售的几种豆制品,测定其异黄酮含量,了解豆制品中异黄酮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从豆制品干物质分析,豆腐丝中异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内酯豆腐,再者为北豆腐,豆腐干较少,豆腐皮和豆腐泡依次更少,总体在129.19~770.99μg/g之间。豆制品的制作工艺可能是造成异黄酮含量差异的原因之一。多数豆制品中染料木素含量高出大豆苷元含量数倍,推测大豆苷元在加工过程中,比染料木素更容易损失。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豆产业回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渐由传统的大豆出口大国转变为净进口国,继而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大豆产业发展道路曲折。目前,国内大豆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食用和压榨需求强劲,这与大豆生产不景气形成了鲜明对比。针对我国大豆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充分利用国产大豆的非转基因优势,依靠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提高国内大豆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重新振兴我国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SMV不同株系对大豆植株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病植株株高、株英数、株粒数、株粒重、百粒重等性状均变劣,产量降低。SMV不同株系间以及不同抗性品种间,单株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大豆多肽研究与开发:现状·问题·建议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阐述了大豆多肽的特性和应用,分析了大豆多肽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针对大豆多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豆多肽的研究与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宝清县大豆主栽品种合丰47、垦丰16、合丰42、合丰55,合丰50、黑农44、黑农46和合丰56的产量表现的基础土,进一步阐述了宝清县垄三栽培、小垄窄行密植和大垄窄行密植3种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及其选地与整地、平衡施肥、除草和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以期为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试了不同品种大豆叶片内氮素含量在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utsumura)发生期间的变化趋势,找出了大豆蚜发生量与叶片氮素含量的相关关系。建议把豆株叶片内氮素含量作为大豆蚜发生量预测预报的生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4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解吸性质,从中筛选出的AB-8型树脂为最佳的吸附解吸树脂,结果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吸附50mL的大豆异黄酮浓缩液,70%乙醇为解吸剂,解吸体积2BV时可以使富集与纯化后豆粕中大豆异黄酮洗脱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田间病害调查及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福建省毛豆疫病主要在闽南地区毛豆种植区发生,春植毛豆病害较重;4~5月份的降水量和雨日数是病害发生流行关键影响因素。毛豆连作地病害较重,毛豆品种间存在抗病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