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单侧下肢深部静脉血栓(DVT)的病人其对侧下肢无症状(DVT)的发病率是不确定的。抗凝剂治疗已知一侧的DVT时,未知的一侧也必须同时治疗。当抗凝剂治疗患侧下肢时,以同样的频率影响对侧下肢,患有癌症的病人处于发展成复发型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新血栓的产生对治疗有影响,抗凝剂的选择是受限定的。当病人的对侧下肢出现新的DVT形成的症状,并且在超声下检出DVT时,它是陈旧性的,还是在使用抗凝剂的过程中产生的,都不好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波深部热疗配合中药协定方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112例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波深部热疗配合中药协定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4%,对照组为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波深部热疗配合中药协定方治疗放射性肺炎有显著的疗效,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共6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后踝肱指数(ABI)及下肢血管相关指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下肢血管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ABI、足背动脉血流量及内径比对照组更高(P<0.05),但腘动脉血流量及内径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下肢症状及下肢的血液循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儿中11例为新隐球菌脑膜炎,3例为新隐球茵全身感染;13例给予抗真菌治疗,其中2例单用氟康唑(F1u),另11例用二性霉素B(AMB)或脂质体二性霉素B(L-AMB)联合氟康唑或5-氟胞嘧啶(5-FC),3例治愈。7例好转。结论:新隐球菌是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AMB联合5-FC或Flu是治疗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方案。  相似文献   

5.
动静脉瘘分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而外伤是后天性动静脉瘘的主要原因。外伤性动静脉瘘大多发生于四肢,尤以下肢多见,发生于身体深部特别是颈部的罕见报道。有资料显示外伤性动静脉瘘发生在下肢占41%,上肢占33%,其他部位(包括颈部、腹部)占26%。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外伤后左颈总动脉无名静脉瘘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15例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本组15例下肢DVT患者经过一疗程的中西药结合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下肢DVT在诊断和治疗上并非十分困难,关键在于及时诊断,早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会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中西药结合治疗是治疗早期下肢DVT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晶 《河北医药》2004,26(3):279-280
血栓性静脉炎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可累及任何部位的深静脉,而以下肢深静脉受累多见。近年来,介入溶栓再通技术已越来越引起重视。我科于1998年引进此项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即股动脉注射溶栓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此项技术成功的实施,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一类糖尿病患者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破坏的疾病.该病治疗困难,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昂贵,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1].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等治疗手段逐渐广泛应用.为探究PTA联合VSD对糖尿病足的疗效,笔者对7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并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董桂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03-190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下肢静脉病变,是临床上急需早确诊、早治疗的疾病,如未及时诊断与治疗,可使患肢残废,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DVT86例,旨在探讨CDFI在DVT诊断中的价值,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病(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 VTD)的原因,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病的高危因素是:盆腔恶性肿瘤,年龄大于45岁,血脂增高,血粘度增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等。治疗采用低分子右旋糖苷(低右)、丹参、尿激酶等。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对有下肢静脉血栓病高危因素的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应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足(DF)为糖尿病患者因伴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所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及深部组织破坏,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下肢血管缺血改变为DF患者足部溃疡及坏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目前常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同伴支持教育等方法进行治疗,但常规治疗疗效不满意,疗程长,患者截肢率高,因此需寻找新的治疗策略与方法~([1,2])。西洛他唑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据报道,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15%以上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糖尿病造成的截肢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重要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03年至今共收治18例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和肢体动脉栓塞(AE)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多普勒血流听诊器等无创检查手段早期发现并给予溶栓、抗凝及取栓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相似文献   

14.
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淑娟  杨敏慧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705-1705
静脉血栓是由于手术、外伤、制动、妊娠等导致血液淤滞与血液凝固性增高而引起,血栓形成一般发生在深部静脉易造成肺栓塞。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药物溶栓、抗凝治疗和手术治疗。现将我科2002年以来的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药物局部治疗、抗凝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曹会超  李鹏 《贵州医药》2023,(3):357-358
目的 探究早期运动康复锻炼联合物理治疗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再予以早期运动康复锻炼指导,两组患者均治疗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下床行走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肢负重时间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测评下肢运动功能(FMA)、膝关节功能评分(HSS)、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肢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SS、FMA、Harri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早期运动康复锻炼联合物理治疗可有效缩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促进下肢相关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且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是适合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EECP+常规对症治疗,n=100)和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n=100),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下肢血管功能(ABI、血管狭窄程度、症状和血清VEGF水平)的改善.结果 研究组患者给予EECP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其ABI评分明显提高[(0.97±0.11)比(0.73±0.20),B=0.04]、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减轻(P=0.02)、下肢症状得到有效缓解(P=0.02)、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2.357±0.745)比(1.021±0.406),P=0.01];而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的ABI评分[(0.97±0.11)比(0.71±0.09),P=0.02]、下肢血管狭窄程度(B=0.01)、下肢症状(P=0.02)均较对照组患者得到明显的改善,血清VEGF水平也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2.357±0.745)比(0.998±0.438),P=0.01].EECP治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下肢肿胀不适、皮肤局部破损和一过性的心率过快或过缓,对症治疗后均可有效缓解.结论 增强型体外反搏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我院采用一次性大剂量局部浅静脉加压推射尿激酶(UK)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诊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中抽取82例作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法予以分组,对照组(n=41)单纯应用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n=41)则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下肢动脉血液流速。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7.56%,下肢动脉血液流速是(63.25±7.45)cm/s;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75.61%,下肢动脉血液流速是(54.84±8.04)cm/s;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下肢动脉血液流速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下肢冷感等症状,并加速其下肢动脉血液流速,可借鉴。  相似文献   

19.
侯澎  谷岩  孙涛  宋冰  郝明利  陈宝公 《天津医药》2004,32(10):641-64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下肢静脉疾患之一,多发于老年体弱、骨折和久病不起者。轻者表现为患肢肿胀,色素沉着,重者溃烂,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由于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PE)导致患者猝死。笔者重点讨论放置下腔静脉滤过器(Interior Venacava Filtor,IVCF)治疗DVT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3年2月~2005年2月收治的50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计62条患肢)采用缝扎术治疗,并对其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出现皮下硬结,其余顺利康复。结论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疗效确切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