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五常法”( Seiri,Seilon,Seiso,Seikelsu and Shilsue,5S)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应用“五常法”原理,对手术室骨科专科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管理,规范了手术室护士言行和技术,手术物品准备与放置统一标准,形成专科护理准则(标准),并设立五常组和对照组,观察五常法应用效果.结果 五常组器械准备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贵重仪器使用管理完好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五常法能改善手术室的工作方法和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五常法用于手术室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提高手术室护理及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方法 :应用“五常法”原理 ,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改进 ,设计了流程图 ,规范了手术室护士言行、技术、手术物品准备与放置标准等。从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推进 ,形成专科护理准则 (标准 )。结果 :器械准备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贵重仪器使用管理完好率、手术科室及病人满意率五常组均高于常规组。结论 :五常法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及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方法:应用“五常法”原理,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改进,设计了流程图,规范了手术室护士言行、技术、手术物品准备与放置标准等。从形式化一行事化一习惯化推进。形成专科护理准则(标准)。结果:器械准备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贵重仪器使用管理完好率、手术科室及病人满意率五常组均高于常规组。结论:五常法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五常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五常法"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日常管理中,按照"五常法"原理,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通过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P值均<0.05).结论在门诊手术室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纸塑包装袋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常规器械物品采用双层平纹棉布包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不常用的根据器械物品的大小和性能不同,选择规格不同的纸塑包装袋和灭菌方法;对照组术前所有器械物品均采用双层平纹棉布包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2组分别进行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600例腔镜手术的临床实践证明,观察组术前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好率98.1%和护理质量满意度96.2%较对照组的88.3%和84.8%显著提高(P0.0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纸塑包装袋的运用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保障手术安全,降低手术室管理风险,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下无缝隙护理对泌尿外科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管理,观察组实施思维导图引导无缝隙护理。比较2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手术效率、手术室管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医生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器械灭菌合格率、器械清点正确率和急救物资完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泌尿外科手术室中实施思维导图引导无缝隙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手术室腔镜管理中的细节管理措施,旨在分析减少腔镜损坏的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手术室自2015年1~3月实施的1200台手术为观察组,对手术室的腔镜器械进行细节管理,将2014年10~12月的1200例手术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手术在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及器械准备差错的发生率等方面与细节管理实施前的1200例手术进行对比,同时观察进行手术的医师对于细节管理实施的满意度.结果 细节管理实施前后,两组手术在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及器械准备差错的发生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通过对术中腔镜进行有效的细节管理,可显著提高手术中的护理质量,提高手术腔镜器械的完好率及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有效降低器械准备差错的发生并显著增加手术医师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因此,细节管理在手术室实施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口腔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口腔科门诊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然后严格按照五常法相关要求执行各项规定以及护理管理对策。比较五常法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后,诊室环境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器械准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仪器性能完好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五常法实施前(P0.05)。结论:在口腔科门诊积极实施五常法,可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水平,有助于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对于促进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五常法”加强手术室物品的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五常法”(Seiri,Seilon,Seiso,Seikelsu and Shilsuke,5S)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手术室物品的管理中采用“五常法”管理,并比较实施“五常法”前后手术室物品管理的质量。结果实施“五常法”前后,手术器械和物品准备完好率、仪器使用管理完好率、医务人员及患者满意率等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五常法”具有简单、实用、高效的管理特点。它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物品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4月~ 2012年4月实施的1000台手术,对其进行细节管理,并从器械完好率、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以及器械准备差错发生率3个方面与实施前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手术医师对护士实施细节管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前后,器械完好率、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以及器械准备差错发生率以及医师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室的腔镜器械以及护理人员实施细节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使手术医师的满意度明显增加,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结合精细化流程管理对介入手术室仪器设备完好率、手术效率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介入手术室实施传统化管理,设为对照组; 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介入手术室实施追踪方法学结合精细化流程管理,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仪器设备完好率、器械准备差错率、清洗消毒合格率、术前准备时间、医院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仪器设备完好率、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器械准备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空气质量合格率、消毒行为合格率、污染物处置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前准备时间快于对照组(P 0. 05),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追踪方法学结合精细化流程管理可保证介入手术室仪器设备完好备用,缩短手术准备时间,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五常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五常法”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日常管理中,按照“五常法”原理,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通过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 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P值均〈0.05)。结论 在门诊手术室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五常法"在门诊口腔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原理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改进,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口腔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急救物品完好率,无菌物品合格率,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口腔器械准备完好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结论:"五常法"的应用提高了门诊口腔科的护理管理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科室形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五常法”应用在外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于外科门诊手术室的管理中,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对外科门诊手术室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外科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结论:在外科门诊手术室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5S"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应用"5S"法的原理,制定审核表,对手术室的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比较实施"5S"法前后手术室仪器管理的效果。结果实施"5S"法后,仪器设备的准备完好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取物品和补充物品所需时间较实施前也相对减少,手术科室的医务人员及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5S"法管理,能使手术室仪器得到有效管理,减少故障率并方便使用,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5S管理法在鼻内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6年6月—2017年2月行鼻内镜手术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12月行鼻内镜手术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手术器械采用常规法管理,观察组采用5S管理法。对两组术前物品准备时间、术中器械寻找时间、护理配合熟练度和医生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前物品准备时间和术中器械寻找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1),护理配合熟练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将5S管理法应用于鼻内镜手术中,可以明显减少护士术前物品准备时间和术中器械寻找时间,增强护理配合熟练度,满足手术医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医生满意度,培养护士的良好品质和工作习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手术前物品准备流程再造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7月的手术备物作为传统流程组,将2013年8月~2014年1月的手术备物作为流程再造组。比较两组日均手术量、手术物品准备齐全率、巡回护士进出手术间次数、手术医生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手术前物品准备流程再造实施前后手术物品准备齐全率、手术医生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实施后效果明显好于实施前(均P0.05);日均巡回护士进出手术间次数实施后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手术前物品准备流程再造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展手术室物品信息管理和专病手术培训对心脏搭桥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医院80例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9月—2018年12月心脏搭桥手术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延续原有手术室护理;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心脏搭桥手术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手术室物品信息管理和专病手术培训。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护理风险发生率,调查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理论与技能考核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后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手术室物品信息管理,定期组织专病手术培训,对提高心脏搭桥手术质量和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手术室及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方法:应用"五常法"原理,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改进。结果: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合格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五常法"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手术室岗位管理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实施手术室岗位管理。比较两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分、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医生和护士对手术室岗位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手术用物正确率、贵重仪器设备完好率、执行手术患者核查流程正确率、手术体位摆放合格率、服务态度的质量评分每项均高于95.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术前访视讲解、各项指导工作、护士服务态度、入室护士接待、服务持续性的满意度每项均高于90.0%,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医生对物品准备、体位摆放、无菌操作、接待患者、在位率的满意率均超过95.0%,对照组的医生满意度超过60.0%,显著低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护士对绩效分配、接班模式的满意率均高于95.0%,对照组高于50.0%,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岗位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医生、护士对手术室岗位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可以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