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件新生事物 ,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和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刘燕 《医学教育探索》2006,5(2):105-106,174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此项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文对这些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法学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三条措施,即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确保困难学生贷款权的救济和设计合理的国家助学贷款程序。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 ,它是一种运用经济手段资助高校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各个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 ,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 ,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加速人才培养 ,保证经济困难学生得以继续深造学习的重要措施 ;党的十六大把“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的工作写进了工作报告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因此 ,提高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认识 ,探讨如何搞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现状从 1 998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共同研究 ,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到 1 999年在北京等 8个城市进行试点 ,再到 2 0 0 0年在全国全面铺开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开展 5年时间。据初步统计 ,载止 2 0 0 2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包括高职生 )在校生人数达到 90 0多万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有 2 1 0多万人 ,约占在校生的 2 3.33% ,特别困难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试析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多数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左右。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不仅解决了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同时也推进了高校管理方面的改革。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情况仍不尽如人意,使助学贷款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当前助学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1·1制度安排的缺陷在助学贷款运行的第一阶段,这一制度安排的缺陷比较明显。助学贷款对学生、学校和国家有益,商业银行却承担了国家助学贷款数额小、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带来的高交易成本、管理成本以及贷后很高的追偿成本和违约损失,承担了助学贷款资金的机会成本,成为…  相似文献   

5.
妥善处理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是关系到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加大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高校普遍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国家奖助学金为主导,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多元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进一步扩招的情况下,为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使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助学贷款促进学生进一步树立节俭意识,有利于他们良好品行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助学贷款是我国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的主力政策。我国普遍出现贷款还贷难的问题,助学贷款风险日益突出。本文拟从政策定位、运作资金、运作者、还贷机制以及法律规范等方面分析造成助学贷款困难的原因,探讨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1]。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2]。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  相似文献   

9.
以商业银行主管为贫困学生实行助学贷款.在上海刚刚起步,这种新型的助学方式为高校运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解决办学困难提供了一条新路.本文分析了在上海医科大学实行助学贷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建议由国家设立专门的学生贷款管理系统,减少管理环节,实行在原籍找担保人,降低贷款利息,延长贷款偿还期.建立安全预警系统,使助学贷款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是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广开学路,多种形式发展高中后教育,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的一种新形式,它是以学校办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宽进严出、教考分离为特点的全日制高等学校教育。今天它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国家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邓小平理论概论”作为高等学历文凭国家考试课,是所有专业学生第一学期必考课,能否通过,对所有学生今后的学习影响重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学生的第一门“信心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