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并非少见病,且与胃食管返流,食管裂孔障碍有一定关系。我院从1992年~1994年经钡气双重低张造影及多体位观察,且有完整资料确诊的26例。从某些病例短期追踪多次复查对比,可见该病从胃食管返流,食管裂孔障碍逐渐发展成为滑动性食管管裂孔疝。在26例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治疗中通过生活调理,用药物保护食管胃粘膜,止酸、抗炎,加强胃肠动力后,大部分病例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但药物不能使疝囊永久消失。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滑动性食管裂孔疝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裂孔疝 (Hiatushernia)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是指部分胃囊经膈食管裂孔而进入胸腔的疾病。临床表现有胸骨后烧灼感、反胃、呃逆、咽下困难 ,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本病由于胃内容物反流易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临床上食管裂孔疝虽然分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食管旁裂孔疝、混合性裂孔疝 ,但是最常见的是滑动性食管裂孔疝 ,约占食管裂孔疝的 85 %~ 90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 2 1例。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来自门诊及住院病例共 2 1例 ,其中 ,男性 9例 ,女性 12例 ,年龄 18- 70岁 ,平均年龄 36 .5岁 ,…  相似文献   

3.
<正>食管裂孔疝是指胃的一部分(或全部)经膈食管裂孔突入纵隔或胸内而言。一般食管裂孔疝分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食管旁疝和混合性食管裂孔疝三大类。我院外一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食管裂孔疝17例,经过适时的手术治疗和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食管裂孔疝是指部分胃组织通过膈食管裂孔凸入胸腔,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是食管裂孔疝最常见的类型,对于此病目前尚无诊断的金标准,易于误诊或漏诊,大多通过食管造影检查或结合胃镜检查来明确诊断,为提高对食管裂孔疝X线征象的认识,探讨X射线检查对其的诊断价值,现做一回顾性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5.
食管旁迹是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一种,较滑动型食管裂孔迹少见。我科从1993~1998年3月共收治6例,均手术治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共6例,男2例,女4例,年龄49~68岁,病史1个月~10年,5例有烧心返酸病史,其中2例有呕血史,1例医原性食管旁迹系入院前2年在他院行"食管裂孔庙"修补术后形成,I例伴发贲门腺癌行胃大部和食管部分切除及食管胃吻合术,其余5例均行贲门斜行套叠术,术后天并发症治愈出院,除伴发贲门癌的1例外,其余5例病人术前术后均行食管压力测定和24/]'时PH值监测。术后证实不复存在胃食管返流。2讨论食管旁迹…  相似文献   

6.
食管裂孔疝(hiatus hernia,HH)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胸腔所致的疾病,为膈疝中常见的类型。以往诊断主要依靠X线钡餐造影,随着胃镜检查技术的普及,胃镜下诊断HH也逐渐增多。现对我院2002年9月-2004年9月胃镜诊断的52例滑动性HH结合临床、胃镜下特点及X线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食管返流患者采用西沙必利及胃复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75例胃食管返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胃食管返流患者,采用胃复安治疗;观察组4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采用西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沙必利治疗胃食管返流患者,与胃复安治疗对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滑动性食管裂孔疝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简称滑疝,下同)常继发食管反流或反流性食管炎而出现症状。此病过去少见,估计是诊断问题,可能有不少病人被误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而长期拖延。近年来,由于采用了 X 线诊断滑疝的方法和纤维光束食管镜检查,滑疝、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率有明显提高。据文献统计,所有钡餐检查  相似文献   

9.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与胃镜表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与胃镜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 923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中选取62例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且胃镜检查结果阳性(EE)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脾胃湿热证24例:EE分级在Ⅱ级以上;寒邪客胃证5例:EE分级为Ⅰ级;肝胃不和证12例:除EE表现外,多伴胆汁反流;脾胃虚弱证17例:EE分级在Ⅱ级以上,伴贲门松弛或食管裂孔疝;痰瘀互结4例:EE分级在Ⅲ级以上,伴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各种证型的胃镜表现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自1996年8月以来,笔者应用自拟降逆和胃汤治疗胃性哮喘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中门诊18例,住院12例;病程半个月~8个月;年龄最小26岁,最大52岁;男性19例,女性11例。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6例,无哮喘、个人及家族过敏史14例。全部患者均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热感或上肢部疼痛,其中24例夜间发作性咳嗽伴哮喘,6例进食酸性食物或饮料诱发哮喘。胸部X光片显示,14例肺纹理紊乱,其他均正常。食管钡餐造影:15例食管炎,6例食管裂孔疝。胃镜检查:9例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并伴有胃液食管返流。全部病例均曾用抗酸剂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50例纳入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辨证治疗.主要药物:半夏、黄连、干姜等,按肝胃气滞、寒邪犯胃、胃热炽盛、食滞胃肠等证型辨证加味治疗.结果:治愈27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6例.结论:半夏泻心汤辨证治疗胃食管返流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和降汤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2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降汤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29例潍坊市中医院(261041)魏承昌关键词和降汤,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疗效观察自1993~1995年,运用和降汤治疗胃一食管返流性疾病29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9例均系门诊患者,男13例,...  相似文献   

13.
胃苏冲剂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37例闫继勤张关生赵德利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271600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3年10月~1995年12月用胃苏冲剂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21~69岁,平均45.5岁。病程半月~...  相似文献   

14.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是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至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炎性病变,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主要症状为反流、返酸、烧心、胸骨后痛、吞咽疼痛、发噎感等。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联合促胃动力药(西沙必利)治疗40例反流性食管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多认为导致该症状的主要原因是抗返流机制出现异常、食管对返流物清除出现障碍、胃十二指肠的正常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及食管黏膜屏障发生损伤等[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0月咳喘专科门诊的64例胃食管反流相关哮喘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2例,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射干麻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支气管哮喘控制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及FEV1。结果: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哮喘控制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治疗组支气管哮喘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有较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影响。方法:将62例新生儿胃食管返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在一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一般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体位护理,观察两组治疗3 d后呕吐发生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3 d后在呕吐发生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胃食管返流患者的体位护理能明显减少其呕吐发生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怎样辨治反流性食管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答:反流性食管炎系由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炎性改变,表现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等病理变化。主要由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不全引起。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胃炎,妊娠后期腹内压增高,大量腹水等易并发本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进食后、前屈体位或剧烈运动后出现胸骨后烧灼感,甚至向颈部等处放射。与此同时有反胃症状,酸性液体或食物反流至咽部或口腔。后期由于食管疤痕形成导致食管狭窄而出现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返流病(GERD)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中由于酸(碱)返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破损引起返流性食管炎(RE)而就诊者尤为多见。RE目前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的热点。笔者于2005年12月-2007年10月采用辨证治疗返流性食管炎40例,疗效较好,并与用西药治疗的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食管裂孔疝的不同中医临床证型舌象与内镜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舌象及胃镜像进行分析、观察。结果:6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中,不同舌色组的食管反流、胆汁反流程度整体比较各组无统计学差异;不同舌苔组的食管反流程度比较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食管反流和舌苔具有相关性,其中薄白苔组与黄腻苔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spearaman相关分析,r=0.571,P=0.00﹤0.05,表明两组呈中度正相关性;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无相关性。不同舌苔各组间胆汁反流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的不同中医临床证型舌象与内镜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提供新的客观化指标,提高了对食管裂孔疝中医辨证治疗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