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新中成药设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中成药研制工作中,应强调选题与设计,以指导制备工艺等实验研究,既要符合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用药要求,又要达到现代中药新药研究技术水平,应以“理、法、方、药、剂、工、质、效”八字为纲,进行慎重选题,周密设计,再施认真的实验研究,从而提高中药新药的研制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中医药报》2020年3月13日讯: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为主线,对用于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的推荐中成药,用于临床治疗期的基础方剂、推荐处方和中成药相关专利信息进行分析,阐述推荐处方和推荐中成药的专利技术路线,为中医药科研人员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报告统计,与抗病毒相关的中药专利申请共508项,在508项申请中,组合物占比62.9%,说明组合物发明是中药领域研发和保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古方剂是对中医传统知识传承的载体,也为中药新药以及中成药研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文章对白头翁中成药以及古方剂进行统计,并对白头翁中成药研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古方为基础的中成药研发思路,从而为白头翁中成药进一步开发与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古方尤其是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的研发,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建立证型评定量表,病证结合,以证为主,采用中成药为对照,疗效重在证,而且中医药的毒副作用指标必不可少,在取得疗效的基础上,研究中医药的机理,结合现代医学的生理、生化指标,开发出对病、证均有更好疗效的新型中成药。以此推动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继而带动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继承中医药传统,保持和发挥本单位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冬梅教授从事医疗机构制剂研发工作近二十年,对临床应用安全、疗效确切的协定处方,按照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究有关规定,在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制剂稳定性、药效学和毒理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研究,保证了中药制剂的安全、有效和稳定。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研发,填补了中成药在应用方面的不足,得到了患者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医对糖尿病的致病机理的认识,从处方组成、适应症定位、剂型及剂量等方面对我国现有糖尿病中成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防治糖尿病中成药的开发应发挥中药的优势,重点应放在防止慢性并发症方面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7.
论述中药民族药新药研发中选题依据,选题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中药民族药处方需满足的基本条件以及处方的来源,为中药民族药新药研究开发选题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处方是中医药临床辨证施治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中成药二次开发的基础。对处方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其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机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目前,尚未有关于中成药二次开发中处方基础研究的方法与体系的系统论述。该文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组方研究技术体系,以中药“组分结构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提出“处方分析、物质基础筛选、物质基础解析以及物质基础优化与验证”4步处方研究技术体系,系统分析了中药组方饮片、组分、成分3个层次上符合整体药效的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并引入了组方优化、重构的理念。该技术体系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新的技术与方法探寻符合中医药整体观的组方物质基础、处方重构研究思路,为中药复方二次开发以及产业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析糖尿病中成药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对糖尿病的致病机理的认识,从处方组成、适应症定位、剂型及剂量等方面对我国现有糖尿病中成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防治糖尿病中成药的开发应发挥中药的优势,重点应放在防止慢性并发症方面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0.
梁群欢 《中药材》1993,16(12):38-39
本文从中药厂研究部门的角度,浅谈中成药研制中的科研选题。从新药审评有关新药(中药)的分类,到基本情况调查、临床疗效的核实、处方组方的分析、必要的拆方试验、剂型与剂量、新药的命名等阐述新的中成药科研选题的构思。  相似文献   

11.
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取“降维降阶”、“升阶升维”的研究思路,既排除非关键因素的干扰,又能真实反映证候的复杂程度,是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可行途径。借助古代大型医案数据库,对部分证候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国际通用的SAS6.12统计软件中的非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变量,最终获得回归方程数学模型,表达为logit(p)=α+β1X1+β2X2+…+βmXm°通过该模型的运用和统计数据结果的分析,对具有诊断意义的证候内容进行规范化研究,为证候诊断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喜树叶中碱法提取喜树碱新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洋  于涛  张玉红  祖元刚 《中草药》2001,32(10):882-884
目的探讨以喜树为原料提取喜树碱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均匀试验设计法.结果确定了以稀NaOH溶液为溶剂提取喜树碱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溶剂浓度为0.3%,提取时间为3 h,NaOH溶液用量1 6 mL/g原料·次.结论首次研究了以稀NaOH溶液为喜树碱提取溶剂,从很少被利用的喜树叶中提取喜树碱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喜树叶的喜树碱提取率达到0.1%以上,是一个较好的喜树碱提取原料.利用此方法提取喜树碱生产成本低、提取率高、防火等级低,是相对于乙醇提取更为优秀的喜树碱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丁选胜  戴德哉  汤晓赟 《中草药》2004,35(2):156-158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配伍条件下钙离子含量变化,探讨人参白虎汤配伍规律。方法 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人参白虎汤中各单味药物及不同配伍组别和全方中钙离子含量。结果 单味药物中,仅石膏和炙甘草中含有钙离子;当石膏与其他药物配伍合煎后,钙离子含量提高;在保持原方配伍比例条件下,全方中的钙离子含量高于其他配伍组别。结论 石膏与其他药物配伍合用后,钙离子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离子交换树脂对三七叶总皂苷的脱色精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云鸽  施荣富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0):2320-2323
目的: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脱色,精制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得到的三七叶总皂苷。方法:静态吸附筛选适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动态吸附流出曲线比较了2种阴离子交换树脂(D296,Dt)的脱色性能;固定床柱操作方式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串联进行平行脱色实验。结果:Dt树脂的循环使用性能好,对三七叶总皂苷的脱色率近90%,获得品质好含量高的三七叶总皂苷产品。结论:离子交换树脂法脱色工艺,适用于精制三七叶总皂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配伍条件下药液中钙离子容出量变化,探讨白虎汤的配伍规律。 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白虎汤中各单味药物、不同配伍条件下药液中钙离子溶出量。 结果: 各单味药物中均含钙,其中石膏含钙量最高,其次为知母和甘草,粳米含钙量最低。石膏与甘草配伍能增加药液中Ca2+溶出量,石膏与粳米配伍对药液中Ca2+溶出量影响不大,石膏与知母配伍可降低药液中Ca2+溶出量,全方配伍条件下药液中Ca2+溶出量增加。 结论: 这充分的体现了中医方剂组方原则,石膏为君药、知母为臣药发挥解热作用,甘草为佐药,抑制了部分知母对石膏中Ca2+溶出的负面作用,加强了君臣药的解热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中药配伍有其规律性和合理性,这对进一步研究中药矿物药物在复方中药理作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伸筋易骨法对L型钙通道活性及软骨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影响探讨伸筋易骨法防治膝骨性关节炎(KOA)的力学-生物转导机制。[方法]将50只日本大耳白兔编号并随机分成5组,观察组、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假手术组各10只,采用改良的Hulth造模法模拟应力失常诱导的KOA模型,观察组以伸筋易骨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各组原代软骨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运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软骨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密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原代软骨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软骨细胞内L型钙通道电流密度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伸筋易骨法上调细胞表面L型钙通道活性,增加软骨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发挥促软骨细胞合成代谢的作用,该机制可能是推拿手法或同类物理治疗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范云鸽  施荣富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0):2320-2320
目的: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脱色,精制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得到的三七叶总皂苷。方法:静态吸附筛选适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动态吸附流出曲线比较了2种阴离子交换树脂(D296,Dt)的脱色性能;固定床柱操作方式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串联进行平行脱色实验。结果:Dt树脂的循环使用性能好,对三七叶总皂苷的脱色率近90%,获得品质好含量高的三七叶总皂苷产品。结论:离子交换树脂法脱色工艺,适用于精制三七叶总皂苷。  相似文献   

18.
离子对反相HPLC法测定10个产地莲子心中莲心碱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寿国香  刘冰  周立红  周军 《中草药》2001,32(11):989-991
目的 建立用离子对反相HPLC法测定莲子心药材中莲心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选用ODS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辛烷磺酸钠-乙酸钠(55:45:0.6:10mmol/L:5mmol/L),检测波长282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结果 莲心碱在0.005-0.146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1.21%(n=6)。结论 该法准确,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莲子心药材中莲心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配伍条件下药液中钙离子(Ca2+)溶出量变化,探讨麻杏石甘汤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EDTA直接滴定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中各单味药物、不同配伍条件下和不同浸泡和煎煮时间药液中Ca2+含量。结果:各单味药物中均含钙,其中石膏含钙量最高,其次为麻黄和甘草,杏仁含钙量最低。当石膏与其它药物配伍合煎后,药液中Ca2+溶出量除石膏与甘草配伍略微增高外,其余各组均降低。各单味药和复方药液中Ca2+含量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增加,随煎煮时间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但复方实测药组液中Ca2+含量随煎煮时间延长而降低的较为缓慢,石膏和复方理论组药液中Ca2+含量下降迅速。结论:除石膏与甘草配伍能增加其Ca2+溶出量外,其余双味药味药、三味药和复方配伍均可降低石膏Ca2+溶出量。增加浸泡时间可使药液中Ca2+溶出量增高,增加煎煮时间并不能使药液中Ca2+含量持续升高,反而在达到峰值后随煎煮时间延长而降低。石膏与麻黄、杏仁、甘草复方配伍意义并不在于增加药液中Ca2+含量,而是可使药液中Ca2+含量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中药在心肌细胞离子通道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涵怡  成建华 《中草药》2007,38(3):460-463
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和特色医学,现今已有多种中药被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而且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代研究认为,这些有心脏保护作用的中药其作用的靶点主要在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上,与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相比,其具有作用温和、易于组方调控的优点,且临床一直未发现有肺纤维化、甲状腺功能紊乱等副作用,因此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