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浙江省机动车主要污染物减排是"十二五"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成国家下达的机动车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根据浙江省机动车保有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现状,预测"十二五"期间机动车增长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着重分析影响浙江省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关键因素,并从淘汰"黄标车"、提高油品质量和加强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减排对策,分析浙江省机动车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可达性。  相似文献   

2.
对照《晋城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SO_2减排要求,以2010年排放基数预测晋城市2011年-2015年SO_2新增量,结合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工程减排分析可达性。依据预测减排能力,倒逼重点涉污行业发展步伐,确保《晋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防治"十二五"规划》SO_2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实施污染物总量减排是中国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重大举措,“十二五”后期仍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内容,为此科学分析和制定有效的减排对策措施意义重大。通过总结广西“十二五”前三年总量减排工作现状及实施成效,从大气污染物减排、城镇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减排对策建议:第一,突出污染减排倒逼作用;第二,严格环境准入;第三,狠抓大气污染物减排;第四,加强环保基层能力建设;第五,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龙泉驿区"十二五"期间总量减排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龙泉驿区"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思路及对策,具体从推行总量前置、试行排污权交易、加大减排项目实施力度、多元化环保投资机制等四个方面推进总量减排工作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将农业源纳入总量控制范畴。宿州市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约占全市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因此加强农业源减排势在必行。研究全市农业源减排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对策与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建立减排体系 有效落实控制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仍将快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耗仍将持续增长,环境压力巨大,为有效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两项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需建立科学的总量减排体系,有效体现总量减排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职能和作用。笔者结合"十二五"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研究及总量  相似文献   

7.
围绕《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初步拟定的"以改善质量为目标,以削减总量为手段,以防范风险为实务"的总体思路,在水环境方面初步提出:①以人为本,防治饮用水源地的环境污染,确保群众的饮用水安全;②突出河流休养生息理念,继续推进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③继续强化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降低污染负荷;④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监管,严格控制水污染物超标排放;⑤创新水环境管理思路的主要工作任务。大气环境方面初步提出:①继续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②逐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③加强区域性大气污染控制;④继续加强工业大气污染源防治的主要工作任务。通过对水和大气两大环境因素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初步探究,对"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编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系统分析了沈阳市二氧化硫排放现状,找出沈阳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中存在的指标分配不合理、减排经济成本巨大、配套政策措施缺失等问题。通过研究国家下达的污染减排行政目标、区域二氧化硫大气环境容量及沈阳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脱硫治理技术开发与推广、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沈阳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对策,以促进实现沈阳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9.
火电行业"十三五"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情景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电行业是总量减排的重点行业,也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削减量的首要贡献者,其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抵消了其他行业的排放增长,为"十二五"全国减排任务的完成做出了重大贡献.本研究在火电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火电行业技术政策措施要求,对火电行业"十三五"新增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并设置基于技术可行、排放标准以及超低排放三套减排情景,测算"十三五"减排潜力,评估火电行业"十三五"减排空间,对全国及各省火电行业减排形势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12,(1):115-117
《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发布 浙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了《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生态文明水平明显提高。《规划》围绕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提出了持续深化污染减排、着力改善环境质量、严格防范环境风险、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健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涵盖了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领域。《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核与辐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八大重点工程,并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等方面设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凤城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压力依然巨大,相关部门对总量减排工作认识不足,缺乏减排项目和技术支撑,政策和保障措施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对主要污染物总量采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的方式,同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2.
左华  康广凤 《环境科技》2008,21(2):20-23
在分析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采用产污系数法和排放强度法2种方式,科学分析和定量预测了青岛市未来3年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趋势和新增量,从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治理、监督管理3个层面合理分析了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将减排目标层层分解,并结合主要污染物存量、新增量,对未来3年中青岛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从电力行业“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及其成效来看,现行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减排措施很难实现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本研究构建了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当量(APeq)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力行业技术减排措施和结构减排措施进行成本-效果评价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末端治理措施在削减某一特定污染物的同时,由于耗能增加可导致其它污染物的排放上升;以节能为主的技术减排措施、前端和生产过程控制措施,以及以新发电技术替代为主的结构减排措施可以实现SO2、NOx和CO2的协同减排,且减排潜力较大.此外,本文还在单位(边际)污染减排成本核算与污染减排潜力估算的基础上,绘制出适合中国电力行业的SO2、NOx、CO2和APeq减排路径图,以协助决策者制定适宜的减排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日益严重,迫切需要明晰的控制技术路线指引。本文尝试将情景分析技术应用于区域复合污染控制方案制定中。建立了包括确定主题、驱动力筛选、驱动力预测、排放量预测和情景构建等步骤的情景设计方法。并利用本文建立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在构建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主要驱动力与压力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驱动力预测、构建基线情景和控制情景的方法。讨论了在制定区域协同控制方案过程中,确定满足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的分区减排原则,并提出实现区域协同控制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控制目标的分区削减方案情景设计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的日益深化,寻求能够同时削减温室气体和局地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措施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过去的减排工作经验教训表明,单一的末端治理措施难以实现多污染物控制目标。文章以我国钢铁行业为例,在协同控制理念指导下,构造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当量指标APeq评价某项技术措施对SO2、NOX和CO2的综合减排效果,并针对APeq、SO2、NOX、CO2,基于单位(边际)污染物减排成本和减排潜力估算,讨论协同控制分析方法和技术措施减排路径。结果表明,相比末端控制技术,前端和过程控制技术可实现3种污染物协同减排,因而单位(边际)污染物减排成本较低,优先度排序靠前,而末端治理措施缺乏协同性,单位(边际)污染物减排成本较高,优先度排序靠后。仅靠前端和过程控制措施,NOX减排目标能够实现,而SO2、CO2和APeq减排目标则难以实现,尚须实施部分成本较高的末端控制措施,或借助结构调整和规模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十二五"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二五"期间,沈阳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污染减排压力越来越大,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困难重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境外环境影响和区域性污染日益增加等多重压力,该期间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实现生态市建设和国家环境建设样板城建设目标,对此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是优化发展、源头控制、未端治理、...  相似文献   

17.
总量减排已成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十二五大气污染物减排指标,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情况。从全省、区域、行业等多角度展开研究,以期弄清黑龙江省大气环境中两项减排指标的排放现状。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views quantitative assessments of uncertainty in level and trend in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The reported uncertainty in the total emissions of high-quality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ranges from ±5–20% in studies of five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The differences in uncertainty are, in particular, due to different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uncertainty in emissions of nitrous oxide from agricultural soils. The fraction of CO2 in the inventory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uncertainty. The uncertainties in trends are about ±4–5 percentage points for those countries that have made estimates. High uncertainties of emission levels indicate potential for improvements and, consequently, recalculations. Recalculations will reduce uncertainty, but might also cause practical problems. A high uncertainty in the emission level for large emission sources may be an obstacle for assessing cost-effective reduction strategies as well as for designing effective systems of emission trading. This could imply that the more uncertain emission sources should be excluded from emission trading. Alternatively, subjective uncertainty estimates may be expressed in terms of an economic risk of recalculation. The latter system may allow a market-based encouragement to reduce emission uncertainty. Reductions in uncertainties are anticipated in the future. However, it will be extremely difficult to reduce the trend uncertainty. Trend uncertainties may consequently remain high compared with the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in the Kyoto protocol.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十二五"期间污染减排压力,提出分行业将"减排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纳入减排规划中,以污染物减排量作为审核目标,分八个方面深挖减排潜力,将清洁生产审核绩效纳入减排核算中。并提出促进"减排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政策和资金的约束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5—2010年SO2排放量和经济发展数据,对该时段的SO2排放环境负荷变化进行分析并以此数据构建了新疆三大地区万元产值SO2排放量随人均GDP变化的环境学习曲线;以所建立的环境学习曲线为依据,分析2005—2010年万元产值SO,的减排潜力,并对新疆“十二五”期间不同地区万元SO2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万元产值SO2排放环境负荷越小,减排潜力越小;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万元产值SO2排放环境负荷越大,减排潜力也越大。研究结果将为“十二五”自治区SO2排放总量控制及减排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