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如果到海洋里去潜水.所能看到的最美的景观就是珊瑚礁,珊瑚礁不但色彩丰富,而且聚集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尤其是那些成群结队的鱼儿特别招人喜爱。然而,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人员最近却警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威胁珊瑚礁鱼群,增加海洋渔场崩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位于世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珊瑚金三角"(Coral Triangle)的北缘,约有2450km2的珊瑚礁分布于这个区域[1],是世界珊瑚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世界上其他珊瑚礁一样,中国南海珊瑚礁正遭受人类活动、气候暖化与海洋酸化的威胁而严重退化.珊瑚礁的生物学及其保护研究是近十年来全球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为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台湾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于2005年开始组织"海峡两岸珊  相似文献   

3.
看《海底总动员》,使一直在茂密水草和色彩单调的温带水域中潜水的我,一下子被荧幕上色彩缤纷的珊瑚礁海洋世界深深地吸引,那里多姿多彩的景象,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于是,我有了下一个潜水旅行的目的地:热带珊瑚礁海洋。 这个假期,经过飞机、汽车、快艇等多种交通工具的连续运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家在陆地上发现新物种越来越难。然而,对于海洋生物学家来说.发现新物种是很平常的事情,因为海洋里还有许多人迹罕至的区域。最近,海洋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美丽的珊瑚礁海域发现了100多个色彩斑斓的新物种。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杂志近日称,2016年出现极端海洋热浪后,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经历了一次灾难性死亡事件。目前,在3863个珊瑚礁中已有近三分之一的生态功能发生了变化。大堡礁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具备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条件。但全球变暖引起海水温度上升,导致珊瑚礁发生了严重的白化,这种破  相似文献   

6.
最新研究显示,在最近50年里,海洋可能会因吸收过多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碳元素而导致酸性过强,从而不再适合珊瑚礁生长。科学家认为,除非持续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够下降,否则到2100年现存的珊瑚礁将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全球范围内珊瑚礁大面积白化,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珊瑚大量死亡会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珊瑚礁保护工作者怎样抢救珊瑚礁?我们的日常用品会危害珊瑚礁吗?2017年,新喀里多尼亚发生怪事:某些岛屿附近海水中,成片的珊瑚突然闪耀紫色荧光,格外显眼。当地年纪最大的老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种景象。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是珊瑚死前的独特现象。荧光来自珊瑚体内的荧光蛋白。水温过高导致珊瑚虫排出体内寄生的虫黄藻。没有了虫黄藻的阻挡,珊  相似文献   

8.
珊瑚礁     
珊瑚礁是分布在浅海的一种石灰石(化学名字叫碳酸钙)堆积物,是由海洋中能分泌碳酸钙的多种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现代海洋中的珊瑚礁有岸礁、堡礁、环礁三种类型。岸礁:生长在大陆沿岸和海岛周围的边缘地带,分布宽度从10米到100米,分布范围及形态与沿岸水下地形特征和水深情况密切相关。在岸礁珊瑚生长初期,其规模一般较小,但分布范围较广。我国海南岛四周就有零星的珊瑚岸礁分布。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的形成年代及其对海岸线变迁的反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希涛 《科学通报》1979,24(21):995-995
珊瑚礁是热带亚热带海洋与沿岸特有的一种主要由生物作用形成的地质体和地貌类型。由于造礁珊瑚对生态环境,如水温、光线、盐度、溶解氧、基底和水动力因素等的要求相当严格,因此,珊瑚礁是恢复其生长时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探讨以后的海岸线变迁、海平面变化及地壳运动历史的重要标志。特别对海南岛沿岸位于现代造礁珊瑚生长区北缘其发育受到抑制,对环境因素反映最为敏感的珊瑚礁,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洋热带雨林”像陆地上的热带雨林一样,珊瑚礁丛的生物多样性令人吃惊。以生物生产力衡量,珊瑚礁丛的生物生产力为周围海域的50-100倍。在珊瑚礁丛中,有礁斜坡、礁坪、泻湖、点碳等小环境,加之珊瑚虫的种类达数千种,珊瑚礁的形状也千姿百态,这就既便于生物在此栖息和繁衍,也便于觅食和躲藏。珊瑚礁生态系统虽只占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千分之三,却蕴育青海洋生物四分之一的种类,大约有35万种海洋生物在此繁衍后代,并度过幼年期。像陆地上的热带雨林一样,珊瑚对地球大气中的碳循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珊瑚虫的骨骼,是100%的碳…  相似文献   

11.
<正>硬珊瑚大堡礁有大约360种硬珊瑚,包括鹿角珊瑚、蘑菇珊瑚、脑状珊瑚和针状珊瑚等。硬珊瑚主要聚集在热带浅水域,是构成珊瑚礁的骨架,珊瑚虫以土丘状、盘状和枝条状等多种形态聚居在一起,新的珊瑚在前代珊瑚的石灰石骨骼上生长起来,一代代累积形成美丽壮观的珊瑚礁海星和海参大堡礁有600种左右的棘皮动物,包括海星和海参,它们是海洋食物链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维护珊瑚礁整体生态中起着重要作用。图中  相似文献   

12.
小丑鱼不丑     
看《海底总动员》,使一直在茂密水草和色彩单调的温带水域中潜水的我,一下子被荧幕上色彩缤纷的珊瑚礁海洋世界深深地吸引,那里多姿多彩的景象,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于是,我有了下一个潜水旅行的目的地:热带珊瑚礁海洋. 这个假期,经过飞机、汽车、快艇等多种交通工具的连续运输,终于把我和朋友们传递到了一个赤道附近远离陆地的小岛上,舟车劳顿的我们顾不上欣赏这里的沙滩椰林,就已经坐上了开往潜水点的船,去探寻我们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珊瑚礁区沉积物的极低放射性水平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沉积物作为放射性核素的归宿,在全球不同海区均有沉积物放射性核素的研究报道,然而珊瑚礁区却极少报道.本研究选取南海的岸礁和环礁两种类型的珊瑚礁区,采样站位跨越~1500 km(14°),系统开展南海9个不同珊瑚礁区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研究.对比不同海区沉积物的放射性水平,本研究发现珊瑚礁区沉积物的总放射性水平(等当量镭指数)只有其他海区沉积物和全球土壤总放射性水平的1%~10%,环礁沉积物等当量镭指数平均值(3.97 Bq/kg)不到全球土壤平均值(108.70 Bq/kg)的5%,珊瑚礁区沉积物具有极低的总放射性水平特征.珊瑚礁区的沉积物同时具有低~(40)K、低~(226)Ra和~(228)Ra、低~(226)Ra/~(238)U活度比值的三大特征,该特征源于珊瑚礁区的生物矿化-破碎风化而形成的生源沉积物,显著不同于其他海区的岩石土壤风化-搬运而形成的陆源沉积物.这些特征可以作为新的地球化学指标,对传统元素(Al和Ti)、稀土元素、矿物组成等手段进行有益的补充,指示珊瑚礁区水体悬浮物/沉积物中不同物质来源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在澳大利亚东海岸,错落遍布着如繁星般大小各异、美轮美奂的珊瑚礁群落。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大堡礁海洋国家公园,在198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也曾被选为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在平静的海面下,地形起伏连绵,珊瑚形态各异,鱼儿成群结队,海龟和海豚不时出没,构成了丰富绚丽的海底世界。想好好欣赏,最直接且拥有最好视野的方式就是潜入水下,畅游其中。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7,(4):12-15
珊瑚,表面上看是植物,其实是动物,与海葵有着亲缘关系.它们过滤、采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分泌碳酸钙骨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碳酸钙骨架就累积形成了珊瑚礁--海洋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物的自我保护海洋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不少海洋动物有不同的自我保护方式。对于生活在珊瑚礁内的小型动物更是十分有趣。最引起科学家感兴趣的是“清洁工”,小红虾─—一种很容易被其它动物吃掉的动物。这些小虾栖息在珊瑚上露头并开始跳复杂的舞蹈,礁石动物把这看成...  相似文献   

17.
献给1997-国际珊瑚礁年──目前,世界上的珊瑚生态系统已遭受到毁灭性的灾难,许多珊瑚开始衰败,甚至死亡。这场悲剧不仅殃及海洋鱼类,而且最终会祸害到人类自身。(一)加勒比海的珊瑚礁曾经有过闪光的岁月。成群的多彩多姿的鳃状鱼穿梭在珊瑚丛中,多脚爪的龙虾潜伏在珊瑚的隙缝里,而鱿鱼则神奇般地出没于礁石的隐蔽处,不一会就消失在乌云似的深海里了。但是,现在许多这样热热闹闹的水下生物栖息地正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这种打击并不是来自最近几周刮过整个地区的热带风暴,而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珊瑚礁正面临危机。”澳大利亚海…  相似文献   

18.
正洋流,一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周而复始,永不停歇。从单胞藻到南极企鹅,从红树林到珊瑚礁,依赖着海洋而生的动植物们,是如何在各股洋流的影响下,一代代地繁衍昌盛,共同演奏出这曲欢腾高亢的生命之歌的呢?  相似文献   

19.
夏威夷僧海豹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古老的鳍足类动物。目前全世界仅存约1400只。最近,卫星跟踪数据显示,有一些夏威夷僧海豹反复出现在夏威夷群岛西北的北安普敦海山附近海域。科学家认为,上述海域海底众多的珊瑚群可能为僧海豹提供了食物和避难场所。为了寻找这些僧海豹并了解珊瑚礁的生态状况,海洋生物学家乘坐潜水艇冒险潜入夏威夷海域水下1000米的深处。 瑞切尔是参加这次海底考察的美国海洋生物学家。本文是他专门为海洋科学爱好者撰写的考察笔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南海西北部珊瑚礁在其发育过程中不但记录了环境变化的信息,而且同时也记录了该区地壳活动的信息,与珊瑚礁发育相关的地壳活动主要有断裂活动、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等。断裂活动在南海西北部珊瑚礁区的高分辨率电火花浅层地震剖面有清晰记录,并表现为新生的断裂切割珊瑚礁体;珊瑚礁区内地震活动较强,尤其是1994年12月31日和1995年1月10日在雷州半岛西南部第四纪火山活跃,对珊瑚礁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部分火山构成珊瑚礁的基座,个别出露海面为珊瑚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