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偏振模色散模拟器产生二阶PMD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基于保偏光纤(PMF)级联的偏振模色散模拟器(PMD emulator)产生的二阶PMD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偏振控制器(PC)连接明显优于可旋转连接器(FC)连接,当级联段数N=8时,PC连接的模拟器产生的二阶PMD与理论曲线基本符合;PMF的长度对PMD模拟器模拟二阶PMD并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于40 Gb/s系统的可编程光纤挤压式PMD模拟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于40Gb/s系统的可编程全光纤偏振模色散(PMD)模拟器,采用一个电控光纤挤压式偏振控制器(PC)连接两段高双折射光纤的方案,该方案结构简单,PMD变化周期为1ms,输出偏振态在邦加球上均匀分布。能产生0~22ps的群时延差(DGD)以及0~121ps^2的二阶PMD。通过程序控制,可以产生各种均值的Maxwell分布。脉冲展宽实验和10 Gb/s系统眼图实验证明该模拟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光纤的级联模型,仿真出一阶和二阶PMD的统计特性,并由此得出了一阶PMD的平均值与二阶PMD的方均根值(RMS)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了采用的PMD补偿方案,重点进行了基于人工鱼群算法(AFSA)的PMD补偿处理单元的硬件设计,其次给出了模数和数模接口设计框图,详细阐述了人工鱼群算法用于PMD补偿的工作过程,最后通过100Gb/s归零(RZ)码二阶PMD补偿仿真实验表明,该处理单元迭代速度快,补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邦加球法测量偏振模色散(PMD)的原理,介绍了基于改进的邦加球法开发的PMD测量系统和测量实验。该测量系统利用可旋转偏振控制器和光谱仪同时测量单模光纤中各个波长的输出偏振态,从而测量出PMD群时延差(DGD)。和传统方法相比,该系统实现了计算机控制自动测量,显著地节省了测量时间,降低了PMD随时间变化而引起的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取基于偏振度(DOP)的PMD监测技术,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为逻辑控制算法,控制二级偏振模散补偿器的可变时延线来实现二阶偏振模散(PMD)自适应补偿,取得了良好效果。实验表明相对于固定可变时延线的偏振模散自适应补偿,精度较高,而所用时间稍长。  相似文献   

7.
依据主偏振态理论和一阶偏振模色散(PMD)近似,给出了信号偏振度(DOP)与PMD的解析关系式.考虑到光纤通信链路中光放大器造成的自相位调制(SPM)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量化了DOP方法监测40 Gbit/s系统的PMD的失效概率.发现降低放大器输出峰值功率(10~12 dB*m)和引入适当的初始负啁啾(-1)可以显著增大PMD补偿系统作用距离.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光纤的级联模型 ,仿真出一阶和二阶 PMD的统计特性 ,并由此得出了一阶 PMD的平均值与二阶 PMD的方均根值 ( RMS)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国内首次对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补偿系统中逻辑控制部分进行了集成化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及工作流程.详细设计了PSO算法模块在DSP系统中的实现,将该DSP系统应用到二阶PMD自适应补偿系统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DSP逻辑控制模块对一阶及二阶PMD补偿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PMD椭球的三个轴随PMD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以偏振度椭球的短轴作为PMD补偿的反馈信号的PMD补偿系统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对一阶和二阶PMD进行了补偿,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能同时有效地补偿一阶及二阶PMD。  相似文献   

11.
DWDM光纤通信系统中PMD及补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PMD)的特点,并讨论了单信道PMD补偿法在DWDM多信道系统PMD补偿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了基于最坏通道补偿法来补偿DWDM多信道系统中PMD以及多信道PMD监测法,并讨论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影响光纤PMD的内因,结合理论讨论了拉丝过程中导致光纤扭转的切应力与双折射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得到大量测试数据验证了分析结果.最后,为如何在拉丝过程中通过扭曲度来控制和改善光纤的PMD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PMD补偿技术中影响射频功率反馈信号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出了用射频功率作为反馈信息进行偏振模色散(PMD)补偿时,射频功率与光纤线路的差分群延迟(DGD)、偏振模已散补偿器的延迟时间、光功率在光纤中两个偏振主态之间功率分配比,以及补偿器的光快慢轴与光纤线路(或补偿器)快慢轴之间相对角度变化的关系。分析计算了在考虑到补偿器的光快慢轴与光纤线路有相对关系时的输出功率随其他参数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PON是一种新兴的覆盖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接入光纤技术。随着PON的发展,应用于PON上的技术也层出不穷,APON、BPON、EPON以及最近出现的GPON技术都进一步推动了宽带光接入网的发展。主要介绍了GPON的设计目标以及GPON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偏振模色散补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高斯脉冲在PMD系数为225Ps/km^1/2的光纤中传输,发现超高的偏振模色散引起脉冲分裂,并用基模的两正交偏振分量耦合走离解释了脉冲分裂的成因.用PSP法实验研究了超高PMD的补偿,使输入光脉冲的偏振态对准光纤的偏振主态,可以大大减弱光纤PMD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根据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通过计算机系统仿真,对相敏光放大器PSA作为在线放大器时不同系统传输速率和不同偏振模色散情况下系统传输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进行比较。仿真分析得出,采用PSA作为在线放大器的系统性能优于EDFA系统性能,对光纤偏振模色散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PMD的成因,简述了PMD的几种补偿方法,并给出了工程举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光缆生产各工序前后 G.65 5光纤 PMD的变化测试 ,把各工序对 G.65 5光纤 PMD的影响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 ;并对 G.65 5光缆单盘与链路的 PMD做了测试比较 ,对 PMD测试的重复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龙海 《激光技术》2008,32(5):484-484
建立了一种实时提取一阶和二阶偏振模色散的模型,可以直接得到偏振模色散的大小和方向。通过数值模拟将得到的偏振模色散大小与从琼斯矩阵理论中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我们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在差分群时延为一个比特周期内较好相符。从得到的偏振模色散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信息可以为高阶阶偏振模色散补偿提供前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