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辉  吴少忠  张仲军 《科技信息》2013,(23):462-462
本文通过宽幅小麦套种玉米小畦灌溉技术试验,得出该技术灌溉不仅有显著的节水作用,同时能有效地促进小麦壮苗早发、促进大穗形成和粒籽灌浆,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成层土上畦非恒定流模型及其数值解的基础上,结合灌区实际,优化出小麦不同生生育阶段在不同坡度下的灌水技术参数的组合,通过大田试验和推广应用,节水增产效果显著,为灌区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实行分区水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的用水大户,农业节水对于压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基于石家庄市、沧州市、邯郸市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剩余价值法计算了小麦和玉米单位灌溉用水经济价值,并对3个典型地区灌溉用水经济价值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灌溉用水经济价值分别为1.32元/m~3,2.04元/m~3。石家庄市、沧州市、邯郸市小麦灌溉用水经济价值分别为1.04元/m~3,1.52元/m~3,0.95元/m~3,玉米灌溉水经济价值分别为2.30元/m~3,2.14元/m~3,1.93元/m~3。灌溉水经济价值除与生产成本投入有关外,与灌溉用水量有密切关系。因此,推进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是提高灌溉水经济价值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4.
依据2018年620份农户问卷调研数据,采用"以电折水"方法,计算河北省小麦和玉米的灌溉用水量以及3个市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与河北省灌溉水定额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节水潜力。结果显示,调研地区小麦和玉米的灌溉水量分别为3 315.15 m~3/hm~2和2 477.85 m~3/hm~2,沧州市献县、南皮县、邯郸市成安县、石家庄市元氏县等4个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上述3个市小麦、玉米灌溉水量分别介于2 828.25~3 631.80 m~3/hm~2,2 148.15~2 683.95 m~3/hm~2之间,成安县灌溉水量最高,其主要原因与灌溉次数有关,小麦和玉米灌溉次数分别为3.7次和2.75次,元氏县灌溉水量最低,主要原因是土地规模化程度高,户均耕地面积在2 hm~2以上的比例约10%。与河北省规定灌溉定额相比,小麦和玉米的节水潜力分别为765.15 m~3/hm~2和902.85 m~3/hm~2。  相似文献   

5.
麦田追施氮肥后移技术就是将追肥时间由早春移到拔节期追施。该技术可有效促进小麦分孽成穗和增加穗粒数,也可有效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含量,达到产量和质量双增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信息     
<正>麦田追施氮肥后移技术麦田追施氮肥后移技术就是将追肥时间由早春移到拔节期追施。该技术可有效促进小麦分孽成穗和增加穗粒数,也可有效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含量,达到产量和质量双增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内蒙古西辽河灌区玉米适合的节水灌溉模式,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本文研究了玉米在3种灌溉方式(膜下滴灌、低压管灌、喷灌)的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膜下滴灌的节水增产增效最具优势,与其他两种灌溉方式相比,膜下滴灌分别增产14.27%、24.56%,纯收入增加2.92%、4.8%.  相似文献   

8.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节水的需要,也是农业现代发展的需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对策,阐明节水灌溉技术有利于建立节水型社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方式对粳型巨胚稻产量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巨胚1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淹水、旱种、垄畦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的水稻产量性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垄畦栽培方式下,西巨胚1号产量比淹水栽培下增产24.33%,产量构成较合理,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显著提高;旱种下产量各构成因素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导致减产显著。有效穗、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有效穗数与千粒重、每穗粒数与千粒重呈较弱的负相关,因此,生产上巨胚稻栽培建议采用垄畦栽培方式更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在制定巨胚稻高产栽培措施时,应加强稻田水分管理,在提高千粒重的同时,主攻并协调好有效穗数和每德粒数。  相似文献   

10.
今年青田县石溪大队107.7亩小麦,平均亩产396斤,总产比去年增加32.6%。其中第六生产队16亩小麦平均亩产514斤,大队4.7亩试验地平均亩产575.7斤。在小麦的栽培技术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一、学习苏州塘桥的经验,做畦开沟实行三改。即改浅沟宽沟为深沟狭沟;改狭畦为宽畦;改条播或多沟撒播为阔畦撒播,使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5%,致使基本苗足,有效穗多。据调查,实行三改后每亩有效穗31.6万穗,比多沟撒播麦28.5万穗多3.1万穗。二、因地制宜扩种高产良种。阿勃小麦在该大队种植了10多年,种性退化严重,穗顶小穗退化,结实不良。自1973年起以扬麦一号、苏克希为当家品种,占60%,辅之以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麦玉米双垄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华北平原区地下水超采严重,面对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迫在眉睫,现在河北省选取一些试点区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来缓解农业灌溉用水压力,不断压减地下水超采量。为了得知节水灌溉技术在试点区的推广应用情况,本次在河北省沧州市14个县选择典型地块进行小麦灌水试验。灌试验期跨越整个冬小麦生育期,灌水试验采用超声波流量计和体积法进行相互印证,并结合小麦生育期内用电量及灌溉次数对灌溉用水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管灌的试验和理论灌溉用水均高于喷灌,分别为5.68%和17.68%,低压管灌试验灌溉用水量总体比理论推算灌溉用水量高5.3%,喷灌试验灌溉用水量总体比理论推算灌溉用水量低8.5%。喷灌相对管灌节水效果更优,但喷灌相对管灌普适性较差推广难度大。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因地制宜,并增强灌溉设施建后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农业节水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与技术,介绍了节水技术的应用的状况,分析了节水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新型灌溉技术的进步以及科学管理与精准灌溉相结合必将促进节水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华北平原区地下水超采严重。面对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迫在眉睫。现在河北省选取一些试点区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来缓解农业灌溉用水压力,不断压减地下水超采量。为了得知节水灌溉技术在试点区的推广应用情况,在河北省沧州市14个县选择典型地块进行小麦灌水试验。灌水试验跨越整个冬小麦生育期,灌水试验采用超声波流量计和体积法进行相互印证;并结合小麦生育期内用电量及灌溉次数对灌溉用水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管灌的试验和理论灌溉用水均高于喷灌,分别为5.68%和17.68%。低压管灌试验灌溉用水量总体比理论推算灌溉用水量高5.3%,喷灌试验灌溉用水量总体比理论推算灌溉用水量低8.5%。喷灌相对管灌节水效果更优;但喷灌相对管灌普适性较差,推广难度大。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因地制宜;并增强灌溉设施建后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江苏省水土资源特征,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各地水稻高产节水灌溉的实践,因地制宜分区推广水稻浅湿灌溉,浅湿调控灌溉,控制灌溉以及水稻旱作灌溉技术,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指标和操作规程,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体系,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我省麦垄套种玉米的增产原因,对小麦玉米的种植方式和利用现有机具进行田间作业的效果作了分析.指出麦垄套种玉米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是一项农业增产技术措施;采用宽窄行播种,利用现有机具实行套播可以增产;玉米部分切株对产量影响不大,且有增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张平平 《科技信息》2011,(27):I0255-I0255,I0273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中还存在着农民节水意识淡薄、灌溉用水效率低、缺乏全面规划等问题,必须通过政府监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及技术规范、健全运行管理体制等措施加以改善,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顺利推广。  相似文献   

18.
高产、高效是现代农业所追求的目标,小麦玉米轮作栽培这项技术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技术涉及秸秆机械还田、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诸多领域的问题。对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技术所具有的一些要点进行了解析说明。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不同小麦密度和田间配置对套作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密度过大,套作群体内透光率低,群体质量差,虽然以穗多可获得较高小麦产量,但玉米单产低,致使套作群体产量偏低.小麦密度低,通风透光好,以争取较多分蘖、穗大、粒多也能获取高产,并且还有利于玉米生长,套作群体产量较高.行数不同播种量一致的处理在4行150万/hm2的田间配置下,套作群体质量优,产量较高;行数和播种量均不同处理中以3行90万/hm2的田间配置较好.相关分析表明麦/玉套作群体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玉米单产.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目前国内传统农业灌溉中存在的过渡灌溉、浪费水资源和现有已开发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投资巨大、监控灌溉水分指标缺乏、技术高端难以在农户中广泛推广、系统指导灌溉面积小等问题,以实现推动节水灌溉的大力推广,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新兴的3G和GSM技术的节水灌溉控制系统。本文从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出发,分别对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