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系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中以急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尤为多见.笔者五年来运用自拟清胆汤治疗52例急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患者,均获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2例病人均为门诊和住院患者,诊断标准以1979年10月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系疾患会议确定的诊疗标准。其中住院病人3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病程长者2~3年,短  相似文献   

2.
蒿芩清胆汤对家兔实验性急性胆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对实验性胆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建立家兔急性胆道感染模型,以蒿芩清胆汤进行治疗,观察生化及病理学改变.结果:蒿芩清胆汤能明显降低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病理学检查示治疗组虽仍有不同程度肝细胞破坏、炎细胞浸润、淤胆等肝损伤病变,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且无淤胆现象.结论:蒿芩清胆汤能减轻家兔胆道系统炎症,可降低血清转氨酶、胆红素.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用蒿芩茵陈清胆汤(简称清胆汤)为主治疗慢性胆囊炎24例取得一定疗效.一、病例选择和治疗方法本组资料来源于我院1973年7月至1975年6月内科住院确诊慢性胆囊炎病例,凡符合下述诊断标准,并接受清胆汤为主治疗者,列入资料分析.诊断标准:(1)根据患者现病史和既往病史中有关本病症状和阳性体征;(2)十二指肠引流液实验室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阳性结果;(3)X线胆系造影阳性结果,结合临床分析;(4)超声波探查胆囊所见的异常波型作参考;(5)并发症,依据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X线、超声波等检查阳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大柴胡汤为主治疗急性胆系感染7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柴胡汤为主治疗急性胆系感染75例锦西炼油化工总厂职工医院乔宦琏(121500)关键词:胆系感染,大柴胡汤急性胆系感染是常见的急腹症。3年来我用大柴胡汤为主配合抗炎治疗7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75例均系住院患者,男34例,女41例...  相似文献   

5.
急性胆系感染(以下简称胆系感染) 包括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发病率较高,是常见急腹症之一。现将我院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系感染住院病例117例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诊断依据:①临床典型病史及阳性体征;②体温升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增高,部分病例参照胆囊平片、造影或超声波等检查阳性结果;③排除其它急腹症疾患者。 (一) 性别与年龄:117例中,男32例,占27%;女85例,占73%。男:女1∶2.65。40岁以上发病者居多,年龄最小14岁,最高81岁。  相似文献   

6.
果真是“吃药找中医,急诊找西医”吗?中医急诊有没有搞头?在不久前由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牵头召开的湖北省首届中医院中医外科工作学术研讨会上,与会者以大量行之有效的临床实践证实:中医外科是中医急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多年以来,我省中医外科(包括中西医结合外科、骨伤科)成就瞩目,有些项目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如:清胆注射液、清胆汤治疗急性胆系感染,近期有效率达90%,并可减少复发和降低重症胆感的发病率,此项成果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和湖北省科  相似文献   

7.
清胆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胆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在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清胆汤加味,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病情变化转手术率、住院天数、费用及前后血清淀粉酶变化指标.结果:治疗组平均并发症、病情变化转手术率、住院天数及费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减少;治疗组的血清淀粉酶下降更为明显.结论:清胆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可更快使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降低并发症,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胆止哮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胆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与清胆止哮汤配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孟鲁司特钠片配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疗程14天,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胆止哮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胆胃郁热型临床效果满意,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9.
钟华  陈以安 《北京中医药》2008,27(11):872-873
目的 观察口服化瘀清胆合剂对胆囊切除术后恢复疗效的观察.方法 将340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化瘀清胆合剂,B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血白细胞降至正常时间、术后吸收热的天数、肝功能异常者转氨酶下降情况、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症状好转及血尿淀粉酶下降情况.结果 A组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血白细胞降至正常时间、术后吸收热的天数、肝功能异常者转氨酶下降、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症状好转及血尿淀粉酶下降等方面均优于B组(P<0.05).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口服化瘀清胆合剂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加味茵陈蒿汤及丹参注射液在40例急性胆系感染围手术期的应用曾金凤,吴瑞乔我们于1984年以来,对40例急性胆系感染患者,在围手术期试加用中药加味茵陈蒿汤及丹参注射液治疗,与单纯西医组比较,取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与...  相似文献   

11.
钟华  陈以安 《北京中医》2008,(11):872-873
目的观察口服化瘀清胆合剂对胆囊切除术后恢复疗效的观察。方法将340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化瘀清胆合剂,B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血自细胞降至正常时间、术后吸收热的天数、肝功能异常者转氨酶下降情况、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症状好转及血尿淀粉酶下降情况。结果A组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血白细胞降至正常时间、术后吸收热的天数、肝功能异常者转氨酶下降、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症状好转及血尿淀粉酶下降等方面均优于B组(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口服化瘀清胆合剂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董老认为胆汁返流性胃炎属于中医“胆瘅”范畴 ,其基本病机为胆邪上逆犯胃 ,胃失和降 ,临证分为胆热犯胃、气滞血瘀、脾胃虚弱、寒热错杂之证 ,故常从通降胆胃论治 ,分别施以清胆和胃通降、降气化瘀和络、健脾和胃通补、苦辛调中泻胆之法 ,具有较好的疗效。并附2则验案以资印证。  相似文献   

13.
通腑清胆汤治疗急性胆胰病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胆胰病临床以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病证为常见。其病来势急骤、症情重笃。近几年来,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不断筛选有效药物,组成通腑清胆汤治疗急性胆胰病9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小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96例患者中,男37例,女59例,年龄21~30岁21例,31~40岁32例,41~50岁36例,51~60岁7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28例,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4.
清利通腑汤治疗急性胆系感染63例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医院(210015)孙建军急性胆系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笔者运用清利通腑汤治疗急性胆系感染63例,取得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4例,女49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1岁,平均...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研究中,选择符合中医温病辨证,西医诊断为急性胆系感染之发热患者88例,分别采用抗生素或清热解毒、化瘀通腑中药进行治疗,重点观察了体温、皮温、温差、血浆内毒素、微循环积分、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  相似文献   

16.
加减蒿芩清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长军 《河南中医》2010,30(9):922-923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蒿芩清胆汤加减口服治疗。中西药结合治疗平均天数19.65d。结果:治愈28例,好转1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3.3%。结论:加减蒿芩清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清胆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胆囊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胆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 0.05);观察组患者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以及胆囊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对患者肝肾功能检查、尿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未出现异常.结论 清胆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胆囊炎,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且治疗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淤胆型肝炎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 10 0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予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予甘利欣静点。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慢性淤胆型肝炎的皮肤瘙痒、肝区痛、肝脾肿大方面疗效显著 ,在降低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转氨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中药健脾化瘀汤在恢复急性淤胆型肝炎肝功能及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方面疗效显著 ,且药价低廉 ,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清胆方治疗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依据指南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自拟疏肝清胆方治疗,每日1剂,分2次服。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主要症状缓解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胆腑郁热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缓解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胆腑郁热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自拟疏肝清胆方可促进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症状体征改善,疗效明显,可能其机制与下调血清TNF-α和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正>在现行中医教材中,温胆汤常被解释为清胆之用,方证原来的胆寒证也被解释为胆热证,导致真实的胆寒理论丢失又与清胆、泻胆的方证相混淆,古方明确的胆寒被错解为胆热,使当今临床不能正确认识胆寒的病例,使得每有胆寒的病人被反复误诊的情况,因此,本文仅就这一理论进行回顾探讨,以求阐明被误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