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电力系统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系统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进行详细论述和对比。对某单位电力网高压配电系统中性点方式进行了介绍分析。并针对高压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系统的不断扩大以及系统内电缆馈线回路和电缆总量的不断增加,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过大的系统容流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对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影响越来越大。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关系到电网运行安全性、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某单位6KV-10KV高压配电网接地方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某单位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会出现零序分量,而正常运行时无零序分量,根据这一特性,零序分量成为了接地短路保护的关键因素。介绍了大电流接地系统故障的特点,推导了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的公式,并且提出一种基于零序分量的有效保护方案,通过监测零序分量来定位故障类型,从而实现保护。通过科学设置参数,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短路故障在Simulink平台上进行仿真与计算。该方案对大接地电流系统故障分析和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丽峰 《网友世界》2014,(13):65-65
90年代中期以来,而国内大中型水电机组及部分火电机组上使用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串接一定阻值的小电阻)方式,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发电机组将有效限制定子单相接地电流在国标允许的范围内,对此问题相关的国内外实验室有不同的实验和分析。笔者对上述两种接地方式的一些观点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计算实例对接地电阻选取原则、不同接地方式下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电流比较、对发电机定子铁芯危害以及定子单相接地保护配置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最后,根据实际的计算和分析情况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接地电阻值是发电厂、变电站接地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本文回顾了传统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介绍了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智能测量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该装置可以缩短测量引线的长度,而且测量所需电流小,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与便捷性。  相似文献   

5.
中压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应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电网、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受电对象统筹考虑.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应用的发展及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改造和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经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现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齐敦金 《自动化博览》2011,(Z2):342-346
通过小电流接地模拟电网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实录波形分析与处理,深入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稳态过程和暂态过程,得到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暂态特征。鉴于模拟电网的局限性,采用MATLAB7.1/Simulink6.3软件搭建具有10kV五出线的仿真电网进行大量的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实验。最后,提出基于零序暂态电流首半波比值的选线判据,并对该方法进行大量不同条件下仿真实验,进一步验证该判据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6~35kV中压系统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值和相位保持不变,故允许一定的时间内带故障运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上升为线电压,系统中的绝缘薄弱点可能击穿,形成接地短路故障,同时在故障点产生电弧,引发设备事故,破坏系统安全运行。变电站值班人员应熟练掌握单相接地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提升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矿山井下低压IT接地系统第一次接地故障的原理,指出GB 50070—2009《矿山电力设计规范》要求"配电系统相导体和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第一次出现阻抗可忽略的故障时,故障电流不应大于5A"的规定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通过计算比较IT系统和TN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触电电压和电流,可知在采用IT系统时直接触电的人身触电电流与采用TN系统时基本相同,而在间接触电的情况下IT系统优于TN系统。  相似文献   

9.
发射台接地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播音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接地系统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分为系统接地、保护接地、高频接地等。接地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将设备上的过电流引入大地,起到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作用。由于日常工作中经常将接地概念混淆,因此本文针对几种接地的方式进行了不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电气量与接地故障线路(或母线)存在映射关系。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网络来描述这种映射关系,实现确定接地故障线路(或母线)。测试结果表明,方法快速、准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对配网电缆接地故障特征及选线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建立电缆故障仿真模型。针对性地研究了单相接地和两相接地短路故障的特性以及不同故障因素对故障特征的影响。结合电缆故障选线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电流的群体比幅比相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萧氏集团同一车间,多条大型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在春茶高峰生产研制过程中同时段、长时间、高负荷均一网使用的现状。在中低压配电网络中电力电缆数量必然增加,由此带来的用电量也相应增加,随之负荷功率的相应增大也是必然的。本文旨在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萧氏集团6kV电气系统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运行方式下(电阻值认为取10欧姆),对系统发生故障时的电流、电压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在此运行方式下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的保护,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对系统中的所有线路与设备的继电保护进行研究和整定计算,提供详细的配置说明和整定计算,以保证改造后的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13.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种电气量表现出不同于正常工况时的特征,可根据各种电气量的特征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模式识别,文中利用分类支持向量机对小电流接地系统运行状况进行模式识别,以确定接地故障线路或母线。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准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配电网故障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包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最大原则确定零序暂态电流最集中的特征频带,再比较各线路特征频带的模极大值和系统零序电压首半波的极性以确定故障线路,并利用MATLAB/SIMLLINK建立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行,而且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故障接地时刻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及时对环网柜电缆接地线故障点进行精准检测,避免因接地故障造成大规模停电等严重后果,提出基于零序电流差法的电缆接地故障检测方法。首先探究电缆接地故障检测原理,对通过零序电流差值判断线路是否发生接地故障的方法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搭建了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两种接地方式的配电网模型,并建立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提出利用偏置电容在单相接地和两相接地两种情况下,分别对故障前后线路对地分布参数进行求解,根据故障前后对地分布参数的变化,进而判断哪相接地发生故障。通过实验可知,该种方法不受接地方式的影响,对高阻接地也可以进行准确判断,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压电网中性点电阻接地有关电阻值的计算方法、技术要求、接入方式和电阻接地电网中设备绝缘水平等。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都是各大供电企业十分关注的内容。而在实际的中压供配电系统应用过程中,大部分的供电企业通常都会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但是由于这一种接地技术涉及的方面较广,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对其进行施工之前,必须充分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并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了解,从而采取合适的中性点接地技术和方法。为此,笔者通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主要对中压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总结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我国110k V及以上电网大都采用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即大电流接地方式,这样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因其中性点电位相对固定且为地电位,非故障相电压会升高,但通常不会超过1.4倍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相对较低;此时故障电流数值较大,继电保护装置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从而使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会很短。因此,中性点直接接地  相似文献   

19.
接地电阻是连接于变压器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一种限流电气保护设备,在电网正常运行时不工作,当电网线路出线故障时,它可以将配电网中性点强制接地,并限制其故障电流,使继电保护设备有时间进行检测,实现跳闸和备用切换,避免配电网和电气设备遭到破坏。如果接地电阻的阻值较大,就不利于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果接地线断线出现了故障,就会烧毁供电装置,严重时还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叙述了配电变压器接地电阻阻值过大的危害,同时还列举了预防接地电阻阻值较大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暂态零序电流特征基础上,提出将近似熵法应用于故障区段定位中。首先主站进行线路不同区域发生故障和线路不发生故障情况模拟,计算出所有情况下的不同故障指示器零序电流近似熵值和相邻检测点近似熵值比,分别设定首段故障阈值和区内故障阈值。求取故障线路所有检测点零序电流近似熵值和熵值比,将熵值比和熵值分别与设定的区内故障阈值和首尾故障阈值比较,进行故障区段定位。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上述方法能够有效进行故障区段定位,且不易受接地电阻、故障初相角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