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研究药学监护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并由临床药师进行药学监护。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白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迟发型腹泻、脱发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临床效果确切,且进行药学监护能给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32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d;卡培他滨1200mg/m2口服,2次/d,第1~14d。21d为1个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CR2例(6.3%),PR15例(46.9%),SD10例(31.3%),PD5例(15.6%);RR为53.1%,CBR为84.4%。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与呕吐、粒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多为Ⅰ~Ⅱ度。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作为晚期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吴小洁  王妮  洪雪佩 《海峡药学》2013,25(5):122-123
目的对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1.8~2012.8期间在本院乳腺外科治疗的100例转移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前四周期采用CEF方案,后4周期单用多西他赛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八个周期均采用CEF方案治疗,观察组采取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为(78.33%和91.67%),显著高于未使用多西他赛治疗的对照组(70%和82.5%),P<0.05,提示两组近期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路径的实施对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有积极的意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且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517-518
目的探讨分析多西他赛、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采用蒽环类药物正规化疗后发生肝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0例患者中CR 12例,PR 11例,SD 8例,PD 9例,有效率为57.5%;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孟秀敏 《中国药业》2013,22(17):64-65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对紫杉醇耐药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医院收治的紫杉醇耐药乳腺癌患者80例,按耐药后接受的治疗方案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多西他赛静脉滴注治疗,每3周1次,每次75 mg/m2;观察组在给予多西他赛的基础上,第1天至14天口服卡培他滨片(希罗达),每天2次,每次1 500 mg/m2,每3周1次.化学治疗3次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期(MST)、一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CR)率和部分缓解(P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PD)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RR)率和临床获益(CBR)率分别达57.50%和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ST为(15.6±3.4)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TTP为(6.5±2.5)个月,显著晚于对照组(P<0.05);1年和2年生存率达67.50%和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Ⅱ~Ⅳ级不良反应平均发生率为11.67% (56/480),低于对照组的18.33% (88/480).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能显著延长紫杉醇耐药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一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近期疗效显著,是紫杉醇耐药乳腺癌患者二线化学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实验组患者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多西他赛联合激素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痊愈的人数为28(71.79%)例,有效的人数为8(20.51%)例,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患者经治疗痊愈的人数为20(51.28%)例,有效的人数为9(23.08%)例,总有效率为(74.36%)。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对晚期乳腺癌具有良好值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军  鲁俊 《中国药业》2013,22(5):103-104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的DE一线方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及疗效评估,研究组有效率为76.00%(1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14/30)(P<0.01)。随访期间,研究组生存时间(MST)、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7.5个月和12.4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2.6个月和6.5个月(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4.00%和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为0~Ⅰ度。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应用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耐药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耐药性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卡培他滨治疗,评价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RR)为72.73%,疾病控制率(DCR)为84.85%,均高于对照组的57.57%和72.73%,P<0.05;治疗后,研究组除胃肠道反应外的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耐药性乳腺癌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药物的联合应用提高了药效降低了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卡培他滨+多西他赛、卡培他滨+长春瑞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化疗方案将其分为A、B组。A组采取卡培他滨+多西他赛治疗,B组给予卡培他滨+长春瑞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0%、24.0%,与B组的68.0%、3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多西他赛、卡培他滨+长春瑞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但临床建议优先选择卡培他滨+多西他赛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随州市曾都医院收治的晚期TNBC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与生活质量(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以及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的DCR、RR均高于对照组(χ2 DCR=8.483,PDCR=0.004;χ2 RR=4.321,PRR=0.038);观察组患者IgG、IgM、IgA水平较治疗前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同时点对照组(P<0.01);2组患者FACT-B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1);2组间严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TNBC,可明显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体内免疫抑制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戎佩佩  宋金春  吴玥 《中国药房》2013,(46):4402-4404
目的:针对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3年3月临床药师监护下的26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该26例患者均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第1天,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14天,卡培他滨950mg/m^2,bid,口服。21d为1个周期)。临床药师在用药辅导、预服地塞米松、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溃疡、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等方面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预防和解决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制订了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在顺利完成化疗的同时,不良反应显著降低。结论:临床药师对肿瘤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研究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对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其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晚期胃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5-氟尿嘧啶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且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晚期胃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晚期乳腺癌49例,应用卡培他滨1250 mg/m2,2次/d间歇治疗(2周治疗后停止治疗1周)至少6周,每3周疗程的第1天使用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注射。2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49例晚期乳腺癌总有效率为38.7%,其中CR2例,PR17例。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确切疗效,并且毒性反应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91例对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吉西他滨组45例,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多西紫杉醇组46例,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21天为1疗程,每疗程进行毒副作用评估,两组均治疗2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吉西他滨组的总缓解率(44.44%)明显高于多西紫杉醇组(21.74%)(P<0.05);吉西他滨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17.78%)和Ⅲ、Ⅳ度消化道毒副作用发生率(20.00%)均明显低于多西紫杉醇组(39.13%,43.48%)(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更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蒽环类耐药乳腺癌48例,其中28例行多西他赛单药化疗(多西他赛35 mg/m2,d1、8,静脉点滴,用药前一天开始服用地塞米松8 mg/次,2次/d,连续服用3 d),20例行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多西他赛35 mg/m2,d1、8,静脉点滴,用药前一天开始服用地塞米松8 mg/次,2次/d,连续服用3 d;卡培他滨联合组1250 mg/m2,2次/d口服,d1~14,21 d为一周期),所有患者均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结果 联合组及单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0%及39.3%(P=0.157),没有统计学意义;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6.5个月及5.5个月(P=0.042),有统计学差异;毒副反应均为可耐受,在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方面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是蒽环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有效、安全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探讨临床上使用卡培他滨单药二线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治疗后区域性复发或治疗后广泛转移的50例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卡培他滨单药二线治疗,卡培他滨2000mg/(m^2·d),d1-8,停药7d;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多西他赛60mg/m^2,dl;顺铂25mg/(m^2·d),d1-3,两组治疗均21d为1个周期,治疗3-5个周期后,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28.00%,对照组有效率2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主要为血液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对照组Ⅲ、Ⅳ级的血液学毒性和肠道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上单独使用卡培他滨口服治疗二线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的疗效较好,与联合用药方案疗效相当,但其毒副作用明显较联合方案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国产多西他赛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CBR),并以进口多西他赛作对照。方法A组3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既往未采用蒽环类药物治疗的14例采用国产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治疗(A1组),既往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16例采用国产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A2组);B组2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作对照,其中未采用蒽环类药物治疗的11例采用进口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治疗(B1组),既往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14例采用进口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B2组);3周为1个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A组有效率(CR+PR)66.7%,肿瘤控制率(CR+PR+SD)93.3%。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脱发,可耐受,无治疗相关性死亡。CBR评价有效者73.3%;B组有效率68%,肿瘤控制率92%。不良反应与A组相似。CBR评价有效者72%。结论国产多西他赛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临床受益反应良好,与进口多西他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18.
张俊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280-2282
目的:比较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及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应用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希罗达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38.64%(χ2=2.199,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达(10.53±3.21)个月,长于对照组的(5.72±2.10)个月(t=0.667,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躯体、社会支持、心理、精神等4个因子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t=2.885、2.326、3.379、5.503,均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临床上可作为转移性乳腺癌化疗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1月对30例转移性乳腺癌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点,卡培他滨1000mg/m2,2次/d口服,第1~14天,21d为一周期,应用2周期后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30例中29例完成化疗,其中CR1例,PR14例,SD10例,PD4例,有效率(CR+PR)为51.17%。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82.76%),其他毒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48.28%),胃肠道反应(41.38%),乏力(20.69%)。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0.
白秀丽  李际君 《河北医药》2009,31(14):1774-1775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20%,死亡率为15/150000~25/150000左右,且发病率以每年1%增长。乳腺癌也是女性癌症致死最主要的原因。晚期乳腺癌以姑息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为主,随着蒽环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对蒽环类耐药患者日渐增多,如何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复发性乳腺癌已成为临床肿瘤医生难题。目前可用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二线治疗的药物有卡培他滨、紫杉类、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等。我们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对葸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24例,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