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究PDCA循环法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常规管理阶段发放的580 450件药品(对照组)和PDCA循环法管理阶段发放的581 357件药品(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在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医院门诊药房药品使用情况(有效使用率、不合格报损率、去向明确率和复核差错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使用率和去向明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合格报损率和复核差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 循环法应用于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使门诊药房工作质量更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提高了药房工作效率和临床用药质量,减少了医疗差错,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义 《中国当代医药》2013,(35):142-143
目的 探讨PDCA(计划、实行、检查、行动)循环法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医院药房发放药品资料,根据不同药房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比较两组药品有效使用率、不合格报损率、去向明确率和复核差错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药品有效使用率和去向明确率分别为99.21%和99.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6.36%和92.92%(P<0.05);观察组药品不合格报损率和复核差错率分别为0.27%和0.74%,均低于对照组的1.28%和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药房,能促使医院药房管理的科学发展,提高临床用药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相似文献   

3.
徐新  王钦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336-337
目的适应医院的信息系统,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调剂差错率控制在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解决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每月检查药学人员执行PDCA管理措施的情况,计算药品调剂差错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改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药品调剂差错率降至0.89%。(223/251238),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调剂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药房的效果。方法依据采用的管理方法,药房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管理,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结果观察组有效使用药品、不合格药品报损及去向明确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药房,能促使医院药房的管理工作向科学管理发展,提高临床用药的质量,减少药物造成的医疗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降低药品报损率,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药品报损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报损率控制在0.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完善药品报损制度,明确报损范围,加强药品入库验收,完善库房管理,减少药房领药过程中的报损,减少药品调剂中的报损。每月检查药剂人员执行药品报损制度情况,计算药品报损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豉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药品报损率降至0.0697%,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降低药品报损率,提高医院药品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PDCA循环法对药品调剂差错进行管理,并分析对比管理前后药品调剂的差错下降率,说明此循环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施措施后,差错率明显降低.结论 采用PDCA循环法有效地减少了药师在调配处方中的差错率,提高了调剂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6):90-93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实现合理用药实践做法。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进行干预。将2013年2月~2014年1月采用PDCA循环后所发放的65782件药品设为观察组,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PDCA循环前所发放的54780件药品设为对照组。观察采用PDCA循环法前后药库药品管理情况;另抽取我院1000份病历,其中采用PDCA循环前500份病历做为对照组,分析临床药物使用的医嘱共计21641项;采用PDCA循环法后的500份病历为观察组,分析临床药物使用的医嘱共计19859项。观察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药品临床使用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药物不合理医嘱率明显低于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发现采用PDCA循环前所发放的54780件药品中,药品有效使用率为96.90%,药品去向明确率为98.45%,药品不合格报损率为3.10%。采用PDCA循环后所发放的65782件药品中,药品有效使用率为98.80%,药品去向明确率为99.45%,药品不合格报损率为1.10%。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药品有效使用率、药品去向明确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药品不合格报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管理使用PDCA循环能帮助规范医院药品管理流程,加强医疗药品管理质量,改善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本院药房管理中循证医学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院药剂科2012年1-12月实施循证管理前与2013年1-12月实施循证管理后的药品不合格报损率、有效使用率、复核差错率、去向明确率等进行调查。结果实施前,药品不合格报损率1.28%,有效使用率96.36%,复核差错率2.92%,去向明确率92.92%;实施后,药品不合格报损率0.27%,有效使用率99.21%,复核差错率0.74%,去向明率99.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查询,并根据相关文献报道提出相应的循证医学措施,可有效提高药房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玲  陶松  徐娟  冯新  李卫星  陈志高 《安徽医药》2019,23(10):2090-2094
目的探究运用 PDCA循环法对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 PDCA循环管理模式,调查江西省人民医院 2017年 4—11月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情况,分析差错原因,制定防治措施,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率由 0.031 2%降至 0.015 4%,差错率降低了 52.06%,达到预期目标。结论 PDCA循环法的开展有效减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使门诊日常调剂工作更加准确高效,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减少门诊药房患者退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7月我院门诊药房在未实施PDCA循环之前作为对照组,2017年8~12月实施PDCA管理之后作为研究组,在此期间分别抽取各组的4000张处方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房药品管理,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药房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的退药情况,退药率以及两组药房管理质量的评分。结果研究组门诊药房的退药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退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药房管理质量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门诊药房的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能够明显降低退药的出现情况,提升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利于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葛艳  陈晓俊 《北方药学》2018,(6):172-173
目的:采用PDCA循环法对医院药库药品供应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药库药品供应管理中心的药品出库记录,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品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药品核查结果总结归纳,优化管理方式.结果:观察组药品使用的有效率为98.01%,对照组为90.15%.与此同时,在药品去向和药品不合格报损率的对比分析上,观察组分别为97.07%和0.14%,对照组为91.09%和0.34%.结论:采用PDCA循环法对加强医院药库药品的供应管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发现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能够明确药品的去向、使用情况,有助于降低药品不合格报损率,在优化医药资源配置的同时提高药品供应有效性,进而实现在药品管理上的阶梯式成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门诊药房常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门诊药房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人均日调剂量、单方调剂时间、患者候药调剂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剂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效果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药房的人力资源,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儿科处方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6月实施PDCA循环法前和2018年7-12月实施PDCA后的门诊药房儿科处方为研究对象,在各时间段内选择儿童处方各1000张,比较实施前后门诊药房儿科处方差错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后门诊药房儿科处方差错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药房儿科处方管理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处方差错率.  相似文献   

14.
赵新华 《海峡药学》2014,(12):287-288
目的:探讨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根据我院门诊药房的具体情况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案,对比管理方案实施前后各1年的单方调剂平均时间、每人日调剂量、调剂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门诊药房单方调剂时间显著缩短,每人日均调剂量明显增加,调剂差错率从1.52‰大幅下降到0.68‰,患者服务满意度由89.45%提升到94.14%,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门诊药房应用精细化管理,可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药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房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医院药房发放药品资料,根据不同药房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传统管理,观察组实行PDCA循环法,比较两组药品管理效果、药品差错状况。结果:观察组药品调配正确率、审核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药品差错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配备差错、处方差错、医嘱差错以及总差错率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房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可显著降低药品差错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戴明循环(又称PDCA循环)管理法,探索门诊药房工作模式的优化。方法 在PDCA循环管理法的框架下,辅以数据挖掘方法中的关联规则分析,计算北京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药品调配频繁项、关联规则等,实行精细化管理,对门诊药房工作模式进行优化,并对比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患者候药时间和药师工作效率的改善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该院门诊药房自动化率显著提高,实时窗口处方比例由14.23%提高至35.82%,品种自动化率由28.56%提高至36.67%,发药量自动化率由50.12%提高至58.36%;药师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在在岗人数减少、总开放窗口数量不变且日均处方量相当的情况下,每名药师每小时调剂处方数由实施前的86.2张增加到实施后95.7张;患者的平均候药时间显著缩短,由实施前的(9.8±3.2)min减少到(6.7±0.7)min (P<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结合数据挖掘方法运用到医疗机构门诊药房管理中可行且有效,可提高门诊药房自动化率、药师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候药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精细化管理在住院药房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把住院药房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和差错率情况按时间分为2014年l至6月和2014年7至12月两部分,前者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方法管理住院药房,后者设为观察组:采取精细化管理方法管理住院药房.比较两者的管理效果.结果 实施精细化管理干预后平均候药时间由25 min缩短到15 min,单方调剂时间缩短2 min,每人日调剂量增长了一倍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满意度由67.35%上升到87.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调剂差错率由0.91%下降为0.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在住院药房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率,降低差错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质量PDCA循环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针对本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率进行调查,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步骤对我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解决和控制方案并实施。与2016年同期相比,统计实施前后不规范药房药品调剂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PDCA法后,药品总调剂差错数为由同期的378例下降为101例,下降比例为73.3%,达到预设目标值60%。之前和PDCA实施后,在药房,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在提高门诊药房药品调剂质量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药品调剂差错率,避免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武汉市武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率中的效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的处方调剂差错数据,于2016年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等环节,制定整改目标和计划,对我院门诊西药房的处方调剂差错进行专项整治.结果 通过一年的PDCA循环管理,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率由0.0126%降至0.0035%,药房工作效率和药师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门诊西药房的管理,能有效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药房药品的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药房药品管理资料24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药房药品管理资料240例作为对照组,未进行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观察两组用药错误发生率和患者候药时间。结果观察组用药错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候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房药品的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是医院医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降低用药错误发生率,减少患者候药时间,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