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中国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永红  仇小强  曾小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073-2075,2078
[目的]探讨影响中国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综合分析国内1991-2004年关于出生缺陷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14篇。累计病例3054例,对照4281例。[结果]单因素分析合并比值比(OR)分别为:母文化程度(0.7301),流产史(3.3768),孕早期服药(2.9642)、接触化学毒物(3.2927)、剧烈呕吐(10.6965)、感染(6.7954)、接触农药(5.9415)、TORCH感染(2.0370)、负性精神刺激(2.1331),父吸烟(2.2480)和饮酒(2.6646);多因素分析合并。比值比(OR)分别为:母文化程度(0.6545),孕期营养(3.4488),孕早期服药(3.4892)和负性精神刺激(1.6294)。[结论]影响中国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母文化程度,孕期营养,孕早期服药、感染、剧烈呕吐、接触化学毒物,父吸烟和父饮酒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 palate,NSCL/P)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筛选可能存在的保护因素,为临床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n=76)来源于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菏泽市立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口腔科进行唇腭裂矫正手术的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对照组(n=76)来源于同一医疗机构门诊或病房,符合配对条件的非唇腭裂儿童。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父母进行42项可能导致发生唇腭裂因素的问卷调查,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首先对病例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筛选的变量结合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医学专业知识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及可能存在的保护因素。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作对照分析,进入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包括:母亲孕期感染史(P=0.010)、家族唇腭裂遗传史(P=0.009)、母亲孕期饮食是否规律(P=0.007)、胎次(P=0.004)、母亲孕期异常情绪史(P=0.000)、父亲学历(P=0.000)。结论母亲孕期情绪异常、胎次增加、母亲孕期饮食不规律、家族唇腭裂遗传病史、母亲孕期感染史,是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的促进因素;父亲学历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孕母早期接触的环境危险因素对唇腭裂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母亲孕早期接触的环境危险因素做条件logistic回归。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共收集252份问卷,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到22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到7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母亲孕龄(P = 0.04,OR = 0.92),文化程度(P<0.01,OR = 11.86),孕早期叶酸补充史(P = 0.01,OR = 0.21),孕期钙补充史(P<0.01,OR = 0.15),吸烟及被动吸烟史(P<0.01,OR = 7.62),居住房屋新装修(半年之内)史(P = 0.01,OR = 5.41)。结论 为预防非综合性唇腭裂孕妇尽量避免吸二手烟,孕前3个月定时定量补充叶酸、钙等,避免孕早期精神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为病例组,另设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在不同孕母年龄和不同孕母学历、不同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学历低、孕早期饮酒、被动吸烟、孕早期精神压力大和家族史是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的危险因素,孕早期补充叶酸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影响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的因素较多,需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28例稽留流产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止稽留流产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6年6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确诊治疗的稽留流产患者328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非稽留流产孕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自制《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表格》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稽留流产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相关因素,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稽留流产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法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文化程度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高龄、孕次、吸烟和饮酒史、剖宫产史、流产史、孕期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显示,高龄、初产妇、吸烟和饮酒史、剖宫产史、流产史、孕期感染是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吸烟和饮酒史、剖宫产史、流产史、孕期感染与稽留流产有关,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医师应对该孕妇人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孕前检查宣传力度,以防止稽留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对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的分析,探寻有关的环境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唇腭裂治疗组的206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和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319名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两组儿童及其父母信息,内容涉及畸形的类型、父母文化程度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等。结果两组父母学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母~2=64.415,χ_父~2=114.181,P均0.001);家族遗传史、主/被动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孕早期患病和用药等4项因素与唇腭裂患病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补充叶酸作为保护性因素也与唇腭裂患病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家族遗传史、主/被动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孕早期患病和用药等因素与唇腭裂的发生密切相关,孕妇孕早期应尽量避免与这些危险因素的接触,按时补充叶酸以减少子女唇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铅污染区女性孕期血铅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铅污染区女性孕期不同阶段血铅浓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孕妇为研究对象,测定孕早期[孕(12±2)周]和孕晚期[孕(36±2)周]血铅浓度,并结合问卷信息分析其影响因素。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后加入队列。[结果]研究对象孕早期、孕晚期血铅浓度几何均数分别为0.15μmol/L和0.19μmol/L。孕晚期血铅浓度明显高于孕早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未每天食用蔬菜的孕妇,每天食用蔬菜的孕妇孕早期血铅对数值高0.16个单位,孕晚期高0.15个单位;有过孕前重金属接触史的孕妇孕早期血铅对数值比报告无孕前金属接触史的孕妇要高0.12个单位;受教育程度高的孕妇较受教育程度低的孕妇,孕晚期血铅对数值要低0.09个单位。[结论]血铅浓度在孕期的不同阶段是变化的,孕早期血铅浓度与食用轻度铅污染蔬菜频率、孕前是否存在重金属接触有关;孕晚期血铅浓度与食用轻度铅污染蔬菜频率及孕妇受教育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年龄在23~33岁有药物流产史后再次妊娠的健康妇女126例和无药物流产史的健康妊娠妇女242例,对早孕期(胚胎有无停育、难免流产有无、先兆流产有无、早孕反应程度、异位妊娠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药物流产组与无药物流产组妇女早孕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孕早期无明显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卢可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37-3538
目的探讨影响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某院住院的学龄前儿童哮喘病人300例(观察组)和选取同期来院体检健康儿童300例(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影响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单因素危险因素变量中包括年龄、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个人哮喘史和肥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个人哮喘史是学龄前儿童哮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为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和个人哮喘史,应针对以上因素加强预防管理。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病人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川秀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86-3387,3390
[目的]防止呼吸道感染,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对40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干预措施,干预后进行观察对照。[结果]干预后,颅脑损伤病人呼吸道感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1988-1992年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1988-1992年期间,采用以医院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方法,对全国500多所医院孕28周至产后7天的4349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国5年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城乡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男性发生率为14.9/万,女性发生率为11.7/万,差异有显著性,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性别比为1.3:1。三类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各自的发生率为:唇裂合并腭裂:7.8/万,单纯性唇裂:3.8/万,单纯性腭裂:1.8/万。结论:我国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率无变化趋势,城乡无差异。男性高于女性,唇裂合并腭裂为最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176例先天性腭裂患儿手术前、后的护理经过。结果本组176例患儿中,伤口都有不同程度的肿痛,少量出血36例,麻醉清醒前狂躁不安15例,伤口裂开2例,无1例发生伤口和口腔感染,所有患儿伤口均一期愈合出院。随访3~12个月,发现腭瘘的有3例,语言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术前完善入院评评估,心理护理及科普宣教和医患沟通,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伤口和口腔护理,重视食饮和出院指导是保证患儿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是一种多基因易感性疾病,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对NSCL/P发生的影响是理解该病发病机制的关键之一.近年来,陆续出现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对唇腭裂发生的影响研究,所涉及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吸烟、饮酒、孕期维生素补充、家族史、种族、孕期药物使用等环境因素以及TGFα、TGFβ3、TGFβ2,MSX1、CYP1A1、GST、NAT、MTHFR、BCL3、RARA、EPHX1等基因.本文分别从环境-基因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两方面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幼儿唇腭裂修补术期体位对手术进程的影响。方法在大例数手术中不断改进术期体位,形成固定体位与应用流程。回顾性选择采用舒适体位前60例患儿为常规体位组,采用舒适体位后选择60例患儿为舒适体位组。比较两组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镇静药物使用剂量和手术时间、复苏时间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使用镇静药物和剂量和手术时间、复苏时间比观察组明显增多,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血压变化较对照组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舒适体位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刺激,可以减少镇静药用量,缩短手术时间和复苏时间,有利于加快手术的进程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李娟  黄云飞  陈爱 《现代医院》2008,8(1):73-74
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率约为1/1000~1/2000,遗留下来的畸形,影响患者的面容,随着年龄的增长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心理压力。2006年1月国际微笑列车慈善机构批准我院为粤西唯一定点医院,免费为唇腭裂患者行手术治疗,唇裂术后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随“微笑列车”活动在我院开展,自2006年3月开始,我院整形外科采用改良MilLard方法修复单侧唇裂、直线法修双侧唇裂同时分别由鼻小柱与鼻翼基部锐性分离鼻大翼软骨与鼻翼皮肤,无需解剖大翼软骨内面、鼻中膈软骨及鼻骨,使移位的鼻翼软骨、鼻中膈软骨复位,以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并在此位置上生长发育,鼻畸形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对胎儿唇腭裂进行产前诊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9月应用三维超声诊断仪对18例唇腭裂畸形的胎儿颜面部行二维、静态三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并比较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检查出胎儿唇裂8例,诊断符合率100%;腭裂9例,诊断符合率90%;唇腭裂合计17例,总诊断符合率为94.4%。结论二维超声是三维超声成像的基础,但三维超声图像更直观、立体、逼真,明显优于二维超声,通过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高胎儿唇腭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腹内压监测在腹腔间隙综合征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洁明  冯丹 《现代医院》2005,5(11):54-55
目的探讨腹内压的监测方法对腹腔间隙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方法对可能发生腹腔间隙综合征的病人进行腹腔内压测定(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结果根据腹腔内压测定结果可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提高危重病人的治疗效果。结论腹腔间隙综合征以多脏器功能损伤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腹腔间隙综合征一经诊断需及时腹腔减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