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支持向量机方法已经非常成熟的应用在短期负荷预测领域,它在选取历史日期进行模型训练的时候通常选取距离预测日相近的一段日期,而没有考虑这段时间气象条件、星期类型、节假日造成的影响,使得所建立的模型并不能完全的反映预测日的特征。提出了基于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支持向量机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提出了预测模型样本选取的新颖思路,首先采用层次聚类法对历史日负荷进行聚类,利用层次聚类得到的分类结果建立决策树,根据待预测日的属性在决策树中查询得到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输入的历史负荷,建立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并对待预测日的负荷进行预测。实例中负荷数据采用浙江省某地级市的历史负荷,用新方法对该地区的日96点负荷进行预测,并将该算法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比较,文中提出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训练日期选取不能反映待预测日特征的问题,故本算法结果具有较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投影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短期负荷预测领域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如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存在的诸如泛化性能不强、参数和模型结构确定困难等问题,将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引入短期负荷预测领域。同时应用投影原理改进了传统的灰色关联相似日选取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投影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组合方法。基于灰色投影的相似日选取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判断矩阵表征历史样本与待预测日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并用熵权法确立影响因素的权重对判断矩阵加权,最后利用各个样本关联度投影值排序得到相似日集合。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利用灰色投影筛选出的相似日样本集合训练模型,最后输入预测日特征向量(天气预报数值、日类型等)完成预测。以浙江电网某县级市的负荷数据作为实际算例,并将上述方法与支持向量机方法以及未作灰色投影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短期负荷预测的聚类组合和支持向量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组合和支持向量机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用SOM网络训练规格化的特征数据并获得初始聚类中心,将初始聚类中心作为C-均值算法的输入,并用DB指数评价聚类结果以获得最佳聚类数,通过训练可得相似日样本,最后选择合适的参数和核函数构造支持向量机模型来进行逐点负荷预测.预测结...  相似文献   

4.
日负荷曲线是电力公司调度部门制订调度计划的依据。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日聚类与支持向量机的迎峰度夏期间日负荷曲线预测方法,运用气象数据聚类筛选出预测日的相似日,对预测日整点时刻负荷进行支持向量机预测。该算法充分利用支持向量机预测精度高和聚类算法训练速度快的优点,将该算法应用于辽宁电网迎峰度夏期间的日负荷曲线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训练速度快,而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预测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变化,为电力系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提供指导方向,提出了一种将模糊聚类以及随机森林回归算法进行组合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利用粗糙集构建补偿规则,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补偿。首先,通过对电力系统负荷的周期性、天气相关性等特征进行分析,利用C均值模糊聚类算法对历史样本进行聚类,在进行随机森林回归预测时,使用聚类后同类数据作为训练集样本构建决策树。考虑到随机森林回归预测偏保守、电力系统负荷在峰值处波动大的特征,在得到预测结果后利用粗糙集理论生成补偿规则,对负荷预测进行修正。利用所述方法对北爱尔兰地区进行一日24 h的负荷预测,结果跟实际负荷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为2.09%,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负荷预测未考虑噪声数据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FCM对历史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剔除孤立样本,继而构建负荷预测训练集并输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学习,进一步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得到最优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负荷预测模型,该算法有效地消除了噪声数据对负荷预测精度的影响,泛化能力更佳。  相似文献   

7.
基于FCM聚类与SVM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介绍了支持向量机(SVM)回归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将FCM聚类算法和SVM结合使用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考虑到电力负荷变化周期性的特点,通过对学习样本的聚类,选用同类特征数据作为模型的预测输入,然后对各个模型的输入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和分类识别,得出最后总的预测输出。此预测方法保证了数据特征的一致性以及算法的全局性,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经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地区负荷预测的运算效率和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地区负荷聚类集成预测方法。首先,通过聚类模型对地区内大量用户的真实负荷数据进行分组并分析了不同聚类模型的效果。其次,使用得到的聚类分组标签将用户数据分组集成并构建训练数据。然后,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构建了卷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最后,分组进行负荷预测并将预测结果求和得到地区最终预测月负荷,并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决策树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进行对比。文中使用扬中市高新区的负荷数据作为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相较于现有算法具有更高的负荷预测精度和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联合使用硬C均值(hard C-mean,HCM) 聚类算法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与目前采用单一SVM的负荷预测方法相比,考虑了电力负荷变化的周期性特征,依据输入样本的相似度选取训练样本,即通过对学习样本的聚类选用同类特征数据作为预测输入,保证了数据特征的一致性,强化了历史数据规律。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负荷预测精度,还缩短了预测执行时间。  相似文献   

10.
受到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光伏发电系统出力具有波动性、间接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光伏发电量预测精度较低。对此,本文采用模糊理论结合支持向量机的方法预测光伏发电量。首先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计算模糊隶属度,然后对原始样本进行聚类,生成模糊样本,再采用支持向量机对模糊样本进行训练,最后利用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几天的光伏发电量。MATLAB仿真实验预测显示:相对于经典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模糊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更稳定且预测结果误差更小;该模型克服了传统光伏预测方法中存在的极易陷入极小值以及不确定气象因素影响等缺陷,提高了系统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好地挖掘海量数据中蕴含的有效信息,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针对负荷数据时序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混合模型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将海量的历史负荷数据、气象数据、日期信息以及峰谷电价数据按时间滑动窗口构造连续特征图作为输入,先采用CNN提取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以时序序列方式构造并作为LSTM网络输入数据,再采用LSTM网络进行短期负荷预测。使用所提方法对江苏省某地区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比传统负荷预测方法、随机森林模型负荷预测模型方法和标准LSTM网络负荷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智能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与相关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系统中电力大数据的格局已经形成,如何对高维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实现数据的充分利用,成为当前电力工作者们关心的问题。该文针对电力大数据环境下高精度和实时性的负荷预测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基于Spark平台和并行随机森林回归算法(Spark platform and parallel random forest regression,SP-RFR)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通过3次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s,RDD)转换实现单机随机森林算法的并行化改进,并在Spark分布式集群环境下实现部署。结合某区域实际电力负荷数据设计试验,进行模型训练和回归预测,通过试验证明,对同等的数据集,基于Spark平台的并行随机森林回归算法预测精度高于单机负荷预测算法;并行随机森林算法受离群数据干扰较小,且随着数据集的增大,并行随机森林算法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与单机算法在运行时间上相比,随着数据集的增大,基于分布式集群的方法优势明显。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在分布式环境中进行电力负荷预测,为负荷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Short-term load forecast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ecur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s. However, loads can be affected by a variety of external impact factors and thus involve high levels of uncertainties. So it is a challenging task to achieve an accurate load forecas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ree commonly-used machine-learning methods used for load forecasting, i.e.,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ethod, the random forest regression method, and the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method. The featur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se method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y integrat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a fusion forecasting approach and a data preprocessing technique are proposed for improving the forecasting accuracy. A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real load data is performed to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capable of achieving a relatively higher forecasting accuracy.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改进灰色关联与蝙蝠优化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在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基础上,引入以距离相似性和形状相近性相关联的综合灰色关联度选取更高相似度的相似日。为缩小训练样本的差异程度,提高预测精度,利用相似日集合中的样本来训练蝙蝠优化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中国南方某城市的历史数据作为实际算例,将文中提出的基于改进灰色关联与蝙蝠优化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与单纯的BP神经网络法、蝙蝠优化BP神经网络法、传统灰色关联与蝙蝠优化的BP神经网络组合法的预测结果相比,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考虑气象因素的相似聚类短期负荷组合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提出以气象负荷和长期趋势负荷之和为聚类中心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相似搜索的方法,该方法可提高预测样本同被预测日负荷的相似度,从而增加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和精确度。以权重优化组合的方式采用多种负荷预测方法进行组合负荷预测,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体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气象敏感度的负荷特性,因而具有广泛的自适应性,对于负荷总量较小、变动范围较大且受天气因素影响明显的地区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相似时间序列检索的超短期负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超短期负荷预测算法存在的预测精度不稳定、实时性能不强等问题,从时序数据挖掘的重要方法——相似时间序列的检索出发,结合负荷自身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新的超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坏数据处理机制;通过扩展负荷序列相似的概念有效地增加了预测样本的数量,提高了预测样本的质量;对预测值的加权处理抵御了单样本预测带来的风险,使预测的精度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强,能较好地满足电力系统各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频域分量预测法对短期负荷预测精度的影响,利用频域分解算法分解原始负荷数据,将数据分解为4个部分:日周期、周周期、低频和高频分量。其中,日周期、周周期分量用Elman神经网络预测;低频分量采用随机森林预测;高频分量则使用Mallat算法二次分解,分别得到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选取低频部分做训练样本与Elman神经网络结合预测高频分量;将各个频域分量结果重组,实现电力负荷的高精度预测。以某地市实际负荷数据为例进行仿真,将该方法与Elman神经网络法、随机森林法及频域分量预测法的预测结果对比,验证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精度,减少预测值和真实值的离散程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负荷预测的重要性也不断彰显,作为负荷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期负荷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市场交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精确的负荷预测有助于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调度的有效性。由于影响负荷数据的随机因素太多且具有较强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对某市负荷数据进行仿真,将仿真结果与其他传统预测方法结果相对比,最终证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误差更低,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同时将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下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方法与其他分解方法下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提升预测精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