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1病历摘要 男,3岁。因咽痛后反复呕吐5d为主诉入院。患儿于半个月前始诉咽痛,无发热、咳嗽、头痛及其他不适症状,未引起重视。5d前始患儿出现呕吐、为进食后呕吐,每日反复3~4次量较多、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伴纳差,仍无发热、呕吐、头痛,尿量略少,大便2~3次/d、外观正常,为进一步诊治目的入院。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 女,4岁。因反复呕吐1月半。反复抽搐半月于2005—08—19入我院儿科。患儿1月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非喷射性,1次/d,无头痛、发热,无腹痛、腹泻,在外院诊断为胃肠炎,予口服药对症治疗无好转。半月前,病情加重,每日呕吐10余次,且吐后即出现抽搐,表现为右侧颜面肌、口角抽动,四肢强直,约30s后自行缓解。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发育正常,生命征平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反复呕吐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变化,探讨患儿呕吐与其家长非正常心理的关系。方法:对我院84例住院治疗的呕吐患儿及其家长指导填写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另设对照组80例。结果:46.43%化疗呕吐患儿有焦虑,47.62%化疗呕吐患儿有抑郁情绪低落,17.85%化疗呕吐患儿有失眠,50.12%化疗呕吐患儿有精神紧张、激动,63.00%化疗呕吐患儿有厌食,23.80%化疗呕吐患儿有拒食,38.09%化疗呕吐患儿有恐惧,42.98%化疗呕吐患儿有愤怒,其家长60.71%有焦虑,42.99%有抑郁、情绪低落,23.80%有精神紧张,66.54%的家长对患儿特别同情和爱护。结论:化疗肿瘤患儿及其家长存在心理障碍,对其家长进行心理辅导有助于患儿治疗。  相似文献   

4.
超声造影诊断新生儿环状胰腺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18d。因反复呕吐18d入院。患儿出生后数小时即出现呕吐,每于进食后数小时发生。呕吐物为胃内容及黄绿色液体。患病以来食欲可排便畅,体重有所减轻。查体:神志清,精神较差,脱水貌。心肺正常,腹平软,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钡剂胃肠道造影检查;经鼻饲管注入稀钡后,胃体充盈,钡剂行至十二指肠降段时,未能继续前行。胃肠造影诊断。十二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肠扭转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男,13岁。因反复发作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入院,患儿从出生2个月后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呕吐物含胆汁。每年发作3-5次,症状时轻时重,有时能自行缓解。查体:发育差,营养不良,腹部凹陷,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上腹部明显压痛。超声明显:胃及十二指肠稍扩张,上腹部横切扫查见肠系膜根部有一靶环状或螺旋状的中等回声包块(图1),实时观察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7岁,反复发作性腹部绞痛4年,近2d又发作,患儿自3岁开始每隔3-6个月腹部发作性阵发性绞痛,发作时合并呕吐,经抗炎,补液治疗后症状消失。2d前再次出现腹痛,呕吐,体格检查:腹平软,未及明显包块,肠鸣音稍亢进,中间可闻及气过水音。胸腹联合: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所见: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患儿男性,4个月。因哭闹、呕吐12小时于2004年10月20日入院。患儿于12小时前出现阵阵哭闹,面色苍白,约数分钟后安静,精神如常,依然玩嬉。约数十分钟后再次出现哭闹。如此反复数次,继而精神渐差。哭闹发生后不久出现呕吐,初为进食后,其后与进食无关,呕吐物为胃内容。病后无发热。先在当地卫生院按“上感、胃炎”输液治疗(具体用药情况不详),病情无好转而来本院。患儿生后喂母乳2个月,其余加奶粉混合喂养。发病前无不沽饮食史,曾改换奶粉品牌,患儿进食当时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反复呕吐应深究检查诊断应全面──1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误诊6年教训男,8岁。因上腹部疼痛、呕吐1月余入院。患儿生后2岁起出现问歇性呕吐,4岁后加剧伴上腹部疼痛。每年发作3~4次,发作无任何诱因,每次持续7~30天。发作期呕吐每日2~3次,吐物为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9.
例1 患儿,女,5岁,以反复呕吐二年,加重半月就诊。患儿两年前出现突发性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持续约两分钟左右自行缓解,吐后吃玩一切正常。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报告患儿男,5岁。主因反复发作性腹部绞痛4年入院。4年来,反复出现腹部绞痛,其特点为阵发性,每次发作持续10~30min后自行缓解,常伴有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有胆汁。腹痛发作时腹部可见勃起性包块,位置不固定。在间歇期患儿仍能进食、继续排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新生儿呕吐的原因进行探索与分析,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而有效预防和降低新生儿呕吐症状出现的几率,保护新生儿免受并发症影响。方法:选择出现呕吐问题新生儿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呕吐原因进行观察、分类与统计,同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新生儿发生呕吐实际病因进行体位选择、正常对患儿喂养、保持患儿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根据每个患儿实际情况进行护理。结果:研究发现:新生儿患者呕吐主要原因有喂养不当、肠道内感染、咽下综合征等,这三种原因呕吐患儿比例分别为22.3%、14.9%、15.7%,除这三种原因外,肠道外感染、药物副作用、胃食道反流等亦可使患儿出现呕吐。结论:通过对120例新生儿呕吐原因研究,认为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喂养以及正确的干预措施,可以治疗新生儿的呕吐,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儿童异位胰腺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男,12岁.因反复上腹痛1年,黑便5 d就诊.患儿1年前开始出现节律性上腹痛,进食后诱发,伴恶心、反酸、嗳气,无腹泻呕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讨婴幼儿反复呕吐在消化道方面的病因,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婴幼儿反复呕吐2周以上患儿分别行胃镜检查和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胃镜检查阳性率为95.5%(43/45);消化道钡餐检查阳性率为40.0%(18/45)。结论:胃镜检查方法明显优于消化道钡餐检查。对婴幼儿反复呕吐,结合其他病史考虑消化道疾病可能性大者,对于6个月以上无明显梗阻表现的患儿,先选择作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而不能明确的病可配合消化道钡餐检查;对于6个月以内有梗阻表现的患儿可先作消化道钡餐检查,必要时还建议做胃镜检查。两种检查互相补充,但不能相互代替。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性,9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2年,伴进行性消瘦、食欲差半年、反复呕吐10d”于2009年9月入院。患儿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步态蹒跚,于当地诊治(具体不详),乏力渐加重,并出现跛行。  相似文献   

15.
小儿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患儿男,11月。1989年11月2日入院。患儿1月前开始发热持续37.5~38℃,伴轻咳及反复呕吐。曾用多种抗生素及抗结核药物均无效。用脱水剂治疗后呕吐已止。体检:体温38.7℃,脉搏170次/分,呼吸40次/分,精神尚好...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78 d,主因"反复呕吐伴体检B超发现腹部肿快8小时"入院.患儿入院当天上午因哺乳后即出现呕吐,反复四次,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急性肠套叠",行腹部B超发现非肠套叠"同心圆"征象,而是一"右肾上极囊性均质回声".  相似文献   

17.
喜炎平过敏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翠玲  张宁 《临床荟萃》2006,21(6):392-392
患儿,男性,3.5岁。冈腹痛、呕吐1天,皮疹半天于2005年5月27日9:20入院。患儿1天前因腹痛、呕吐在本村使用头孢拉啶(使用了两次,批号、产地不详)后全身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急来我院门诊。B超示腹腔脐周多发低回声结节,考虑淋巴结回声,门诊以“肠系膜淋巴结炎、药物疹(头孢拉啶)”收入院。入脘后给予氯苯那敏、异丙嗪、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激素等治疗。于2005年6月4日皮疹完全消退准备出院,但患儿又出现腹痛,考虑本患儿属于过敏体质,未再使用扰菌药物。于2005年6月5日8:25给予喜炎平2ml静脉滴注,约5分钟后患儿出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上肢出现散在的皮疹,但无呕吐、高热等。立即停药,并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至11:00时患儿口唇发绀消失,呼吸平稳,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18.
1病例 例1:患儿,男,3岁。持续咳嗽6个月。患儿于6月前着凉后出现咳嗽,按“上感”给予止咳、消炎治疗,几天后痊愈。但以后频繁干咳,非犬吠样及痉挛样。主要在晨起时咳,夜间咳稍轻。近2个月来夜间咳嗽加剧。于夜间和午夜阵咳,不能很好入睡,阵咳后常伴有呕吐。有时剧烈运动后咳嗽加重。因为咳嗽曾碾转于多家医院,均诊为“反复上呼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10岁,因反复上腹部痛两周入院。患儿两周前出现1次黄色稀水便后腹部开动剧痛,发作时身体蜷屈,疼痛难忍,缓解时一般情况良好,否认发热,无头疼呕吐,无皮疹,四肢关节不痛。外院予头孢三嗪治疗qd,效不佳。既往从未有反复发作腹痛史。体检:发育营养良好,无黄疸皮疹,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腹软,未扪及包块,肝脾不大,上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20.
婴儿升结肠游离继发胃扭转1例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515011)颜文灿1病例介绍患儿男,54天,足月顺产,反复呕吐40+天,该婴儿出生后第10天开始不明原因哭闹,每当食后约12分钟左右开始呕吐,吐出物为乳汁及黄色胆汁样物。查体:精神萎靡,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