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明山生态旅游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明山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为延长旅游生命周期,大明山景区与社区应坚持生态旅游理念,深挖当地自然与人文生态旅游科普内涵,采取经营理念创新与旅游产品的升级改造等多途径全方位提升生态旅游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大明山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针对当前大明山生态旅游的产品模式、空间模式以及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促进广西大明山生态旅游向保护自然景观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明山主脉群峰之顶有八片天然大草坪,面积达180亩,四周古木环绕,中间长草不长树,人称天坪。大明山的天坪其来历什么样,到现在还没有人破解。其实,从大明山周围流传的神话故事,人们可以找到答案。用古壮字记录的壮族师公经书中有民间神话故事《布伯的故事》(这个神话故事主要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瑶族《开山歌》与曲子词《苏幕遮》的比较研究,认为瑶族《开山歌》词即是《苏幕遮》词牌的词,瑶族《开山歌》的音乐(洞经音乐)很可能是久已失传的《苏幕遮》音乐在瑶族中的保存,因此,研究瑶族《开山歌》这一濒临消亡的音乐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客家山歌具有中原传统文化的特色,尤其在语言方面,承继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并且运用得很得当,由客家山歌入手,研究中原文化的承继,较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明山最先是居住在其周围的壮族先民西瓯骆越崇拜的圣山,是壮族民间传说中最高的山,是壮族的祖宗神山,大明山正是靠其区内率真纯朴的民族风情、古老神秘的文化遗产和神话传说延续了自己的文脉,其外化为雄奇幽险的自然景观。因此,大明山景区应该以壮族深厚文化底蕴和多民族文化特色为依托,反映出壮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从而向世界营销广西,有效传播壮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广西大明山保护区天然林昆虫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丕宁  陈尚文  李殷奎 《广西科学》2009,16(1):92-95,100
于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在广西大明山保护区天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由下到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4个垂直带25个样地(其中14个为天然林样地,11个为人工林样地),采取路线逐一调查方法实地调查采集昆虫,并查找1950~2006年有关大明山昆虫的相关文献,共确定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昆虫有22目143科408种,其中,新记录8目19科24种。保护区天然林昆虫的平均物种数为16.3种,均匀度指数为0.8237,平均个体数为42.3,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1622,属于稳定状态。昆虫群落生态优势度为0.1623,数值小,群落自我修复能力好。昆虫群落平均物种益害比为0.28,存在虫害发生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8.
大明山降水的推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明山地区是广西6大暴雨中心之一,降水丰富。甘栏河是大明山最长的河流.落差大.是建造高水头水电站的理想地,但缺乏大明山水文气象资料。本文根据大明山天坪的23个月的气象资料,和邻近地区6个雨量站的长期降水资料,用二阶多项作为回归模型,模拟甘栏河集水区域的大明山东南坡年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用回归比值法推求天坪的历年各月降水量;用比值法推求天坪的24小时最大降水量。力图弄清大明山东南坡的降水规律,同时为在甘栏河上建造水电站提供设计所需的降水资料。  相似文献   

9.
<正>梅州客家山歌是广东省梅州市境内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民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流传于广东省东北部客家地区及海外梅州籍客家人聚居地。梅州客家山歌种类繁多,大致有山歌号子、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字山歌、五句板山歌等。梅州客家山歌取材广泛,大至客家人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小到细致入微的情感宣泄,无不展现着客家人厚重淳朴的民风。在  相似文献   

10.
将贵州屯堡山歌与布依族山歌进行比较,对屯堡山歌的发生、题材内容及特征、演唱方式及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探析,认识屯堡山歌的独特风貌,促进对贵州屯堡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宜州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山歌成为当地壮、侗等民族的精神生活需求。传统的山歌文化推动了今天新型歌圩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兴元  徐琨  张小军 《科技信息》2007,(32):190-190,252
西和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西和各种民间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滋养着西和山歌,使西和山歌在调式、曲式、节奏、旋律等方面风格鲜明,有其显著的特点。本文对西和山歌的音乐特点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揭示西和山歌的地方属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广西大明山部分蕨类植物资源的种类,生态环境及其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和山歌起源于劳作中的隔山喊话,它近波及陇南各县,远与天水山歌互渗,从而形成了一个山歌文化区,西和山歌是连接洮岷花儿和陇中花儿的链扣,是这一地域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承载者之一,是甘肃花儿的一支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5.
廖旭华 《龙岩学院学报》2010,28(4):120-124,133
闽西、赣南客家山歌经过几百年的创新与发展,在结构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通过对比、分析,挖掘、整理出两地山歌结构的异同点,以便深入了解客家山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从表面上看来,黑衣壮婚礼仍较好地承继着传统习俗,山歌对唱依然是婚礼的中心和对婚礼的强化,表征着黑衣壮族群悠久的山歌文化和开朗劲健的民族性格。但是,年轻一代对传统山歌的淡漠和对流行歌曲的喜爱正使传统的黑衣壮社会面临着传统的断裂,以山歌艺术为核心的审美化生存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闽西是著名的山歌之乡,山歌是山区劳动人民的歌。闽西山歌极其丰富,山歌遍于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漳平七个县以及现在属于三明地区的清流、宁化、永安等县。在声唱方面,各县都有不同的曲调,有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竹板歌、 畲歌、儿歌、习俗歌曲以及流行中外的歌舞曲采茶扑蝶等。在题材方面,有反映旧社会劳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灾后恢复中冠层结构的空间变化规律及空间异质性动态,为监测灾后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及灾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特大冰冻干扰后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的林冠结构进行了连续4年的监测,采用半变异函数和Moran’s I指数对其林冠开度(Canopy openness,CO)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进行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结果】冰冻干扰后4年间,大明山常绿阔叶林林冠开度的均值先减小后微弱增加,叶面积指数的均值先增加后微弱减小,2011年林冠开度最小、叶面积指数最大。半变异函数的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各年度样地林冠开度和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异质性。2011年和2012年林冠开度的空间变异程度大幅增加,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大于随机因素;2010年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异质性大幅度增加,但随后两年其空间异质性大幅度降低并趋于稳定,空间异质性尺度较小且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结论】在灾后恢复的第3~4年间,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已有较大恢复,但恢复程度在空间上的变异极大。随着恢复演替的进行,大明山常绿阔叶林林冠结构在空间上向着越来越不均匀的方向发展,而叶面积指数则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广西大明山昆虫区系考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大明山昆虫区系的特点,并提出以不同的昆虫种类组成作为环境评估的指征。  相似文献   

20.
吴语叙事山歌是指流行于吴语地区民间,用吴方言演唱的,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有两个以上人物出场的韵文作品。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土有的《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从吴语叙事山歌的演唱传统出发,以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结合文本分析,为求深入到它的“本体世界”之中,探求它的传承、编创规律,给它以合理的定位。该书共分七章。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主要是吴语山歌、吴语叙事山歌发展史、搜集整理史、学术史的回顾,是一种学术上的梳理(第一章)。2.对吴语叙事山歌基本情况的分析和判断,根据现已发掘的三十多首中长篇叙事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