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使地铁隧道在施工中沉降监测数据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分别采用了BP神经网络改进算法的预测模型、传统BP神经网络预模型以及基于时间序列的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对地铁隧道施工中的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预测。对其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BP神经网络改进算法模型预测精度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基于时间序列的三次指数平滑法模型预测精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市政技术》2017,(2):162-165
复合地基工后沉降的预测是高速公路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三点法在软土路基的沉降预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在PTC管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预测的应用研究尚少。从三点法的理论基础出发,对比分析了双曲线法、指数法等曲线拟合方法在预测方面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天津软土地区某实际工程的已有沉降监测数据,运用三点法对该工程后期沉降进行了预测,建立并验证了三点法在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该应用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循环荷载试验,对常规的指数曲线法、双曲线法、泊松曲线法等三种沉降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体现飞机循环荷载的对数分项,并用高斯-牛顿非线性回归法确定计算参数。通过浦东机场第一跑道沉降观测数据验证,改进后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适应性,可为跑道沉降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镇 《山西建筑》2012,38(13):159-160
利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实测路基沉降数据,分析了双曲线法,星野法,Asaoka法对戈壁土地基沉降预测的适应性,研究了各方法对波动数据的敏感性,以及预测结果误差大小及预测起始时间点选取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由此确定相应的预测方法与预测时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传统的桥梁缺损状况灰色预测进行改进,提出基于非等间隔序列的灰色预测,解决了在实际桥梁评定中,许多桥梁没有每年评定,或者数据有强烈跳动,数据往往是非等间隔序列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海  李晓柱 《工程勘察》2014,(10):21-26
本文以珠海市横琴新区环岛北片主干路及滨海次干路市政道路工程为背景,选取淤泥层分布具有代表性的路段G#路中G1、G2及G3段作为试验段,对横琴新区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对软土力学特性的改良进行了试验研究,着重对该地区淤泥层排水固结参量β值的选取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β值的四种计算方法 (公式计算法、三点法、孔压监测资料反算法及沉降差拟合法)及过程,并将计算的β值应用在沉降速率法中,对预测的沉降曲线与实际监测曲线进行了对比验证,发现三点法计算的β值预测的沉降曲线不稳定,具有偶然性;孔压监测资料反算的β值预测的沉降曲线中规中矩,具有离散性;公式计算法计算的β值预测的沉降曲线中规中矩,参数选取的试验手段和方法有一定局限性;沉降差法拟合的β值预测的沉降曲线与实际监测曲线具有很好的吻合性,满载后与实际监测曲线吻合程度大于前几级加载时期,且稳定可靠,能反映和代表该地区淤泥层的实际固结特性。研究成果可为后期横琴新区大开发提供经验,对排水固结最终沉降预测及其它地区固结参量β值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际铁路为保证线路的高平顺性,对桥梁、路基、涵洞、隧道、过渡段等线下工程沉降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进行沉降预测评估。基于实测数据的沉降预测方法主要有曲线拟合法、灰色系统分析模型等,本文首先对多种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然后综合考虑曲线拟合法与GM(1,1)模型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GM(1,1)模型数据的曲线拟合预测方法,并通过武咸城际铁路工程实例验证,说明该方法用于城际铁路线下工程沉降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Asaoka法和三点法具有明确的理论基础,且计算较为简单,参数易于求出,在地基沉降预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Asaoka法存在的误差传递问题,在原方法的基础上增添误差修正项,得到了Asaoka改进法;针对三点法在求参数时,对三个观测时间点要求较高的问题,通过对算法公式进一步变形,并利用Asaoka改进法,得到Asaoka-hyperbola混合法(HAHM,即hybrid Asaokahyperbola method)。工程实例应用结果显示,这两种改进方法在沉降预测中都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0)
采用堆载预压技术处理软土地基时,预压段的沉降发生及发展规律对路面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北岸接线段软基处理工程为例,基于堆载预压后长期跟踪的沉降观测数据,分别通过指数曲线法和双曲线法对预压路段进行沉降预测,并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采用数据时间的长短、沉降预测初始点的设定、采用2次数据的时间间隔等3个因素对2种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数据时间的长短对2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影响均较大,其中采用较长时间沉降数据的预测结果更为准确;沉降预测初始点的设定对于指数曲线法的预测结果影响较小,而对于双曲线法的预测结果影响很大;采用两次数据的时间间隔对于2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线路修建过程中需要对线下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和沉降评估,由于高速铁路桥梁墩台沉降测量数据具有沉降量级较小,数值波动变化大的特性,所以单一预测模型不能很好的预测沉降量。本文结合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的特点,应用加权几何平均法构造一个新的组合模型,使用该组合预测模型对桥梁墩台沉降进行预测,并对新模型进行精度评定。结合工程实例可得:组合预测模型拟合度高于前面两种模型,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的曲线拟合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的重要性,提出了计算沉降量的方法,重点对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的曲线拟合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三点法的原理,并结合实例对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曲线拟合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适应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级小,实测数据相对起伏波动较大的特点,得到路基沉降预测的更好的曲线拟合方法。论文运用泰勒展开式对常规指数曲线法进行改进,结合高速铁路路基断面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泰勒展开式修正指数曲线法模型。分析了泰勒展开式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路基沉降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泰勒展开式修正指数曲线法由于避免了对数的运算,能用于预测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运用泰勒展开式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沉降时,拟合预报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度较高,相关系数高,沉降比满足要求,误差平方和小,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由于工后沉降对软土地基影响较大,为此正确估算沉降量意义重大。总结目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沉降预测方法,结合工程实践,对沉降预测方法进行验算,以比选出适用于宁波地区的沉降预测方法。研究表明,对于宁波地区的软土地基,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沉降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Asaoka法、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都是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常用模型。通过分析Asaoka方程与两种灰色模型之间的联系,指出灰色模型理论与Asaoka法一阶微分方程具有一致性,可以利用GM(1,1)模型代替Asaoka法进行沉降预测;灰色Verhulst模型是参数收敛的时变参数Asaoka方程。分析指出三种方法都存在两点不足,即只能应用于等时距沉降数据分析以及参数求解精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从而建立了改进的GM(1,1)模型和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改进灰色模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几种常见的沉降预测方法,并通过珠海横琴多联供燃气能源站项目关于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沉降监测值为算例。在工程实例和沉降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对常用的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三点法、Asaoka法进行了深入的计算分析,通过这几种沉降预测方法并和实际的比较得出:三点法在《规范》中认为尽可能选择长时段沉降资料,并取时距△t尽可能大进行沉降计算,但在此算例中并不是取时距△t最大就能得到最符合实际沉降的一个;在此算例中双曲线法沉降预测是几种常见的沉降预测方法中得出沉降预测曲线最符合实际沉降量变化趋势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系统介绍了Asaoka法的原理和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观测数据进行等时距处理的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时间间隔Δt对Asaoka法的预测结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以往在Asaoka法推算过程中,选取相关系数较好的沉降值作为最终沉降值的方法有不合理之处;将预测结果可靠性的优化指标定为两次预测的差值,选取使两次预测差值较小的时间间隔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软基沉降预测Gompertz曲线的参数拟合是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传统方法对其参数进行估计往往因为计算复杂而使估计结果带有较大的误差。为此,应用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AADE算法)对沉降预测Gompertz曲线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拟合,并与三段法等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曲线参数拟合方法与三段法等其他方法相比较,具有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通用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其他非线性模型参数拟合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低温建筑技术》2016,(4):129-131
对桥头填土路基进行了从填筑之初到通车运营全过程的沉降监测,利用实测数据预测计算软土路基沉降量。对于双曲线法按照施工进程选取三个不同的初始时间t0分别计算,得到不同的沉降曲线。计算结果表明t0取的越大时,预测值与实测值差距越小,准确度也就越高,但是从工程实际角度而言t0不能一味取大值。利用指数函数法计算表明,当t0取值越小,前期沉降预测结果会越精确,而后期沉降预测结果误差会越大;当t0取值越大,则前期预测误差越大,后期预测越精确。两种方法都有效预测了软土路基沉降,具有较强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海堤工程,潜在的工后沉降会对海堤的作用及使用寿命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利用有限的实测沉降数据,选取合理的预测方法较准确预测海堤的后期沉降十分必要。文章以典型工程实测沉降资料为依据,对工程中所选取的断面沉降利用GM(1,1)法进行了拟合、预测,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为海堤工后沉降的合理预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结合深圳宝安中心填海区软土地基沉降的实测数据,分别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灰色模型以及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宝安中心填海区典型区域软土地基沉降进行预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不同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及其效果,为深圳宝安中心填海区的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