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罕见的肝脏原发性肿瘤-肝脏腺鳞癌的诊疗水平。 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收集1975-2007年间报道的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例在内资料齐全的原发性肝脏腺鳞癌病人47例,总结其病例资料,对原发性肝脏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7例病人中多数病人无法在术前得到确诊,一些病人在术后早期即可出现远处淋巴结和(或)肝内转移,截至2007年底已有42例死于原发疾病,平均生存时间约7.3个月。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与预后不佳有关。结论 原发性肝脏腺鳞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肝脏罕见恶性肿瘤,术前难以与其他肝脏肿瘤区别,应提高对其认识和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胃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和腺鳞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简称胃鳞癌)及腺鳞癌在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中极为罕见。至1985年国外文献报道胃鳞癌不足80例,国内至今仅报道胃鳞癌10例,腺鳞癌9例。我科1989年共收治胃鳞癌及腺鳞癌各一例,占我科近10年来胃癌总数的0.32%(2/6 17),与国内外资料相似,现报道及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例1,男性,54岁。因上腹隐痛、间歇性黑便4月住院。胃镜检查见胃体中、下部偏后壁有3×3cm不规则肿物突入胃腔,表面满布新鲜出血,病理报告为胃鳞状细胞癌。术中见胃体后壁小弯侧有10×8×8cm肿块,浆膜受侵并与胰腺体尾部浸润粘连,小网膜挛缩增厚致肿块固定,食道下端及贲门正常。脾门、大网膜、腹主动脉旁均有散在的花生米大小淋巴结,因不能切除,仅取大网膜淋巴结送病理检查,报告为淋巴结内低分化癌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胆囊鳞癌、腺鳞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7~2014年间收治的14例胆囊鳞癌、19例胆囊腺鳞癌,并对国内20例胆囊鳞癌、58例胆囊腺鳞癌进行复习。结果随访到的24例中生存时间6个月以内的8例,其中围术期死亡2例;生存时间6个月到1年内的6例;1年到2年的6例,2年到3年的2例;超过4年的2例。随访到的有6例仍健在,术后至随访时间分别为12个月、12个月、18个月、31个月、51个月、54个月。结论对于胆囊鳞癌及腺鳞癌患者的治疗应与一般胆囊癌的治疗类似,即使出现周围脏器受侵,仍应力争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尽管结肠、直肠肿瘤是西方国家第 2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但绝大多数是腺癌 ,结肠直肠的鳞癌和腺鳞癌很罕见。目前直肠腺癌和肛管鳞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结肠直肠鳞癌和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笥和最恰当的治疗方式仍不明确。本研究目的是阐明这种罕见肿瘤的独特危险因素 (包括人乳头瘤病毒 )、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和预后相关因素 ,并讨论辅助治疗的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单中心报告的病例最多的一组 5 2例结肠和齿线 8cm以上的近侧直肠的鳞癌和腺鳞癌 ,其中 44例有足够的组织材料可供研究。单纯性鳞癌 1 1例、混合笥腺鳞癌 3 1例、…  相似文献   

5.
尽管结肠、直肠肿瘤是西方国家第 2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但绝大多数是腺癌 ,结肠直肠的鳞癌和腺鳞癌很罕见。目前直肠腺癌和肛管鳞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结肠直肠鳞癌和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性和最恰当的治疗方式不明确。本研究目的是阐明这种罕见肿瘤的独特危险因素 (包括人乳头瘤病毒 )、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和预后相关因素 ,并讨论辅助治疗和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单中心报告的病例最多的一组5 2例结肠和齿线 8cm以上的近侧直肠的鳞癌和腺鳞癌 ,其中 44例足够的组织材料可供研究。单纯性鳞癌 1 1例、混合性腺鳞癌 31例、腺癌伴…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鳞癌和腺鳞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4-2004年收治的胆囊癌12例(鳞癌4例,腺鳞癌8例),男女各6例。结果行根治性手术9例,姑息性手术3例。12例中有11例得到随访,其中2例在1年后死亡,1例在半年后死亡,其余均在半年内死亡。术后中位生存期108d。结论胆囊鳞癌和腺鳞癌恶性程度高,但远处转移较少,有利于手术切除。术后放疗有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胆囊鳞癌和腺鳞癌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鳞癌和腺鳞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4—2004年收治的胆囊癌12例(鳞癌4例,腺鳞癌8例),男女各6例。结果行根治性手术9例,姑息性手术3例。12例中有11例得到随访,其中2例在1年后死亡,1例在半年后死亡,其余均在半年内死亡。术后中位生存期108d。结论胆囊鳞癌和腺鳞癌恶性程度高,但远处转移较少,有利于手术切除。术后放疗有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乳腺腺鳞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进展。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1例低级别乳腺腺鳞癌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临床特点、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进展。结果:该患者经临床检查、乳腺彩超、磁共振和肿块活检诊断为乳腺癌,行乳腺癌保乳整形术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手术顺利,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GP方案(吉西他滨1.4 g,d1,d5;顺铂40mg,d1-3)化疗。结论:低级别乳腺腺鳞癌临床特点、鉴别诊断与其他乳腺癌无特殊,但高低级别的病理类型决定其临床特点和预后,治疗上以手术为主,术后化疗有一定争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胆囊鳞癌和腺鳞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外科手术切除的114例胆囊鳞癌及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胆囊鳞癌和腺鳞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应用C-指数、ROC曲线以及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T分期、TNM分期、切缘性质、血管侵犯、联合肝切除、淋巴结清扫是胆囊鳞癌和腺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只有T分期、联合肝切除是鳞癌和腺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此时赤池信息测量准则(AIC)值最小(720.66),并据此建立胆囊鳞癌和腺鳞癌Nomogram预测模型。该模型C-指数为0.614(95%Ci 0.585~0.643)。1年、2年、3年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5、0.598、0.592。校准曲线图可见实际观测值与预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T分期、联合肝切除是胆囊鳞癌和腺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建立的Nomogram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和准确度,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胰腺腺鳞癌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胰腺腺鳞癌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 ,本文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胰腺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本组 8例胰腺腺鳞癌病人 ,其中男 7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6 9 3± 11 8)岁。肿瘤位于胰头 5例 ,胰体 2例 ,胰尾 1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4例 ,其中 1例行保幽术式 ,1例合并区域淋巴结清扫术 ,1例合并肠系膜上动、静脉切除重建术。另 1例胰头肿块术中发现肝转移 ,行胆囊空肠襻式吻合术 ;3例胰体尾肿块 ,2例行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 ,另 1例肿瘤已侵犯胃底 ,行胰体尾、脾脏切除术合并部分胃切除术。病理检查 :瘤体平均 4 5cm ,肿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均呈腺癌和鳞癌混杂表现。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5例胰头肿块中 ,肿瘤侵犯十二指肠 2例 ,侵犯肠系膜上静脉 1例 ,肝转移 1例 ;1例胰体肿瘤侵犯脾静脉 ,1例胰尾肿瘤侵犯胃壁肌层。镜下见肿瘤侵犯神经 2例 ,淋巴结转移 2例。随访 6例 ,术后生存 3~ 7个月 ,平均生存 5 5个月 ,均死于肿瘤复发和肝转移。结论 胰腺腺鳞癌以腺癌和鳞癌混合为组织学特点 ,呈侵袭性生长的特点 ,易侵犯周围脏器、大血管和肝脏、淋巴结转移 ,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正>胆囊腺鳞癌是胆囊肿瘤的非常少见类型。我科在2006年及2014年各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进行分析,目的是增加认识,以提高诊断水平。1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女,73岁,以"反复右上腹胀不适1年余,再发1周"于2014年3月28日入院。查体:全腹无明显压痛、反跳痛,无肌卫,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伴胆囊壁局限性增厚,胆总管扩张伴结  相似文献   

12.
�����۰����۰�9���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囊鳞癌、腺鳞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994~ 2 0 0 3年收治的少见胆囊癌 9例 (鳞癌 1例 ,腺鳞癌 8例 )。结果 行根治性手术 4例 ,姑息性手术 5例。9例中有 8例得到随访 ,均在术后半年内死亡 ,术后中位生存期 5 1d。结论 胆囊鳞癌腺鳞癌恶性程度较高 ,但淋巴结转移相对较晚。对于合适病例应尽可能行根治性胆囊切除 ,必要时行扩大根治性切除 ,术后放疗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胰腺腺鳞癌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到1997年为止全世界报道134例。我院近年发现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成人肝内胆管缺失症(IAD)是一种以肝内小叶间和中隔胆管缺乏为病理学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病因不明,国内外相关报道少见.本中心对1例IAD患者施行原位肝移植术治疗,效果良好.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和探讨IAD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结石伴肝胆管癌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肝内胆管结石病人伴肝胆管癌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也愈来愈受到胆道外科医师们的重视。我院近二十年来收治肝内胆管结石2229例〔1〕,其中合并肝内胆管癌肿者21例(发生率0.94%),均经病理学证实。临床资料1.病史:在确诊肝内胆管癌前有肝内胆管结石病史者15例,同时发现肝内胆管结石伴癌变者6例;有胆道手术史者14例。2.癌变部位及病理:左肝内胆管结石伴肝胆管癌9例,右肝内胆管结石伴肝胆管癌4例,左右肝内胆管结石伴肝门胆管癌8例。病理诊断:肝内胆管管状腺癌12例,乳头状腺癌5例,低分化癌2例,胆管乳头状瘤恶变1例,腺鳞癌1例。3.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胆囊鳞癌(SC)和腺鳞癌(ASC)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5例SC和ASC病例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和病理特点。结果 25例中SC 5例,ASC 20例。21例(84.0%)以不特异的腹痛为首发症状。患者胆红素水平均正常,5例(20.0%)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9例(36.0%)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同时升高。CT下SC和ASC主要表现为局部浸润性生长,淋巴结转移不明显。19例(76.0%)行根治性胆囊癌切除,3例(12.0%)行姑息性胆囊切除,3例(12.0%)为胆囊结石术后病理偶然发现。SC和ASC的淋巴结转移率和低分化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 vs 69.2%,P=0.143;20.0%vs 45.0%,P=0.615)。结论 SC和ASC属于侵袭性癌症,早期诊断困难,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贡海兵  马睿锐  刘蕾  芮斌  张黎  王从俊 《腹部外科》2020,(2):166-F0003,F0004
肝原发性腺鳞癌术前诊断困难,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指南,预后极差。此文报告1例肝原发性腺鳞癌,采用根治性手术+术后奥沙利铂200 mg(d 1)+替吉奥40 mg(d 1~14)+培美曲塞0.8 mg(d 1)化疗2个周期后,行常规分割3D-CRT放射治疗1个月,后继续原方案化疗4个周期,病人无瘤生存50个月,为肝腺鳞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肝脏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腺瘤,即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ar adenoma,HCA)。上世纪60年代以前报道很少,至1997年国外文献报道300例,国内报道总计42例。但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查阅近5年的国内文献报道有133例。我院近20年经病理证实有5例,说明并非罕见。按照肿瘤细胞学分类,肝腺瘤可分为肝细胞腺瘤病(肝腺瘤)、胆管细胞腺瘤(胆管腺瘤)和混合腺瘤。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管囊腺癌(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IHBCAC)是一种少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们医院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肝内胆管囊腺癌病例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原发性甲状腺鳞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6~ 2 0 0 1年收治的 12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性鳞癌 4例 ,合并甲状腺其它疾病 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包块和声嘶。单纯性鳞癌免疫组化甲状腺球蛋白染色阳性 3例 ,阴性 1例。 12例患者中 10例行姑息性切除者于术后 1年内死亡 ,2例行根治性切除者存活时间超过 3年。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呈高度恶性 ,可与甲状腺其它良、恶性疾病并存 ;要重视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甲状腺球蛋白染色可提高确诊率 ;根治性手术切除加综合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