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明确恶性杂草野艾蒿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盆栽法,测定了播种深度等因子与野艾蒿生长的关系,并对野艾蒿的生长发育特征及根茎量分布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只要野艾蒿根茎着入土壤即可出苗,野艾蒿根茎离表土层越近出苗越早,5~10 cm土层是野艾蒿根茎的最适生长环境。主根发育的野艾蒿在株高、根茎长度、生物量方面明显大于侧根所发育的野艾蒿植株。野艾蒿在出苗30 d左右时其株高和叶片数迅速增加,在出苗120 d左右时其株高和叶片数增速则迅速回落。在0~20 cm土层中,野艾蒿根茎量在春夏季节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夏秋季节。[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野艾蒿的综合防除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艾蒿主要药用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67-8368
从艾蒿(Artemisia argyi)精油等中药药用成分的研究、艾蒿研究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及艾蒿精油等药用成分的研究开发方向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艾蒿及其主要药用成分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艾蒿对人工草地的侵染十分严重,为了清除艾蒿的影响,在白三叶草地上作了清除艾蒿的试验。结果表明:拿扑净对艾蒿的作用甚微,只是生长暂时受阻,根部未受伤害.但对狗牙根和白茅具有不同的杀伤作用.稳杀得对艾蒿的作用无效.  相似文献   

4.
铅锌矿区先锋植物野艾蒿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野外采样系统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年限废弃地野艾蒿对Cu、Zn、Pb、Cd的富集与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年限废弃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而减少,野艾蒿对zn和Pb的富集量较大,不同年限废弃地中野艾蒿和土壤Cu、Zn和Pb的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野艾蒿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有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升高而增加的趋势.野艾蒿的不同部位在不同年限废弃地中累积不同重金属的能力不同,除3 a废弃地野艾蒿中Pb的含量地上部分小于地下部分外,其他环境中重金属含量都表现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野艾蒿对4种重金属都有不同程度的转运能力,Cu在不同年限废弃地的生物富集系数均为最大,野艾蒿对Cu、Cd转运能力较强.野艾蒿根系对Pb有弱的滞留效应为36.59%,对Cu、Cd、Zn没有滞留效应.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野艾蒿能吸收富集多种重金属并且具有耐重金属的特性,基于其具有生物量较大、生长速度快的特点,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植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利用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和丙酮4种有机溶剂在相同温度和相同浓度下分别多次提取的方法提取了艾蒿中的抑菌成分,对经多次提取得到的不同有机溶剂的艾蒿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得到浓度为0.5 g/m L的艾蒿提取液。通过对比在加入不同量的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液的PDA培养基上病原菌的生长直径,测定了艾蒿提取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浓度相同时,艾蒿的乙酸乙酯提取液抑菌活性最好,且随着加入量的增加,抑菌活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1.材料 试验添加物艾蒿,系广泛分布的艾蒿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山地,荒坡、路旁、房前屋后均有生长。每年6—8月,将艾蒿收割后,除去老秆,风干粉碎而成艾蒿粉。  相似文献   

7.
矿区与非矿区艾蒿根部微生物数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矿区和非矿区不同地域艾蒿根部不同部位的微生物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艾蒿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要比非根际和根内的多,而且同种微生物数量矿区比非矿区的多,微生物数量和艾蒿的生长状况成正相关,因此将艾蒿和微生物两者结合起来治理矸石山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艾蒿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蒿叶味苦辛,性温,它不仅是防治多种疾病的常用中草药,而且将它晒干粉碎成艾蒿粉,还是畜禽优质饲料添加剂。用艾蒿粉饲喂畜禽,据喂育肥猪和肉仔鸡饲养试验对比,在试验组育肥猪饲料中添加2%的艾蒿粉,试验组猪只日均增重706克,比对照组多增重38克,每增  相似文献   

9.
以野艾蒿为发酵原料,在恒温30℃下进行批量式沼气发酵试验,探讨野艾蒿的产沼气潜力.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野艾蒿发酵的总固体、挥发性固体产气潜力分别为349、376 mL/g,野艾蒿是一种很好的沼气发酵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浸提法制得的艾蒿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法和测D值法对大肠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艾蒿浸提物采用滤纸片法和测D值2种方法对大肠杆菌都有很好的抑制活性;且艾蒿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与其自身浓度有关,高浓度的提取液抑菌作用强烈,反之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1.
主要针对艾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分子生物学等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在临床、食用、动物饲料添加、家纺和日用化学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旨在为艾草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艾草的活性成分及其提取方法、驱避蚊虫对象及方式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结合艾草驱避剂开发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艾草驱避功能的研究及其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确定艾蒿挥发油的CO2超临界流体提取工艺和挥发油的抑菌效果。采用CO2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效果。结果表明CO2超临界萃取的优化工艺为:使用新鲜材料不加夹带剂,压力在35Mpa、温度在45℃、提取时间为90min。艾蒿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抑菌效果随浓度的提高而加强。说明优化的CO2超临界流体技术提取的艾蒿挥发油具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4.
艾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艾蒿在国内外的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艾蒿提取物对草莓灰霉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艾蒿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液-液分部萃取,并测定了甲醇提取物及其分部萃取物在不同浓度下,对草莓灰霉菌的离体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对艾蒿的提取率为5.687%,其石油醚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和水溶物分别占0.600%、1.139%、1.060%和2.942%。在艾蒿甲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分部萃取物、乙酸乙酯分部萃取物、正丁醇分部萃取物和水分部剩余物中,正丁醇分部萃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强,对草莓灰霉菌的EC50为261.85ug/m l。复配艾蒿的甲醇提取物,制成浓度为5%和2%的溶液处理草莓果实,具有明显降低其采后病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以棉花枯萎病菌、棉红腐病菌为供试菌,对菌陈、黄蒿、艾蒿等3种蒿属植物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3种蒿属植物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红腐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尤以艾蒿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强而稳定,48~96h对上述两病菌的菌丝抑制率均达80%以上;丙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强于乙醇提取物,前者的EC50为1.4785 mg/L,后者的为3.2090 mg/L.间歇振荡法、超声波法、冷浸法提取物对供试菌的72 h菌丝抑制率分别为84.34%、84.56%、88.70%,可见同种溶剂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抗菌活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种类提供参考,以潼关县黄金生产区及附近不同地区生长的6种蒿类植物(叉枝蒿、青蒿、水蒿、茵陈蒿、莳萝蒿和艾蒿)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蒿类植物体内的锌(Zn)含量。结果表明:同种植物对Zn的吸收能力随着根际土壤中Z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9个样地6种植物中,莳萝蒿对Zn的富集能力最强,富集系数为2.44,转移系数为1.97,Zn主要富集在植物叶片中;叉枝蒿和青蒿的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艾蒿和茵陈蒿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35和0.34,富集能力较弱。莳萝蒿是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富集重金属Zn的首选植物,其次是叉枝蒿和青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加压协同萃取艾叶中挥发油、总黄酮和鞣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加压辅助溶剂萃取,从艾叶中同步提取挥发油、总黄酮和鞣酸,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加压对艾叶化学成分的提取率影响显著;确定加压溶剂萃取艾叶中挥发油、总黄酮和鞣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浓度70%、固液比1∶30(g/m L)、萃取压力0.9 MPa、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90℃,在此试验条件下,挥发油、总黄酮和鞣酸的提取率分别为0.852%、4.660%、6.790%。[结论]与提取艾叶化学成分的其他方法相比,加压溶剂萃取可实现艾叶中挥发油、总黄酮和鞣酸的同步提取。该工艺条件稳定,提取时间短,溶剂利用率高,艾叶中3种成分的提取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干扰小菜蛾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嗅觉反应研究了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成虫有好的驱避作用,且随挥发油量的增加驱避作用加强,白花蒿Artemisia argyi和假蒟Piper betle 2种挥发油比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挥发油对成虫的驱避作用更明显.在产卵驱避和拒食作用试验中,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对小菜蛾表现出一定的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且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加产卵驱避和拒食作用加强,随着时间的延长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减弱.3种挥发油的产卵驱避效果和拒食活性大小分别为:假琦挥发油>飞机草挥发油>白花蒿挥发油.  相似文献   

20.
孙长霞  杨黎芳  刘海学  李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91-15992,15994
[目的]分析天津野生猪毛菜、萹蓄、艾草中9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其药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湿法处理猪毛菜、萹蓄、艾草,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Ca、Mg、Fe、Cu、Zn、K、Pb、Na和Mn的含量。[结果]3种野生中药材中Ca的含量为6 440.49~9 364.01μg/g;Cu的含量为13.19~31.14μg/g;Mg的含量为5 156.66~10 423.99μg/g;Mn的含量为63.71~108.03μg/g;K的含量为18 262.22~24 836.81μg/g;Na的含量为109.92~6 329.75μg/g;Zn的含量为67.07~90.94μg/g;Fe的含量为969.32~2 147.52μg/g;3种野生中药材中均检出含有一定量的Pb。3种中药材中,萹蓄中各种无机元素含量均较低,艾草中无机元素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操作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