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菱镁矿尾矿煅烧后产生的轻烧镁粉对于酸性矿井水的处理具有效果好、操作条件良好、沉渣少等优点。通过对轻烧镁粉的成分分析可知,主要成分氧化镁占比高于90%。以山西某煤矿酸性矿井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规水质分析可知,总铁浓度为230.01mg/L、亚铁离子浓度为66.98mg/L、pH值为3.24。采用轻烧镁粉进行酸性矿井水处理,设计正交实验,分析初始pH值、药剂投加量、曝气量、曝气时间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投加轻烧镁粉量为0.50~1.00g/L时,酸性矿井水初始pH值可由3.15~3.31提高到6~9左右,缓冲性能较好,较容易控制投加量使pH值控制在6~9;轻烧镁粉处理酸性矿井水时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为:投加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当轻烧镁粉投加量为0.85g/L、搅拌速度为400r/min、搅拌时间为12min时,实验效果较好;利用轻烧镁粉提高酸性矿井水的pH值到7.48时,曝气5min,曝气量为0.5m3/h,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10mg/L时,经处理矿井水中亚铁离子和总铁浓度可分别降至0.07mg/L和0.17mg/L,满足排放或回用水对总铁的要求,且改善了沉渣的沉降性能,大大缩短了沉降时间。  相似文献   

2.
燕婧 《山东煤炭科技》2021,(3):177-178,181
针对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矿井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了矿井水处理二期工程的建设。该矿井水处理项目采用超磁分离技术处理工艺,设计能力1400 m3/d。对超磁分离技术处理工艺工作原理与特点、工艺流程、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处理后的矿井水全部达到工业用水水质要求和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李树峰 《煤》2022,(4):104-105,108
针对伊犁一矿井下水处理站进水和出水水质要求,设计采用矿井水磁分离净化技术在井底水仓附近布置井下水处理站处理矿井水.设计利用原有联络巷布置沉淀池硐室以及水处理站硐室,并根据水处理工艺设置各类处理设施.采用该方案可以减少水仓清淤次数,减轻排水管路磨损,降低运行费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国家对煤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高度重视,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和智慧矿山概念的不断深化,给矿井水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矿井水地面处理技术与井下多级过滤处理技术的分析和比较,在总结了现有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聚瓷膜超滤高效处理矿井水新技术。新技术相比于传统处理技术的多流程而言,因处理过程无需加药,可省去整个加药系统,故处理过程仅包括高压预处理与常压过滤处理2个主要单元,解决了矿井水传统处理方法必须加混凝剂的难题,可真正做到矿井水处理全过程无人值守,符合智慧矿山的要求。新技术具有流程短、占地小、无需加药、出水水质稳定、可自动运行等特点,同时还可实现模块化、智能化,可适用于不同场景下含高悬浮物矿井水的直接过滤,或作为矿井水苦咸水的预处理单元,其中特别适合用于矿井水的井下处理就地复用。其核心组件聚瓷膜更是具有强度高、通量大、超亲水疏油、耐受悬浮物(SS)质量浓度可达10 000 mg/L等优势。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矿井水地面处理改造工程案例可知,在进水SS质量浓度为0~10 000 mg/L,聚瓷膜直滤后出水SS均能稳定达到1 mg/L以下,浊度稳定达到1 NTU以下,该技术在煤矿矿井水资源...  相似文献   

5.
针对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淑村矿高悬浮物矿井水处理混凝剂投加量大,混凝沉淀效果差等问题,研究了混凝剂种类、絮凝剂种类、混凝次数、混(絮)凝剂投加方式及投加量、反应转速等因素对矿井水悬浮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混凝剂为PAC,最佳絮凝剂为CPAM,混凝次数为两次,最佳投加方式及投加量为一次投加70 mg/L PAC和0.3 mg/L PAM,二次投加20 mg/L PAC和0.3 mg/L PAM,PAC投加量较常规混凝减少了25%,最佳转速为快搅210 r/min,慢搅60 r/min,最佳条件下出水浊度降到1.39 NTU,浊度去除率可达99%以上。工程应用表明:采用二重混凝沉淀工艺处理高悬浮物矿井水,对悬浮物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显著,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节省了部分水资源费和投药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基于阜新矿区矿井水的水质分析,通过混凝试验研究了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和聚氯化铝铁3种混凝剂的矿井水处理效果,对比了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单独投加与配合投加的矿井水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阜新矿区矿井水是含悬浮物矿井水,3种混凝剂对阜新矿区矿井水均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其中聚合硫酸铁和聚氯化铝铁的处理效果较好;最佳混凝剂和最佳投加量因矿井水水质差异而不同;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单独投加的矿井水处理效果不及配合投加,当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25 mg/L、阳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3 mg/L时,出水浊度小于10 NTU;建议选用聚合氯化铝或者聚合硫酸铁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以达到较好的矿井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矿井水资源化处理新工艺的应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淮南新庄孜矿区矿井水逐年涌水变化量及水质特征,对以往水处理工艺的缺点进行了改进.利用新的矿井水处理工艺流程,并对矿井水处理前后各项水质指标对比表明:新工艺能够较好调节水量与水质,对高悬浮物、高溶解性固体,且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的矿井水,具有较强的处理净化能力.矿井水经综合利用后,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矿井水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阜新矿区矿井水特点的分析,确定了矿井水处理采用的主要工艺流程是气浮 反渗透.经过气浮实验研究得出处理阜新矿井水的最佳设计运行参数:表面活性剂0.15 mg/L;回流比10%;分离负荷5 m3/m2·h;反应时间6 min.经反渗透实验研究得出最佳设计运行参数:进水压力1.50 MPa;水温25℃左右;水回收率75%.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可以使矿井水得到有效净化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鹤壁矿区矿井水水质特征及其资源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鹤壁矿区的矿井水主要分为含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以及含特殊污染物(铁、锰、氟)矿井水。矿井水中悬浮物的去除采用混凝沉淀过滤的常规工艺,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采用常规预处理加反渗透除盐工艺,高铁高锰矿井水处理主要采用混凝沉淀加KMnO4浸泡锰砂过滤除铁锰工艺。按以上工艺处理后各类矿井水出水水质均符合《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中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指标,满足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矿井水利用率,针对我国常见的高悬浮物矿井水,提出了高效旋流一体化净化技术,研究了其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优势,并将此技术应用于张家峁煤矿矿井水处理站,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处理效果和综合效益。结果表明:与传统处理技术相比,高效旋流一体化净化技术原理先进,工艺操作简便,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悬浮物SS质量浓度30~100 000 mg/L)、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其应用于张家峁矿井水处理站后,矿井水SS质量浓度由1 466 mg/L下降至4 mg/L,且COD、浊度、总铁等都达到相关标准,处理后的水可回用于黄泥注浆、井下消防洒水以及作为生活日用水备用水源;可直接节约水费720万元/a,节约水处理费用39.6万元/a。  相似文献   

11.
煤炭部设计管理局于1980年12月召开了矿井酸性水处理鉴定会议.会上江苏省煤矿设计院介绍了工艺流程及设计、测试情况;川埠煤矿作了利用碳酸钙处理煤矿酸性水试验运行总结;无锡第二煤矿机械厂介绍了KSJ-Ⅰ型矿山酸性水处理机试制经过;无锡市卫生防疫站作了对“川埠煤矿矿井酸性水处理前后卫生监测情况报告”,肯定了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他们通过对处理后的水所养的鱼进行鱼体解剖和检验,证明这些鱼基本上符合国家规定的食用鱼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2.
超磁分离工艺具有对矿井水中悬浮物分离效率高、占地面积少等优点,作为一种矿井水新型处理技术有着一定程度的应用。为提高矿井水利用率、解决井下水仓清理及矿井水输送设备磨损严重问题,九龙煤矿采用超磁分离工艺于井下对该矿矿井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根据近年工艺运行结果,超磁分离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解决了制约矿井水利用的悬浮物浓度高的问题,处理成本合理,对于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回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平煤股份公司一矿为例,基于监测的矿井涌水量和井下生产用水量,预测了2020年矿井涌水量和井下生产需水量;利用矿井井下混合水的水质测试结果并结合井下生产用水对水质的要求,选配磁分离法进行井下水处理并评价了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20年一矿正常涌水量为104.5 m~3/h,井下生产需水量为135.73 m~3/h,矿井涌水量无法满足生产需水的要求,可采取井下及时处理及时供应生产的方式,以节约矿井排水费用和地面水处理费用;一矿矿井涌水的浊度大于100 mg/L,井下生产用水要求浊度不高于30 mg/L,可选用磁分离法对井下混合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处理;井下水处理与地面水处理方案相比,每处理1 m~3/h水量,耗电费减少0.664元/m~3,水处理费降低1.34元/m~3,每年可节约费用173.15万元。  相似文献   

14.
煤矿矿井水的高效低耗处理有助于推动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现有矿井水井下处理工艺选择受限、处理量小,地面处理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矿井水处理后外排至地表又会产生高额的排水费。本文在总结分析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深地-井下-地面”联动的煤矿矿井水处理利用模式:对矿井涌水通过“井下-地面”协同的方式进行高效低耗处理,处理后的矿井水部分用于矿区生产和矿区居民生活,其余部分则进行深地回灌或外排。首先介绍了该模式的基本原理;然后从水质、水量、水文、地质、地下建筑结构和回灌工程可行性对矿井水回灌工程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和分析;最后介绍了不同水质矿井水处理技术和“井下-地面”协同处理技术体系,尤其针对回灌含水层选择、回灌施工作业、回灌试验、回灌水质模拟、回灌安全性分析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煤矿井下水处理系统改造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湾煤矿液压设备用水采用处理后的矿井水,但现有矿井水处理工艺满足不了先进综采设备对回用水的水质要求。采用Amiad过滤系统+KDF除铁除锰过滤器的处理新工艺,处理后的矿井水完全满足设备用水和其他回用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石渣中和曝气的方法对涟邵矿务局铎山工区矿井酸性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确定了电石渣中和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设计。设计的水处理站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高效絮凝剂被广泛应用于矿井水处理过程中,PAM残留物丙烯酰胺(AM)单体存在于矿井水处理环节中,而AM已被国家癌症中心列为ⅡA类致癌物。为揭示PAM残留物AM在矿井水处理中的迁移规律,对10个矿区的矿井水处理环节进行了检测分析,并通过混凝沉淀与过滤实验研究了PAM投加量、分子量、水解度、矿井水pH值和含盐量等因素对AM质量浓度和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调研的10个矿区的矿井水处理中,有80%的澄清(沉淀)池出水AM质量浓度>0.0005 mg/L,在0.0017~0.0875 mg/L,有60%的过滤出水AM质量浓度﹥0.0005 mg/L,在0.0011~0.0767 mg/L,过滤过程对AM的去除率在12.3%~99.1%,矿井水常规处理难以保证AM质量浓度满足饮用水标准,回用于饮用水需考虑PAM选型和投加量的优化,或采用反渗透等膜技术处理;在试验条件下(PAM投加量0.5~2.5 mg/L、分子量500万~1800万、水解度5%~30%、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80 mg/L),AM质量浓度在沉淀与过滤2个处理环节均随各因素水平的增加而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过滤过程对AM的去除率在30.0%~58.3%,当PAM投加量为1.0 mg/L、分子量为1200万、水解度为22%,原水pH值为7、电导率为2000μS/cm时,沉淀和过滤出水AM质量浓度最低,实验中最低值分别为0.0026和0.0012 mg/L。  相似文献   

18.
选用水解酸化/SBR/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某中药企业生产废水,处理规模为600m~3/d,原水水质COD为1 200 mg/L、BOD_5为520 mg/L、NH_3-N为5 mg/L、SS为80 mg/L、TP为2.5 mg/L及pH值为5~6,出水水质执行《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2008)表2排放标准,即COD≤100 mg/L、BOD_5≤20 mg/L、NH_3-N≤15 mg/L、SS≤50 mg/L。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无二次污染,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浓度矿井水的处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张于贤 《煤炭技术》2004,23(8):95-96
在采煤过程中 ,会涌出一定量的矿井水 ,经煤水分离后的矿井水所含煤泥悬浮物浓度较高 ,要进一步处理才能外排或利用。针对一定的矿井煤泥水的特性 ,采用高效浓缩机一次处理、迷宫式斜板沉淀池二次处理压缩机回收煤泥的矿井水处理方案 ,出水悬浮物质量浓度降至 70mg/L以下 ,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文中介绍了该处理工艺方案及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金竹山矿井酸性水处理研究及设计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石渣中和曝气的方法对涟邵矿务局铎山工区矿井酸性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确定了电石渣中和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设计。设计的水处理站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