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的手术技巧,回顾性分析18例腹腔镜单独肝尾状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18例肝尾状叶肿瘤、血管瘤或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患者采取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8例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均成功,手术时间75~420 min ,平均126.3 min;术中出血量50~350 ml,平均87.7 ml;术后住院时间6~15 d,平均10.2 d;术后ALT、AST、TBIL在术后1 d上升,但是术后3 d及术后5 d呈下降的趋势。术后无出血、肝衰竭、感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尾状叶良性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4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 12例肝尾状叶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部位、大小等选择采用左侧入路、右侧入路、双侧入路、中央前入路或逆行肝尾状叶切除术.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0月.结果 112例患者均具有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均完整切除肿瘤,其中行单纯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33例(22例双侧入路、11例左侧入路),左半肝+尾状叶切除术28例(左侧入路),肝中叶+尾状叶切除术21例(中央前入路),部分肝右叶+尾状叶切除术19例(右侧入路),右半肝+尾状叶切除术11例(9例右侧入路、2例逆行切除).术中单纯入肝血流阻断72例,入肝血流联合肝静脉阻断29例,全肝血流阻断6例,未行肝血流阻断5例.手术时间为(192±69) min,平均入肝血流阻断时间为28 min(0 ~94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90 mL(100~ 12 000 mL),术中输血例数为68例,平均输血量为600 mL(200 ~ 10 00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8.2±2.7)d.31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胆汁漏21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7例,术后出血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肝衰竭1例,经保肝治疗后好转.无围术期死亡患者.11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6~24个月).随访期间,112例患者均健康生存,无一例患者肿瘤复发或因手术相关并发症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尾状叶良性肿瘤的有效手段,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疗效确切.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合理优化手术路径,术中采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精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肝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为15例右肝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血管瘤9例,原发性肝癌6例。结果:12例成功完成完全腹腔镜下手术,3例行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10例行肝右后叶切除术,5例行右前叶肿瘤切除术。术中13例需阻断肝门,阻断时间平均(17.3±3.5)min。手术时间平均(150±5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8±39)ml,术后平均住院(11.2±2.7)d。结论:腹腔镜右肝肿瘤切除术受技术问题、手术风险性、肿瘤治疗原则的限制,对术者腹腔镜技术要求较高,操作过程复杂,但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前提下,肝右叶的肿瘤行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肝尾状叶肿瘤手术76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切除肝尾状叶肿瘤的手术技术及效果。方法自1994年4月至2004年8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采用分离结扎切断肝短静脉,使肝后下腔静脉与肝脏完全分离,针对不同部位肿瘤采用不同入路,局部或联合肝叶切除尾状叶肿瘤76例。结果76例尾状叶肿瘤均顺利切除,57例采用解剖第三肝门法切除肿瘤,平均结扎肝短静脉5.2支,第一肝门阻断时间平均24.7min,术中平均出血655mL.未发生大出血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仅5例行全肝血流阻断切肝。结论采用第三肝门解剖法切除肝尾状叶肿瘤能明显减少术中大出血的机会,合理选择切除肿瘤途径能提高肝尾状叶肿瘤的切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Peng SY  Hong DF  Xu B  Wang JW  Liu YB  Qian HR  Li JT  Mou YP  Cai XJ  Yan LF  Wang Z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9):1321-1324
目的探讨经肝正中裂路径行单独完整尾状叶全切除治疗肝尾状叶肿瘤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6年6月,接受经正中入路单独完整尾状叶切除术的19例直径4~12cm的肝尾状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常规使用两套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使用技术、低中心静脉压技术、选择性应用肝脏血流控制技术、绕肝提拉技术、逆行肝尾状叶切除技术等。19例中肝细胞性肝癌13例、胆管细胞性肝癌4例、肝血管瘤2例。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296±55)min,术中失血量500—3000ml,平均1200ml。全组无围手术期(术后30d内)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腹水2例,经输注白蛋白、利尿后治愈;右胸腔积液5例,经多次穿刺抽液后治愈;胆漏2例,分别引流10d和13d后自愈。结论经肝正中裂路径可提高肝尾状叶肿瘤的手术切除率;而常规应用两套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使用技术、低中心静脉压技术、选择性应用肝脏血流控制技术、绕肝提拉技术、逆行肝尾状叶切除技术等技术是安全实施经正中入路单独完整尾状叶切除术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尾状叶肿瘤切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为5例患者行腹腔镜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5~150 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未出现出血、胆漏、感染、肝衰竭等症状,术后第1天拔除胃管,予以流质饮食,术后第7天出院,术后病理与术前诊断符合,肝癌2例,肝血管瘤3例。术后随访6~17个月,未出现复发,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患者的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腹腔镜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右肝困难部位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绍兴市中心医院应用腹腔镜超声对7例右肝困难部位的肝肿瘤患者行肝切除术,患者中原发性肝癌3例,肝血管瘤2例,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术中常规应用腹腔镜超声检查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确定肿瘤边界和手术解剖入路和肿瘤切除。结果7例患者全部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1±50)min,术中出血量(301±122)ml,术中无输血浆及红细胞,无手术死亡。平均住院时间(7.1±1.2)d。术后并发胆漏l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腹腔镜超声在右肝困难部位肝切除术中能够确定肿瘤位置和边界,并指导手术入路,提高肝切除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尾状叶因其位置深,解剖关系复杂,手术切除难度高、风险大。尾状叶肝癌切除术一直是肝脏外科手术的难点。本文旨在探讨尾状叶肝癌外科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51例尾状叶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入路包括左入路8例、右入路5例、前入路10例和左右联合入路28例。手术平均时间(198.4±101.6)min,断肝时间30(10~118)min,术中出血量700.8(240~7700)m L,术中输血量602.9(0~6500)m 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其中胆汁漏4例,腹腔积液2例,肝功能衰竭1例,术后出血1例,经对症治疗后顺利恢复。围术期无死亡病例。51例患者术后随访2.5~68.6个月,术后总复发率为55.4%;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5%、71.2%和52.8%。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知肝尾状叶解剖特点,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合理采用先进的切除技术的前提下,尾状叶肝癌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前正中入路肝尾状叶肿瘤切除的手术技术及临床应用,提出微创肝脏手术的新入路。方法:分析2012年11月我院于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S)辅助下完成的1例前正中入路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术前CT血管造影图像建立肝脏3D模型,确定经肝正中裂前入路行尾状叶肿瘤切除的手术方案。结果:病人男性,78岁。完全机器人辅助顺利完成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手术时间360 min,术中出血300 mL,无术中、术后输血。术后病理为肝细胞癌。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28天出院,随访至今1年余,恢复良好。结论:肝正中裂前入路可提高肝尾状叶肿瘤的手术切除率,保留更多的正常肝组织。在精确的术前评估后,机器人手术系统下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10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28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癌116例,转移性肝癌12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107例,单纯腹腔镜下RFA治疗15例,腹腔镜下门静脉右支结扎降期治疗6例.结果 107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中7例中转开腹手术,5例中转手助式腹腔镜肝切除术.规则性肝切除88例,包括左外叶切除21例、左半肝切除15例、超左半肝切除2例、中肝切除1例、右半肝切除11例、右后叶切除9例、单肝段切除29例;两个以上部位联合切除4例;非规则性肝切除15例.肝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228±9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93±213)ml,无手术死亡,1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4)d.126例患者随访1~42个月,12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者于术后3~16个月死亡,术后平均生存时间(118±7)周,平均无瘤生存时间(105±7)周.行腹腔镜下BFA治疗的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9个月及11个月死亡;行腹腔镜下门静脉结扎的2例患者于术后行二期根治性切除.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癌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逆行性肝尾状叶切除7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Peng SY  Liu FB  Liu YB  Li JT  Xue JF  Wang JW  Xu B  Qian HR  Feng XD  Fang HQ  Hong DF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3):1508-1511
目的探讨逆行性肝尾状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和意义。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月施行逆行性肝尾状叶切除术7例。先将肝尾状叶从第一、第二肝门游离并与正常肝实质离断,最后处理肝短静脉而完成尾叶切除。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7例中单独尾叶全切除4例,单独尾叶部分切除1例,联合右半肝的全尾叶切除2例。平均手术时间(273±44)M IN,断肝和尾叶分离时间歇阻断肝门,平均失血量(1114±241)M L,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胸腔积液1例,并发腹水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6 D,随访5~16个月,6例继续存活,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肺内转移。结论当尾状叶肿瘤与IVC紧贴,难以游离肝短静脉时,或当肿瘤侵犯IVC或肿瘤巨大无法左右推动时,适于应用逆行性尾状叶切除术。该技术提高了肝尾状叶肿瘤手术切除率,增加了高难度尾叶切除的安全性,也适度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切除与肝肿瘤剥除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的差别。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完成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切除术25例(左半肝切除4例、左外叶切除11例、肝段切除5例、右半肝切除3例、尾状叶切除术2例)和肝血管瘤剥除术18例。分析得出肝剥除术切肝时间比规则性肝切除手术时间及切肝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肝功恢复时间短,肿瘤组织残余机会少。结论腹腔镜下肝血管瘤治疗中,根据肿瘤的大小、与大血管的关系、位置不同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可以安全、有效、微创地治疗比较复杂的肝血管瘤,从而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abibTM4X在腹腔镜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为38例患者应用HabibTM4X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HabibTM4X按预先标定的肝切除线凝闭肝组织,分离肝实质、结扎主要管道后切除病灶。结果:37例成功完全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腹。其中22例行不规则肝切除术,12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3例行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手术时间80~320 min,平均(162±64)min;术中出血量10~900 ml,平均(163±183)ml。无死亡病例。术后1例脐缘切口处肝圆韧带出血,1例发生腹腔脓肿,1例肺部感染,无肝断面出血、胆漏、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5~20 d,平均(9±3)d。随访2~23个月,3例肝细胞癌患者分别于术后2、4、8个月出现肝内复发转移,1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5个月出现肝内及肺部转移,均行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治疗;余28例均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HabibTM4X(腹腔镜型)适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理想的腹腔镜下切肝器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为15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行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原发性肝癌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5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肝囊肿2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其中行局部切除术8例,左肝外叶切除术5例,肝囊肿切除2例;合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手术时间平均(153±5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12±93)ml,切除病灶最大直径12 cm。肿瘤均完整切除,包膜完整,无破裂。1例术后发生胆漏,保守治疗后痊愈;2例术后出血,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10±3)d。结论:位于肝脏边缘、右肝表面或肝左外叶(Ⅱ~Ⅵ段)的肝脏占位性病变,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手术切除治疗肝脏尾状叶巨大肿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肝脏尾状叶巨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施行肝切除的直径≥10 cm的肝尾状叶巨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切除尾状叶肿瘤215例,其中巨大肿瘤33例,肿瘤直径10.2~15.3 cm,平均为12.3 cm;肝切除术式包括单纯尾状叶全切除7例,部分尾状叶切除8例,全尾状叶合并其它肝段切除18例.手术时间120~360 min,中位时间为218 min,手术失血量400~7000 ml,中位失血鼍为958 ml;全组无手术病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21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1、3、5年生存率为分别为76%、52%、24%,其他良性肿瘤病人术后无复发及病死.结论 肝脏尾状叶巨大肿瘤多可同时累及3个肝门,尽管手术切除难度较大,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腹腔镜行肝切除术24例,其中肝血管瘤17例,原发性肝癌7例。术中常规应用腹腔镜超声检查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确定肿瘤分期和手术解剖入路。结果:13例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9例行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术。术中超声检查后中转开腹2例。手术平均出血量230ml,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能够确定肿瘤位置、临床分期并指导手术入路,提高了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尾状叶巨大肿瘤的手术疗效及最佳手术方法.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手术治疗的33例肝尾状叶巨大肿瘤(≥10 cm)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单独尾状叶切除与联合切除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结果、并发症、远期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33例患者中15例(45.5%)接受了全部或部分尾状叶切除,18例(54.5%)接受了全部或部分尾状叶切除联合部分肝切除.手术切除最常用于原发性肝癌(HCC)(51.5%)、其次为血管瘤(21.2%)、肝内胆管癌(9.1%)、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1%)、肝腺瘤(3%)、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结肠癌肝转移(3%)和肉瘤(3%).肿瘤的平均直径为12.3(范围10.2~21)cm.与联合肝尾状叶切除术比较,单纯尾状叶切除患者有较长的手术时间(280 min比170 min)及住院天数(17 d比12 d),失血量较多(1250ml比670 ml).两组病例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单纯肝尾状叶切除术与联合肝尾状叶切除术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别为26.7%与16.7%.恶性病变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单纯肝尾状叶切除术组分别为25.9%、0%、0%,联合肝尾状叶切除术组为74.3%、46.7%、31.2%.两组恶性病变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8.6%、19.7%、0%和100%、66.5%、41.8%.结论 肝尾状巨大肿瘤切除术的术式取决于病变的大小、位置及肝脏的功能储备.肝功能储备良好的病例,肝尾状叶切除联合其他部分肝切除是首选.而对于肝功能储备处于临者值的患者,惟一可行的术式是单纯的肝尾状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尾状叶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尾状叶切除术治疗的3例肝细胞癌和2例肝良性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三维重建,准确评估肿瘤的位置和直径。术中均采用左侧入路,3例肝细胞癌术中联合应用ICG荧光显像。围手术期管理应用加速康复理念。3例放置引流管,术后3 d内拔除.术后第1天均拔除导尿管并下床活动。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8.2±27.6)min,平均出血量(166.4±81.5)mL。术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较术前升高,行保肝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3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缘均为阴性。平均住院时间(7.6±0.9)d。结论 腹腔镜下尾状叶切除术安全有效,但需要术前精准评估,选择恰当的入路,实现解剖性肝切除。围手术期管理采用加速康复理念可以促进术后恢复,但是否需要常规放置引流管目前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19.
全尾叶切除治疗肝尾状叶肿瘤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肝尾叶肿瘤的全尾叶切除技巧及其疗效。方法16例肝尾叶肿瘤病人,其中肝细胞癌11例,胆管癌1例,直肠癌术后肝尾状叶转移1例,巨大良性肿瘤3例。均行全尾叶或全尾叶+左外叶或左半肝或左三叶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27±52)分钟,术中平均失血(592±940)ml,输血(1517±641)ml。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1例肝细胞癌病人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6%、55.6%及40%,1例胆管癌病人术后4月死亡,1例肝尾叶转移癌病人术后4年仍存活,3例良性肿瘤病人均健在。结论虽然肝尾叶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但尾叶切除仍应作为治疗肝尾叶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2例肝脏病变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原发性肝癌5例,肝血管瘤16例,肝转移癌1例。15例肿瘤位于左外叶,1例位于肝尾状叶,2例位于第Ⅳ段,4例位于肝脏第Ⅵ段;肿瘤平均直径为4 cm(2~10 cm)。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15例,不规则肝部分切除术6例,肝尾状叶左半切除术1例。结果 2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为115 min(65~14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50 mL(270~78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5 d(3~11 d)。结论控制肝脏断面出血是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