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7月我社区接收的8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高血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血压指标、生活方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SBP、DBP均下降,且观察组SBP、DBP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按时服药、适度锻炼、合理饮食以及戒烟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应用高血压健康教育,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沈丘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变化情况,血脂[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SBP和DB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和DB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BP和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TG、LDL-C、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C、LDL-C、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3/34),低于对照组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血压并改善血脂水平,该治疗方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7,(5):700-702
目的探讨远程血压监测辅以健康指导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线确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给予远程血压监测联合在线平台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血压控制率,管理前后体检指标,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以及空腹血糖(GLU)。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以及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5.00%、98.00%、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82.00%、57.00%(P<0.05)。与管理前比较,两组管理后的SBP、DBP、GLU以及SCr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管理前后的BM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远程血压监测辅以在线健康指导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在显著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率以及血压控制率的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体检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方法 在2012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中抽取52例作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n=26)应用护理干预,对照组(n=26)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以及血压变化。 结果 观察组DBP、SBP、MALB、Cr和BUN等指标水平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BP、SBP、MALB、Cr指标水平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DBP、SBP、MALB、Cr和BUN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相比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后,更能降低患者血压,并改善其肾功能,在改善其临床效果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信息化分阶段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T2DM患者资料,通过文献复习和定性访谈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分阶段糖尿病管理系统并与医院HIS系统连接,纳入1 62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33)实施传统血糖管理模式,观察组(n=1 193)实施信息化的分阶段糖尿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血压指标。结果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FBG、 2hPBG、 HbA1c、 TG、 LDL-C、 SBP和DBP水平均随管理时间增加而下降,且观察组FBG、 2hPBG、 HbA1c、 TG、 LDL-C、 SBP和DBP水平下降幅度大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HbA1c、血压和LDL-C达标率均随管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且观察组的HbA1c、血压和LDL-C达标率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的分阶段糖尿病管理模式对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太蓉  税利桃  胡义婷 《现代养生》2023,(21):1657-1660
目的 探讨网格化城市医联体模式在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将2021年8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选取2022年2-8月收治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网格化城市医联体模式进行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自我效能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依从性评分。结果 实施健康管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均下降,但采用网格化城市医联体模式进行健康管理的观察组患者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5个维度的评分、自我效能4项评分、依从性行为6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格化城市医联体模式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血压水平,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提高其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研究对象选自天津市河西医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吲达帕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BP、DBP、TC、LDL-C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SBP、DBP、TC、LDL-C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TC、LDL-C等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SBP、DBP、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为76.92%(30/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米沙坦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对社区超重和肥胖居民实施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08年10-1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和劲松2个社区中参加卫生部"慢性病社区综合干预项目"的居民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管理组(n=427)和对照组(n=427)。对管理组实施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于干预前后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并比较食物达标率以及身体活动量。结果干预前后,管理组体质指数(BMI)、腰围和体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BMI、腰围和体重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管理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压、血脂、血糖指标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管理组谷类、豆类、食盐和烹调油的摄入达标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管理组和对照组身体活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对研究对象实施健康管理是长期、渐进的过程,可以控制体重的增加趋势,减少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常州市体医融合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常州市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辖区内招募的高血压受试者12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人,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接受为期12周的体医融合模式进行干预,分析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血压管理效果、身体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过12周的干预,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平均动脉压(MAP)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85.0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重、BMI、体脂量、体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降低(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体医融合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可有效地提升血压达标率,改善身体成分与血液生化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饮食习惯和适度锻炼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阳春市人民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和适度锻炼,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两组干预前舒张压(DBP)与收缩压(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DBP与S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饮食习惯和适度锻炼可有效提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组合运动方案干预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126例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实施有氧运动方案,观察组则采取组合运动运动方案(有氧运动+阻抗训练),在常规药物和饮食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为期6个月的运动干预;在运动干预开始和结束时,记录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开始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FPG、2h PG、Hb A1c、BMI、TG、TC、HDL-C、LDL-C、SBP、DBP和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PG,2h PG和Hb A1C水平及其控制达标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观察组内,较干预前,FPG,2h PG和Hb A1C水平及其控制达标率也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对照组内,较干预前,2h PG及其控制达标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在BMI,TG,TC,LDL-C,SBP,DBP和生存质量方面,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观察组内,干预后,TG,TC,LDL-C,SBP,DBP显著下降,生存质量各维度明显改善(P0.05);而在对照组内,干预前后,LDL-C,SBP,DBP也显著下降,生存质量中,心理功能、社会关系、治疗和总分也显著改善(P0.05)。结论有氧运动及组合运动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均有助于血糖控制,调节血脂和改善生命质量,但组合运动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及血脂、尿酸、血糖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0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测量BMI、血脂、尿酸、血糖及血压,根据血压诊断结果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比较两组BMI及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血糖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体检结果显示,高血压97例(高血压组),非高血压103名(非高血压组);高血压组BMI及TC、TG、LDL-C、尿酸、血糖水平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BMI及TC、TG、LDL-C、尿酸、血糖水平均与高血压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及血脂、尿酸、血糖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有效控制以上指标水平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管理云平台监测-个体化干预-再评价"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及其效果,为提高慢性病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291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健康管理组(140例)和对照组(151例),对照组完成常规体检和健康风险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报告,年度重复体检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健康管理组除常规体检和健康风险评估外,由健康管理师每月1次通过拨打电话、发送手机短信和使用计算机健康管理软件发送个性化邮件来提醒体检者关注自己的生活行为方式和膳食习惯。针对性地为筛选出来的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高危人群,从膳食、运动和慢性病指标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4年后进行复查。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随访4年后,健康管理组的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血尿酸(S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本组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腰围、WHR、SBP、DBP、FPG、SUA、TG、TC、LDL-C和HDL-C均较入组时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4年后,健康管理组体力活动不足、吸烟、饮酒、水果摄入不足、蔬菜摄入不足、谷薯类摄入不足、畜禽肉类摄入过多及生活方式评分为差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组高血压、糖尿病和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高风险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体检人群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可降低健康管理对象的常见慢性病风险,促使其改变生活方式,改善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可用作体检中心进行检后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组合运动方案干预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126例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实施有氧运动方案,观察组则采取组合运动运动方案(有氧运动+阻抗训练),在常规药物和饮食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为期6个月的运动干预;在运动干预开始和结束时,记录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开始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FPG、2h PG、Hb A1c、BMI、TG、TC、HDL-C、LDL-C、SBP、DBP和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PG,2h PG和Hb A1C水平及其控制达标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观察组内,较干预前,FPG,2h PG和Hb A1C水平及其控制达标率也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对照组内,较干预前,2h PG及其控制达标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在BMI,TG,TC,LDL-C,SBP,DBP和生存质量方面,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观察组内,干预后,TG,TC,LDL-C,SBP,DBP显著下降,生存质量各维度明显改善(P0.05);而在对照组内,干预前后,LDL-C,SBP,DBP也显著下降,生存质量中,心理功能、社会关系、治疗和总分也显著改善(P0.05)。结论有氧运动及组合运动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均有助于血糖控制,调节血脂和改善生命质量,但组合运动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对提高糖尿病控制率的效果。方法按照是否接受社区慢性病管理规范将社区内愿意参与本次研究的3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简称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社区慢性病规范管理,对照组不予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FPG、2h PG、Hb A1c、SBP、DBP、TG、TC、LDL-C、HDL-C等血糖、血压、血脂指标;评定管理前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患者管理前后用药依从性、饮食、运动等行为进行评分。结果经过管理后,两组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指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行为评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对提高糖尿病控制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为后期进行高血压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和平区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随访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包括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环境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数值。结果随访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随访组患者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环境等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随访组患者SBP、DBP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对血压控制效果明显,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临床开展个体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9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63例以及对照组66例患者分组依据为高血压疾病的不同护理措施;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基础护理+个体化护理;通过对比SBP水平以及DBP水平等,以突出个体化护理干预临床应用可行性。结果:在SBP水平以及DBP水平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表现出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临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将血压水平的控制效果显著提高,将出现高血压有关疾病并发症的概率显著降低,将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成功改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科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大浪社康中心2015—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管理和全科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昼间平均收缩压(d SBP)、昼间平均舒张压(d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均随干预时间增加而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24 h DBP、24 h SBP、d DBP、d SBP、n DBP和n SBP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组间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全科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可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联合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血糖与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院-家庭联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血糖、血压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的FBG、2hPBG、SBP、DBP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FBG、2hPBG、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家庭联合护理模式可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促进预后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早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