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7)
产教深度融合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分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商业展示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与成果,从校企合作建立真题实做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引入企业项目考核机制、加强课程运行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指导学生获得可预期的课程教学成果等方面,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课程的改革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8)
本文在论述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课程及教学改革要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并详细介绍了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步骤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
在国家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意见指导下,四川传媒学院通过对展示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的转变、课程体系的规划、课程教学过程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等全方位改革,以创新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方式、提升产教融合深度为突破口,在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市场、适合岗位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的产教融合实践研究常脱离企业实际需求,导致产教融合培养的深度不够。高等院校常规建筑类设计课程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缺少实际应用场景、成果反馈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与挑战,基于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以研究生城市声景联合设计课程实践为例,介绍了此次课程背景、课程安排、课程要求、课程阶段性目标,以及校企导师的各阶段职责,将“沉浸式”应用于课程设计方法、设计表达形式与设计优化过程中,提出“沉浸式”声景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体系与实践方法。以“X音盒”“水琴余韵”2个小组的设计教学成果作为案例,从课程目标达成度、课后反馈情况来论述此次“沉浸式”城市声景联合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多渠道、多模式、多机制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全面提高了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提供了平台。为深化产教融合的合作内容,高校应积极开创产教融合新模式,企业深入挖掘生产实际需求,最终实现产教融合双方的共赢,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0)
根据复合材料专业技能大赛的主题思想和设计规则,结合我院项目化教学改革,将专业技能大赛内容融入项目化课程教学,突破原来学科化课程体系的束缚,使课程设置更趋系统化;对接技能大赛项目,促进综合实训项目化课程建设;克服"为赛而教,为赛而学"的负面影响,实现"教、学、做、赛"一体化;加强与企业和兄弟院校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7)
项目化教学法是一种全面的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目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与研究,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流程进行了设计;并对项目计划设计、项目模块设计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强调以岗位任务为核心设置活动小组,同时注重循序渐进。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3)
该文以产业需求为出发点,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阐述了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实施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施的现状。该文作者以自身所在工作单位为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产教融合应立足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依托现有的工作室制育人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在课程教学方面实施微媒体产品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8.
陈越 《砖瓦》2024,(2):165-167
《建筑设备BIM》课程不仅是机电BIM模型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模型教学过程中融入设计、施工和运维等项目全过程的数字化应用。同时,BIM证书考核的能力与模型的综合应用相匹配,因此,《建筑设备BIM》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证通融和产教融合视为主要目标,尤其需要注重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BIM综合能力。以课证通融教学改革指导学生技术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以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开展实际工程的BIM技术综合应用,提高工程协同能力和BIM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机构改革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市场人才的需求转变出发,针对计算机仿真与模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改革体系构建和教学保障措施三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路径,以期能达到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和产教融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应贯彻高职院校办学需服务区域经济的宗旨,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入课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采用企业真实项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