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长型针阀体座面处的渗层深度和硬度,本文进行了针阀体中孔插碳棒与未插碳棒C—N共渗对比试验。实践证明,插碳棒后座面处的渗层深度、硬度及碳化物级别均得到显著提高。共渗后采用空冷淬火,冰冷处理,不仅表面硬度高,而且变形量很小。  相似文献   

2.
1 应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的有效层深度的定义和这一深度的测量方法。 适用于 1)渗层深度大于0.3mm的渗碳层和碳氮共渗层; 2)零件经热处理达到最终硬度时,距零件表面3倍有效层深度处的硬度小于HV450。 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有效层深度应由专门的协议加以规定。 如果距钢零件表面3倍有效层深处的硬度大于HV450,本标准仍可适用,可以规定一个大于HV550的界限硬度值-以25单位的级数增加-为有效层深度的判据。 2 定义 有效层深度(渗碳硬化层):表面至具有维氏硬度HV550这一层之间的距离。测量时的加载重量为9.807牛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M42及18-4-1高速钢氮化及碳氮共渗工艺的研究,得到了以下一些结果:1.高速钢经低氮势(N:H=1:4)长时间氮化,可以仅获得纯氮化扩散层,而不会出现明显化合物相。2.M42高速钢与18-4-1高速钢相比,相同条件下渗氮,渗层硬度高但层深较浅。3.高速钢在CH_4通入量少于3%的情况下进行氮碳共渗,可控制完全获得纯扩散层。氮碳共渗可以明显提高氮化渗速,增加渗层厚度,而对渗层硬度没有太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低碳易切钢的奥氏体氮碳共渗,再经180~340℃温度范围,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的人工时效。观察了其显微组织的变化,测试了其ε相化合物层、奥氏体淬火层的显微硬度及其机械性能。结果表明:低碳易切钢经奥氏体氮碳共渗比常规铁素体氮碳共渗得到更厚的ε相化合物层,且可获得常规铁素体氮碳共渗所没有的奥氏体淬火层;经恰当的人工时效可显著提高其内侧ε相化合物层及淬火层的硬度。分析了该新工艺在现代工业中的适用范围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硼砂熔盐对1Cr11MoNiW1VNbN不锈钢进行盐浴渗铬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显微硬度计对1Cr11MoNiW1VNbN不锈钢盐浴渗铬后渗层的深度、组织结构以及硬度进行分析,利用摩擦磨损试验、高温长时氧化试验和电化学等方法测试渗铬层的摩擦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以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1Cr11MoNiW1VNbN不锈钢经硼砂盐浴1 035℃×3 h渗铬处理后,获得最外层白亮层Cr_(23)C_6,约3μm,局部次外层产生Fe-Cr固溶体,局部渗层总厚度达10μm。白亮层硬度达1 690 HV。结果还表明渗层的存在提高了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以及耐蚀性能,可提高1Cr11MoNiW1VNbN材料螺栓抗咬死性能。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渗碳质量包括显微组织、表面硬度、渗层深度、碳浓度。就活塞销而言,因考虑到:(1)有一次淬火加热过程;(2)热处理后,在直径方向有0.50mm左右的磨削余量;(3)实际使用失效状况;(4)目前的实际工艺水平;所以,其外圆表面的渗层深度及硬度作为考核活塞销渗碳质量的主要指标。因此,要提高活塞销渗碳的均匀性无疑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因为: (一)目前,同一炉内活塞销外圆表面渗层深度的不均匀性是较严重的,其偏差值一般在0.20~0.40mm范围内,有时甚至要更大些。由于这种渗碳的不均匀,在一炉内很难避免地总有一部分活塞销因其外圆表面渗碳层太厚或太薄而不合格。 (二)活塞销成品的外圆表面硬度与其渗碳层的合格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从因外圆表面硬度低而不合格的成品活  相似文献   

7.
渗碳、碳氮共渗淬火另件,必须按规定的标准工艺进行退火获得平衡状态的组织方能测定渗层的深度。“ ISO”标准以显微硬度法测定,但目前国内大多数机械构件的渗层测定仍采用金相法。常用渗碳、碳氮共渗的20Cr、20CrMo、20CrMoTi等材料制成的另件,国家(或部级)标准中均规定了相应的退火工艺。目的在于获得处于平衡或接近平衡状态的退火组织、通过显微组织的鉴别来测定渗层的深度。例如: 渗碳活塞销, 1984年9月机械工业部颁布的渗碳活塞销金相检验标准规定: 850℃加热15~20分钟,650℃等温10~20分钟空冷。 检验实践证明,按上述工艺处理20CrMnTi、20Cr、20CrMo等材料一般是可以得到平衡或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但有诸多的弊端。首先需备有两台炉子作为加热设备,工艺较复  相似文献   

8.
钢粉末法渗铝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固体粉末在30 钢、45 钢、GCr15 钢进行渗铝工艺做了一些研究,确定了温度及时间与渗层深度的关系。使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相结构;用电子探针分析了渗层的浓度变化及金相组。对渗层进行了显微硬度分析。在性能方面,进行了抗高温氧化性能和耐磨性试验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用双层辉光等离子冶金技术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进行Mo-Cr共渗,Mo-Cr合金层在5.0%H2SO4,5.0%HCl和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以及用SEM/EDS和XRD分析Mo-Cr共渗表面合金层的微观组织和相组成的结果.指出,Mo-Cr合金层均匀、连续且致密,与基体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状态;合金层中Mo,Cr元素含量呈梯度变化,由表及里逐渐减少,厚度约为22 μm,其中,0 μm~10 μm处基本上为沉积层,在10 μm~22μm处为扩散层.电化学腐蚀试验证明Mo-Cr共渗后试样的耐蚀性优于基体,合金层的腐蚀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王忠诚  王东  李杨 《内燃机配件》2011,(7):17-21,27
马氏体耐热钢气门在液体氮碳共渗后,可获得高的表面硬度、良好的抗腐蚀性、抗咬合性以及疲劳强度,赋予了气门在高速运动下具有的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但对于盘锥面渗层深和杆部需要抛光或磨削的气门而言,普通的国内外的氮碳共渗基盐无法满足要求,安丘亚星近年来研制的TJ-3基盐则解决了此难题,同时指出良好的盐浴保养等是实现气门表面清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实践与研究成果表明,A—M双金属材料排气门通过离子渗氮,可以实现低变形、高硬度、抗磨、耐蚀等特性。奥氏体型高Cr(Ni)气门钢氮化效果不如马氏体型气门钢,但通过合理安排工序与工艺,尤其是利用辅助阴极、软氮化等催渗方法可以实现均匀渗氮并满足产品的技术条件。经处理后气门通过依维柯(IVECO)国产化鉴定,渗层组织与深度、硬度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的RG-45-9Q型滚筒式电阻炉,用于低碳钢珠、自行车及缝纫机用小零件等的渗碳、碳氮共渗及光亮淬火。炉子结构较新颖,使用、维修方便。渗层深度满足轻工产品薄小零件要求,渗层均匀。并可提供淬火槽、清洗机组成连续生产线。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克隆公司最近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盐浴炉中的碳氮共渗温度超过常规温度范围时,能使被处理金属构件的机械性能改善。处理温度由过去的540~580℃拓宽到400~625℃。在低温时采用等离子加热,在高温时采用盐浴炉碳氮共渗。对于碳钢、合金钢和不锈钢,采用625℃盐浴炉中碳氮共渗时,能改善金属微观组织特性、提高扩散率和表面硬度,增强耐蚀性和耐磨性,表面硬度超过HRC70。在盐浴炉中拓宽碳氮共渗热处理温度@花皑  相似文献   

14.
代替(ΓOCT12731—67)。有效期自1976年7月1日至1981年7月1日,违犯标准按法律追究。 1、技术要求: 1.1活塞销应按照并经过批准的规定程序和符合本标准备项要求的产品图样制造。 1.2活塞销应采用ΓOCT4543-71规定的15X,15XA,20X和12XH3A号钢制造。 1.3活塞销的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ΓOCT11731—74的规定。 1.4活塞销的外圆表面须经渗碳淬火处理。允许碳氮共渗处理。碳氮共渗的要求应在产品图样上标明。 1.5活塞销处圆表面的渗碳层深度(指从活塞销的外表面到开始出现铁素体的渗碳层深度)应该为:  相似文献   

15.
含尘气流中换热器管壁磨损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会雄  陈听宽  栾合飞  罗毓珊  楚延平 《动力工程》2003,23(4):2538-2542,2556
对光滑圆管(0—T管)、高频焊螺旋翅片管(HF—T管)及镍基渗层钎焊螺旋翅片管(HF—T—NL管)的磨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各种管子的磨损量及磨损部位,并对其抗磨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镍基渗层极大地提高了管材的表面硬度,同时有效地增强了管子的抗氧化腐蚀能力,从而使镍基渗层钎焊螺旋翅片管的耐磨损性能远远优于其它两种换热管。使用镍基渗层钎焊螺旋翅片管可大大地提高换热设备在高温含尘气流中的工作寿命。图6表4参9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用工频感应加热并建立磁场的工频磁场软氮化炉的性能和结构特点、技术参数。与通常气体软氮化炉的工艺对比试验表明渗层深度、表面硬度均匀。该炉具有技术先进、氮化速度快、氮化层性能好、效率高等优点,适于长工件的氮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表面形成Mo-N共渗层,从而提高其耐磨性.结果表明,共渗层的表面均匀致密,基体结合力可达42N,磨损失重比仅为基体的14%.在摩擦副为Si3N4的条件下,Mo-N共渗后的比磨损率下降了195倍.  相似文献   

18.
对40/45柴油机活塞顶环槽表面进行了激光淬火并研究了淬火层的组织,硬度分布和耐磨性能。经激光淬火的活塞顶环槽,表面硬度达750HV,硬化层深度为0.55mm,,耐磨性比原高频淬火工艺提高了1.3倍。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激光淬火是提高大型柴油机活塞顶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0前言 随着内燃机功率和转速的提高,对气门在导管内的耐磨性,抗咬合性和抗擦伤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早已采用氮化工艺来满足这一要求。离子氮化和离子软氮化工艺应用于21—4N气门已有较多的报导。但上述工艺要达到21—4N气门要求的氮化硬度和深度,较为困难,而且氮化时间也相当长,如何缩短氮化时间、提高生产率和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我厂在上海工业大学协助下,采用稀土离子多元共渗工艺,利用稀土在氮化中的催渗作用提高渗速,改善渗层的组织和性能。本文就稀土离子多元共渗软氮化工艺,和一般离子软氮化工艺的试验对比情况,以及稀土离子软氮化的参数选择,提出一些意见。1试验材料及方法1.1试验材料 近年来21—4N奥氏体钢的应用越来越多,而这种材料含有较多扩大γ相区的Mn、Ni、N等元素,含Cr量高,表面最外层是以氧化铬为主体的钝化膜,在氮化过程中阻碍氮的渗入,造成氮化困难。因而我们以21—4N为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20.
基盐液体软氮化是从环保角度考虑的一种化学热处理新工艺,配合氧化复合处理工序,使柴油机曲轴获得最佳耐磨性能、抗疲劳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该工艺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解决了渗层深度和渗层质量问题,得到同行业专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