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仆 《环境导报》2003,(1):10-10
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出席地球峰会的首脑们为拯救地球开了药方,谁来抓药?患了重病的地球仍在呻吟、喘息,专家们来会诊,谁是主治医生?贫困,地球的癌症。因为贫困,人们毁林开荒,填饱了肚子,却破坏了环境,生态的恶化更加重了贫困。富国指责穷国造成生态灾难,贻害全球。想想:人们饭都吃不上的时候,会有心思去烦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吗?富国自己又如何呢?占人口少数的富国,享用着全球大部分的资源。穷国指责富国挥霍浪费的生活方式,如果全球都像美国人那样消耗资源,得需两个半地球。富国为了自己及全球的生存,理应从资金…  相似文献   

2.
王娅 《环境保护》1993,(5):27-28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这是联合国环境署颁布的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在去年召开的有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曾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穷国和富国都一致认为:第三世界的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同时,环境的恶化又导致这些国家更加贫困,如此恶性循环,使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陷入困境,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3.
进入90年代,全球化进程加速,交通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竞争全球化,观念全球化,社会问题全球化,全球化的结果,穷国越穷,富国越富;各国的依赖程度增加。东南亚多种多种危机深刻说明,全球一体化真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我国在人  相似文献   

4.
环球扫描     
查尔斯王子:富国应每年为阻止热带雨林砍伐而付费;富国应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供应商受限;绿色工作机会究竟有几多?吸收碳——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5.
实际上各阶层的人都在经常遭受腹泻的折磨,不论在穷国或富国,腹泻始终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健康难题。在第三世界,这是幼儿致病的主要原因,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儿童因此而死亡。在发达国家,食物中毒性腹泻是寻常事情,但死亡率还不太严重。腹泻通常是由于人们摄入了病原体,且其数量多到足以引起感染和致病。  相似文献   

6.
尽管沙漠给人类造成了明显的灾害,但为什么我们仍在继续制造沙漠?对这个问题有几种回答。富国和穷国都不愿将更多的金钱用在解决沙漠化问题上,他们把防治沙漠化的开支排斥在优先考虑的项目之外。全世界每年的军费开支大约为5000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环境问题频发,引起了政府与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如何保护好环境,为民众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环境监管网格化是当前一种新型的环境监管模式,能帮助环境管理部门有效提高环境监管效果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监管网格化对基层环保工作的意叉,并提出当前如何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的建议,以期促进环境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12,(16):2
超市里带有“有机”、“绿色”标识的产品总是能获得民众的青睐,在食品安全危机四伏的今天,为民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把好关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承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近年来,部分食品安全问题被追溯为农业污染问题,而农业污染仅仅是农村环境问题的一个侧影.随着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强化环境整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民众参与是政府管理的有效补充,可以增加社会力量在环境保护中的功能和主体。目前,中国民众参与环境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民众缺乏参与环境管理的热情、没有健全的组织体系、民间组织发展速度较慢、社区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等。根据这种现状,笔者建议可以引入创新型民众参与模式,如社会磋商小组,可以使参与环境管理的力量得到加强。本文主要介绍了社区磋商小组的模式设计、职能和特点,并总结了社区磋商小组的试点研究和效果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GIS的环境信息系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并把这个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技术成熟阶段、两极分化阶段、市场化阶段;还介绍了两个重要的环境信息系统:中国省级环境信息系统和中国环境监理信息系统。最后,本文展望了中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群体性环境事件逐年增加,自1996年起约保持年均29%的增速,从前些年的厦门PX事件、大连"7·16"爆炸漏油事故,再到什邡群体性事件、启东事件、宁波PX群体事件等,多个投资巨大的化工或资源开发项目,均遭到民众的强烈抵制以致群体抗议,这些事件最后大都以政府和企业让步、民众"胜利"而告一段落,群体性环境事件似乎还呈愈演愈烈之态势。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仅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环境污染问题,必将严重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发展链,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受到不良因素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却在迅速的恶化。如何改变农村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求高效、稳定、持续的农村发展模式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文章就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做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又称里约+10会议)即将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举行,这是继1992年里约会议后又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全球环境盛会。这次会议是在世界各国不断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但同时却出现极大的两极分化的严峻时刻召开的。那么会议将会重点讨论哪些议题?又将出台什么重要宣言或公约?目前准备情况如何?就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会议主办国,南非共和国驻华大使顾坦博先生。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仅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环境污染问题,必将严重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发展链,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受到不良因素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却在迅速的恶化.如何改变农村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求高效、稳定、持续的农村发展模式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文章就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做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贫穷既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导致的后果。世界银行开列了1989年年人均国民总产值(GNP)低于58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有41个国家名列其中。在这41个国家中,有十几个国家的人均GNP低于250美元。1990年联合国开发署用人类开发指标评价,发现有63个国家为低开发度国家,其中包括上述41个低收入国家在内。现在,世界低收入国家集中于下撒哈拉非洲和南亚,也包括美洲的海地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低收入国家一般教育水平低,民众健康状况差,其平均寿命为62岁(不包括中国和印度),而高收入国家为76岁或更长。许多穷国人口增  相似文献   

16.
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评估方法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产品环境成本内在化是解决其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经济手段。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和传统的会计制度都不能提供产品的环境成本信息。而目前逐渐兴起的环境会计制度也多关注与产品生产直拉相关的环境成本,缺乏全过程的思想,要真正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开发适于其生命周期环境成本评估的方法。文章在介绍传统的成本划分方法基础上,提出了生命周期环境成本的概念及其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环境正义不仅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不同学科和领域研究的焦点。通过对国内环境正义研究文献的梳理,比较分析环境正义所涉学科、内容和方法后发现:环境正义研究呈现出多学科视角、多元化主题和学科交叉趋势,但研究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理论创新;亟待构建中国特色环境正义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总结中国环境正义研究案例和解决模式;环境正义概念多而不统一,混杂而不明确,需进一步厘清和辨明;考虑多维内涵、多重维度和多维原则,建构和完善环境正义概念体系;环境正义问题主要表现在多尺度区域和多类型群体两个层面,环境强势群体(区域)与弱势群体(区域)的环境权责不对等是焦点;城乡环境正义问题广受关注,需加强经济弱势地区和环境弱势地区环境正义研究;解决环境正义问题的政策措施缺乏系统性考量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社会文化和地方情境中探讨环境正义及其解决之道是重点;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分区域分群体逐步消除环境不正义;环境正义评价标准欠缺,不同学科数据和方法交叉融合不足。未来环境正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建构一个问题导向的、跨学科交叉的环境正义理论框架;精确表征和测度环境(不)正义;模拟多尺度、多主体的环境正义演变过程;基于地方性加强环境正义的典型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和技术发展,各种"环境风险议题"密集出现,成为媒体的焦点,有时甚至引发民众恐慌与一定程度的社会对抗。比如各地民众反对PX项目、垃圾焚烧项目、以及反核项目就是如此。诸多环境事件以邻避运动形态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政府和民众的"双输"困局。这种双输局面的根源则在于政府和民众之间缺乏更为制度化的有效沟通方  相似文献   

19.
环讯瞭望     
环保部:十二五重点解决损害民众健康环境问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就"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20.
    
黄润秋 《地球与环境》2005,33(4):I0001-I0001
<正>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已逐渐形成共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所有的环境问题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地质环境问题的突出重要性。尤其是近十年来,在我国政府的积极主导和倡导下、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已经越来越为广大民众所认识和关注,成为民众理解其居住的这个蔚蓝色星球环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