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是将身体腰、腹、臀、腿等脂肪较丰厚的部位的脂肪颗粒移植到胸部的一种隆乳术.它是以自体的脂肪细胞作为隆乳材料,通过自体脂肪填充使乳房隆起并增强女性形体美感的一种隆乳手术.随着自体脂肪颗粒填充技术的改进和手术器械的更新,使脂肪液化、包块形成、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1].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我们为31例患者进行自体脂肪抽吸的同时行注射隆乳术,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21例,其中16例患者采用乳晕、乳房下皱襞1~2cm小切口进行治疗,5例应用硅凝胶假体隆乳的同时对原乳房内脂肪液化、硬结及钙化予以清除.结果 经过6个月至3年的随访,有4例患者仍有1~2个包块或硬结,其余无并发症出现,切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瘢痕均不明显.同时应用硅凝胶假体隆乳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采用乳晕、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和应用硅凝胶假体隆乳的同时对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正>女性乳房主要为脂肪组织和乳腺腺体组织组成,而乳房的丰满美丽程度主要由脂肪组织的多少所决定,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在医学美容界早已开展多年,手术技术日趋完善。目前此类手术主要应用在隆胸、假体植入后修饰;近些年用于局部凹陷填充、瘢痕修复的比例也在日益提高。我们采用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修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术后凹陷畸形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肉芽肿性小叶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离心纯化法与静置纯化法对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中乳房体积及隆起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脂肪提取方式的不同分为静置组和离心组,每组30例。静置组采用静置纯化法提取脂肪,离心组采用离心纯化法提取脂肪。比较两组患者乳房体积、乳房隆起度及脂肪存活率、术后满意度。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左乳房、右乳房体积均高于本组手术前,且离心组高于静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乳房隆起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组术后3、6个月乳房隆起度均高于静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组术后6个月左乳房、右乳房脂肪存活率均高于静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组总满意度为93.33%,高于静置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心纯化法用于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中,可有效、安全的提纯脂肪,增加患者乳房体积,提高乳房隆起度及脂肪存活率,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自体脂肪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7例,女性50例,男性7例。均行多部位脂肪抽吸术,吸脂部位有腰腹部、臀部、大腿、上臂,吸脂量为1800~4600ml。行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者48例,注射量每侧150~200ml不等;行鼻唇沟填充者12例,注射量每侧1ml;丰唇注射者8例,注射量0.5~2ml不等;修复既往吸脂术后术区凸凹不平者2例,注射量40~100ml不等。  相似文献   

6.
自体脂肪注射具有无免疫排斥,术后乳房质地柔软等优点。自1987年Bircoll首先报道用脂肪注入的方法增大乳房以来,自体颗粒脂肪注射隆乳一直受到整形外科医师的关注。但在临床运用中也存在了脂肪液化、感染和血肿、脂肪吸收等并发症。随着器械更新和注射技术改进,自体颗粒脂肪成为了一种相对理想的隆乳自体填充材料。我中心自2005年3月至2009年1月采用该方法为45例患者实施隆乳术,取得了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成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用肿胀法抽吸自体脂肪经过冲洗纯化,采用乳晕入路注射至胸大肌后间隙、胸大肌内、乳腺后间隙和皮下组织层。结果本组患者32例,术后随访6个月~1年,患者乳房均有明显增大,效果理想。无1例出现感染、液化、钙化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乳晕入路注射更易塑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卓  宋茂启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099-2100
目的:探讨治疗下睑袋整形术后凹陷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经肿胀麻醉抽取脂肪颗粒,分离纯化后对凹陷的下睑部位进行注射填充。结果:22例患者通过1~2次脂肪颗粒注射治疗均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是治疗下睑袋整形术后下睑凹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总结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矫正颞部凹陷美容术29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肿胀麻醉下采用注射器法从供区抽取自体脂肪液经清洗、纯化后将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到颞部凹陷部位。结果本组29例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后,23例一次注射移植矫正成功,占79.3%;6例脂肪注射移植后效果欠佳,占20.7%,3个月后经第二次脂肪颗粒移植后效果满意。经3~12个月的随访观察,颞部凹陷填充后,塑形效果良好,患者颞部丰满,脸型较术前柔和、协调。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矫正颞部凹陷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肿胀液局部浸润是隆乳术中常采用的麻醉方法,其中麻醉药液的准确注射层次和合理分布药量是避免术中产生疼痛的关键。肿胀麻醉效果确切。我们自2004年3月至2009年1月,采用局部浸润联合肿胀麻醉的方法为90例受术者行硅胶囊假体置入隆乳术,麻醉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麻醉资料本组共90例受术者,均为女性,年龄22—46岁。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者25例,因哺乳后乳房萎缩者65例,均为双侧隆乳;腋顶部切口隆乳者85例,乳晕切口隆乳者5例。所有手术均在医院手术室进行,全部采用局部浸润联合肿胀麻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03~2005年在美容整形外科手术中应用肿胀麻醉技术共706例。其中:①吸脂术131例,均为女性,平均28岁,抽吸较多的部位为上下腹部、大腿内外侧、臀部、腰部、上臂、小腿等,主要采取共振吸脂和真空负压吸脂,并有21例患者行吸脂+脂肪隆乳术。9例行上下腹部吸脂+腹壁整形术;②面部除皱术54例,男1例,女53例,平均年龄44岁,小切口额部除皱13例,额颞部除皱23例。下面部除皱11例,面瘫矫正术2例,5例行面部吸脂术+面部除皱术;③乳房整形术78例,隆乳术56例,乳房松垂及肥大17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1岁;男性乳房发育症5例,平均年龄18岁;④腋臭29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17岁,24例行微切VI腋臭矫正术。5例行腋窝皱襞切口毛囊修剪术;⑤其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注射隆乳术后对局部组织的影响,为其预后及临床治疗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研究组9例:均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胸术后乳腺组织。对照组9例:其中2例为巨乳乳腺组织;2例为外伤后予以清创术提取的乳腺组织;1例为自体脂肪组织隆乳术后提取的乳腺组织;1例为乳房纤维瘤患者,术中取肿物边缘1 cm外的乳腺组织;2例从乳房烧伤后瘢痕患者提取的乳腺组织;1例为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患者提取的乳腺组织。将研究组及对照组采用简单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9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 RNA含量进行检测,最后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处理。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经t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本研究中长时间注射PAHG并没有引起乳房组织标本中VEGF m RNA含量的改变,但也不能说明PAHG就一定不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对于PAHG注射术后是否会导致肿瘤的发生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大量的相关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辅助自体脂肪移植术治疗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2例84侧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患者,在对其进行肿胀麻醉的前提下,使用容积为50ml的注射器利用负压方式抽吸患者身体赘积部位的脂肪,然后利用生理盐水对获取的脂肪颗粒进行冲洗,对抽取的脂肪进行静置,之后过滤其中的液体和油状物,通过700r/min进行3min的离心运动,清除上清。对一半脂肪粒进行血管基质层细胞(SVFs)提取,然后和另一半脂肪粒进行混合,之后对患者的乳房后间隙和皮下进行注射,单侧乳房每次注射量控制在100~150ml,相邻两次注射的间隔时间控制在3-6个月。观察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42例84侧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患者中12例24侧填充1次,24例48侧填充2次,6例12侧患者填充3次,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总满意度为95.2%:术后患者未出现纤维囊形成、脂肪液化、微钙化、硬结等并发症,且治疗未对患者的泌乳功能产生影响。结论对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患者行细胞辅助自体脂肪移植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乌甲素贴片用于隆乳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乳手术剥离范围广,术后疼痛明显,常规术后均口服去痛片镇痛,但作用时间短,用药次数多利用药量大。我们自1992年10月一1997年5月对行隆乳手术患者使用高乌甲素贴片进行镇痛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隆乳术60例,计12o侧乳房,均女性,年龄22~38岁,平均月.8岁。未婚3例,已婚57例。乳房发育不良5例,哺乳后乳腺萎缩55例。隆乳材料用硅胶假体18o~240ml(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研制)。2.手术方法受术者仰卧位,臂上抬,手放在头后,经腋窝切口,于胸大肌后方潜行分离,范围依拟置假体容积而定,腔穴内用生…  相似文献   

15.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隆乳以其方便、效果好、并发症少及其隆乳塑身能够配合完成而深受受术者的欢迎。我科近期连续收治2例自体颗粒脂肪注射隆乳后致胸大肌及乳腺组织慢性炎症伴脂肪液化的病例。  相似文献   

16.
我院妇科于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 ,在我省中医医院率先应用腹腔镜进行妇科手术 ,现已施行 4 6例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4 6例 ,年龄 16~ 5 9岁 ,平均 30 .89± 8.2 3岁 ,其中未婚 5例 ,已婚 4 1例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16例 ,宫外孕3例 ,卵巢囊肿 2 0例 ,卵巢畸胎瘤 7例。2 手术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前禁食 ,留置导尿管 ,患者取平卧位 ,于脐孔纵行切开皮肤 ,用 VERESS针于脐孔内穿刺 ,腹腔内 CO2 充气约 2~ 3L。然后 TROCAR经脐孔穿入腹腔 ,放入窥镜探视腹腔。臀高头低位 ,分别在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量不同取脂部位的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吸收率.方法 由腹部、大腿及腰部吸取自体脂肪,将其移植至填充区,通过测量填充区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体积变化,计算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吸收率,比较不同取脂部位的脂肪吸收率.结果 术后1个月腹部脂肪吸收率(39 G.54±1.45)%,3个月时(56.19±1.65)%,6个月时(56.80±1.82)%.术后1个月大腿脂肪吸收率(33.49±2.87)%,3个月时(51.42±2.15)%,6个月时(52.68±2.23)%.术后1个月腰部脂肪吸收率(32.59±4.60)%,3个月时(50.21±1.77)%,6个月时(51.86±2.25)%.大腿、腰部吸收率与腹部吸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腿、腰部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后1个月的自体脂肪移植吸收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测量不同取脂部位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吸收率,测定大腿及腰部的自体脂肪移植吸收率低于腹部,为确立最佳取脂部位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纤维包膜挛缩是假体置入隆乳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轻者乳房变硬、变形 ,重者乳房皮肤坏死、假体外露 ,造成严重的乳房畸形 ,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1] 。我科于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3月对假体置入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 15例施行手术治疗 ,同时采取预防措施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2 7只乳房 (单侧 3例 ,双侧12例 ) ;年龄 2 3~ 39岁。硬化发生时间为术后 3~ 12个月。原手术切口 :腋下 9例 ,乳晕 6例。假体置入层次为胸大肌下。纤维包膜挛缩程度[2 ] :Ⅲ级 8例 ,Ⅳ级7例。1 2 手术方法1 2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在面部凹陷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于腹部、腰部,大腿等脂肪堆积部位抽取脂肪,将抽吸获得的脂肪混悬液洗涤、过滤处理后,均匀注射移植于面部局部凹陷部位。根据预后情况可多次注射,每次注射间隔3~6个月。结果2009-2012年,共采用此方法对22例患者进行治疗,术后修复部位饱满、自然,外观改变明显,效果满意。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是进行面部凹陷修复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效果,为自体脂肪充分应用于整形外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整形科门诊收治的自体脂肪移植的4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患者均进行自体脂肪移植,移植后定期随访12个月,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采取自体脂肪移植的整形外科患者均未发生如感染、脂肪坏死等并发症,40例患者中仅有5例充填效果不佳,并经过二次手术移植进行充填矫正.结论 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整形外科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自体脂肪无排异性、生物相容性高、安全无副作用、自体脂肪与需要整形的部位的周围组织脂肪完全一样,整形后的外观真实美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