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防止电厂锅炉制粉系统旋风筒入口水平管段积粉与自然爆破,在旋风筒入口管段处加装二道导流板,提高了积粉部位的气流速度,从而消除了积粉和自然爆破。加装导流板后,测取了导流板不同开度下沿旋风筒入口管各高度的气流速度分布。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工程传输容量不断提升的需求,针对接地极导流系统等分布置常规方案的技术缺陷,提出适用于额定直流电流6 250 A及更高的UHVDC接地极导流系统"外六内三"的非等分布置方案。基于电力系统行业标准规定的2种N-1故障及行标未规定但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线的3种N-2故障,给出接地极导流系统通流能力阈值计算方法,并据此给出"外六内三"非等分方案下接地极导流系统稳态通流及故障态校验。搭建适用于实际工程的仿真模型,详细研究其导流电缆截面选型依据,并根据文中提出方案与常规方案的经济性对比分析,给出非等分布置时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导流系统通用设计。  相似文献   

3.
定洲电厂脱硫工程中烟道设计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明  段传和 《电力建设》2004,25(5):46-0
河北国华定洲发电厂2×600 MW一期工程烟气脱硫工程,总体设计由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负责,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作为分包商承担烟道的详图设计。该烟气脱硫工程烟道的设计特点是:烟道的刚性较大;采用了加固肋及内撑桁架;设置了导流板;防止了内撑杆共振;考虑了支吊架及热膨胀的问题;烟道的焊接作了特殊要求;设置了人孔门和烟道疏水等。  相似文献   

4.
1 各类防误装置工作原理、实现防误操作功能的途径方法 机械连锁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操作一次设备发生位置变化的同时带动机械闭锁机构来防止误操作的发生.这样的工作原理使其对一些相隔较远的设备无法相互闭锁,而只能实现相隔较近的同一开关柜内设备或同一把隔离开关的互锁功能,只能实现"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和"防止带接地线合闸"两防...  相似文献   

5.
该文用欧拉 拉格朗日法模拟烟气增湿活化反应器内稀疏气固两相流 ,对气相流场及颗粒相数密度分布分析表明 ,烟气进口位置及进口处的导流设备对反应器内颗粒分布影响显著 ,以双层弧型板做导流设备能够较好地改善其流场和颗粒相分布。图 8参 5。  相似文献   

6.
电热水瓶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电热饮用器具。 其种类主要以出水形式、加热方式和控温方式来划分。 1.出水形式 电热水瓶出水有手动气压式、电动气泵式、电动水泵式和自然流动式几种。手动气压和电动气泵式都是通过手压或电动气泵使瓶内腔的空气压缩,当气压大于大气压力时,迫使瓶内的水从出水口流出。当前的电热水瓶多为此形式。电动水泵式是通过微电机驱动水泵叶轮旋转,将瓶内水抽出,它不受瓶内腔密封的影响,也避免了手动气压需反复操作的麻烦,使用时只需按动电泵开关,瓶内的水就会不断地流出,并可调节水的流量。自然流动式出水其出水口要设置在瓶胆的下部,靠水的自然落差供水。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漏放或多放焊接垫片的不良品流出,以PLC为核心,以直线位移传感器为驱动,对中频焊机进行改进,介绍改进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实践表明,改进后的中频焊机可以有效地防止不良品流出,并且不会影响生产效率,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排汽缸结构复杂,导致流场混乱,容易形成不同程度的漩涡,造成能量损失.为此,运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排汽缸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其内部流场特点,分析了扩压管出口宽度和内壁倾角对扩压管出口处流场的影响.流体从扩压管流出后,向上翻转进入上半缸,在上半缸形成了另一个漩涡.针对排汽缸内不同形式的漩涡,对扩压管出口结构进行优化改造和在拱顶处加装导流挡板,存在一个最优的扩压管出口宽度和内壁倾斜角度,使得扩压管出口附近漩涡最小;导流板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对漩涡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模拟得出了最佳的挡板组合,能最大程度削弱排汽缸内的漩涡,改善其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FLUENT软件对某600 MW燃煤电厂中间热媒介烟气换热器(MGGH)烟道系统的流场进行模拟,并通过加装导流装置对脱硫塔和MGGH入口及相关烟道流场进行优化,探究新增导流装置对其内部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MGGH烟气冷却器与烟气再热器压降的数值模拟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通过加装导流板,可以保证系统内脱硫塔入口、烟气冷却器与烟气再热器入口截面处大部分区域内的烟气速度不均匀度在±0.2内,入口速度偏差系数均低于10%。合理的导流板设计能有效消除弯头以及变截面烟道引起的涡流及流场分离现象,使烟气更均匀地进入MGGH及脱硫塔。  相似文献   

10.
《家电科技》2004,(11):18-18
恒温出水F40体感式热水器特设一个恒温出水口,出水温度恒定.不会出现因水压不稳或多处用水导致水温忽冷忽热的现象;同时恒温出水口出水温度最高不超过42℃。即使家中的老人、儿童使用。也不用担心被烫伤。  相似文献   

11.
在轴向排汽汽轮机装置中,由于后轴承座对蒸汽流的阻挡作用,在凝汽器进汽口的前部,将出现较强且不稳定的旋涡。为了防止旋涡的产生,可加装导流板装置。为此,着重讨论了侧向凝汽器进汽口导流板的设计方法,并使用CFD软件进行模似计算,以检验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同时,还设计了导流板固定装置,利用CAE功能模块,验算了固定装置的强度,最终确认了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防止电气设备误操作是发、供、用电单位的一项重要反事故技术措施。我局变电工区从1981年开始研制防误装置由江苏省丹徒电工器材厂试制,在我局220kV及110kV10个变电所中试用,效果良好。1982年水电部曾在镇江召开现场会议,随后在二部柳州会议及省召开的南通会议上都得到肯定。该产品现已由镇江市丹徒电工器材厂生产(详见全国电业单位名录内广告),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解决300MW锅炉炉内严重结渣问题的技术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池作和  周昊  蒋啸  徐璋  岑可法  易绪涛  王维 《热力发电》2002,31(5):34-36,57
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因炉内严重结渣限制了锅炉出力。通过现场和实验室试验,查明了引起炉内结渣的主要原因,制定了燃烧器改造和综合治理方案。通过在一次风喷口中加导流板,减少气流的偏转,并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和冷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一次风加导流板前后气流偏转和炉内流场的变化,用蒙特卡洛法计算了加导流板前后炉内温度场的变化。基于试验和计算结果,确定了导流板尺寸。改造方案实施后,解决了炉内结渣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五防"要求中,有关接地线的防误要求有:(1)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2)防止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断路器(隔离开关)。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制定的《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变、配电站内操作接地线的挂设点应事先明确设定,并实现强制性闭锁。此外,人工挂接地线应加入闭锁逻辑并有相应画面显示,有些地方如主变各侧还应增加接地锁。  相似文献   

15.
Y型月牙肋岔管导流板的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某电站内加强月牙肋岔管的水力学模型试验成果,给出一个正确确定导流板体型及尺寸的方法,并充分揭示了导流板的水力特性,对Y型对称月牙肋岔管中的水流流态、岔管顶部排气、水头损失、导流板两侧压差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所得结论与真实情况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6.
李沅骏  向雄志 《家电科技》2020,1(1):84-85,96
对某品牌家用电水壶进行失效分析,发现由于使用过程中壶嘴漏水,从而引发电路短路。对壶嘴区域进行宏观检查、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区域硅胶填充不均匀,导致水的渗入,加速硅胶老化失效。在使用期间,多次热循环导致硅胶不均匀处膨胀收缩量具有差异,进而产生应力,撕扯硅胶,最终导致局部漏水。最后根据失效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建议,从而提高电水壶的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导流板式煤粉燃烧器炉内空气动力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00MW锅炉模拟试验台上,比较了导流板式燃烧器在不同工况下的空气动力场。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导流板式燃烧器,且整组燃烧器的高宽比不大于6.5~8.5时,调节导流板安装尺寸可有效地调节炉内空气动力场。当燃烧器组的高宽比大于11.5,且导流板安装角度大于25°时,炉内切圆直径很小,在热态运行时将导致燃烧不稳。本实验为这种燃烧器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吉林热电厂200MW机组大修中所采取的改造措施,指出改造导流环和在第二级隔板上加装内导流环是提高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电站锅炉高效防结渣剂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CD-1型高效防结渣剂的质量标准及提高烯煤的灰熔点温度,促进灰熔体结晶,使在高温下易结渣的玻璃形态渣向不易结渣的结晶形态渣转变,防止炉内结渣等作用。通过试验阐述防结渣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煤粉炉旋流式燃烧器的一般知识及一些必要的设计数据,供电厂及有关同志们参考。一、旋转射流的基本性质旋转射流与一般直射射流的区别在于射流喷口流出时具有一定的切向旋转速度。使气体产生旋转的导流装置,称之为旋流器。在设有其它外力作用的条件下,通过旋流器喷出的气体微团按其轴向与切向分速的合成方向作直线运动;射流的外形是一扩散的旋转双曲面,其扩散角远较直射射流为大,如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