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与时俱进,传承“行”的文化,培养师生美好德行;弘扬“爱”的文化,形成师生美好情感;提升“创造建设”文化,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营造“级社”文化,促进师生优良习惯养成。真光中学特殊的文化氛围和特有的文化积淀以及特别的文化素养,形成了“真光”的理念体系和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建设是营造学校生命的血液,是营造学校生命成长的“场”,是立足长远办教育的“远谋”。学校文化建设者殚精竭虑的是学校文化涵养师生的路径,让师生皆努力成为学校文化人,而不是把学校文化作为化妆品、金银首饰去装点学校。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06年,前身是“能仁学堂”,校训是“能仁致远”。近年来,学校以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以“能仁”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的深度建构研究》为抓手,坚持继承与创新同行,努力培塑师生的“能仁人格”,把让每位师生拥有“不断生长的道德和带得走的能力”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不懈追求。学校把文化追求落实到课堂研究、课程建设、队伍管理等实际行动之中,让师生共同享受文化建设的芬芳,使百年名校焕发出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4.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毋庸置疑,校园文化对师生良好个性和素质的养成具有导向、规范和塑造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校园文化变革已成为每所学校面对的紧迫任务,“文化”已经成为校园里使用最频繁的字眼,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自己的管理重心从经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向文化建设转变。可越来越多的学校也陷入了“模仿的怪圈”,看着别人的“好文化”就照葫芦匦瓢,从而使“画瓢文化”沦为学校不能承受之“秀”。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建设是中小学校长进行全方位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富有魅力的学校文化会展示出一股强大的生命力。多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致力于成功文化的试行.即围绕一个“成”字,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强化“成功”意识.突出“成功”思想.让每一处角落散发催人奋进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6.
时下,“文化”已经成为校园里使用最频繁的字眼,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自己的管理重心从经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向文化建设转变。可越来越多的学校陷入了“模仿的怪圈”.看着别人的“好文化”就照葫芦画瓢,从而使“画瓢文化”沦为学校不能承受之“秀”。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指引着师生素养的发展。福建省厦门市公园小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一直致力将“幸福教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力争让校园成为温馨幸福的大家庭。通过从“整体架构‘幸福教育’,梳理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彰显‘幸福教育’,落地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实施‘幸福教育’,浸润校园文化建设;师生共情‘幸福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四个方面,阐述将“幸福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历程,探寻更为理想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直面人的生命,学校应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家园。这是“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初衷。要达到这个目标,在重构“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学校文化建设也不可或缺。因此,如何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实施“新基础教育”的一个切入口,精心构筑一个具有现代城市精神的人文环境,以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成为我们聚焦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阳光,代表着青春、活力、明媚和光明。义乌市实验小学以此寓意学校教育,希望让校园温暖每一个人,感染每一颗心。早从2005年开始,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就以《“开放、自主、人文”的现代学校管理文化》课题研究成果为依托,提炼了学校文化的统领词——“阳光”。通过精心培育,该校“阳光”文化凸显,“做阳光教育,炼阳光教师.育阳光学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在千帆竞发的教育潮流中,树起了一面属于自己的“阳光”大旗。  相似文献   

10.
要办一所成功的学校,文化建设必不可少。学校的办学品位之所以存在差异,实质就是学校文化的差异。一所名校对曾经学习生活过的那些师生来说,对他们最具影响力、穿透力和辐射力的是学校文化。特别对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一生发展打基础的地方,学校可以成为他们一生中的“精神家园”,学校文化可以成为影响他们生命成长的“根”。所以,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学校一项长期的、深层次的、高品位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人的存在形态,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教育是人的特有现象,伴随人类诞生而诞生——人、文化、教育是“三位一体”同位关系。学校当着力构建人与文化互融互动、共同发展的教育形态。建设以真善美为意蕴的智慧文化,涵养师生渴求大真、坚守大善、笃行大美的文化品格,乃是我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样式。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桃源中学依托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强劲支撑.积极投身课程改革试验.2002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以“和谐、共生”为主要特征的创建“生态型学校”的办学理念,运用“群体”、“多样性”、“生态位”、“平衡和谐”、“可持续发展”等生态学观点.创造性地改革和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不断丰富和优化了师生成长发展的学校文化,促进了学校的整体跃进。桃源中学已成为深圳市南山区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对外交流的窗口学校。  相似文献   

13.
文化课堂就是将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结合学科教学而创设的感染、浸润、激励学生的特定环境和活动方式,具有高效性、生命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广场路小学在文化课堂的建设过程中,构建出“尚真”学堂的“14335”教学原则体系、“三维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策略,让课堂成为学校的文化落脚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文化建设入手,找到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构建适切的本土校园文化顶层设计,助力新时代和谐文明校园的发展。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吴航中心小学从自身“地利”和“人和”出发,挖掘本地区文化特色,通过“课题引领”“课堂融入”“实践养成”等方式,逐步完善、构建“雅美”课程体系,引领全校师生树“雅”立“美”。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学校文化是抽象的.容易陷入画虎类犬的境地:学校文化是多维的.容易遭遇面面俱到的尴尬;学校文化折射在一花一木、一言一行中,容易遇到纸上谈兵的难题。那么,如何让学校文化可感可亲可学.并且发挥其在学校建设中的精神引领作用?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开展高中学校主体性文化模式研究,课题以“主体性”为着力点,强调以人为本,从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三维切入,营造了全新的学校文化,值得品读。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深刻在师生心中的“精神中轴线”,它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追求,也就是校园精神或称“校训”。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以“原道”校训为自己的“精神中轴线”,通过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教学文化和课程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分别从“尊道”“守道”“论道”“行道”四个维度对“原道”文化建设作了整合建构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以美育人,让每个师生都享受成功的快乐”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南。为避免学校文化建设成为空洞无物的摆设,我校通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把校园文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学校规章制度的总和.体现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品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土壤,它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推进新建学校的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化”在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树立学校文化品牌,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不断强化环境、课程、精神、制度等方面的文化建设,形成学校文化综合合力。简而言之,要让学校文化“化”在实处。  相似文献   

20.
学校特色文化是指一所学校以师生为主体.经过长期实践创造并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也是一所学校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和“人人是创新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的创造教育思想.给学校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