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以崭新姿态迎接20世纪最后一年到来的时候,记者走访了石油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主任朱秉刚,回顾石油工业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丰富实践和深刻经验,展望面向21世纪的石油工业改革与管理。发展高起点上的改革开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2.
加快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关键是深入改革扩大开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洪目前,我国石油工业一方面面临资源储量不足,国内原油供小于求的发展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石油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石油工业又面临国际石油产品的竞争。因此,研究石油工业发展战略很重要,很...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石油工业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起步的。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石油工业发展迅速,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和生产大国。根据资源评价,石油资源量为9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38万亿立方米,煤层气资源30多万亿立方米。预计到1999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3亿吨,天然气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石油工业是促进我国发展不可缺少的领域。目前,我国已有很多石油企业多年处于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例如家喻户晓的中国石油公司。石油企业如此迅猛的发展映射出我国对与石油的需求量是极大的,国家也在一直推出政策来发展石油工业。油田注水开发所利用的原理是利用注水的方式来补充采油后地层的空缺,补充能量来采油。这一技术在20世纪40年代后开始被大范围使用。随着相关领域研究的进步和开采水平的提升,注水工业也需要不断被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工业改革开放已整整二十年了,但中国石油之所以未能全面走向国际化经营,进入世界500强之列,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石油工业管理体制问题。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终于有了定论,重建石油和石化两大集团公司,使之形成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国际大公司组织构架。石油、...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测井委员会一届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于1986年9月26日至28日在海洋石油测井公司燕郊基地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石油部科技进步会议的文件,讨论了我国石油测井现状及“七五”期间技术发展等问题。“六五”期间,石油测井技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大家一致认为,测井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又是非常薄弱的一环,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还满足不了石油工业发展形势的要求。测井工作当前的主要矛盾是管理问题。为了适应石油工业发展的新形势,根据石油科技体系在纵向上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工和管理的原则,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大家对我国测井工作提出了咨询方案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张镇日前到大庆油田,将《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送到一线员工手中。截至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累计为大庆油田配发读本20余万套。这一举动,犹如一缕旖旎葳蕤的春光,在广大员工的心头煦暖地孵着。《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由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丛书编委会编写,共分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管理、石油、历史、地理、生活、健康、文学艺术等10卷,累计约475万字,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西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再次腾飞的双翅。论述了党和国家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石油工业二次腾飞、再创西部石油辉煌的重要意义。简要阐明了搞好石油企业职工人才资源开发和教育培训与再创西部石油辉煌的紧密关系,并详细论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领导重视,完善体制,建立激励体制,采用多种方式,加强石油职工人才资源开发和教育培训的基本作法、模式以及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9.
提起苏丹石油工业的快速崛起,不能不提到中国石油和中苏石油合作。正是由于中国石油进入苏丹参与石油合作,使苏丹石油工业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石油合作苏丹经济快速发展引擎1995年,中国石油应苏丹政府的邀请,参加苏丹石油开发和石油工业建设。苏丹6区项目是中国石油在苏丹的第一个石油勘探开发项目。1995年9月26日,中国石油和苏丹政府签署了《苏丹6区产品  相似文献   

10.
1999年6月1日至5日,中国石油物资装备(集团)总公司召开了“石油技术设备进口工作研讨会”,会议就深入贯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资装备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交流了工作经验体会,研究探讨加强石油技术设备进口管理工作,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  相似文献   

11.
(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同志们 ,朋友们 :在即将跨入 2 1世纪 ,我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 ,石油石化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并向“十五”发展目标迈进的形势下 ,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组织开展了石油企业与教育问题研究活动。来自各石油石化企业和石油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石油老领导 ,出席了今天的论坛会。大家欢聚一堂 ,交流研究成果 ,发表见解 ,出谋划策 ,探讨石油石化企业培养人才的新思路、新办法。我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向各位老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并对石油企业与教育论坛会…  相似文献   

12.
RIPED概况 伴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RIPED(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1958年建院至今,日臻完善,现已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直属的、学科专业配套、科研装备先进、技术及人才实力雄厚、以上游为主的综合型石油研究机构。按照集团公司的改革部署,RIPED更名为中国石油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领域将扩展到下游。RIPED还是国家批准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根据1995年国家科委的统计,RIPED科研综合实力在全国4700多家民口科研院所中排名第3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工业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石油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中国是世界第六大石油生产国,在国际石油供应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石油天然气市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中国的石油工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开放发展的中国石油工业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石油勘探》创刊于1996年,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为技术指导、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科技学术期刊。目前已经被《美国石油文摘》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就要到来的时候,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中国目前最大的国有企业战略重组——石油、石化工业重组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新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已于7月27日宣告成立。这一全新的阵容必将对中国的石油、石化工业乃至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石油、石化的改革重组,是党中央、国务院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是为加快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重组的意义和对跨世纪的中国石油、  相似文献   

16.
自从中国石油重组以来,就对旗下的勘探开发研究院响亮地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油公司上游研究院”的要求。纵观国际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尤其是2003年以来,新一轮油价上涨使世界石油工业上游业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长期影响世界石油工业上游业务的发展.也将对中国石油工业和石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为了深入了解国际石油工业上游的发展大趋势,我特意走访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资源规划所副所长、中国著名油气资源规划专家李小地博士。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石油勘探》创刊于1996年,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为技术指导、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科技学术期刊。目前已经被《美国石油文摘》  相似文献   

18.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里,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入21世纪,中国石油工业还有没有希望,是否具备持续发展的条件?这是当前倍受世人关注的一个焦点。为此,本期“独家策划”栏目刊发了一组文章,对这个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央领导对石油工业倾注了厚重的关怀和殷切的期盼;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才走过了50年的短暂里程,与世界上老牌石油大国相比,今后的路还有很长很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为在老油田找油找气提供了新的途径,并已见到明显成效;中国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伸向海洋、拓展海外”发展战略才刚刚起步,前景十分光明;中国幅员辽阔的疆域中尚有许多油气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发。这一切都充分印证了:中国石油工业还是一个年轻的工业。  相似文献   

19.
石油装备制造业对油气主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先进的石油装备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前提保障。2003年至201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实施了一批石油装备制造类项目,使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石油装备制造体系。本文对其中7个典型后评价项目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实施效果,总结了建设经验,提出了应吸取的教训,并对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4月 2 0日 ,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主办 ,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石油学会第四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在厦门开幕。本次大会的主题是“2 1世纪的中国炼油工业———创新、环保、效益”。来自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石油大学等 6 1家炼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 2 2 0位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参加了此次大会。“二十一世纪的炼油技术”、“中国油气资源潜力与石油供应”、“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现状及其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